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与父母和解

天力灵示:已经成人的我们,与我们年迈苍老的父母之间,仍有着各种各样的纠缠甚至冲突。从“妈妈很少把我抱在怀里”,到“我一直不把头发扎起来,因为我爸过去经常嘲笑我的扇风耳”,以及在不恰当的时候打到脸上的一记耳光,不断重复的令人难堪的言词,偏向其他孩子而忽视自己,控制过严......我们可以抱怨父母的事情,似乎永远也列不完。这些痛苦的回忆反复被唤醒,甚至扰乱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柳柳以母亲为耻。“她经常指着肚子上的伤疤告诉我,知道我生你多不易吗?”这让柳柳觉得母亲是个可耻的敲诈者。“她的态度直接影响了我的人生:我上大学时刚和男生交往,她就骂我不要脸!我刚二十出头她就催着我赶紧结婚;等到我离婚了,她又天天唠叨:我看你怎么嫁得出去!我真绝望: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我今天的一切不幸,几乎全是她造成的!”

已经38岁的媒体总监童佩佩一直单身,她自嘲自己有恐婚症。“而这与我父母有很大关系。”她说,“他们是最失败的父母!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充满内战。我每天一睁眼,就听到他们在争吵,甚至互相扭打在一起。这就是我看到的婚姻样板!我怎么能够相信婚姻呢?”

的确,我们今天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多困难,可能就是由原生家庭带来的。他们是有缺陷的父母,他们受到指责可以理解。而那些对孩子爱得太多的父母,同样免不了被指责的命运:对孩子过度关注,让 他们感觉不到自由。为什么要翻父母的旧账?必须承认,埋怨父母,有时候是一种解脱。“成年以后对父母的抱怨,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需要这种抱怨,这些抱怨可以使我们的某些问题合理化。轻而易举地把账记到父母的头上。”

然而,把成年后失败的责任全都推到父母身上,则可能是无法摆脱儿时对父母的依赖。

47岁的邓刚无法谈一次正经严肃的恋爱。坐在精神分析师面前,他不断地抱怨父亲不懂温柔。可耻,没有能力让妈妈幸福。“心理治疗师突然对我恼火,他说,你反复地倒腾这些痛苦的记忆,就是想为你不敢结婚找借口!但这些不是你父亲的错,而是你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些言辞虽有些过分,但却让邓刚清醒了,他看到了自己为什么一直藏在父亲背后: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恐惧。

“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能使我们获得某种快感。只要是爸爸妈妈的错,在自己没能力保住工作或者留住爱情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责任。这样,我们仍然束缚在幼年时对父母的依赖关系里,并且通过对父母的不断责怪来保持这种依赖关系。”

通常,这会通过更隐蔽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事业上不求发展,不愿意结婚。缺乏自信,违背自己的意愿......我们抱怨命运的不济,而问题的关键其实是我们需要在心理上“断乳”。

接受自己是他们孩子的身份。为人父母,不可避免地会在孩子面前犯错,甚至是严重的错误。导师说:“我们应认识到,绝大多数父母并不是心理学家。”

一位女士致信美国心理学家杜布森博士,说父亲一直不给她必要的关爱。杜布森博士回信说:“如果你父亲是个盲人。你不会因此而不爱他吧?实际上,你父亲就是情感方面的一个盲人。他看不到你的需要,也意识不到对你的生活漠不关心给你带来的伤害。情感方面的障碍使得他体会不到你的感受,也不可能了解你的期望,你要学着接受你父亲还会继续给你带来伤害的这个事实。”

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再期待父母有什么改变。“接受是一个内心不计前嫌的过程。”法国心理学家玛丽兹说。“接受他们,首先就是接受自己是他们的孩子的身份,接受自己身上的血统和基因,接受爸爸妈妈不是尽善尽美的,他们都是有缺点的普通人。他们在当儿女时也都有过痛苦和怨恨,他们在为人父母后也已经尽其所能,做了他们能够做的事情。”

接受父母的缺点和不足既是成熟的表现之一,也可以让我们从对双亲的依赖中走出来。

和解:由谁开始?什么时候?

一旦我们懂得,接受自己的父母亲,也就等于接纳自己,更进一步说,也就是让爱走入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已经迈出了与父母和解的第一步,也是最为艰难的一步。

然而,我们在电影中常看到的子女与父母和好如初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因为内心的障碍,我们总是拖延与父母和解的决定。这,往往会让我们因为错过了机会而痛苦。

刘湘一直都在怨恨父亲阻挠自己与所爱的人在一起。不幸的婚姻让她有勇气对抗父亲。父亲病重、病危、病故,她都狠心不出现。可是,在父亲的死亡面前,她的心早已松动。她无法相信,如此强大的能够控制她命运的父亲,也会被死亡击倒。她想大声地告诉他这些年来她所经历的、她所愤怒的,她还想叫他一声“爸爸”......

