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成型

“并州之马,不愧为天下良驹!”待收回目光,杨明发出感慨。

“见过少君。”此时有人上来拱手行礼。

来人一脸风霜,却慈眉目善,倒也颇为特别。

“少君,这是我从兄王邑,字文都,都邑之邑。”王泽马上介绍道。

或许是为了不让杨明误会,王柔还特意解释了一下名。

杨明闻言还了一礼。

打过招呼之后,王泽便让王邑先把马匹送入校场。

也就在这时,杨明留意到护送之人皆怒马鲜衣,竟也有五六十人。

“从兄出身于北地,故有边人风貌,不过其宅心仁厚,在族中也是出了名的,也因此他得以拜刘宽刘公为师。”待王邑离开,王泽又说道。

难怪。

他们说话间进了校场,此时士卒们欢呼声四起。

士卒多数为良家子,家中并不缺马,但有马,和有宝马是两回事。

更何况,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所谓马匹易得,宝马难求,更何况眼前这么庞大的数量。

就连阴暗处失神的曹破石也是回过神来,心中竟不由得生出嫉妒之心。

世家即便面对宦官几无抵抗之力,但这底蕴也非宦官能比。

他越看越嫉妒,终是忍耐不住,起身离开校场,这地方再待下去,他恐怕要发疯。

待士兵们训练结束,杨明便开始分发马匹。

这些日子,王氏兄弟都在考察士兵训练,并一一登记他们的表现。

考察结果不仅关系到他们挑选马匹的优先权,也意味着他们以后在别部里面的职位。

杨明之前并未过问这些,前世因为劳累猝死,他懂得适当放权。

且训练之时他也在一旁,心中已有大概。

王泽递过名单,杨明扫了一眼很快被一个名字吸引过去。

他的心里一喜,接着指着上面的一名字道:“我之前怎未见这人?”

遴选之时,所选五百人他大致浏览过一遍。

穿越者嘛,怎么可能不大浪淘沙,看看有无历史名人,要知道这可是三河地区。

比如从隔壁陈留来的吴匡,本不在三河范围,但看到这名字,杨明立马选了。

这位历史中是何进部下大将,攻杀十常侍,还生了个儿子叫吴班,有个侄子叫吴懿,这都是蜀国后期有头有脸的人物,还有个侄女叫吴苋,后来嫁给了刘备,成为了吴皇后。

但是现在他看到的这位,如果之前有的话,他不可能没印象。

“当初遴选之时,有候补名单,有人退出,便有人候补,这人便是候补进来的。”王泽解释道。

“原来如此,他出身哪里?”杨明追问道。

“河东杨县。”王泽如实回道。

一听到这,杨明忍不住笑了起来。

重名可能,但重名又重地的不可能。

“那就按这份名单来。”杨明没什么异议。

王泽点头,接着便下去安排。

一般而言,一部至少二曲,但杨明这个别部只有五百人,所以官职而言,先是他这个别部司马,接着是假司马、曲军候,然后是五个屯长,十个队长,五十个什长和一百个伍长。

杨明和王泽安排至队长,其下什长和伍长由队长钦定,出现差错也由队长负责。

王泽方才所拿名单,假司马、曲军候暂空,由战场表现再擢升。

这般操作也是一种激励,要是全都安排妥当没了升迁空间,军队积极性自然就差。

且按照各屯能力不同,又加以区别。

一屯,突骑,配戟(矛)、骑兵盾,三甲之士皆在其中,此屯由杨明自领;

二屯,配以臂张弩,弩骑兵,屯长吴匡,字崇义,陈留人;

三屯,配以臂张弩,弩骑兵,屯长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县人;

四屯,配以强弓强矢,弓骑兵,屯长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县人;

五屯,突骑,多为训练表现一般者,屯长是那候补之人,名徐晃,字公明,河东杨县人。

四个屯长中,郑浑、吴匡、任俊皆出身良家子,徐晃为寒门。

且寒门子弟与良家子并未单独分开,全凭个人表现。

这便是杨明要的第一条:公平。

战场并非朝堂,鲜卑人并不会因为你出身而对你区别对待。

王泽去安排之际,王邑来到近前。

“少君。”王邑拱手行礼。

“文都兄。”杨明示意他坐。

“此番来时,叔父尚有一事交代与我。”王邑坐下后便开口道。

“文都兄请讲。”

