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心时代”,这是一个重视情感和精神享受的时代。事实证明,一切外在的约束都不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效果,究竟什么才能成为激发员工的内动力呢?感恩!

感恩是由内而外的主动表达,它能帮人们在遭遇压力和挫折时,坚守积极的心态,乐观地看问题,更负责地投入工作。因此,感恩能激发负责精神。抱有感恩之心的人,不会找借口来搪塞自己的工作,他们会认为负责工作是一种幸福。

有位传奇的“推销英雄”比尔·波特,他只是美国成千上万推销员中的一员。与其他人相同的是,他只是在做普通的工作。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比尔出生时,大夫不慎用镊子夹碎了他大脑的一部分,他长大后,人们都认为他的神志会有严重的缺陷和障碍,州福利机关将他定为“不适于雇用的人”,专家也认为他不适合去工作。

比尔去应聘工作时,几乎每家公司都拒绝了他。但比尔没有放弃,最后怀特金斯公司接纳了他,让他去波特兰、奥根地区开展业务。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毕竟自己被接纳了,比尔立即答应了。

第一次上门推销时,比尔犹豫了四次才鼓起勇气按响门铃,可这家人并没有买他的商品,第二家、第三家也如此……但他并没有放弃,比尔认为既然公司雇佣了他,那么,他就要对公司负责,这种责任意识推动他不断去完成难以完成的任务。同时,比尔以对事业的必胜信心作为精神支柱,即使顾客对产品毫无兴趣,甚至嘲笑他,他也不沮丧。最终,他不仅仅取得了成绩,而且成绩由小到大,节节攀升。

比尔每天花在工作和路上的时间共14个小时,等他晚上回到家时,已经筋疲力尽了,他的关节痛、偏头痛也经常折磨着他。每隔几周,他都要找印一份顾客订货清单,可他只有一只手是管用的,在别人看来非常简单的工作,他却要花去10个小时。

由于心中对顾客、对工作、对事业、对自己的必胜信心支撑着他,他什么苦都能承受。他负责的地区越来越多的门被他敲开,且都乐意购买他的商品,业绩自然也不断攀升。在他工作了24年时,他已经成为销售技巧最好的推销员。

1996年夏天,怀特金斯公司在全美建立了连锁机构,比尔再也没必要上门推销了,但比尔却成了怀特金斯公司的特殊“产品”。他是公司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推销员、最成功的推销员,公司向人们宣传波特的事迹,塑造比尔的形象,这些都彰显了公司的实力,公司还把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份最高荣誉杰出贡献奖颁给了比尔。

比尔·波特能够成为“推销英雄”,在于他感恩自己的工作机会,并用积极的负责态度投入工作中。他对公司和工作的热爱,他的工作激情,弥补了他自身的生理缺陷造成的不足,让他成为最优秀的推销员。比尔的故事说明了只有感恩和负责才能让能力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

只有当我们热爱、感激我们所做的工作时,才能够让自己每天对工作认真负责、全力以赴,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

李思林大学毕业之后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代表。这是一项很让人头痛的工作,因为很多人都对保险业务员敬而远之,所以,李思林的工作开展起来很困难。

办公室的其他业务员整天对自己的这份工作抱怨不停:“如果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我肯定不会在这里待下去。”“那些投保的人,太可恶了,整天觉得自己上当了。”当然,这些人只能拿到最基本的薪水。

唯有李思林和他们不一样。尽管李思林对现状也不是很满意,薪水不高,地位不高,但是李思林仍然感恩自己的工作,因为他知道,与其说是放弃工作,不如说是在放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人强迫你放弃自己,除非你主动为之。因为李思林还相信,努力是没有错误的,努力还会让平凡单调的生活富有乐趣。

于是,李思林主动去寻找客户源。他熟记公司的各项业务情况,以及同类公司的业务,对比自己公司和其他同类公司的不同,让客户自己去选择。虽然一些人很希望多了解一些保险方面的常识,但是他们对保险业务员的反感使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很欠缺。李思林知道这些情况之后,主动在社区里办起“保险小常识”讲座,免费讲解。

人们对保险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李思林有了好印象。这时,李思林再向这些人推销保险业务,大家没有反感,而是乐于接受。李思林的工作业绩突飞猛进,当然薪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李思林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感恩激发负责精神,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这也是为什么李思林能获得成功,而其他人却碌碌无为的原因。

感恩是负责工作的动力源泉,感恩自己的工作,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中你正是在负责工作,而此时的你要比往常出色很多倍,会在平凡单调的工作中发现很多的乐趣,最重要的是自信心还会得到提升,因为会做得越来越好。

无论是什么工作,我们都可以保持着感恩的心态去做,因为感恩激发你工作中的负责精神。当你尝试着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的时候,你的生活会因此改变很多,你的工作也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尝试着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这是一种工作态度的改变,这种改变会让你重新发现生活的乐趣、工作的美妙。

