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血芒

天光大亮,后续赶来增援的部队望着西北城墙头上重新飘扬的旗帜,都不禁欢呼起来,可当他们到达城门口,只看见一群胳膊上系着毛巾、满身血污,仿佛从地狱钻出来的厉鬼站在那片阵地上,有人仔细数了数,十三个,他们甚至已经无法站立,有的摇摇晃晃,有的倚墙而立,有的拿着已经卷刃的残刀支撑着身体,但在他们的脚下,遍布着敌人的尸体,还有牺牲的兄弟。

“我站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一个喑哑的嗓音使尽气力,唱出这经典戏文唱词,没有锣鼓胡琴伴奏,他唱得那么专心,那么投入,他是只唱给身边活着或死去的弟兄们听,只唱给这片属于中国人的天与地听。

池峰城来了,王冠五来了,31师的弟兄们来了,看着脚下失而复得的阵地,这些望着那些勉强支撑站立在他们面前的敢死队员,他们竟找不到一句能表达自己内心敬仰赞佩的话,他们唯有站在这十三名幸存的勇士面前,缓缓举起他们的手,以最庄重的军礼向他们致军人最崇高的礼节。

就是依靠这种敢死的精神,31师又重新控制了大半个台儿庄,并死死地守住了阵地,从4月3日起,日军战线已经出现溃败的迹象,而此时,国民政府军s委yuan会weiyuan长蒋介石发布命令,限令第五Z区于4月10日前击退台儿庄当面之日军,对率先打退日军之部队,奖赏十万大洋。出力将士从优叙奖。如在限期内未能击退日军,师以上指挥官一律军fa从事。望各自整饬所部,共同努力,以竟全功。

随后第五Z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重申此令,并追加了同等数量的赏金。而此次会战的参战部队,许多都曾归属第一Z区的战斗序列,故此第一Z区司令长官程潜也来电激励其旧部官兵,奋发图强、为国立功。并同样追加了十万大洋。

4月2日凌晨,27师师长黄樵松再次派出敢死队员约二百五十余人,从台儿庄东北角攻击城内日军侧翼,并在东门坚守两天,此一日,日军在庄内仅仅前进了一百米。在庄外27师的阵地上,战况惨烈空前,据日军步兵第10联队的战报记录,“敌27师自昨日以来之战斗精神,其决心勇战气概……力战而死之状,虽为敌人,睹其惨烈之状亦将为之感叹。曾使翻译劝其投降,应者绝无。”

4月3日,日军切断了31师与庄外27师的阵线,从三面包围台儿庄,发起第七次进攻,并释放瓦斯毒气,造成国军将士死伤惨重,战争之极端手段,令人发指。

4月4日,日军发起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进攻,此次进攻,日军使用了ran烧弹,大半个台儿庄内燃起大火。到了夜间,庄内守备队再次组织敢死队两百余人,向鬼子发起突袭,成功夺回大庙,日军只有招架之功,丧失了反攻的能力,攻守之势发生根本改变。

4月5日,汤恩伯第20军团从东南北三面完成对台儿庄的包围,并切断了坂本支队的后勤补给,坂本支队接到第5师团命令,撤回临沂,坂本支队开始烧毁物资、枪杀马匹、遗弃装备,仓皇撤离。濑谷支队支队长濑谷启阵前抗命,命令部队全力撤向北洛一线。

4月6日,以孙连仲第2ji团军为左翼军团,以汤恩伯第20军团为右翼军团,在第五Z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及第一Z区司令长官程潜的督战下,对台儿庄发起全线反攻,复仇的枪炮如暴风雨一样向敌人的阵地倾泻,反攻的怒潮席卷运河北岸。31师肃清庄内的残敌,随同第20军团向前后刘桥、刘家湖、峄县方向,对日军展开全线追击,并逐次歼灭各村之敌,日军被彻底摧垮,遗尸遍野,丢弃的物资遍地都是,那些无法逃脱的日军,皆集体放火自焚。

4月7日,第五Z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及参谋长徐祖诒登上台儿庄被炸得只剩半堵断壁的城楼,看到两国军人的尸体布满街道,所有的房屋都被炸毁了,残垣断壁上弹痕累累。战前台儿庄全城共四千余户,两万多人口,战后全城变成一片焦土,城内无一居民。李宗仁在被炸的只剩下一块站牌的台儿庄火车站留下一张珍贵的照片。它也标志着,战斗进行到此时,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王战堂和赵武林等13人回到27师那天,黄樵松亲自去接的,这十三个人中包括宋骏和刘万庆,他们是征得了池峰城师长的同意后调换到27师的,他们认为27师158团3营7连是他们的恩人,也是31师的恩人,当两人提出去27师的请求后,没有人有拒绝的理由。

第二天,在车辐山上,他们参加了一场特殊的葬礼。为亡者抬灵柩的是27师师长黄樵松以及三名校级军官,青石墓碑高一米四,宽七十公分,上刻“陆军第27师第159团第2营营长王景玉之墓”。

3月28日,在接手彭村阵地的防务之后,他立即带领营部及第5连官兵加固防御工事,积极备战。4月1日,敌军步兵第63联队在修整后对27是阵地展开反扑,其所属第一步兵大队攻击的目标就是彭村。

王景玉与鬼子在太原战役旧关战场上就已经多次交锋,作战经验丰富,这一次,他亲入第一线督战,面对鬼子的疯狂进攻,他沉着指挥,灵活调度,屡次打退鬼子的进攻。据日军步兵第63联队战斗详报记载,彭村“防御设备极为坚固,一线阵地皆有掩体。”因此,日军增派独立轻装甲车第10中队参加攻击,这才突破了彭村的防御阵地。王景玉随即带领所余兵力转入巷战,逐屋争夺,终于在晚上九时将鬼子击退。可此时,王景玉所率2营官兵已经伤亡过半,而其他阵地上的战斗同样胶着,根本就无法抽调兵力增援彭村。受兵力所限,他们已经无法重新夺回外围阵地了。

