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47军断粮

“哇……”

士兵中一个才十六七岁的川军士兵,看着碗里白花花的猪肉,失声痛哭。

李家珏愕然的看了身边的副官周鼎铭,周摇着头低声对李说道:“第一次吃肉,很多兄弟都是出发前,从老家征召的,从小到大不知道猪肉长什么样?”周鼎铭叹气的摸样,更是让李家珏心里难受。

此时,李家珏心中的愧疚之心更甚,连侍卫给他带来的饭菜,都没胃口吃。

用必死之心,来洗刷内战给百姓造成的伤害,这是刘湘在出川之前,给各个高级将领临行前的一句话。

很沉重,在没有彻底了解之前,根本不知道,内战给百姓的伤害。

但至少给李家珏灵魂上的震动,让他更震惊的是,他终于看到了40军的全部面貌。

在231团建立河滩阵地一个小时后,骑兵旅的到来,绝对是华丽的视觉冲击。骑兵旅两个团,加上一个炮兵团,这样的配置在中国骑兵中绝对是独一份。

武器配比上,跟日军的独立骑兵旅团差一些。毕竟一个日军一个骑兵旅团,都是一个骑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的编制,火力、机动性都很强。而且日军在骑兵的运用上,更像是机动能力很强的骑步兵来使用。

超过六千匹战马的出现,在河对岸黑压压的一片,就像置身于马群之中。

汇合成一路纵队,战马在骑士的约束下,迅速的从渡桥上通过,长达数理的骑兵队伍,在渡桥上踏着奔雷般的气势,从对岸直扑黄河南岸。马刀、骑枪、钢盔,还有略显直扑的灰布军装,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袭来。

“这才是40军的精锐……这才是40军的精锐……”李家珏口中喃喃的说着,231团的装备是很好,在中央军中也算是嫡系部队的装备了。

骑兵旅的炮团,在整个40军的炮兵编制中,是最小的,只有15门75口径山炮和野炮,其中3门还是在七里河战役后,从战场上缴获的。即便这样,骑兵旅也有和日军精锐叫板的实力,这才是让李家珏震撼的原因。

尤其是,他这里的消息闭塞,还不清楚20师团被40军在七里河围歼的消息。

其中大部分的火炮还都是从日军中缴获的,还有进口德国的火炮,质量上要比汉阳等几个兵工厂强很多。

但步兵的战斗力,更大程度上是火炮的威力的延伸。

没有见识过40军炮群,根本就不知道这支部队的精华在哪里?

周鼎铭低声咒骂了一句:“怪不得阎锡山不让我们川军去山西,原来仅仅40军就强的不像样子。川军那些火铜子,根本就是过家家的玩意。”

“胡说什么?”周鼎铭置气的话,还是没有逃过李家珏的耳朵,呵斥了道:“你懂什么?二十二集团军,虽然有三个军的编制,但除了41军战斗力稍微强一些,其他的部队武器上就差了很多。中华有40军这样的强军,国家甚幸,民族甚幸。”

“可您老花那么大心思,不就是想让兄弟们上前线的时候,枪里有子弹,腰上有手榴弹,如果有几挺重机枪就更好了……”周鼎铭的眼睛不由的看向了李漫山设立的几个重机枪阵地。

冷兵器时代早就过去了,打仗拼的一是武器,二是勇气。

装备简陋,自然要用伤亡去顶,除非遇强就逃,但川军是来干什么的?是来杀小东洋的,先入为主的思想,让每个川军团的战士以为,他们身上都背负着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他们是来洗刷耻辱的。

李家珏尴尬的笑了笑,摸着自己的胡子,眼光闪烁的说:“听说40军的曾一阳为人不错,说不定能够看在共同抗战的份上,给我们些武器。”

周鼎铭不想给自己的长官泼冷水,但心里却是悲观了很多。

47军出川之后,首先进入的就是西北,西北军政都被gcd控制,因为以前双方都交战过。几乎是zg最虚弱的时候,被川军摆了一刀。虽然川军也没有吃到便宜,还损失了不少。最后,才有了邓锡侯部尾随红军,礼送处境的结果。