“此次护送马匹之骑士,皆为昔日雁门、云中诸郡与鲜卑交战之老兵,因叔父有恩于他们便入了王氏,此番交给少君,添为义从。”王邑望着杨明说道。

义从,取归义从命之意,也可解为依附。

比较有名的,便是昔日段颎之凉州义从胡,所属均为胡人。

然义从并非皆胡人,如日后公孙瓒所属之白马义从,便仅是因为其所骑马为白马而命名。

王邑此次带来的,也皆是汉人。

杨明闻言大喜,对王邑行礼:“替我代为谢过丈人。”

他这里用了一个不太合理的称呼,婚礼未行,依礼制不可称丈人,但此时他如此称呼,便是让王氏心安之举。

王邑自然明了,接着又开口道:“叔父说如少君有需要,两位从弟亦可为君驱使。”

两位从弟,说的便是王柔、王泽,此处驱使,不单单是为左右手办事,而是可带着征战之意。

“如此甚好。”杨明毫不客气。

他正缺用人之际,而且这些老兵他也不准备用来当义从。

而且这五六十人本属王氏,有王氏兄弟在更为稳妥。

不多久,马匹已经分发完毕,杨明便把王氏兄弟,以及五个屯长都召到近前。

杨明多看了徐晃两眼。

他身高是众人中最高的,且一脸英气,若不是因为出身寒门,凭此外貌便早已闻名。

“此前所议之事,有所变动。”杨明开口,便引得众人一阵疑惑。

尤其是徐晃,被杨明多看了两眼,脸色颇为不安,应当以为自己努力挣来的屯长之位要拱手让人。

“我们训练进展神速,但训练与真正的打仗终有区别。”杨明的话引得众人沉默。

他们中最为年长的便是王柔,其他人均及冠未久,确无半点实战经验。

“所以我从并州诸郡募得老兵五六十人,会分散到各屯,各屯人员自有所变动,一屯屯长改由王柔任职,那五十余名三甲之士,便成为我所属亲兵。”杨明接着一口气把改动说完。

王泽并未言语,他自然知道那是父亲给杨明的义从,但给了杨明,如何安排便是杨明之事。

王柔则是欣喜,杨明把最为精锐的一屯给他,便是最大的信任。

其他四人闻言同样一喜,有老兵带新兵,部队战力自然提升巨大。

“若无异议,便各自散去,去安顿各屯之事,如所料不错,再有半月便要开拔。”杨明接着说道。

众人各自散去,唯独徐晃未走。

“公明有何事?”杨明淡淡道。

他看着徐晃自然是很兴奋的,这可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

所谓五子良将可不单单是武力出众,更是能独领一军、独当一面的将才,能薅一个过来,他等于多了一臂。

但越是这种人才面前,越是要不露声色。

“司马,到了漠北是否要安排斥候侦查?”徐晃问道。

“这个自然。”杨明回道,却有些不解徐晃为何忽然有这一问。

“那侦查之事能否交由我来安排?”徐晃接着问道。

杨明看着徐晃,似乎有些明白徐晃问这的理由,应当是觉得被看低,着急想证明自己。

“可。”他笑着点头。

“多谢司马。”徐晃面露欣喜。

“公明,你莫要多想,我并非因你出身寒门子弟才命你为第五屯屯长。”杨明收起笑容道。

徐晃面露尴尬,他未曾想一眼便被杨明看穿内心想法。

“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信你治军能力,除你之外,无人能把第五屯带好。”杨明语气肯定道。

