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自请为王

韩淮楚与众学士作别,与那曹参来到山下,一声唿哨招来自己那匹战神宝驹。二人策马而行,赶回临淄受封。

回到临淄,只见城内百姓夹道欢迎是一片欢腾。原来大家已经听说韩淮楚封为齐王之事,皆兴高采烈如过节一般庆贺。

到了行辕,众将早已等候在堂。

就见那美人军师张良坐在堂上被众将围起,正在讲述广武山楚汉两军交战战况。一见韩淮楚到来,急忙起身。

韩淮楚望着自己这老情人就是一愣。原来三年不见,张良竟蓄起了一撇八字小胡子,看上去虽然依然是那么俏艳,却显得成熟了不少。

“自己已经是奔三十的人了,良妹也不能老是一张嫩脸。这撇小胡子看上去这般自然好像她长出的一般,她这易容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韩淮楚凝望着伊人,想起最初在语嫣山庄遇见的那个风致嫣然的少女,一股浓浓的亲切在心中油然而生。

韩淮楚看见张良便像看见自己的亲人一般。那张良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双俏眼水汪汪地望着自己的情郎,好像要滴出泪来。

“好一个信郎,就领着不足四万的军马,踏上了吞魏克代并赵灭齐的万里征程!那一场场以寡敌众的战役,真亏他是如何打了下来。偏偏那最后的胜利,总是属于自己的信郎。古今名将中,信郎堪称第一人。”

张良情意绵绵地盯看了自己爱郎一阵,虽然有一肚子体己话要对信郎倾述,碍于众人在场只得收敛行迹。便拱着双手,道声:“韩丞相,恭喜啊!子房奉汉王差遣,下诏来封丞相为齐王。快摆案接旨吧。”

水涨船高的道理人人都懂。“大将军快快接旨!”众将个个喜形于色,齐声催促。

这个年头谁不想称王?韩淮楚虽然是刻意避讳,但要是拒绝受封,绝对被当成脑残。

“史书上韩信被封齐王那是铁板钉钉子,自己就顺其自然。”

于是韩淮楚令人摆下案子。张良登案,开始宣读:

“汉王洪恩浩荡,念相国韩信屡建功勋,为汉室之兴立下汗马功劳,例当裂土以示嘉许。今特下诏,敕封韩信齐王之爵,镇抚三齐之地,定都临淄。钦此!”

“臣韩信领旨,诚惶诚恐,叩谢汉王天恩。”韩淮楚推金山倒玉柱跪地叩首。

张良又笑盈盈拿出玉符金册,下案子来递到韩淮楚手中,说道:“汉王将三齐之地尽数托付于齐王,虽名为君臣,实为兄弟。现汉王正在广武山殷殷期待大王起兵共灭暴楚,大王不要辜负汉王的厚恩哦。”

“那刘邦只怕想着我都锋芒在背,我与他会是兄弟?”

韩淮楚少不得说一番场面话:“不敢相劳军师提醒。古人云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非汉王知遇,韩信焉有今日。烦请子房转告汉王,待为臣在齐地招得足够兵马,操练精熟,这便起兵夹攻项王。”

张良又道:“汉王听说齐王宫早在田广弃城逃亡之时就已被他一把火烧绝,宫器全无,着子房将魏赵两国宫器装满十车送来,以妆典大王宫室。”韩淮楚又谢了。

“然朝廷正与西楚开战,国库空虚,汉王能资助大王仅此而矣。不知大王重修宫殿之事,资金可有着落?”张良接着问道。

“还要造宫殿啊!”