给所有川军将领心中,都埋下了一颗魔障。害怕gcd秋后算账,把二十二集团军硬留在陕西。西北方面派出的联络人员,主动将物资送到这些部队的驻地,川军也不敢拿一分。

导致所有进入西北的川军都未如蛇蝎,一刻都不敢停留,加上心里还有一点奢望。想用鲜明的立场,来感动在南京的委员长,希望从南京方面获得足够的补给。

自从淞沪抗战爆发后,两国的交战规模越来越大,八月开战后,日军不断增兵,进入11月总兵力已经突破了10个师团28万人,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

中国方面7个集团军,加上地方部队,总兵力70万,飞机150架,每一天的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蒋介石连中央军的补给都快成问题了,那里顾得上杂牌军的补给,尤其是武器弹药上。

川军47军,就是在这么一个尴尬的时刻,被所有人遗忘了。

即便进入山西不久的川军,阎锡山也在军需上多加克扣。连粮食都不肯多给一天,希望用后勤来约束川军的军纪。

如此一来,47军的境况已经到了糟糕透顶的地步。

谢维俊拖着疲惫的身体,在231团的驻地,找到了李漫山,一见面就开口问:“附近出现的是那支部队?为什么不派人去联络?”

“川军二十二集团军的47军,朱政委已经去联系过了,但他们好像对我们有些忌惮,加上对方来了一个中将,我这官小言微庙太小,请不动人家。”李漫山这话说得有些过头,他不是请不动,而是根本没有去请。

加上他担负着整个大军渡河的防御任务,自然不敢分心。

“算了,我去看看,军部马上就要来了。让战士们注意警戒,虽然日军轰炸渡口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在山西有日军的特务,将我军出晋的消息传递出去。”谢维俊担忧的说道。

谢维俊先带着几个人,先去看看川军的来路。

一接触,才发现,来人是47军军长,中将李家珏。在黄河沿岸就是为了等40军的军部。

谢维俊心里直嘀咕,这川军当初从陕西路过的时候,可是怕的如同街上的老鼠。看到西北兵强马壮,几乎是逃出了陕西,说明川军对zg领导的军队,和抗日统一战线的细节还不熟悉。

思考细微的谢维俊立刻就想到了一个问题,李家珏放下心中的芥蒂,已经顶着被蒋介石记恨,来结交40军,说明他已经走投无路了。

这让谢维俊不由的注意起47军的情况,除了李家珏卫队有一身披风之外,里面也是穿的单衣,披风也成了御寒的衣物,其他的士兵都是单衣。

士兵连一双布鞋都没有,清一色的草鞋,背后还有一个斗笠,大小不一。大部分战士身后背一把砍刀,这说明47军的川军和原来的西北军一样,长期处在弹药缺乏的状态下。

一点点的信息汇聚在谢维俊的脑子里,他斟酌良久之后,只是对李家珏许诺,40军军长曾一阳,政委罗荣桓,一定在第一时间去47军视察,身份当然是以战区副司令的身份出现。

谢维俊到最后离开,也没说给47军辎重上的支援,这让李家珏大为失望。

从初时的殷切希望,到后来的忧郁,走的时候,李家珏已经不对40军能拨付一部分装备寄予希望了。

不过,李家珏最后还是远远的看到了40军的大部队。3万虎贲之士,两个主力炮团的出现更是让他惊的说不出话来。

此时,他才相信,在华北。中队中战斗力最强的两支军一级部队的传言,40军绝对的首当其冲。东北军的105师,四个独立旅,一个炮旅,连德国的四号坦克都配备了一个营,连日军见了,也要避其锋芒,自然也是一等一的主力精锐。

李家珏走后不久,曾一阳就听说了,还专门去找了一回。

张学良调任武汉,成为第六战区的司令官,这已经是肯定的事实了。而程潜由总参谋长出任一战区司令官,也没有什么奇怪。

但曾一阳总觉得,河南不会像表面的那么简单,蒋介石不会放任河南的重要地理位置而不顾,自然会有后手。只不过,蒋介石的手脚都被淞沪战场束缚住了而已。

拉拢被蒋看不上的杂牌军,是40军立足的根本。

离开山西的时候,曾一阳就对日军的作战给出了一个定义,作战避重就轻。

山西的仗打的很蹊跷,日军主力进攻的方向都是中央军和东北军等其他入晋的部队。

反而对晋绥军的打压不够,而晋绥军也有避其锋芒的想法。

在40军军部研究的时候,曾一阳就对当下的形势分析过,日军想通过保留晋绥军的主要战斗力,将其他侧翼部队个个击溃,最后逼迫阎锡山投降。淞沪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已经让整个日本国内大为震惊,抽调不出更多的兵力支援华北战场。那么,日军对收编阎锡山的40万晋绥军也是战略需要。

