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血染东京城(1)

牛岛满请求航空兵支援牡丹江城,不过是无心之举。

对于一个陆军出生,一生信奉的也就是,大炮之内就是真理。战列舰的庞大身躯,才能给那些傲慢的陆军将军们一些震撼,但飞机那小胳膊小腿的,并没有被军方足够重视,独立成军。

没错,日军中竟然没有空军司令部。

在日军中,航空兵是附庸,是辅助兵种的角色,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可想象的。看看国民政府,开战之初,仅仅才多少飞机,一个完整的空军司令部早就搭建完成了。

牛岛满建议用航空兵的运输机来满足牡丹江城的防御需求,和辐射整个牡丹江地区之间的防御,并不是好心,也没多太多的战略思考。全都是因为第4军的司令,后宫淳。

这个在日军中毫不起眼的中将,自始至终给人的印象就是毫无主见,遇事慌乱,没有任何作战才能的人物。

但是,后宫淳自然也有一种本领,认人的本领。东条英机在倒霉的时候,还是靠着后宫淳给他在关东军的谋取了一个不错的位置,导致没有没送到预备部队,成为永远不可能启用的过气将领。在军部长期担任人事调动的最高长官,后宫淳当然有这个权利。

不过,一个人事出生的将军,突然放到关东军防御任务非常重的边境要塞军事区,担任司令官。这不知道是日军的疏忽,还是人事调动中发生了事故。

总之,管行政出生的后宫淳现在将要面对的是远东苏军。

东条英机已经在日本国内,获得了大多数海军将领的支持,昭和天皇也对东条的忠心深信不疑。当然,在历史中,东条英机向来是被认为,昭和天皇最忠实的走狗,和最愚蠢的首相。不然,他也不会在任职首相其间,去翻石原莞尔家的垃圾桶,看看石原莞尔有没有在帝国最危急的时刻大吃大喝,至帝国利益于不顾。当然,小心眼的东条也不会放过板垣征四郎等人。

试想一下,在天蒙蒙亮时候,清理城市垃圾的工人还没有上班。东京城内,海鸥在天空中飞舞,发出阵阵的呕鸣。

东条英机脱下他将军制服,换上仆人的衣服,带着口罩,偷偷摸摸的溜出首相官邸。顺着军部将军们住的别墅,在门口猫着腰,小心翼翼的翻开散发着食物混合发酵气味的垃圾桶……

让这样一个人担任日本首相,也不知道是日军的悲哀,还是日本政府的悲哀。总是,全世界,自从有首相这个职务之后,大大小小的国家,少说也出了上万个首相。但如此别致的,全世界还真的只出了这么一位,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然,在为人上,东条英机是非常简朴的。这给昭和天皇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日本国内,高层之间已经获得一致的认可。东条英机走进首相官邸,已经不可避免。

天皇的器重,东条在国内,一下子盖过了其他的竞争者,奠定了他走上政坛最高峰的时刻。海军大将们只是关心,东条英机是否会完成他在上台后,会执行他对海军的允诺。

牛岛满是在卖好,这种小伎俩,谁都看出来了。

帮助后宫淳稳固住身后的防线,对于牛岛满来说不过一个利益已经被预定的短期投资,相信汇报马上就会到来。凭借后宫淳和东条英机的良好友谊,至少在关东军看守国境线的日子不会一直坚持下去。

日军关东军,就发动了一场军事历史上的革新,用飞机运送作战兵员抵达战场。让原本传统行军,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但在飞机的运送下,仅仅一天,一个联队的士兵就送到了前线机场,开创了日军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但是送抵松花江城的日军22联队,从机场集结之后,对城外的1纵阵地发动袭击。突然发现,那些几天前还人满为患的战壕中,空无一人。

接到消息的后宫淳顿时心慌意乱,围城的部队不见了?

心慌意乱的后宫淳心中大叫:阴谋!一定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但他就是看不到,这个阴谋的别后,针对的是谁?

