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谋略

蹇硕看着杨明,目光中满是欣赏。

“少君自今日起便名扬天下,两千石已是尔尔,三公之位亦不过需些履历而已。”蹇硕举杯恭喜道。

杨明莞尔一笑,举起酒杯,和蹇硕碰杯,等看到对方先喝之后,接着也一饮而尽。

“不过我仍有诸多疑惑,望得少君解惑。”蹇硕放下酒杯后看向杨明。

“但问无妨。”杨明说着也把酒杯置于桌上。

“少君是如何说动那袁遗的?”蹇硕满脸好奇,世人皆知汝南袁氏与宦官之关系,要让他们中丨出一个“叛徒”并非易事。

“我并未游说。”杨明摇头。

“并未?”蹇硕愣住。

“袁伯业与我旧交,一年前找上我,不忍百姓疾苦,说了王翘辜榷一事。”杨明说着又给自己倒上一杯酒,雒阳最知名的便是这杜康酒。

蹇硕一阵沉思,接着笑道:“不曾想那袁遗竟也是仁爱之士。”

“我无张良计,便只能持重待机,顺势而为。”杨明说完又一杯下肚。

当初袁遗找上他,是因为袁氏不肯与宦官为敌,而杨氏素以忠君直谏闻名,他当然也知道杨氏不会为袁氏出头,所以便让袁遗先回去搜集证据。

所以这七千万,并不是王甫今年辜榷的,而是去年。

王甫虽嚣张跋扈,却也不傻,大旱之年行辜榷之事,纯粹自找麻烦。

当然,他已死,自然无机会辩解。

“受教。”蹇硕端起酒杯敬了杨明一杯。

“我还有一惑,少君又是如何说服杨公,让其以杨氏全族为少君铺路的?”蹇硕刚问完,接着马上又追问道,“若非杨公也不知情?”

杨明颔首,蹇硕却是瞪大了眼睛。

他本以为是杨氏谋划,却没想到是杨明在谋划。

不过他其实隐约已有感觉,因杨明只是旁支,且杨氏素来不是袁氏那般擅长谋略之世家。

“我杨氏为经学大家,先祖杨震因居高位不能除奸饮鸩而死,杨氏不缺忠君直谏之士,只缺一把刀。”杨明说着拿起盘里面的杨梅,沾了碟子里的盐送入口中。

这便是王甫对他毫无防备的关键之处,谁能想到一直以经学著称的弘农杨氏,会出一个敢当街弑杀他的公子?

如是曹操按刀拦住去路,王甫是断不可能下车的。

“少君对于人心、人性,看得颇为透彻。”蹇硕发出感慨。

“这也是我对蹇黄门信任之原因。”杨明接着说道。

蹇硕一时沉默。

“蹇黄门非曹节王甫之流可比,虽为宦者却是因不得已,不敛财不骄纵,若出身世家大族,也是我大汉良臣。”杨明接着说道。

这并非假话,就如同袁氏也不是所有都亲近宦官一样,每个群体都有异类,宦官自然也一样。

最知名的莫过于太史公司马迁,即便如今,也有中常侍吕强,上书求斥奸佞,任忠良,薄赋敛,厚农桑,开言路,刘宏封他都乡侯他都不就。

蹇硕同样出身寒门,因家贫而为宦,他日后怎样还不好说,但至少现在,确实如他所言那般。

蹇硕白净的脸色为之一阵潮红。

他和杨明合作,除打压曹节为首的宦党,谋求政治地位外,也确有忠君之心。

“我还有最后一惑。”蹇硕说着都直起了身体。

杨明也正襟危坐,示意他接着问。

“少君是如何确定陛下一定会寻我建议?若不寻,少君岂不是……”蹇硕最后几个字没说出口,但意思很明了,刘宏若不问他,大概率还是会杀杨明,毕竟如今内宫只有宦官,人的耳根皆软。

“不寻便不寻了。”杨明的回答却让蹇硕困惑。

“我已杀王甫,若死也为百姓除一害,为百姓而死,又有何憾?”杨明接着表情淡然道。

他是穿越者,已死过一回,这辈子相当于是额外送的。

即便有意外,计谋没成功,但也已干了一件轰轰烈烈之大事。

就如同关羽所说那样,虽身死,也名垂于竹帛,又有什么遗憾的呢?