可以说,日军只能抉择,华北和淞沪两个战场上,只取得一个战场的成功。

虽然,石原莞尔等参谋部的官员都表示反对的态度,但日军高层,尤其是军部的高层,却是自信满满的认为,只要拿下南京,中国的战事就可以结束,到时候,利用整个中国的国力,南下则是资源丰富的南亚,北上可以和苏联一较长短。

被自己画的一个大饼给噎傻了的日军高层,不但从华北抽调大量兵力支援淞沪战场,至本来战事不利的华北战场于不顾,而且还命令寺内寿一迅速稳定华北战场。

要想稳定华北战场,无法逃避的一个事实就是占领山西。

寺内寿一迫于国内的压力,发动了一场注定要悲剧的战役。用两个缺编的师团,进攻有十几万大军的晋东防线。前期的顺利,不过是黄绍竑指挥的部队不多,加上有14师团的增援,才顺利从太行山中部进入山西。

这两个师团,一下子就成了中队围猎的对象。

八路军3个师,在西北三省的兵源补充下,已经发展到了每个师,至少3万人的大部队。加上山西当地的兵源,已经顺利突破了十万大军。

武器装备上,也比华北日军估计的好很多。加上装备精良的40军和东北军精锐105师,近7万大军,被曾一阳调动,进入晋东防御,整个正太线沿线的中队超过了20万。

才两万日军,很快就淹没在中队的人海之中。

七里河歼灭战,和昔阳大捷之后,山西的形势已经开始稳定起来。日军占领了北部山西,而晋绥军为主导的二战区占领南部山区,加上吕梁山和太行山区。

曾一阳当时的判断就是,华北日军必然进入一个阶段的守势,这段时间不会超过半年,加上中央军无力顾及华北,这是40军发展河南,河北和山东的最佳时机。

虽然,陈光等人对曾一阳的判断有所疑惑,但对进入河南并不反对。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北通山西,西进可以进逼潼关,接壤山东,北拒黄河,是一个四战之地。尤其是作为西北的门户,河南的重要性更是不容置疑。

40军进入河南后,立刻就对周围友军的调查,发现47军的物资都没有补充,马上就有断粮的危险。

李家珏四处寻找补给,都被战区的后勤部门以战区司令未到任为由,而拒绝。

将情况上报中央,请示后,中央通过40军做出了一个惊天之举。

将47军的后勤补给都由西北负担,从关中用火车起运,让40军前期组织一部分物资赠送给47军。

“军长,你决定吧”罗荣桓也知道情况棘手,47军的情况,很有可能出现哗变,哄抢当地老百姓。

李家珏还能控制住军队,已经实属不易。

两天后清晨,李家珏处在两难之境地,差点在昨天晚上就答应其弟,47军107师师长的要求,让部队自己筹粮。这几乎和抢没有区别,一旦发生,那么川军在抗战道路上,必然会越来越艰难。

李家珏消瘦的脸庞已经笼罩在烟雾中,地上一地的烟头,显然是一夜未睡。

“40军,曾一阳将军到——”

李家珏茫然的抬头看了一眼门口,就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后生,打着绑腿,穿着灰色军装,皮带倒是挺新的,不过连一把配枪都不带,是否有些托大?

李家珏暗暗打量,这就是曾一阳?