刘邦那里正在与项羽开战是国库空虚,韩淮楚这里齐地刚平同样是国库空虚。要大兴土木盖一座像模像样的齐王宫,必将向齐人摊征重赋。齐国目前还是一片疮痍,韩淮楚又何忍加深老百姓的负担?韩淮楚想起自己受封这个齐王必然带来的一系列排场都是头疼。

“身处乱世,万事从简。韩信无须建造宫殿,这大将军行辕已经够大,改造一下即可。”韩淮楚说道。

这个大将军行辕还是那故齐胶东将军的府邸。虽然也是够大,但一个将军府如何能与一个齐王宫相提并论?可说连那齐王府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别的不说,至少有一个大殿供百官上朝议事吧?那些成堆的宫人又住在哪里?韩淮楚说要把这行辕改造成齐王宫,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张良只嘉许地看了韩淮楚一眼,说道:“大王能体恤民间疾苦,子房深许之。”

※※※

这受封仪式便即完毕,众人齐声称贺。

找来历书,推算一下,黄道吉日在下月二十四。也就是说,一个半月之后韩淮楚才能即位为王。在此期间,就要筹办那些即位的事宜。

难得张良至此,韩淮楚令厨下置酒,为张良洗尘。

众将与张良也是久未蒙面,这一次相逢都是分外高兴。推杯还盏是相饮甚洽。

便有前将军曹参问张良道:“曹某前奉军师之令,领军助战攻齐。今日功成,不知是否要回到汉王大哥身边?”

“汉王有令,宁秦侯留在齐国,辅助齐王。”张良很平淡的说道。

有玄机!

韩淮楚离开栎阳之后,他这支队伍几经大战,早已不是当初的队伍。军中多是从魏赵各国新招的将领,如今到了齐国,又将在齐人中吸收新鲜血液。那刘邦的心腹小弟,所剩无几。

在这个时候,若是曹参也离开,简直就是放任韩淮楚去发展自己的势力最后与他老兄分庭抗礼。刘邦连睡觉都念着韩信二字,如何放心得下。安插曹参这个小弟,也是为了牵掣韩淮楚。

韩淮楚当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哦”了一声,说道:“宁秦侯留在齐国正好,寡人这里正须宁秦侯这样的虎将。”

那曹参也不糊涂,如何不明白他汉王大哥的心意。于是作出欣然状,说道:“汉王大哥既然这么说了,俺听从就是。”

韩淮楚便问起那南线战事。张良眉飞色舞道:“汉王与项王交战,从来没有胜过。可这一次收复成皋,在广武山与项王战了个不胜不败,士气大振。有萧丞相转运关中粮草,后方无忧。四方少年纷纷投军,我军越战越多。而楚军被梁王彭越频袭粮道,粮秣常有接济不上,士卒士气低落,怨声载道。”

她话一顿,又说道:“临江王共敖亡故,其子共尉继位。”

张良说的这话看似与西线战事毫无关联,其实关系大得很。

当初项羽戏下分封一口气封了大小二十几位诸侯王,到头来众叛亲离,铁板钉钉子坐在西楚阵营的只有这么一位共敖。

那共敖与衡山王吴芮一样,也是防堵南越赵佗北上的一颗棋子,轻易动不得。但临江军虽然未投入到前线与汉军交战,他国中支援的粮草却源源不断地送到了西楚营中。共敖至死都不敢背叛项羽。

如今江山易主,共敖的儿子共尉做了临江王。南郡这几年未遇战乱百姓休养生息,那共敖拉拉扯扯也弄出了十万军马。共尉已成了一颗重要砝码,他的态度将直接影响这场楚汉之争最后结局。

韩淮楚立马问道:“汉王可派使者前去说降共尉?”

张良道:“陆大夫已经动身前往南郡,不知结果如何。听陆贾派人回信,云那共尉是个谨慎之人,不敢轻言反楚。”

韩淮楚是听出那话的意思,就是说共尉已经意动,不像他老爹一般反动到底,持的是观望态度。

韩淮楚心中一动,说道:“共尉难以说降也罢。九江乃英王起身之所,何不遣他回归淮南收复故土,再在西楚背后插上一刀?至时寡人击楚之东,英布击楚之南,汉王击楚之西,彭越击楚之腹,项王纵有翻天覆地之能,又怎能分身抵挡四处雄兵?”