1纵到那里去了,他不知道。会攻击那里,他也不知道。松花江城周围的电话线早就被切断了,城内的电话,只能在小范围内传递,而电报,更是混乱不已,一时毫无头绪。更倒霉的是,后宫淳发现,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给如何安置这些匆匆抵达战场的第22联队,4000官兵。思量之后,后宫淳才决定,将22联队安置在机场里。

反正松花江城的飞机场是大型机场,不像周边的野战机场,只能降落小型飞机。

空阔的机场内,顿时热闹的很多。

牡丹江机场地面指挥官,丰田秀一痴呆状的看着空旷的机库中,都住满了士兵,扭头看了一眼石化中的佐佐木少佐,后者警觉的抬起头,对视了一眼,苦笑道:“我也不想这样的。”

言下之意,就是司令官找不到一个好办法来安置这些前线过来的骄兵悍将,与其放在城内,扰乱治安,不如丢在机场,等哪儿需要的时候,派出去。

牡丹江城的危机以及解开,不过为了安全,后宫淳也没有派出兵力去周围搜寻,在他看来4000人的一个野战联队虽然强大,但还不足以对付几万人的中队。

与其徒增伤亡,还不如放在身边,至少他现在已经能够睡上一个安稳觉了。

至于将22联队派出去,去争夺牡丹江大桥的控制权,后宫淳是非常担心的。要是22联队离开了工事坚固的城区,和机场防线。被袭击,截断后路,那么这些好不容易抵达的援军,就会成为他的累赘。到时候不派出援军,那么他将受到关东军司令部的垂询,一个渎职是逃不掉的。但是派出援军,牡丹江城还要不要守?

于是,22联队非常奇特的从佳木斯机场,被搬到了牡丹江,于是这个联队一直都没有出过机场范围。

如此大动波折的行动,难道就是为了让后宫淳睡个安稳觉?

而另一方面,1纵在夜里行军一天后,早于日军增援部队抵达之前,一举攻克宁安,并在宁安中部的东京城通往敦化的公路边上,设立了伏击圈。主力两个旅,加上炮兵团,都隐蔽在公路两侧的山头上,就等日军从前线增援后方的部队抵达。

指挥埋伏的王利发也想不到,日军会派出那支部队来增援牡丹江城。

不过,他和曾一阳沟通的电报中,已经相信,日军一定会增援,而增援的人数也不会少。

东京城,一个让王利发心中愤恨不已的小城镇。

这个拥有一万多人口的城镇,在日军占领之前不过是一个小村子。随着关东军全面占领东北之后,32年,关东军建造开通了图宁铁路,在这里设立了新立坪车站,并在车站边上建造了这个城镇,命名为东京城。

确实不过是一个镇子,在36年之后,归乡并村之后,周围的老百姓都往这个城市被聚集,才让这个不起眼的小车站,热闹了起来,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城镇。

“老王,这都已经两天了,按说这鬼子应该到了。”政委马文军的担心的看着王利发。马文军是从1纵过牡丹江开始算起,按理说,鬼子在周边抽调一些兵力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东边就是关东军的国防要塞群,收拢一下,几千人的步兵还是能够凑起来的。至于,关东军为什么舍近求远,当然是因为对面的苏联的缘故,害怕抽调兵力后,被苏军钻了控制。

“不会有错。”王利发坚定道。

这几天,都是兵行险招,1纵看起来人不少,但周围的鬼子也不是泥捏的,好在1纵本着鬼子的家当,抢不走就毁掉的原则。

关东军控制的设备工厂,只要被1纵看到,就全部炸掉烧掉。

反正松花江上游,凭借野司现在的实力,是不可能吃的下来的,给予敌人最大的破坏,同样也是一种不错的战果。

关东军底子薄,用曾一阳的话来说,小鬼子的那点家当,折腾几回,就能把鬼子和我们拉到同一起跑线上。等到那个时候,小鬼子打仗的时候,牛肉罐头没有了,百米白面也没有了。吃的比抗日军队差,装备也差不多,凭什么还赶不走鬼子?

