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邪恶到底

对吕党有制约的元功老臣纷纷辞世,吕太后正准备将手中的权力彻底交给自己的儿子时,突然那惠帝刘盈驾薨。

耽于酒色,生活糜烂是刘盈英年早逝的直接原因,而让他如此的间接原因就是对他母后的不满。

还有什么比“人彘”更加让他深为刺激,还有什么比幼弟之死让他更为痛心,还有什么比娶了一个外甥女做皇后比他更加觉得罪恶?还有什么比母后与那旧情人审食其的奸情让他耻辱?

张皇后还是个女童,生不出蛋。吕雉也绝不希望将皇帝的宝座给予刘邦的其他皇子。

“杀其母夺其子”这一幕古代宫廷屡见不鲜的惨景在汉宫中上演。一个刘盈与宫中其他宫女生的名叫刘恭的婴儿就这样被冠上皇帝的称号,史上称为少帝。

吕太后正式称制,每日抱着那娃娃刘恭上朝接受百官朝贺,处理国家大事。

吕家子弟都封了侯,可是吕雉看着还是不满意。

“现在是老娘把持这汉家天下,干吗不能立我吕家子弟为王?”吕雉招来朝中巨头——右丞相王陵,问他的意见。

老丞相王陵是毫不含糊坚决反对:“高皇帝在世时,曾刑白马与众臣相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高帝余音尚在,太后何以背之?”

“这个老匹夫是说不通的,留着慢慢修理。那太中大夫陆贾最能诡辩,何不说通他来说服其他反对派。”吕雉又找上了陆贾。

陆贾一听,说道:“臣近日常病,不能静思。待臣病愈之后,再与太后为谋。”

吕雉还指望着陆贾病好作为自己喉舌,用他那诡辩之术对付其他人。哪知次日就接到陆贾的辞呈,请告病还乡。

不识抬举啊!

吕雉立即许了陆贾之情。

※※※

连碰两个钉子,都吕雉都要感到立吕氏为王困难重重。可是那左丞相陈平的回答叫她柳暗花明又一村。

“高皇帝坐在宝座,高皇帝说了算。太皇太后今天坐在宝座,太后说了算。”陈平很识相地说道。

“受用啊,当初不杀这陈平真是英明啊。”吕雉眉开眼笑,又问陈平身边的周勃。

自从那樊哙事件之后,那周勃与陈平向来一个鼻孔出气。周勃向陈平一望,陈平递个眼神,他立即心领神会。

“如今太后称制,封诸吕子弟为王,并无不可。”周勃响亮地回答。

朝中文武两大佬都同意,吕雉心中乐开了花。没有理由不相信,吕家的时代已经到来。

※※※

消息传开,那王陵就趁着散朝怒气冲冲找上陈平周勃。

“当年我们在高皇帝面前都是喝过鸡血立下盟约的,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如今你们这两个墙头草,向太后讨好卖乖,有何面目见高皇帝于泉下?”王陵指着二人鼻梁骂道。

陈平哈哈一笑,说了一句莫测高深的话:“于面折廷争,我不如君;全汉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我也。”说完拉着周勃转头就走。王陵还要开骂,二人已去得远了。

那王陵越想越气,一封辞呈告老还乡。吕太后欣然准奏。就趁机提携亲吕派陈平为右丞相,将老情人审食其封为左丞相。

注意这称谓。曹参死后,相国由一职分为二,汉廷设左右丞相。陈平是右丞相,地位高过左丞相审食其。

但是那审食其太后情夫的身份,又让他凌驾于陈平。陈平要做决定,还要问审食其通不通得过。

※※※

就当吕雉感觉大好之际,突然出现了一桩令她十分扫兴的事。

少帝刘恭受信武侯靳歙挑唆,不知怎地知道了那太后张嫣并非自己生母,生母被太皇太后吕雉所杀,不知好歹地放出狂言:“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壮,即为变!”

小样的!长大就报仇,还能让你长大成人?

身为祖母的吕雉将少帝关到永巷,忧心忡忡地对群臣道:“皇帝久病不起,恐不能治理天下了。是否要改立新君,以为汉家江山考虑?”

