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下策

“子骞可知顿丘一县三十年有过多少任令君?”曹操开口问道。

“二十?”杨明猜了一数字。

曹操有这一问,这数字当不低,以两年一换计,便有十五,二十已是多算。

曹操摇头,左手大拇指内按为四,右手食指与中指为二,说道:“四十二。”

听得这个数字,杨明很是吃惊,这换算下来一年都快换两任县令?

这县怎么可能治理的好?

“二十二任不满一年便申请调离,十任被撤换,六任半夜弃印出逃,还有四任死于非命。”曹操苦笑道,说完端起杨明为他所倒之酒,与杨明碰杯后一饮而尽。

杨明此时对曹操“升任”一事也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

杨琦的那种看法,他是不认同的。

曹操调任县令,远离中枢,自然不可能是“升迁”之举。

但如今看来,这不仅只是远离中枢那么简单,而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惩罚。

“杀人放火纯属平常,抢财越货理所应当,官民冲突,集体械斗,不胜枚举。”曹操接着说道。

“那应当是孟德初来之时,我来时看县尉外所排长龙,应当已大有改观?”杨明问道,说话间帮曹操再倒酒。

曹操赶忙端起酒杯相迎,等酒满后放下,脸上颇为自豪道:“如今顿丘境内官尽其职,几无械斗,民得其田,致力生产,市无盗贼,狱无冤案,往来投奔流民无数。”

“孟德大才。”杨明举起酒杯。

这话不假,曹操到顿丘不过半年而已,有这种治理效果,极为罕见。

两人碰杯之后相继一饮而尽。

“既如此,孟德又为何还是叹息?”杨明继续问道。

曹操欲言又止,最后从怀里掏出一封竹简。

杨明疑惑接过,展开之后,便看到是其父曹嵩所书。

其中内容,是说尚书台那边已有十多封上书,多为弹劾曹操草芥人命之举,要曹操挂印辞官,以免不测。

杨明放下竹简,回味曹操所言种种,忽然意识到一问题。

如顿丘真如曹操说的那般,必然是豪强林立之地,民又是如何得其田的?

“子骞,我与你说一事。”曹操娓娓道出他在顿丘所干的第一件事。

在到顿丘后不久,熟读兵书的曹操,知道要治理这等地方首先要有武装,于是遣人往外乡招募百余乡勇。

待乡勇训练完毕后,他便开始大张旗鼓的颁布“十诛”令,规定杀人放火、强买人口、聚众械斗、挑起祸端、窝藏罪犯、知情不报、奸淫掳掠、欺压良善、妨碍公务、私自圈地者皆诛。

这个令颁发出去,自然是……没有效果。

那些被欺压之人多为平头百姓,即深受豪强欺压,又不知曹操之能力,这等稍有不慎便身死之事,哪会因为几句话就冒头。

于是曹操又从牢狱下手,找到一名为孙陂的犯人。

此犯人之遭遇堪称离奇,他家半夜遭人纵火,全家十一口除他临时外出有幸免于难,其余皆葬生火海。

不曾想,他这般遭遇却被前任县令定为诬告,被扔入县狱大牢之中。

纵火必然有仇,曹操令其仔细回忆可能结仇之人。

一番排除之后,城南杜氏成为最大嫌疑人。

于是曹操便花了一月时间私下查案,果然被他查到纵火之人,再寻得纵火器具,人证物证俱全。

是夜,他便率乡勇前往杜氏邬堡。

他以计诈开堡门,率领乡勇鱼贯而入,杜氏毫无防备,尽数被擒。

那杜氏家主杜德面对证据无可抵赖,只能和盘托出,期望能得曹操宽大处理。

原来杜德之所以要火烧孙陂全家,只因孙陂家田地位于他家中间,几番换地不得,便行此手段。

“可怜那孙家最小者为孙陂之孙,不过两岁孩提。”说到这时,曹操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眼圈微红。

杨明未言,只是默默替曹操再次倒满酒。

曹操也继续讲述起来。

他自然是没放过杜氏,杜氏一门二十余人,被他以巧取他人财产、杀人放火、窝藏罪犯、欺压良善等罪,斩首于东市。

如此,他之前所颁布之“十诛”令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政令。

当然,这样还不够。

顿丘先前那些县令待不长,当地世家间必然是互通有无,沆瀣一气。

于是他便在杜氏的账房之中找到其与其他家族相互勾连、鱼肉乡里之证据。

他从其中遴选出十家豪强,每晚都带领乡勇搜捕一家。

而在搜捕之后,他也即刻发布榜文,征询受害之人,只要证据确凿,可发还被侵占土地,可赎身自由,或得被占良田,并令不得诬告,违令者亦斩。

一时间,顿丘沸腾,告状呈情者无数,顿丘得以恢复清明,如曹操先前所言那般。

杨明听完后大为触动。

先颁布法令,再寻一典型树立法令威信,法令威信一有,那必然是令行禁止,进退有序。

曹操这是用治军之法在治民。

不得不说,这满屋子兵书并非摆设。

只是这番讲述,与杨琦在他离开雒阳时说的那些话,大相径庭。

其实以他对曹操的了解,他知道杨琦说的必然不对,但未了解真相,仅凭认知判断也有失偏颇。

如今听完曹操描述,再见县衙外长龙,才知所谓的“草菅人命、擅自虐杀”,不过是世家的报复而已。

“如今顿丘已大治,我或许也该挂印辞官。”曹操端起酒杯再一杯下肚,接着便把桌上竹简拿回,收起后要收入怀中。

杨明此时却是摇了摇头。

曹操手中动作停住,疑惑地望向他。

“若孟德是因竹简上之事,倒也不必忧愁。”杨明随即说到。

“子骞有良策?”曹操复又放下竹简,看向杨明满是期待,待望见杨明空杯时,也拿起酒壶为其倒满酒。

“我并无良策,不过在离雒之时,听父亲提起尚书台上书之事。”