曾一阳说这话的时候,凭借着强大的自信,顿时让周围的指战员也平添了很大的信心。

王利发就是其中之一,从32年跟着曾一阳作战,8年的时间里,王利发也从当年那个挎着盒子炮,打仗带头往上冲的愣头青也渐渐地成长为一个出色的高级指挥员,都说人会变,但不变的是人的信仰。

王利发的信仰就是,曾一阳说的话:小鬼子蹦跶不了几年了。

王利发放下了手中的望眼镜,昨天他盯着大路看了一整天,以为日军会提前赶到,还紧张了一番,但是最后到晚上,也没有看到一个鬼子兵从大路上赶来。连晚上也没敢掉以轻心,可是鬼子就是没来。

今天上午,他也是一刻都没闲着,可是鬼子依然悄无声息。

“难道是鬼子已经得到消息了?”王利发心中不由反问,回头看了一眼参谋长胡修荃。

胡修荃苦笑道:“司令员,我们最多只能再等上半天,要是鬼子再不来,说明一两天内不会来援军,或者鬼子的援军将是一支大部队,准备向我们反咬一口的大部队。”

“这我知道。”王利发暗暗着急。

控制一片区域,不让消息传递出去,只能是见到一个人抓一个人。先关起来,等战斗打完之后,才放走。

不过,这样的办法,也不能坚持很长时间。因为被扣留的人,要是到了晚上家里人找不到,一两天之后,家人肯定会出来找,几天找不到,就要动员邻居出来找。

最后,找的人一多,总有人会看出端倪,这个秘密也就坚守不住了。

“来了——”

突然胡修荃惊叫了一声,从望眼镜中看到,日军排成四列纵队,浩浩荡荡的从公路远处走来。开道的是骑兵部队,战马打着响鼻,铁蹄有利的踏着沙石路面。

随着队列的移动,至少一个中队的日军骑兵出现在了视线中。

一面联队旗在队列的最前面,从望眼镜中甚至能够看到鬼子骑兵趾高气扬的样子,扬起脖子,挺起胸膛,似乎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游行的。

骑兵后面,出现了四匹战马拉着的大炮,顿时让王利发心中一紧。

骑兵旅团?

是不是关东军精锐,王利发不知道,但是在印象中,骑兵的作用在山区会被削弱,尤其是战马的冲击力,在山林地带,不但不能发挥,而且还是影响骑兵行动的障碍。

公路中间拖拽的是日军的大炮。

“1、2、3、4……”胡修荃嘴中不停的数着。

“骑兵联队的联队旗?应该是一个标准的骑兵联队。大炮数量符合一个日军一个炮兵联队的数量的话,应该就是关东军中的独立骑兵旅团。33在察哈尔,三方面军主力打过关东军的一个骑兵旅团。”王利发一边盯着日军的骑兵看,一点说:“当时老刘的一个营顶了一个关东军骑兵旅团小半天,最后整个营只活下来三十几个轻重伤员。”

马文军点了点头,回忆道:“你说的那个营就是黄勇的营吧?”

“恩。”王利发轻声回道。

“战后,曾总还发了脾气。”王利发回忆道:“黄勇虽然被嘉奖,后来还担任了独立团的团长,但和骑兵旅团交战的那一仗,被重点解析,成为研究步兵抵抗骑兵的经典战例……”说道一半,王利发突然就不说了,反而肯定的自言自语道:“错不了,一个骑兵旅团的编制。情况对我们有利,日军炮兵混在骑兵中间,一时半会只能当摆设用。”王利发因为焦虑而板起的面孔,嘴角微微扯动着,一颗心总算是落了下来。

“足足是一个日军骑兵旅团?”来的都是骑兵,非常好判断,只要按照日军中,野战炮兵联队的设置,大致一看,就能看出对方火炮数量,也就能猜到对手的兵力。胡修荃惊叹道,心说:怪不得等了一天多,原来是骑兵。按照关东军的行军速度,骑兵一天的行军速度,在120公里左右。