4月2日上午,鬼子再次对彭村发起攻击,王景玉再次指挥所部将士将敌击退,27师当天战斗详报是这样形容的,“杀声震天地,烟尘蔽空,血雨横飞,战况之惨烈,不可名状。”

当天下午黄昏,鬼子第三次进攻彭村,这次他们以坦克强攻,王景玉及剩余官兵已知彭村陷落在所难免,王景玉裸臂高呼,“今日为本营长与全营官兵殉职报国之最后一日,只有杀敌,不计生命。”随后举刀杀入敌阵,一连砍到十二名鬼子,最后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三十二岁。残余守军目睹营长之英勇,无不死战,尽数殉难,无一人幸免。王景玉兑现了当时接受阵地时许下的承诺。

而犹令人切齿的是,鬼子为了泄愤,竟然将王景玉的尸体乱刀肢解,其天良丧尽,人性灭绝。

战役胜利后,师长黄樵松命人到彭村找到王景玉的残缺遗体,于车辐山举行葬礼,并将王景玉的事迹写入27师军歌,以为纪念抗战中那些牺牲的英烈。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军事胜利,它是自抗战以来,中国军队连续遭遇溃败,全国人民陷入悲观情绪之中,而台儿庄的胜利振奋了全国人民与军队的抗战士气,各大城市的民众交相奔走,游行欢庆这二十多天来用无数中国军人的热血换取来惨烈胜利。

这是一九三八年台儿庄的春天,也是一九三八年中国的春天,熊熊的战火、浓密的硝烟还在蔓延,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这片古老厚重的黄土地被鲜血染红,被烈火熏黑,那烟尘飘向天空,遮天蔽日,艳阳也被熏烤成血红,散发出血色的光芒,又映入每一位将士的眼中,血性涨裂了眼眶,布满了河山。

第十一章.相约第七章.局势第五章.溃败第七章.局势第十三章.偷营第七章.局势第十五章.埋伏第二十三章.血芒第二十三章.血芒第九章.临沂第十四章.定亲第十六章.照片第三章.土匪第二章.结伴第四章.友军第二十一章.死战(上)第三章.土匪第二十二章.死战(下)第八章.家书第十一章.相约第十一章.相约第一章 脱困第十四章.定亲第十四章.定亲第十五章.埋伏第十六章.照片第十八章.护旗第十六章.照片第四章.友军第四章.友军第八章.家书第十八章.护旗第十二章.接战第十七章.阻击第十三章.偷营第三章.土匪第十三章.偷营第五章.溃败第十二章.接战第五章.溃败第十九章.出路第二十一章.死战(上)第二十三章.血芒第十一章.相约第十九章.出路第二十二章.死战(下)第一章 脱困第二十三章.血芒第二章.结伴第八章.家书第十五章.埋伏第十二章.接战第二章.结伴第十六章.照片第十章.川军第十一章.相约第四章.友军第二十二章.死战(下)第十六章.照片第九章.临沂第二十一章.死战(上)第十一章.相约第十三章.偷营第二章.结伴第八章.家书第六章.省亲第六章.省亲第五章.溃败第七章.局势第八章.家书第三章.土匪第六章.省亲第二十二章.死战(下)第十一章.相约第一章 脱困第四章.友军第十二章.接战第二十三章.血芒第十八章.护旗第十八章.护旗第二十章.师徒第十八章.护旗第三章.土匪第七章.局势第六章.省亲第六章.省亲第十一章.相约第九章.临沂第十四章.定亲第九章.临沂第二十二章.死战(下)第六章.省亲第七章.局势
第十一章.相约第七章.局势第五章.溃败第七章.局势第十三章.偷营第七章.局势第十五章.埋伏第二十三章.血芒第二十三章.血芒第九章.临沂第十四章.定亲第十六章.照片第三章.土匪第二章.结伴第四章.友军第二十一章.死战(上)第三章.土匪第二十二章.死战(下)第八章.家书第十一章.相约第十一章.相约第一章 脱困第十四章.定亲第十四章.定亲第十五章.埋伏第十六章.照片第十八章.护旗第十六章.照片第四章.友军第四章.友军第八章.家书第十八章.护旗第十二章.接战第十七章.阻击第十三章.偷营第三章.土匪第十三章.偷营第五章.溃败第十二章.接战第五章.溃败第十九章.出路第二十一章.死战(上)第二十三章.血芒第十一章.相约第十九章.出路第二十二章.死战(下)第一章 脱困第二十三章.血芒第二章.结伴第八章.家书第十五章.埋伏第十二章.接战第二章.结伴第十六章.照片第十章.川军第十一章.相约第四章.友军第二十二章.死战(下)第十六章.照片第九章.临沂第二十一章.死战(上)第十一章.相约第十三章.偷营第二章.结伴第八章.家书第六章.省亲第六章.省亲第五章.溃败第七章.局势第八章.家书第三章.土匪第六章.省亲第二十二章.死战(下)第十一章.相约第一章 脱困第四章.友军第十二章.接战第二十三章.血芒第十八章.护旗第十八章.护旗第二十章.师徒第十八章.护旗第三章.土匪第七章.局势第六章.省亲第六章.省亲第十一章.相约第九章.临沂第十四章.定亲第九章.临沂第二十二章.死战(下)第六章.省亲第七章.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