“如何?”曹操闻言放下酒壶,期待地看向杨明。

“桥公为孟德谏言,陛下并未追究这事。”杨明笑着说道。

曹操面色一顿,表情颇为复杂,苦笑着感慨道:“桥公素重我。”

杨明并未说曹节等人,曹操一心想成为士人,他说曹节帮忙那就是在折辱曹操。

但即便他不说,曹操的反应说明他其实也猜得到。

所谓桥公,便是名满天下的桥玄,历任司徒、司空,但桥玄如今年事已高,早已不参政事,只是挂职光禄大夫,光靠他说话是不够的。

“顿丘得以大治,皆因孟德,孟德若去,那些得你庇护之百姓,怕是要万劫不复。”杨明接着说道。

曹操闻言一怔,等回过神后望向杨明,拱手感激道:“子骞一语惊醒梦中人,操大为受教。”

言罢,他把竹简重新摊开,翻过面来,拿起毛笔,在背上写起来。

杨明望去,只见曹操所写十六字:父亲在上,儿意已定,不除残暴,誓不罢休。

他脑海中此时忽然浮现出许劭评曹操之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不可谓不准确。

“孟德,我敬你一杯。”情到此时,杨明举杯。

曹操把竹简放在一旁晾干,也举起酒杯与杨明碰杯。

杨明举杯欲饮之时,不由自己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闻言怔住,望着杯中杜康酒陷入沉思。

“此情此景,此短歌沁人心脾,子骞文采斐然。”曹操听到杨明停住,不由好奇问道,“只是这下面?”

“下面没了。”杨明稍显尴尬,他就记得这么多。

“可惜!”曹操闻言叹息。

“不可惜,孟德他日可续作,你我二人所作合二为一,必能流芳千古。”杨明神色自如。

曹操闻言也是哈哈大笑,接着认真点头。

二人一直喝到亥时方休。

杨明自不可能回去,而是留下与曹操抵足而眠。

曹操早已鼾声如雷,杨明则是夜不能寐。

曹操在顿丘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是荀攸三策之下策。

杨明虽为穿越者,但论治理地方的能力,未必见得比曹操强。

那么必然的,侵犯地方世家豪强的利益,被上书也在所难免。

须知两汉皇权不下县,刘宏自然不可能知道真相是什么。

其实别说刘宏,杨琦这种下面干事的侍中也不知道。

那么换下位置,若他被上书,杨赐或者刘宽能像曹节他们一样救下他吗?

答案,大概率是不能。

士人与宦官在刘宏心中份量有差距,要不然何来的党锢之祸?

他在雒阳时还能见招拆招,但离了雒阳,就与曹操如今一样,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哪还由得自己。

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三十章 偏爱第五十三章 管鲍之交第十五章 封侯第六十五章 凯旋第五十二章 未曾设想之路第五章 报复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五章 报复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十五章 封侯第四章 辞赋第九章 云中第五十四章 小师叔第五十三章 管鲍之交第十三章 神明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四十三章 死第五十章 太学第二十二章 下策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三十七章 遇险第十九章 家第五十四章 小师叔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六章 拆招第三十四章 杀第四十七章 婚礼第十七章 惊喜第三十四章 杀第四十九章 郊游第六十六章 袁绍心里苦第二十章 三策第十一章 初阵第一章 死罪第十三章 神明第十九章 家第三十五章 双向奔赴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十二章 火势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四十四章 谋定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四章 辞赋第四十六章 公车征召第四十四章 谋定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五十四章 小师叔第二十章 三策第五十二章 未曾设想之路第四十章 局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五十章 太学第四十三章 死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十九章 家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六十章 本初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二十章 三策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九章 云中第六十六章 袁绍心里苦第二十六章 王胡第七章 嫁妆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三十七章 遇险第二十三章 人间第三十四章 杀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六十章 本初第五十章 太学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二十七章 郑学第六十章 本初第六十章 本初第四十九章 郊游第十八章 天子第五十二章 未曾设想之路第四十六章 公车征召第十六章 孤寡第三十二章 泪目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三十四章 杀第二十章 三策第四十六章 公车征召
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三十章 偏爱第五十三章 管鲍之交第十五章 封侯第六十五章 凯旋第五十二章 未曾设想之路第五章 报复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五章 报复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十五章 封侯第四章 辞赋第九章 云中第五十四章 小师叔第五十三章 管鲍之交第十三章 神明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四十三章 死第五十章 太学第二十二章 下策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三十七章 遇险第十九章 家第五十四章 小师叔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六章 拆招第三十四章 杀第四十七章 婚礼第十七章 惊喜第三十四章 杀第四十九章 郊游第六十六章 袁绍心里苦第二十章 三策第十一章 初阵第一章 死罪第十三章 神明第十九章 家第三十五章 双向奔赴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十二章 火势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四十四章 谋定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四章 辞赋第四十六章 公车征召第四十四章 谋定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五十四章 小师叔第二十章 三策第五十二章 未曾设想之路第四十章 局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五十章 太学第四十三章 死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十九章 家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六十章 本初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二十章 三策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九章 云中第六十六章 袁绍心里苦第二十六章 王胡第七章 嫁妆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三十七章 遇险第二十三章 人间第三十四章 杀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六十章 本初第五十章 太学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二十七章 郑学第六十章 本初第六十章 本初第四十九章 郊游第十八章 天子第五十二章 未曾设想之路第四十六章 公车征召第十六章 孤寡第三十二章 泪目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三十四章 杀第二十章 三策第四十六章 公车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