群臣哪敢说半个不字,皆道:“太后之决定英明也。”

少帝刘恭就这样先废后杀,走完他短暂的一生。开国元功功臣信武侯靳歙被吕雉一盅鸩酒赐死。

吕太后尚觉不解恨,欲诛杀靳歙全家,幸群臣力保方免。乃废其侯爵,子孙皆免为民。

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常山王刘不疑继承帝位,改名刘弘,也称少帝,世上称后少帝。

这个皇帝的出场有点蹊跷,历法书不按他的年号编纂,而是按“太后某年”编写。也就是说明告天下,老娘才是这天下的主宰,刘弘小儿就是一个傀儡。

※※※

邪恶到了极致的吕太后正式开始大封诸吕。

追封其父亲临泅侯吕叔平为吕宣王;

追封已经去世的长兄吕泽为悼武王;

割齐国济南郡为吕国,封吕泽之子吕台为吕王,不料吕台即位数月突然暴毙,令其子吕嘉受吕王之号;

鲁元公主去世,封其子张偃封为鲁王,追谥鲁元公主为鲁元太后;(那张偃虽然不姓吕,但是是太后的外甥,也是吕党中人。)

封樊哙之妻,太后的妹子吕嬃为临光侯;

吕释之已死,立其子吕禄为胡陵侯;

封吕释之之子吕种为沛侯;

一帮趋炎附势,亲附吕家的大臣,在高祖皇帝大封功臣时没有捞到封侯,现在被吕太后加封:

冯无择为博城侯;

朱通为中邑侯;

王恬开为山都侯;

张越为醴陵侯;

张买为南宫侯;

徐厉为松兹侯。

※※※

吕太后一边让吕氏一党上位,一边打压刘氏诸侯。

难怪太后会担心。当初刘邦那衰人让他的儿子遍地开花,要是听说太后如此胡搞乱搞,封吕氏为王违背他们老爹的刑马之约,一起起兵造反,该如何收拾?

别看朝中这些大臣都装得老老实实,可是真有一个刘氏子弟领头造反,一定会得到他们的响应。

老辣的吕雉,将刘邦的几个儿子一一锁定。

赵王刘友,给他配的吕家媳妇居然夜夜空房,该死!

(简单交代一下,这吕家媳妇是吕雉控制刘姓王侯的手段。)

刘友被招到长安,被围于驿馆,不给任何食物,饿杀!

梁王刘恢改封为赵王。他的吕家媳妇鸩杀他的爱姬,他居然作诗来吊念美人,一道白绫自杀殉情,活该!

燕王刘建被谋杀,无嫡子,太后废其国。立吕台之子吕通为燕王。

齐王刘肥驾薨,其子刘襄继位。正好那齐国丞相傅宽病卒,吕雉便任心腹之人召平为齐相国,监视他一举一动。另召刘襄之弟刘章、刘兴居入京为人质。继割走齐国济南郡之后,又割琅琊郡封刘邦的堂弟——吕嬃的女婿刘泽为琅琊王。再给那刘章、刘兴居一人配一名吕家媳妇监视起来。

※※※

刘邦的儿子中,还剩下谁?

答案很快出来:淮南王刘长,代王刘恒。

吕太后不准备动那淮南王刘长,只因刘长的母亲赵姬过世之后,那刘长是她自己抚养长大。失去了刘盈的吕雉,就将刘长视若亲子一般。

那代王刘恒就成了她一个下手的目标。

这个时候,吕雉对当年放走薄妃母子有点后悔了。

※※※

地上芳草茵茵,两匹马在那狩场并辔飞驰。马上之人,一人是代王刘恒,一人是他舅舅“薄昭”。在那二人之后,是一群佩刀卫士,与二人保持一段距离,却又紧随不舍。

光阴似箭,又是十年过去。刘恒从一个五岁的儿童已长成一位少年。只见他眉飞入鬓,目似流星,鼻若悬胆。背上一杆长弓,箭囊中一束雕翎,气宇轩昂,正是那英姿焕发美少年。

岁月不饶人,韩淮楚早已过不惑之年,已经到奔天命的年纪。额头上皱纹更见增多,原本那乌黑的长发如今已变成黑白相间。但那腰杆依然挺直,眼神依然犀利,骑着马依然身手那么利落。

功到自然成。随着每日坚持不懈地练功,两年前的一天,他已将“先天真炁”突破到第九重,步入到武学最高的境界。一身功力,直追当年他师傅鬼谷悬策。放眼天下,也只有那远在天竺的婆罗门莲花主教在他伯仲之间。