然而,父亲的去世打碎了她想当面和解的愿望。最终,刘湘来到父亲的墓前。就像堤坝的缺口打开了一样,刘湘终于哭了出来......“其实,我早就原谅了爸爸。”这一次,刘湘和父亲不再有隔阂,他们终于回到关系的起点,“他永远是给了我生命的父亲!”

已经59岁的作家老鬼是已故作家杨沫的儿子,在杨沫生前,这对作家母子的关系一直很紧张。“文革”当中,老鬼在父母挨整的时候打砸抢了自己的家,“其实就是发泄多年积累的怨气。母亲对我太冷漠。”他们甚至数次断绝母子关系。“我多苦都一个人挺着,从没乞求过她。”

母亲去世之后,老鬼非常痛苦,他写了《母亲杨沫》这本书向母亲致意,在写作中。他真正地与母亲和解了。“我一直保存着她生前用过的口红、胭脂、擦脸油以及很多随身的小东西,经常拿出来闻闻,总觉得那上面有妈妈的味道。对妈妈的感情很复杂,有爱。有恨,有尊敬,也有蔑视。但如果有来世,我还给她当儿子。”

“讲和只能从子女开始。”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说,“我们必须看清这一点:什么都可以弥补,惟有亲情不可弥补,不要等到我们想原谅父母的时候,子欲养而亲不在。”

很多心理治疗师认为,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与他们和解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你很不擅长言辞。即使你要克服很多的心理束缚,最好是尽早把事情摊开来说清楚。”心理分析医生居伊?科诺说。他花了多年的时间去与父亲讲和。“现在,我可以说我有两对父母:经常与我发生冲突的爸爸妈妈,与我和解后我重新认识的爸爸妈妈。”正像我们所认识的那样,与父母的和解之路。可能是漫长的,但对我们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旅程。

与父母和解的两个阶段

1、指责阶段

在接受父母的过程中,首先需经历一个阶段,即“指责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只要与他们见面,就只有抱怨和不满。另一些人正好相反。他们很难对父母抱怨。而在抱怨说不出口的情况下,成人子女与父母看似和睦,但很可能因某个导火索而引发一场关系的地震。

2、盘点阶段

经过“指责阶段”后,会进入“盘点阶段”,也就是我们看到父母缺点的同时,也能看到他们的优点。慢慢地。我们的记忆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过去做些修正,痛苦的回忆会渐渐淡薄,令人愉快的记忆则会凸显出来,父母的形象也就变得可以接受了。

弗洛伊德也曾被孩子指责。曾经有一个接受心理治疗的病人问弗洛伊德,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母亲?他的回答是:不管你怎么做。你都不会是个好母亲。在某种意义上,精神分析之父的回答是对的,他本人也是一个被自己孩子责难批评的父亲。心理学家们都一致认为,缺少爱和被爱过剩一样,都是产生痛苦的源泉。

一岁之前若被接纳、包容和连结,长大后就会有一个很强的心想事成的能力。二岁之前若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和认同,长达后就渴望从男人(女人)那里得到,才完整。是索取!

自己若背着内疚、罪恶感,就会让自己去牺牲,想让身边的人赢。你有多么地不信任,就有多么地控制。你看见的世界,完全反映出你自己的内心世界(投射)。怨恨与幸福快乐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亲密关系中,每个人要处理3000次左右碎片之后,才有可能拥有真正开心的亲密关系;

俩人在一起,起初是需要,不是真爱;吵架,都是在吵对方没有满足我的需要,总会回到卡住的那个点——不同的脸,相同的动能;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停止吵架,就会停止;

在俩人之间,你心里的感受和对方心里的感受是一样的;报复父母的最好方法是让自己不开心,比如离婚、失业、生病等等;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都要负100%的责任;若要知道自己的潜意识在想些什么,看看你的伴侣,完全反映出来;被对方吸引,是因为自己底部的碎片与对方一模一样;

然而,在原生家庭中,如果一定要牺牲掉一些东西,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就不能100%做自己,长大后就不能为自己而活,不能完全地做自己;导致的原因是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爱";牺牲自己是因为害怕得不到父母的爱;

那些长大后要扛起原生家庭所有责任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小时候是父母不快乐的所有原因,所以就想牺牲;如果对自己真心爱的人,只付出80%,是因为小时候在原生家庭丢掉了20%的自我,去讨好、牺牲,而不能拥有那个想开心就开心、想好玩就好玩的能量。如果不彻底原谅父母,要么自己变成父母那样,要么将配偶变成父母那样。

想要了解自己过得怎样,就看身边的亲人过得怎样?他们住在你的心里面。对方的脸色就是你自己的脸色;

两个人带着各自的痛来到一起,却彼此指责“我的痛是因为你!你自己不重视自己,吸引来的配偶就不重视你;那个像尘土一样对待你的人,他心里的感觉就是被人像尘土一样对待——没有价值!