勇于承担责任,感恩的人不会忘了自己的使命

蜜蜂的天职是采花造蜜,猫的天职是抓捕老鼠,蜘蛛的天职是张网捕虫,造物主对每个物种都有职责上的安排。人,作为万物的灵长、天地的精英,同样具有与生俱来的职责。人来到世上,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担负生命的责任。

每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拥有了作为社会和国家的一员应当拥有的权利,它不需要什么前提条件。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权利因为责任而存在,在上天赋予我们权利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相应的责任,这也是不需要什么前提条件的。只有在履行责任的前提下,才可能充分享受权利,承担责任是人的天职。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责任构建的社会中,亲情缔造的责任让我们幸福,友情链接的责任让我们感动,爱情构筑的责任让我们忠诚。其实,任何人都不会忘了自己的使命——勇敢承担起生命中的责任。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他们可爱的孩子去游玩,风景很美丽,他们也非常开心,一切都是美好的。然而他们不知道,灾难正在一步一步逼近。

为了欣赏更美好的风光,他们一家一起坐上观光的高空缆车。正当他们为美不胜收的美景而陶醉的时候,忽然缆车从高空坠落。

灾难突然降临下来,没人认为还有人会生还,因为缆车离地面的距离太高了。然而,营救人员却带来唯一幸存者,一个两三岁的小孩。

一位营救人员说:缆车坠落时,是他的父母将他托起,他的父母用自己的身躯阻挡了缆车坠落时致命的撞击,这一挡真的将死亡挡在身上,孩子因此得救了。

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肃然,他们不只是感动而且震撼。这就是父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旧没忘记保护孩子的责任,在危难的瞬间,用自己的双肩托起了孩子生命的新起点。

这就是责任,这是对负责的最好阐释。因此,负责也是一种使命,是人生最根本的义务。负责能让一个人充满信念地生活,能让家庭充满爱,能让社会平安、稳健地发展。守住责任,就守住了生命最高的价值,守住了人性的伟大和光辉。

任何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一定不会忘了自己的使命——勇敢担负起生命中的每次责任!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承担责任,责任是上天赋予的使命。把使命感和责任心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事业和人生必将因此而变得更加辉煌和壮阔。

负责是一种重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可贵的职业精神,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做什么事情,那些能够重视责任和使命、坚守自己职责的人,都将赢得别人的尊重。

电影《青春制造》是根据一汽职工王洪军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王洪军是谁?他是中国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工,他和车间里的普通工人没有什么两样。的确,王洪军身材不高,貌不惊人,他参加工作10多年,一直在一汽大众焊装车间一线工作。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却有令人想不到的一番作为。

王洪军毕业于一汽技工学校,1990年毕业后在一汽大众焊装车间做钣金整修工。钣金整修工作技术含量非常高,最初,公司的钣金整修主要是由4个德国专家负责,中方员工打下手,递递工具,干点小活。王洪军一边打下手,一边练“手”。他跑图书馆翻阅相关资料,到书店买专业书,自学热处理、机械制图、金属工艺等专业知识,对照书本反复操练,经过几个月苦练,终于修好了一台车。经检测钢板厚度、结构尺寸等完全符合标准。王洪军琢磨自己做工具,先后制作了Z型钩、T型钩、打板、多功能拔坑器等整修工具40多种2000多件,满足了各种车型各类缺陷的修复要求。王洪军在发明制作工具的同时,着手总结快捷有效的钣金整修方法,创造出了47项123种非常实用又简捷的轿车车身钣金整修方法——“王洪军轿车快速表面修复法”。

可以说,王洪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而这不平凡的贡献来自于他认真负责的精神。一长串荣誉足以证明他的辉煌:200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12月获第19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认真对待,使自己乐在其中,那么即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能带给你成就感。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现在的工作,提升自己的含金量,将负责精神彻底融入你的工作当中,你才能赢得未来。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你尽心尽力去做,最终一定会出类拔萃。

一个人所能取得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一个人无论能力高低,岗位大小,只要能够以一种负责的态度积极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就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相反,如果只是敷衍和应付自己的工作,再拿手的事情他会做得一团糟。

对工作负责,这是自己的使命。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一直有杰出的表现,就必须在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让责任感成为鞭策、激励、监督自己的力量。把责任融进伟大的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1章 前言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1章 前言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1章 前言第1章 前言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1章 前言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1章 前言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1章 前言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1章 前言第1章 前言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第1章 前言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1章 前言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1章 前言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
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1章 前言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1章 前言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1章 前言第1章 前言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1章 前言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1章 前言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1)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1章 前言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3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2)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1章 前言第1章 前言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第1章 前言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1章 前言第4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1)第5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2)第1章 前言第6章 责任沉淀在感恩之人的灵魂里 (3)第1章 前言第7章 感恩·责任·成长:做人做事的三重境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