“这个骑兵旅团,行军很匆忙,要是坚持这样的速度,赶到牡丹江城非累趴下不可。”马文军也盯着大路尽头出现的日军,24门山炮,12门野炮,这样的装备在野战中,是非常犀利的。

但伏击中,炮兵只能先保存大炮,拖着大炮逃,等逃出距离,再架设大炮反击。

“本来预计的是一个联队的日军步兵,没想到来的是一个骑兵旅团,兵力上倒是差不多,顶多也就4500鬼子的样子。但骑兵速度快,如何挡住骑兵的去路,不被这些鬼子突围出去,才是此战的重点。一旦放走了这些鬼子,对我们来说,将无疑是个巨大的麻烦。我们的骑兵只有配置少量部队,连一个营的兵力都不到,日军一旦突围成功,那么非常容易用骑兵的行动,来牵制住我们,为日军主力的回援创造机会。”胡修荃的担心很有道理,这时候电话响了起来,胡修荃拿起电话,说了几句,最后说:“电话不要放。”

说完,胡修荃看向王利发,最后做决定的是他这个纵队司令。

王利发迎上胡修荃的眼睛,肯定的点了点头。胡修荃会意,放开捂住话筒的手,说:“行动不变化,等待攻击信号。”

“等等,我来说。”王利发走到电话机前,拿过胡修荃手中的话筒,说:“骑兵怎么打,不是第一次说,总之,不管任何困难,都不能让鬼子炮兵突围出去。”

“是,请司令员放心,4旅就是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放走一门鬼子大炮。”

电话那头,4旅旅长邱远征保证道。

王利发满意的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放下了电话。

这时候,他还有些担心,毕竟骑兵速度快。1纵伏击的都是步兵,在战斗发起前,只能赶在鬼子前面去,再设置一道防线。

“日军数量太多,跟我们预计的差许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派出的侦察兵无法及时传递消息的原因。”胡修荃苦笑了一下,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

加上侦察营的部队,即便发现了敌人,赶回来的时候,还需要走更难走的路,用来避开对手的侦察兵,自然比鬼子骑兵部队要慢上许多。

王利发想了想,下令道:“将警卫营派出去,在通往东京城的大路上,再设立一道防线,阻击鬼子。将后勤能用的机枪,都发到警卫营里去,打骑兵,火力是最重要的。”

“好,我同意司令员的意见。”马文军立刻在命令上签上了自己的姓名,这份军令就已经有了约束效用。只要军令一传递到警卫营的手中,就需要不择不扣的完成。

日军骑兵旅团的所有大炮,全部进入伏击圈后,负责总攻信号的信号班长,接到了发射信号命令的电话,发令道:“全部准备——”

“放——”