“子房亦想过派英王出击九江,奈何淮南历经战火兵源枯竭,若非聚有数万军马,恐英王不能维持也。然广武山与楚军交战正酣,汉王如何能多分兵与英布?”张良摇头说道。

“英王与衡山王吴芮有翁婿之亲。项王杀吴芮爱女外孙,已结下重怨。可遣书请吴芮资兵暗助英王,此乃借腹生子之计也。最不济也可逃至衡山,断无忧虑。”韩淮楚很笃定地说道。

信郎做出的决定,从来没有错过。张良嫣然一笑,说道:“齐王远见卓识。子房归后这便去一封书信至衡山,探探衡山王的口风。”

※※※

众人尽兴畅饮,酒席既罢,各自告辞。张良云要回驿馆,韩淮楚正有一肚子话要说,哪里肯舍,贼嘻嘻笑道:“寡人这府中大得很,军师回去作甚?”

韩淮楚打的主意张良如何不知。“这个信郎,又想着坏。不给他点甜头,想必他也不答应。”张良数盅下肚,俏脸早已通红,含羞点头。

韩淮楚便让人辟出一间静室,供张良安寝。

侍者退下之后,张良刚把灯吹灭,只听门外传来敲门之声。

“谁?”张良从那熟悉的脚步声早已听出来人是谁,一颗心砰砰乱跳,故意问道。

“良妹,为兄想你好苦!”韩淮楚低声说道。

“你便这样猴急,一刻也等不得么?”张良把那门轻轻拉开,俏眼含春,似笑非笑问道。

一双火热的嘴唇堵住了张良红艳欲滴的檀口。张良只象征性地躲闪了一下,从那嘴唇中传来的滚烫热情瞬时将她全身融化,娇躯慵懒无力地贴在韩淮楚那宽阔的胸膛间,软绵绵好似飘了起来。

这一对痴情的恋人,一个在南方与项羽恶战,一个去开拓北方疆土,闯过了多少刀丛枪林,度过了多少悲欢离合,今日终于再度重逢。那份喜悦,是何等的巨大?二人久久拥吻缠绵不休,把那一腔相思化为干菜烈火,尽情燃烧。

“信郎,自你踏上灭魏征程,小妹一直为你担心,不知咱俩还有没有相见的一天。今日在这里相会,只当在梦中一般。”张良倚靠在韩淮楚的怀里,轻轻地呢喃。

韩淮楚在老情人面前,免不了有点自我陶醉,大手把住张良那柳腰,笑嘻嘻道:“你的信郎就是战场的主宰,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哪里用得着为我担心。倒是为兄担心你,深恐你与那项羽交战有所不测。”

张良媚眼横了韩淮楚一下,嗔道:“你就吹牛吧你。战场上刀剑无眼,你的小命要是丢了,看你还做什么战神!”

韩淮楚呵呵笑道:“你看我这条小命不是没丢,为兄还活生生地抱着你吗。”

张良“嗯”了一声,将螓首贴在韩淮楚脸颊,情意绵绵道:“也不知你那些了不起的胜仗是如何一场场打下来的。小妹真为你骄傲!”

“良妹,你说奇怪不奇怪,汉王为何会下诏封我为齐王?”在伊人由衷的赞美声中,韩淮楚问出那困扰自己的问题。

“这不是信郎你自己请来的吗?有什么奇怪?”韩淮楚这么一问,张良倒奇怪起来。

“这是从何说起。为兄何时向汉王请封为王?”韩淮楚大为诧异。

“臣韩信奉大王重托,率兵攻齐。赖大王洪福,侥幸成功。然齐伪诈多变,反复之国也,且接地于楚。今臣权轻,不为假王镇之,其势不定。故臣请假以王号,以固齐千里之地。这道奏疏,是谁上的?”张良一字不漏地背出那奏疏的内容,犀利的目光逼视着韩淮楚。

假王是什么意思?就是代理齐王。

那奏疏上写的借口是齐人人心不服。但一场论战大会,韩淮楚尽得齐地文武之心,这借口已不存在。韩淮楚想象不出,这拙劣的借口竟会拿来要挟刘邦。

“这可不是我写的。究竟是谁这般大胆,冒了为兄之名,上的这道奏疏!”韩淮楚是大吃一惊。

※※※

从何说起,还要从汉王刘邦在广武山接到那道奏疏说起。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没把那项羽搞定,又跳出来一个更厉害的韩信要求封王。封他为王,岂不是与虎添翼?