徐晃怔住,面色复杂。

他有些疑惑杨明是如何看出他有治军能力,当然更多的是震惊于杨明所说的,那是十足的信任。

虽然,那或许仅是为了安抚他,但也已足够。

“五百人,当皆为精锐,这便是我的想法。”杨明转头望向士卒,此时或者应该叫做骑士,认真说道。

徐晃抬头望着杨明,内心不由升起一股巨大使命感。

“晃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他旋即单膝跪地,双手抱拳。

杨明回头把徐晃扶起,也并未再多言,只是拍拍他肩膀。

待徐晃离开,望着眼前兵强马壮的队伍,杨明陷入又一轮沉思。

此刻开始,有兵有将,他已经拥有了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

有了这支队伍,且是有相当独立性的队伍,那么他要考虑的,就不单单是活着那么简单,而是要设法建功立业。

一方面是为自己继续扬名,这样被察举之后能迅速驶上快车道,而不是从底层一步步往上爬。

另外一方面,这五百人跟着他,自然是求一份功业,他也不能辜负他们。

但他也知道,即便是五百精兵,在鲜卑的十万骑兵面前也不过是一粒粗糙的沙子而已。

要想建功立业,必须得细心谋划。

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十四章 马邑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五十一章 小试牛刀第三章 谋略第三十一章 地狱第十四章 马邑第四十九章 郊游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十四章 马邑第六十六章 袁绍心里苦第四十一章 乐极第四十七章 婚礼第十七章 惊喜第四十九章 郊游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六十六章 袁绍心里苦第三十二章 泪目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二十四章 对峙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二十二章 下策第六十四章 论经(下)第六十章 本初第三十章 偏爱第三十二章 泪目第四十章 局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十七章 惊喜第十四章 马邑第二十章 三策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六十二章 不败之地第一章 死罪第十六章 孤寡第二十三章 人间第六十六章 袁绍心里苦第二十六章 王胡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六十五章 凯旋第十章 抉择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五十三章 管鲍之交第五十一章 小试牛刀第五章 报复第三十四章 杀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五十四章 小师叔第十章 抉择第三十四章 杀第六十章 本初第四十八章 王异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十九章 家第十三章 神明第二十六章 王胡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五章 报复第十七章 惊喜第六十章 本初第五章 报复第十四章 马邑第十九章 家第五十五章 困局上架感言第五十一章 小试牛刀第三章 谋略第四十六章 公车征召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五章 报复第一章 死罪第四十八章 王异第二十五章 论经第十五章 封侯第十三章 神明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四十章 局第五章 报复第二十七章 郑学第九章 云中第五十三章 管鲍之交第六十三章 论经(上)第四十三章 死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十五章 封侯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三十一章 地狱第十九章 家第二十四章 对峙上架感言
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十四章 马邑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五十一章 小试牛刀第三章 谋略第三十一章 地狱第十四章 马邑第四十九章 郊游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十四章 马邑第六十六章 袁绍心里苦第四十一章 乐极第四十七章 婚礼第十七章 惊喜第四十九章 郊游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六十六章 袁绍心里苦第三十二章 泪目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二十四章 对峙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二十二章 下策第六十四章 论经(下)第六十章 本初第三十章 偏爱第三十二章 泪目第四十章 局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十七章 惊喜第十四章 马邑第二十章 三策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六十二章 不败之地第一章 死罪第十六章 孤寡第二十三章 人间第六十六章 袁绍心里苦第二十六章 王胡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六十五章 凯旋第十章 抉择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五十三章 管鲍之交第五十一章 小试牛刀第五章 报复第三十四章 杀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五十四章 小师叔第十章 抉择第三十四章 杀第六十章 本初第四十八章 王异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十九章 家第十三章 神明第二十六章 王胡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五章 报复第十七章 惊喜第六十章 本初第五章 报复第十四章 马邑第十九章 家第五十五章 困局上架感言第五十一章 小试牛刀第三章 谋略第四十六章 公车征召第六十一章 卢植第五章 报复第一章 死罪第四十八章 王异第二十五章 论经第十五章 封侯第十三章 神明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四十章 局第五章 报复第二十七章 郑学第九章 云中第五十三章 管鲍之交第六十三章 论经(上)第四十三章 死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十五章 封侯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三十一章 地狱第十九章 家第二十四章 对峙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