你要爱就先给出你的爱。付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没有耐心、易怒的人,其实是不信任——不相信,是在贬低别人的价值;

要懂得让别人有一个选择,是追随你,还是不追随你;把选择的权利交还给对方本人;一旦开始指责,后面的就不再叫沟通了;当你坚持自己是对的,就代表着她是错的,没人喜欢当输家,而你也一样不喜欢当输家一样;

对于你的父母,你越不认同谁, 你就会越像谁。你可以表明你的立场,但不要跟他/她开战,否则你自己将来就会跟他/她一样。

第2章 爱的语言2第4章 活在当下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17章 领受自然的恩典2第41章 培养阳光宝贝第15章 短暂的美容顾问生涯第12章 与天力的连结第23章 癔症第9章 奇梦第6章 佛陀6第21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68章 选择1第33章 打开自己内在的力量第26章 梦灵解读吸引力法则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软存活第29章 让现实与内在邂逅的契机三例第83章 显化的法则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难言之隐第3章 爱的语言3第22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2第4章 佛陀4第59章 阴阳八卦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20章 世界就在我们心中第90章 废物是放错地方的宝贝第34章 合一 创造性的能量的来源第3章 爱的语言3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24章 进入平和的心境第7章 得与失的修炼第32章 家有网瘾孩子第26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3第5章 佛陀5第75章 心灵环保2第77章 内在财富与外在财富1第三卷二十二章 轮回6第17章 滋养自己第78章 转世轮回的实证第121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2第25章 不再评判第29章 财由心收3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3章 农村奇异的野丫头第25章 自性本空第10章 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第48章 负责与允许第5章 活在当下2第21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8章 出于爱去做事2第4章 活在当下第33章 没有观察者的观察第30章 参禅开悟3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16章 渡9第21章 懂得放过自己第2章 职业倦怠第57章 明心见性第88章 切换自卑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75章 世间八法(2)第124章 智慧母亲的修炼第26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3第7章 和生命签下一个契约第58章 内在的丰盛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56章 附体现象探秘2第34章 布财阵1第81章 爱是内在的花开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1章 佛陀(1)第46章 父母是祸害?第16章 渡9第83章 显化的法则第75章 心灵环保2第11章 渡4第14章 疗愈之路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几个案例第3章 爱的语言3第16章 越长越美的松树第48章 负责与允许第9章 亚斯伯格综合症第40章 虚与实第58章 气场第29章 狗屠夫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48章 做觉醒父母第4章 谁是伤我最深的人第7章 得与失的修炼第56章 罪孽清理第40章 合一第21章 与天力的第一次会面第5章 林松解读《西游记》1第35章 读书会1第111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3)第2章 职业倦怠第88章 把关系中的伤害减少到最低2第74章 性与金钱第8章 渡1
第2章 爱的语言2第4章 活在当下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17章 领受自然的恩典2第41章 培养阳光宝贝第15章 短暂的美容顾问生涯第12章 与天力的连结第23章 癔症第9章 奇梦第6章 佛陀6第21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68章 选择1第33章 打开自己内在的力量第26章 梦灵解读吸引力法则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软存活第29章 让现实与内在邂逅的契机三例第83章 显化的法则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难言之隐第3章 爱的语言3第22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2第4章 佛陀4第59章 阴阳八卦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20章 世界就在我们心中第90章 废物是放错地方的宝贝第34章 合一 创造性的能量的来源第3章 爱的语言3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24章 进入平和的心境第7章 得与失的修炼第32章 家有网瘾孩子第26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3第5章 佛陀5第75章 心灵环保2第77章 内在财富与外在财富1第三卷二十二章 轮回6第17章 滋养自己第78章 转世轮回的实证第121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2第25章 不再评判第29章 财由心收3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3章 农村奇异的野丫头第25章 自性本空第10章 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第48章 负责与允许第5章 活在当下2第21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8章 出于爱去做事2第4章 活在当下第33章 没有观察者的观察第30章 参禅开悟3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16章 渡9第21章 懂得放过自己第2章 职业倦怠第57章 明心见性第88章 切换自卑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75章 世间八法(2)第124章 智慧母亲的修炼第26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3第7章 和生命签下一个契约第58章 内在的丰盛第19章 幸福之旅10第56章 附体现象探秘2第34章 布财阵1第81章 爱是内在的花开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1章 佛陀(1)第46章 父母是祸害?第16章 渡9第83章 显化的法则第75章 心灵环保2第11章 渡4第14章 疗愈之路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几个案例第3章 爱的语言3第16章 越长越美的松树第48章 负责与允许第9章 亚斯伯格综合症第40章 虚与实第58章 气场第29章 狗屠夫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48章 做觉醒父母第4章 谁是伤我最深的人第7章 得与失的修炼第56章 罪孽清理第40章 合一第21章 与天力的第一次会面第5章 林松解读《西游记》1第35章 读书会1第111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3)第2章 职业倦怠第88章 把关系中的伤害减少到最低2第74章 性与金钱第8章 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