那刘邦还未把那奏疏看完,已是怒从心头起,拍案骂道:“寡人被项羽久困于此,日夜盼那小子引兵来助。这小子竟自恃战功,竟要自立为王么?”

他身后立着两人,一位是美人军师张良,一位是护军中尉陈平。

当着那韩信的使者骂那韩信,可不是要把那小子激怒!

陈平急忙用脚将刘邦一踢。刘邦是何等人精,立马掩口。

自己那实力有限,韩信那小子就算自立为王,自己也禁他不得。这件事若是不依了他,只会逼那小子造反。

那张良却是疑惑不已,“以信郎的智慧,怎会做出这般糊涂事,犯了汉王的大忌。封王的事要刘邦自愿才行,怎能自个请封?”

只听刘邦又大骂起来。这一次骂的还是她的信郎,却口风已转味道绝不一样。

“大丈夫既定诸侯,做个大王算个什么,封什么假王。要封寡人便封韩信为真王!”

那使者被刘邦左一骂,右一骂,骂得是一头雾水。听见刘邦依允了封王,算是完成了差事,也就不去深想。

刘邦便叫那使者先回临淄,让韩信静候佳音。使者去后,刘邦便与张良陈平二人商量对策。

张良道:“大王话一出口,不可更改。况且以大将军之功,早该称王。臣请为使者去封韩信为王。至于他是否有异心,待臣去临淄查探一回便知。”

刘邦也觉得这事有点奇怪,那韩信若有异心,反了就反了,何必来向自己请封。“或许那小子不过是满足于‘言听计用’,当个诸侯名臣罢了。”便遣张良为使,来到齐国见机行事。

※※※

韩淮楚听了那奏疏内容,急问张良使者是何人。却原来是一员牙将齐盖。

自己绝没有派遣齐盖为使之事,那齐盖也不是自己心腹之人,不会将如此大事托付与他。

韩淮楚手猛地一拍:“原来是蒯师兄捣的鬼!”

使者能冒充,他那大将军印信可冒充不了。

蒯通掌管文书,时常借韩淮楚印信去盖,有作案的条件。

作案的动机,韩淮楚想想就明白了。那蒯通曾经唆使自己造那刘邦的反,被自己拒绝。这一次导演出这个“请封为王”,便是在自己与刘邦之间撒下猜忌的种子。

君臣之间互相猜忌,那关系绝对长久不了。不是做君王的弄死臣子,就是臣子做掉君王。到那矛盾尖锐之时,自己就不得不反。

刘邦与自己谁会胜出?照蒯通看来,刘邦那菜鸟绝不是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韩师弟的对手。

“这道奏疏不是为兄写的,是蒯师兄伪造的。”韩淮楚吞吞吐吐对张良说道。

跟刘邦玩伪造,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张良吃了一惊,问道:“蒯先生为何要伪造那封奏疏?”

“大概是蒯师兄认为为兄为汉王打下万里江山,却一直不得裂土封王,为为兄鸣不平。此次假借我命,请封为王,是为为兄讨回应该得的。”韩淮楚为蒯通遮掩道。

“原来不是出自信郎的本意,这就好。我说你怎会这般糊涂?汉王最忌的就是做臣子的尾大不掉,你立下如此盖世功勋,已经有功高震主之嫌,一言一行更要谨慎。”张良语重心长地说道。

“这个道理为兄自然明白,何用良妹多说。只是良妹回去,这事如何对汉王说?”韩淮楚还是为那蒯通担心。

“小妹就实话实说,说你绝无反心,那奏疏是蒯通所写。”张良直截了当说道。

韩淮楚忙道:“千万不可。蒯通随为兄出生入死,没有他相佐,我这盖世功勋还不知立不立得了。良妹若是将此事告诉汉王,蒯师兄难免一诛,为兄与心何忍!”