眼见前方一条麋鹿在奔跑,刘恒眼疾手快,把那背上弓一摘,引弦一射。就听“嗖”的一声,麋鹿一个闪躲,那箭却落了空,钉在鹿身后面的一株树上。

枝叶一颤之间,韩淮楚只见那树上一道人影冲天而起。这是一个黑衣蒙面人,在天空一个腾跃,看看那身影要落下,突然硬生生向上一拔,足尖踏在另一株树的树梢,就此将力一借,身躯一荡,接着又向远方窜去。

这王室的狩猎之地,寻常人如何能进得来?而这人竟藏在树上,所欲何为?

“有刺客!”韩淮楚大喝一声,提弓就是一箭。

韩淮楚今日的箭术,估计比那春秋时的神箭手养由基只高不低。那剑杆上饱挟他先天真炁,就是那刺客能像飞鸟一般敏捷,这一箭也要射他下来。

偏偏这势在必得的一箭就没有奏效。只见那刺客在树梢上奔跑之中,犹能从容转身,反手劈出一剑。

“叮”的一声,箭镞碰到剑刃火星四溅。那刺客貌似被这一箭上挟带的先天真炁震得手腕把持不住,那剑直坠而下。

但那箭到底被他击落下来。那刺客狠狠望了韩淮楚一眼,不敢再作停留,将树梢一踩,只听“沙沙沙沙”,几个起落,已去得老远。

望着那刺客遁去的轻柔的身影,韩淮楚心中的震惊溢于言表。

这是一个绝世高手,身手之高,可以与自己十年前相比!

“世上哪来如此高手,竟要行刺恒儿?”

有这份功力的,十年前的英雄人物俱已辞世,掩埋在那黄土荒冢之下。这刺客有如此武功,又是出在那一门派?

要知道武学之道都是有传承的,自己悟出一个绝世高人的毕竟是少而又少。细数当今武林,哪一家哪一派有什么人物韩淮楚都是清楚。突然一个如此高手冒将出来,韩淮楚便要考虑他的师门。

※※※

护卫们很快到处去搜查,看有没有刺客的余党。

没有搜查到任何人,只捡回刺客留下的那把剑。

剑落在韩淮楚手中。韩淮楚攥着那剑,又是非常的震惊。

这剑青铜材质,剑刃极薄,为寻常剑的二分之一。却又韧性即足,韩淮楚射出的一箭竟没有伤它分毫,分明是一柄稀世神兵。

因重量只及寻常剑的一半,这剑舞动起来也就轻灵得多。

韩淮楚曾经见过这剑,而且不止一次。这就是当年那齐王妃,后来的淮阴侯夫人安若素的佩剑,女英门传了十几代的越女剑。

吴越争霸之时,越国女将军越女功成之后隐身而退,创下女英门一派,却是世代单传。当十三代传人栖霞姥姥传到安若素,安若素就是那女英门的第十四代传人。

正因为世代单传,女英门择徒极严。要在那两三岁的女童中,寻找那既天资聪颖,又能成为倾国绝色的女童,也就是美人坯子。当年栖霞姥姥就是这么挑中了安若素。

而安若素明知会随着那一心造反的韩信一起殉葬,绝不会让她师门失传,极有可能已经觅得传人,将一身武功教了下去。

“难道这刺客是淮阴侯夫人生前收的徒弟,难道这刺客竟是个女子?”那剑本身极轻,但在韩淮楚手中却觉得沉甸甸。

安若素师从女英门,又得天池真人赤松子传授那玉鼎妙虚功,当年的武功比起自己是只高不低。要是那刺客真是安若素的徒弟,而行刺的目标是自己那“外甥”,代王刘恒的处境该是如何险恶?