第一五五章 解放区的天(上)第八十五章 奇兵突进第一二一章 败的太不甘心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九十二章 未战言胜第二十六章 疯狂的计划(2)第三九一章 一战定音(中)第五十八章 摩步团第四 八二章 扭转第三八二章 疯狂的作战计划第三四三章 江边破敌(1)第七章 五四运动第九章 围点打飞机(下)第四十四章 岂有此理第三七零章 将计就计(上)第四六七章 伤不起的伪满大员第三五零章 一苇渡江(上)第一O七章 杀而不伐(中)第九十二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二八三章 轻取额穆(上)第三十一章 都是吃老虎第一零二章 大战序幕第四七二章 南满纵队第六章 晋升中将第三五三步步为营第一七八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下)第七十五章 川军也懵了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二四八章 给大炮上刺刀第一零五章 归建(上)第二七三章 敲山震虎第九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十一章 搭戏台,唱大戏第三十六章 平型关第二九六章 骑兵的作用第三六四章 全线反扑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下狂野第三九四章 化妆待敌第三十九章 忻口!忻口!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十三章 老朋友第三五一章一苇渡江下第三零五章 命门第五十二章 47军断粮第三二一章 围歼驻扎蒙骑兵联队(中)第三零三章 诱敌第三章 这一年他两岁第二十一章 激怒第七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三三九章 老熟人第四十章 哀兵必胜第三十三章 首战告捷(1)第一一九章 看似多余的防线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第四七七章 破冰冰飞渡第四一八章 援军在那里?第一章 一生的遗憾第一五一章 中国在进攻第三七九章 塚田攻的獠牙第三一零章 狙击显威第二六一章 书生闯军统第三一零章 狙击显威第六十章 大不了进山第二零零章 疯狂的波波沙(下)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八十七章 斗争中求生存第九十八章 磺胺(下)第一四九章 叛徒第四零零章 最漫长的夜晚第十一章 搭戏台,唱大戏第三八四章 越来越玄乎的战斗第十七章 时空战第二三六章 釜底抽薪第四三一章 火线出击(下)第十二章 我是中国人第二零九章 女县委书记第三三章 犀利第二七九章 背后一刀第一零九章 尘埃落定(二)第十七章 血杀109师团(5)第四零七章 阵防流(上)第四十二章 绝不退让第二四一章 隔山打牛战术(上)第四八四章 胆子小的很第三七七章 放长线第五十八章 血炼军魂(一)第七十四章 ‘鬼子’打鬼子——邪乎第六十六章 小人物 大英雄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六十四章 上将祭旗第二一八章 血染东京城(2)第三二五章 林泰防线第四十四章 岂有此理第二零八章 敌后争夺第二九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六十一章 血炼军魂(四)
第一五五章 解放区的天(上)第八十五章 奇兵突进第一二一章 败的太不甘心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九十二章 未战言胜第二十六章 疯狂的计划(2)第三九一章 一战定音(中)第五十八章 摩步团第四 八二章 扭转第三八二章 疯狂的作战计划第三四三章 江边破敌(1)第七章 五四运动第九章 围点打飞机(下)第四十四章 岂有此理第三七零章 将计就计(上)第四六七章 伤不起的伪满大员第三五零章 一苇渡江(上)第一O七章 杀而不伐(中)第九十二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二八三章 轻取额穆(上)第三十一章 都是吃老虎第一零二章 大战序幕第四七二章 南满纵队第六章 晋升中将第三五三步步为营第一七八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下)第七十五章 川军也懵了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二四八章 给大炮上刺刀第一零五章 归建(上)第二七三章 敲山震虎第九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十一章 搭戏台,唱大戏第三十六章 平型关第二九六章 骑兵的作用第三六四章 全线反扑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下狂野第三九四章 化妆待敌第三十九章 忻口!忻口!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十三章 老朋友第三五一章一苇渡江下第三零五章 命门第五十二章 47军断粮第三二一章 围歼驻扎蒙骑兵联队(中)第三零三章 诱敌第三章 这一年他两岁第二十一章 激怒第七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三三九章 老熟人第四十章 哀兵必胜第三十三章 首战告捷(1)第一一九章 看似多余的防线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第四七七章 破冰冰飞渡第四一八章 援军在那里?第一章 一生的遗憾第一五一章 中国在进攻第三七九章 塚田攻的獠牙第三一零章 狙击显威第二六一章 书生闯军统第三一零章 狙击显威第六十章 大不了进山第二零零章 疯狂的波波沙(下)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八十七章 斗争中求生存第九十八章 磺胺(下)第一四九章 叛徒第四零零章 最漫长的夜晚第十一章 搭戏台,唱大戏第三八四章 越来越玄乎的战斗第十七章 时空战第二三六章 釜底抽薪第四三一章 火线出击(下)第十二章 我是中国人第二零九章 女县委书记第三三章 犀利第二七九章 背后一刀第一零九章 尘埃落定(二)第十七章 血杀109师团(5)第四零七章 阵防流(上)第四十二章 绝不退让第二四一章 隔山打牛战术(上)第四八四章 胆子小的很第三七七章 放长线第五十八章 血炼军魂(一)第七十四章 ‘鬼子’打鬼子——邪乎第六十六章 小人物 大英雄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六十四章 上将祭旗第二一八章 血染东京城(2)第三二五章 林泰防线第四十四章 岂有此理第二零八章 敌后争夺第二九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六十一章 血炼军魂(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