蹇硕闻言愣住许久,接着双手作揖,对着杨明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夫英雄者,当如少君。”

……

从酒肆出来,杨明已略有醉意,上了马车后不由笑了起来。

与蹇硕会面风险重重,他甚至要担心蹇硕会不会杀人灭口,全程精神高度集中。

包括此前在大牢,他也不知刘宏会不会忽然改变主意,看似淡定实则仍有忧虑。

直至此刻,他精神才得以放松。

他脑海中也不由回想起八年前的经历。

他前世原本是某站的一个历史区UP主,主更三国,后因网站大幅削减创作激励被迫停更,然后拿着积攒下的钱去创业,雄心壮志本来想打拼出一番天地,没想到刚有起色,就因为过度劳累,直接猝死。

带着无数遗憾不甘瞬间死去,却不曾想下一秒睁眼就发现自己在灵堂里,当他坐起来的时候直接吓死了个仆人。

后来因为停尸没两天,在成功搬出“扁鹊和虢国太子起死回生”的事迹证明自己确实活着之后,他那个叫杨琦的父亲哭得差点晕厥。

古代夭折很正常,但夭折之后又复活的,恐怕也只此一例。

总之他穿越前后的那段经历,可以说相当离奇。

然后他就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东汉,成为了弘农杨氏的一员,再找铜镜照了照自己后,差点又笑死。

本来他前世只是个长相普通的普通人,结果现在,身高八尺、长相帅气,又出身天下前二世家,就如同做梦一般。

不过现实很快给了他一巴掌,他虽然出身杨氏,但是旁支,就跟那袁遗一样,天生绿叶。

好在他马上又吃到了一颗糖,虽然是旁支,但他父亲给力,是当朝侍中。

侍中,在西汉只是个加官,但到了东汉变成了官位,两千石,和太守一个档次,还是皇帝近臣。

而且因为起死回生的关系,杨琦对他宠溺到了极点。

所以总得来说,刚穿越那段时间,他主要的生活,除了捣鼓造纸、铁锅等发明外,就是和同在雒阳的曹操、袁绍等人飞鹰走狗、放浪形骸。

直至党锢之乱,他切身感受到了士人在宦官面前的无力。

他清晰得记得,那是熹平元年,渤海王刘悝因为得罪宦官王甫,全家百余人被诛。

当桓帝的弟弟在宦官面前都形同草芥的时候,一个世家又算什么?

这是东汉末年,不久将要天下大乱,历史中他所在的弘农杨氏忠君、护君,最后却落得个杨修被杀,杨彪都只能“老牛舐犊”苟活的下场。

要想在这样的乱世中活下去,他必须要足够有实力。

而且那段时间,他也亲眼见到了何为东汉末年,制度崩塌,苍生涂炭,就如同病入膏肓的老人,积重难返。

所以他直接放弃了扶汉的想法,他自认没有张居正那种为王朝续百年寿命的能力,更何况张居正也没能善终。

争霸之路,对他而言是必选项。

在意识到这点后,他反而兴奋起来。

好男儿谁没有驰骋疆场、一统天下的争霸梦?

只是普通人的那种梦,只能在游戏中实现而已,但是他现在获得了一个真实的机会!

当然这些年的经历也让他知道这和游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要做成一件小事都得小心谋划,还得承担风险。

但他是穿越者,开了天眼,知道哪些人是真的有能力,这就是他最大的优势。

所以他有机会,而且机会很大。

然后,他便开始了“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规划,便是扬名。

汉代以察举制选人,便意味着你首先得有名气,要不然人家高级官员知都不知道你,又凭什么选你?

要知道即便名额最多的举孝廉,一郡一年也才几个人,还是全年龄段选人,这可比当高考的省状元都难。

扬名的办法,前辈们已经早给出来了,包括但不限于:经学、行孝、杀人、抗宦。

先说经学,察举制那么多年,世家大族之间的利益交换多如牛毛,如果他现在是杨彪的儿子,那其实躺着等被举孝廉就行。

可惜他不是,所以这经学之路就很难走通。

行孝则是主流,但两汉早有二十四孝之载,要博出位,主流的法子其实是最难的。

然后是杀人,没错,杀人也能扬名。

典韦、夏侯惇,这都是靠杀人扬名的主,为了老师杀人,为了朋友杀人,这都是被世人传颂的。

所以这涉及到价值观问题,东汉的价值观便是这样,不能用他前世的目光去看待。

不过杨明出身弘农杨氏,经学大家,那种方法也没法走。

所以抗宦是他唯一的选择,因为杨氏和宦官天然就站在对立面,且不像袁氏那样有缓冲区。

于是,他便制定了如今的计划,或者可以说是结合了杀人和抗宦的计划:杀宦!