张良秀目紧盯着韩淮楚:“可是不说清这事,你这请封为王之事必将被史官记下载入千秋青史,将会背下这口黑锅,声誉受损也。”

千秋青史早就写得明明白白,这件事儿早就被后世那些文人骚客咀嚼了无数次,韩淮楚哪里还计较什么声誉。笑道:“能保蒯师兄一命,为兄就背下这口黑锅。”

“你呀你,就是这般心肠软,这口黑锅也能背得的么?”张良带着责备的语气数落了韩淮楚一下,还是答应为蒯通隐瞒。

结果史书落下一笔:韩信自请为王,高祖无奈允之,深忌之,遂起除韩信之心。

有很多人认为韩信后来的悲剧结局亦肇始于此。

第十一章 披肝沥胆第五十章 大雁北归第三十六章 伍君当盟第十章 连下三郡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离第六十八章 伐谋伐交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门第二章 木罂飞渡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二十章 邻家小妹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二十九章 连环毒计第二十章 易储风波第四十九章 望尘莫及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十一章 南线烽火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十二章 劫数难逃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三十章 油尽灯枯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六章 梦中情人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十四章 井陉古道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别第四章 墨侠援军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九章 带你上天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类第二十二章 白狐夺舍第一章 天子之气第二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变第三十章 寝食难安第五十章 情有独钟第五十一章 单于立誓第十一章 披肝沥胆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六十五章 送顿大饺第二十五章 军师疯了第四十一章 烧得正好第七章 刎颈之交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离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七章 春风得意第十八章 大兵压境第十三章 陈平赠画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四十九章 大将军印第二十六章 何方神圣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十章 佳人请君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六章 一饭千金第二十九章 厉兵秣马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五章 一场闹剧第十三章 苦行头陀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十七章 秦军战阵第三十章 魔剑入世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二十九章 厉兵秣马第二章 又生一计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四十五章 无间战士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八章 伪游梦泽第十九章 吕四小姐第四十一章 见面大礼第二十章 绝壁寻踪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三章 满城尽屠第三十九章 终极决战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七章 苦命鸳鸯第三十一章 鸿沟划界第六十二章 将军煲汤第三十一章 鸿沟划界第八章 挑战剑神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二十八章 谣言四起第四十八章 智取陈仓第八章 投身义军第三十一章 放水决堤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别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六章 梦中情人第四十五章 二战章邯
第十一章 披肝沥胆第五十章 大雁北归第三十六章 伍君当盟第十章 连下三郡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离第六十八章 伐谋伐交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门第二章 木罂飞渡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二十章 邻家小妹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二十九章 连环毒计第二十章 易储风波第四十九章 望尘莫及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十一章 南线烽火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十二章 劫数难逃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三十章 油尽灯枯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六章 梦中情人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十四章 井陉古道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别第四章 墨侠援军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九章 带你上天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类第二十二章 白狐夺舍第一章 天子之气第二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变第三十章 寝食难安第五十章 情有独钟第五十一章 单于立誓第十一章 披肝沥胆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六十五章 送顿大饺第二十五章 军师疯了第四十一章 烧得正好第七章 刎颈之交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离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七章 春风得意第十八章 大兵压境第十三章 陈平赠画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四十九章 大将军印第二十六章 何方神圣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十章 佳人请君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六章 一饭千金第二十九章 厉兵秣马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五章 一场闹剧第十三章 苦行头陀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十七章 秦军战阵第三十章 魔剑入世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二十九章 厉兵秣马第二章 又生一计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四十五章 无间战士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八章 伪游梦泽第十九章 吕四小姐第四十一章 见面大礼第二十章 绝壁寻踪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三章 满城尽屠第三十九章 终极决战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七章 苦命鸳鸯第三十一章 鸿沟划界第六十二章 将军煲汤第三十一章 鸿沟划界第八章 挑战剑神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二十八章 谣言四起第四十八章 智取陈仓第八章 投身义军第三十一章 放水决堤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别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六章 梦中情人第四十五章 二战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