第三六四章 全线反扑第二七四章 狡猾第二十一章 激怒第二六七章 增兵拉林河(中)第三十六章 首战告捷(4)第二零四章 杀人地,死亡林第三六七章 土烟雾弹的厉害第三六九章 识破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三六五章 梅津失势第三七八章 大鱼第七十二章 各方涌动(中)第九十二章 谋划湘西(四)第一七八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下)第三七五章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第一五四章 奇兵南下夺青山第八十六章 大势已去第二十二章 营救(1)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一四章 兵对兵,将对将第二五五章 出山第三十六章 平型关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二五六章 捷报(上)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四十一章 死战太原第二七二章 斗智第一五九章 点将(中)第二二五章 抢占敦化(上)第三二四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一章 一生的遗憾第五十三章 变相收编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四三九章 秋风扫落叶第九章 平等的召唤第四二八章 缺少一股子巧劲第三八五章 山地精魂(上)第二十三章 善将不差兵第三十六章 平型关第一三九章 荒原空城第二七零章 战役佯攻(下)第二二九章 陈光入满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一二四章 诺门坎(上)第七十四章 发财全靠中央军第三七六章 老子不干第二十七章 总攻(4)第一O二章 川军威武第三三四章 兵贵神速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一一章 洛川会议(1)第四四九章 致命弱点第三六零章 跑马黑水城(中)第七十八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下)第八十三章 百万农民 百万兵(上)第五十七章 卖(下)第二零三章 红日第四十四章 岂有此理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七十五章 川军也懵了第三六五章 梅津失势第一六八章 兵困五常第一六二章 鬼子进山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一八零章 利剑出鞘第一六二章 鬼子进山第一四五章 龙江争夺战(3)第七十一章 冤大头?第七十三章 各方涌动(下)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三五零章 一苇渡江(上)第三二三章 一场激战秀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一零章 西北新政第八十二章 打汉中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第三十四章 装穷第四五一章 不信也得信第一零八章 尘埃落定(一)第一一八章 爱现的司令第一四九章 叛徒第一一九章 坦克前进!第五十章 英雄还是屠夫?第三十四章 首战告捷(2)第五十七章 卖(下)第五十三章 困兽犹斗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师团第四十一章 死战太原第四零二章 验人品的偷袭战第一九二章 鲁庄阻击战(下)第八十九章 国宴第一一五章 大国沙文第一九六章 牛岛满的躁动第四十三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八十三章 兵危济南第四三零章 火线出击(中)第四四三章 将功赎罪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第二四五章 高地(中)第一八三章 遍地开花战术第一三八章 逃跑的司令官第二二三章 血染东京城(7)
第三六四章 全线反扑第二七四章 狡猾第二十一章 激怒第二六七章 增兵拉林河(中)第三十六章 首战告捷(4)第二零四章 杀人地,死亡林第三六七章 土烟雾弹的厉害第三六九章 识破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三六五章 梅津失势第三七八章 大鱼第七十二章 各方涌动(中)第九十二章 谋划湘西(四)第一七八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下)第三七五章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第一五四章 奇兵南下夺青山第八十六章 大势已去第二十二章 营救(1)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一四章 兵对兵,将对将第二五五章 出山第三十六章 平型关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二五六章 捷报(上)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四十一章 死战太原第二七二章 斗智第一五九章 点将(中)第二二五章 抢占敦化(上)第三二四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一章 一生的遗憾第五十三章 变相收编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四三九章 秋风扫落叶第九章 平等的召唤第四二八章 缺少一股子巧劲第三八五章 山地精魂(上)第二十三章 善将不差兵第三十六章 平型关第一三九章 荒原空城第二七零章 战役佯攻(下)第二二九章 陈光入满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一二四章 诺门坎(上)第七十四章 发财全靠中央军第三七六章 老子不干第二十七章 总攻(4)第一O二章 川军威武第三三四章 兵贵神速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一一章 洛川会议(1)第四四九章 致命弱点第三六零章 跑马黑水城(中)第七十八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下)第八十三章 百万农民 百万兵(上)第五十七章 卖(下)第二零三章 红日第四十四章 岂有此理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七十五章 川军也懵了第三六五章 梅津失势第一六八章 兵困五常第一六二章 鬼子进山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一八零章 利剑出鞘第一六二章 鬼子进山第一四五章 龙江争夺战(3)第七十一章 冤大头?第七十三章 各方涌动(下)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三五零章 一苇渡江(上)第三二三章 一场激战秀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一零章 西北新政第八十二章 打汉中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第三十四章 装穷第四五一章 不信也得信第一零八章 尘埃落定(一)第一一八章 爱现的司令第一四九章 叛徒第一一九章 坦克前进!第五十章 英雄还是屠夫?第三十四章 首战告捷(2)第五十七章 卖(下)第五十三章 困兽犹斗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师团第四十一章 死战太原第四零二章 验人品的偷袭战第一九二章 鲁庄阻击战(下)第八十九章 国宴第一一五章 大国沙文第一九六章 牛岛满的躁动第四十三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八十三章 兵危济南第四三零章 火线出击(中)第四四三章 将功赎罪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第二四五章 高地(中)第一八三章 遍地开花战术第一三八章 逃跑的司令官第二二三章 血染东京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