历经两次党锢之祸,宦官早已权势滔天,为首便是曹节、王甫二人。

曹节为人内敛阴毒,常居幕后,不易对付。

王甫则高居台前,其人最为残暴,也最为嚣张跋扈。

当年二次党锢之祸,宦官诛杀大将军窦武,便是王甫割下窦武头颅悬于雒阳都亭,为士人所愤。

接着便是熹平元年,王甫因五千万钱构陷渤海王刘悝,致使渤海王族百余人身死,引得皇族愤怒。

再就是如今,他竟使门生王翘往长安辜榷七千万钱,致使民怨沸腾。

这一桩桩一件件,罄竹难书。

所以杀王甫,既为扬名,也是人心所向。

WWW◆TTkan◆c○

当然,他也不是真的和蹇硕说时那样,单纯等袁遗找上自己。

与人说话留三分,更别说是和宦官交流。

实际上他早就看中了袁遗,袁遗为长安令也是杨氏影响的结果。

他没有张良计是真,但涉及生死之事怎么可能不小心谋划?

并且杨赐他们也知道计划的一部分,只不过他们原先商定的,是要拿这些证据去面见刘宏,让天子决断。

而杨明知道刘宏断然不会因为区区七千万杀扶他的王甫,尤其是在这个时间节点,所以这就是杀宦的时机。

不过有一点是真的,杨明确实没有十分把握刘宏是否会问询蹇硕,也不百分百确定刘宏会听蹇硕的建议。

刘宏的性格他只能揣度,这里面有赌的成分。

但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

正当杨明自酒肆归家之际,北宫之中,曹节手握一份竹简,正匆忙前往禁中面见刘宏。

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六十章 本初第二十七章 郑学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五十章 太学第八章 成型第四十四章 谋定第五十章 太学第十五章 封侯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四十章 局第四十八章 王异第二十六章 王胡第十二章 火势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十七章 惊喜第二十二章 下策第四十八章 王异第六章 拆招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四章 辞赋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六十五章 凯旋第十九章 家第六章 拆招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三十五章 双向奔赴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六十四章 论经(下)第十一章 初阵第十八章 天子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一章 死罪第十章 抉择第五章 报复第四十六章 公车征召第三十五章 双向奔赴第四十六章 公车征召第二章 扬名第一章 死罪第四十三章 死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四十章 局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四十九章 郊游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五章 报复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五十章 太学第十七章 惊喜第四十章 局第四十四章 谋定第一章 死罪第二十章 三策第三十七章 遇险第三十一章 地狱第六十五章 凯旋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十二章 火势第十一章 初阵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四十一章 乐极第四十七章 婚礼第四十章 局第四十七章 婚礼第六章 拆招第三十七章 遇险第十八章 天子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三十一章 地狱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一章 死罪第十九章 家第十七章 惊喜第六十三章 论经(上)第九章 云中第二十四章 对峙第九章 云中第三十一章 地狱第三十二章 泪目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六十章 本初第六十章 本初第五十二章 未曾设想之路第十五章 封侯第九章 云中第四十一章 乐极第三十一章 地狱第七章 嫁妆第二章 扬名
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六十章 本初第二十七章 郑学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五十章 太学第八章 成型第四十四章 谋定第五十章 太学第十五章 封侯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四十章 局第四十八章 王异第二十六章 王胡第十二章 火势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十七章 惊喜第二十二章 下策第四十八章 王异第六章 拆招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四章 辞赋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六十五章 凯旋第十九章 家第六章 拆招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三十五章 双向奔赴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六十四章 论经(下)第十一章 初阵第十八章 天子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一章 死罪第十章 抉择第五章 报复第四十六章 公车征召第三十五章 双向奔赴第四十六章 公车征召第二章 扬名第一章 死罪第四十三章 死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四十章 局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四十九章 郊游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五章 报复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五十章 太学第十七章 惊喜第四十章 局第四十四章 谋定第一章 死罪第二十章 三策第三十七章 遇险第三十一章 地狱第六十五章 凯旋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十二章 火势第十一章 初阵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四十一章 乐极第四十七章 婚礼第四十章 局第四十七章 婚礼第六章 拆招第三十七章 遇险第十八章 天子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三十一章 地狱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一章 死罪第十九章 家第十七章 惊喜第六十三章 论经(上)第九章 云中第二十四章 对峙第九章 云中第三十一章 地狱第三十二章 泪目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六十章 本初第六十章 本初第五十二章 未曾设想之路第十五章 封侯第九章 云中第四十一章 乐极第三十一章 地狱第七章 嫁妆第二章 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