估计整个代国,也只有他自己能制服那刺客。

按说那吕雉是害韩信的主谋,安若素蒙受夷族之灾,那安若素的徒弟就算不为师傅报仇,也不会做了吕太后刺杀代王的刺客。韩淮楚又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

那刘恒被刺客一惊吓,面色苍白无比。

刘邦的八位皇子,而今只剩下他与刘长。他的一个个兄弟是如何死的?代国君臣是清清楚楚。

“舅舅,这会不会是吕太后派来的?”刘恒颤声问道。

“极有可能!”韩淮楚严肃地点点头:“那燕王刘建,就是在一次狩猎中被刺客谋害。我将去对你母后说,从今以后,你不得出宫门半步。”

十五岁的少年就是精力旺盛的年代。要把一个青春勃发的少年关在那宫墙之中,不出大门一步,该是如何受憋。

可是那刘恒十分懂事。在那刘氏诸王纷纷被吕太后的大背景下,在薄太后的教育下,他比那同龄人更加早熟,更加知道什么叫政治。

自此之后,宫墙外,代国的百姓就再也见不到他们那大王策马的英姿。

吕太后刺杀代王刘恒的奸计败露,她又要出哪一招?韩淮楚又如何化解危机,扶持刘恒坐上天子之位?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追读本文。

第四章 陈平献策第二十四章 断尾求生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十九章 传檄而定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绝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三十五章 内部处理第十四章 定陶扎营第七章 张良救主第十六章 须弥幻镜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三十六章 伍君当盟第二十一章 金针刺穴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三十三章 怀王立约第二十六章 鱼死网破第二十六章 何方神圣第五十七章 连环重击第二十四章 坐收渔利第十五章 自请为王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十七章 捉襟见肘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六章 恩断义绝第三十三章 师兄出马第四十八章 九阵破敌第十三章 苦行头陀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四十五章 天罗地网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三十六章 霸王别姬第十二章 肃然起敬第十八章 师门绝学第三十章 机关算尽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十六章 不速而来第二十五章 绝地反击第十九章 激战龙武第二十九章 干吏赵高第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二十一章 绝不言走第二章 大切蛋糕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五章 水涌献弓第六十三章 死说成活第三十五章 内部处理第三十五章 讨债而来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六章 梦中情人第三十七章 上屋抽梯第四十章 仁义之师第二十八章 应弦而倒第四章 焚天大阵第十二章 舌战八方第九章 夙根未尽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谭第三十六章 万世基业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十七章 大错特错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谜第十六章 须弥幻镜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变第三十章 魔剑入世第二十八章 诈死之计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二十七章 左车献计第五十三章 拯救万民第三十八章 对牛弹琴第四章 前车之鉴第四章 前车之鉴第九章 汉初四杰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四十六章 带刺玫瑰第二十三章 冷枪战法第四十一章 泣而无泪第十五章 天下结盟第四十三章 潍水之战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十四章 河堤歼敌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三十章 黄雀在后第六十六章 项庄舞剑第五章 擒贼擒王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五章 名士驾到第四十六章 带刺玫瑰第十二章 秦营下书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
第四章 陈平献策第二十四章 断尾求生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十九章 传檄而定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绝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三十五章 内部处理第十四章 定陶扎营第七章 张良救主第十六章 须弥幻镜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三十六章 伍君当盟第二十一章 金针刺穴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三十三章 怀王立约第二十六章 鱼死网破第二十六章 何方神圣第五十七章 连环重击第二十四章 坐收渔利第十五章 自请为王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十七章 捉襟见肘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六章 恩断义绝第三十三章 师兄出马第四十八章 九阵破敌第十三章 苦行头陀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四十五章 天罗地网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三十六章 霸王别姬第十二章 肃然起敬第十八章 师门绝学第三十章 机关算尽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十六章 不速而来第二十五章 绝地反击第十九章 激战龙武第二十九章 干吏赵高第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二十一章 绝不言走第二章 大切蛋糕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五章 水涌献弓第六十三章 死说成活第三十五章 内部处理第三十五章 讨债而来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六章 梦中情人第三十七章 上屋抽梯第四十章 仁义之师第二十八章 应弦而倒第四章 焚天大阵第十二章 舌战八方第九章 夙根未尽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谭第三十六章 万世基业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十七章 大错特错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谜第十六章 须弥幻镜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变第三十章 魔剑入世第二十八章 诈死之计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二十七章 左车献计第五十三章 拯救万民第三十八章 对牛弹琴第四章 前车之鉴第四章 前车之鉴第九章 汉初四杰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四十六章 带刺玫瑰第二十三章 冷枪战法第四十一章 泣而无泪第十五章 天下结盟第四十三章 潍水之战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十四章 河堤歼敌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三十章 黄雀在后第六十六章 项庄舞剑第五章 擒贼擒王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五章 名士驾到第四十六章 带刺玫瑰第十二章 秦营下书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