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没有观察者的观察

天力灵示:理智无法解决我们的问题.大部分的人对这不可思议的宇宙都漠不关心:我们对风吹叶动视若无睹,我们看不到地上的小草,也不会去触摸它们的质感.不要以为我是在滥情,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必须拥有深刻的感受力而不受制于各种流派的思想,检验和探讨.

理智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理智也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滋养,它或许能推理,探讨,分析,作结论,等等,但它毕竟是有限的.我们的感受力却没有任何限制,它能够使你从恐惧和焦虑中立刻解脱出来.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培养智力和辩证的能力,我们不断地挣扎,探讨,想要变成某种理想的状态,却忽略了眼前这个美妙的世界及丰盈的大地.这个属于你我的大地,跟那些心智上的荒谬言论是截然不同的,它就是眼前活生生的事实.不幸的是,我们一直用琐碎的思想和狭隘的地域观念来划分它.我们基于安全的理由,譬如想得到更好的工作或更多的机会,而将它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这便是世界各地都在玩弄的一场政治游戏.因此我们已经忘了如何快乐地活在这块大地上.

刹那的了悟.当心非常安静的时候,即使是一刹那,都可能产生一些了悟.实验一下你就会发现,当心非常安静的时候,便可能在一瞬间产生不凡的洞见——洞察到一幅画,你的妻小,你的邻居或是眼前的真相——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这种情况才会出现.这种安静的状态是无法培养的,刻意静心只会让心变得僵固.

越是对某个东西感兴趣,越会有意愿去了解它.然后你的心就会变得单纯,清明与自由.那时喋喋不休的念头完全止息了下来.毕竟思想只是一些语言文字,而造成干扰的便是这些语言文字.面对眼前的挑战所产生的反应就是我们所谓的思维作用,因此喋喋不休的心是无法了解真相的——关系中的真相,而非抽象的真理.

真相是非常隐微的,它会在黑夜里悄悄地降临.

理智会阻碍自发性.只有当你没有自觉意识的时候才能认识自己.如果你的心不抱持任何想法,完全敞开,没有准备要面对什么.你就会不经意地看到自己的真相.那时你的心中没有任何的防卫,算计,掌控,压抑或想要改变的.

如果你的心早已有了准备,那么很显然你是无法认识那未知的.如果你对自己说";我即上帝";或者";我只是一堆社会制约下的反应罢了";.你就无法领略那自发的未知了.

因此只有在理智不设防的时候,这种自发性才会出现.这件事只能在内心里发生.这份自发性是新鲜的,未知的,不算计的,富有创造力的,而且必须得到你的关心,但是由理智所主导的意志却必须停止运作.观察自己的情绪你就会发现.喜悦或至乐的状态往往是不能预谋的,它们会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发生.

不留下经验的残渣.你所谓的思想是什么?什么时候你会产生思想?显然思想只是一种神经系统或心理上的反应,对不对?当感官接触到外境而生起立即反应时,就会产生思想,它也可能是从累积的记忆里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包括种族,团体,家庭,传统或上师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思想的过程就是从记忆里产生的反应,不是吗?如果没有任何记忆,就不会有思想活动了.面对某个经验而产生的记忆反应会促使思维产生作用.

那么记忆到底是什么?观察一下你自己的记忆,你会发现其中有两种形式.一是累积技术性的信息,譬如数学,物理,工程方面的知识,另一种则是由未完成的经验残渣所累积成的.如果能彻底完成一个经验.那个经验就不会留下心理上的残渣;如果无法彻底了解一个经验,就会留下残渣.我们总是透过以往的记忆来看待眼前的经验,因此从未焕然一新地面对过崭新的经验.很显然地,我们的反应永远是受限的.

老旧的意识活动.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念头与念头之间是有空当的而不是连贯的.虽然空当出现的时间极为短暂,意义却非凡.

我们会发现思想永远受制于过往的历史.然后又会投射到未来;若是承认了过去,就必定会承认未来.但根本没有所谓的过去和未来.而只有意识与无意识所组合成的一种状态,其中包括了集体历史和个人历史.集体历史和个人历史面对当下这一刻的情境而产生了反应,于是就创造出了个人意识.因此意识永远是老旧的,而它便是我们存在的整个背景.一敌认了过去,势必会承认未来,但未来只是修正后的过去延伸而成的,所以仍然是老旧的.我们的问题就在于如何为这个过程带来转化,而又不制造出另一种制约,另一个老旧的东西.

知识不是智慧.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里丧失了爱,减弱了对美的感受力,也意识不到自己的残忍.我们变得越来越专业,也越来越无法统合.知识是必要的,科学也有它的位置,但如果心和脑全都塞满了知识,而痛苦的根由却没有深入地加以探索,那么生命就会变得肤浅,无意义.我们总是见树不见林,这种片面的知识根本无法了解整体的喜悦.理智永远无法看到整体,因为它是不完整的.

从心理上说,一个人就是整个人类.他不只是代表人类,他就是人类这个物种的全部.本质上,他就是人类的整个心智.各种文化在这个事实上强加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个幻觉.人类已经在这个幻觉中束缚了许多个世纪.这幻觉已经变成了现实.如果仔细观察自己的整个心理结构,你就会发现,正如你会痛苦.整个人类都会在不同的程度上痛苦.如果你是孤独的,整个人类都知道这种孤独.痛苦,嫉妒,羡慕和恐惧也都被所有人熟知.因此从心理上说,内在地说,你和别人是一样的.在生理上,生物学意义上或许存在差异——高或矮,等等——但是从根本上说,你就是整个人类的代表.

因此在心理上,你就是这个世界.你对整个人类负有责任.而不是作为个体对自己负有责任,那是一个心理上的幻觉.作为整个人类物种的代表.你的反应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于是责任具有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含义.你必须学习这种责任的艺术.如果你完全理解了";心理上,个人就是世界";这个事实的含意,那么责任就会变成无法遏制的爱.然后你就会关爱儿童.不只在他们年幼时,还要让他们终生都能理解责任的意义.这门艺术包括行为,思考方式以及正确行动的重要性.在我们这些学校里,对地球,对自然以及对彼此的责任是教育的一部分,不是只强调学业,尽管它们也是必要的.

然后我们可以问,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以及更广泛的问题,什么是学习?教育者的职责是什么?是只教代数和物理,还是在学生以及他自己的内心唤醒那份巨大的责任感?这两者能够并存吗,我是说.对职业有帮助的学业课程和对整个人类和生命负责?还是说它们是分离的?如果是分离的,那么这个学生的生活中就会有矛盾,他会成为一个虚伪的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他的生活划分为两个明确的部分.人就生活在这种分割中.他在家里是一套,在工厂或办公室则呈现一副截然不同的面孔.这两者有可能和谐并存吗?

当这样一个问题提出来,你需要去研究它的含义,而不仅仅是回答可能或不可能.因此,你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从自己受限的背景去对待它——所有的制约都是受限的——那么你对它的理解将会是不完整的.你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对待它,于是你发现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你全新地对待它时,你就会看到这两者就象两股溪流汇入一条巨大的河流.那就是你的生活,你负有全部责任的每日生活.

意识到教师是最伟大的职业,你会向学生传达这一切吗?这些不只是文字,而是一个不应被忽略的重要事实.如果你没有感受到这个事实,那你真的应该换一个职业,否则你将活在人类为自己制造的幻想中.

所以我们再问一次:什么是你要教给学生的和学生要学习的?你是不是在创造那个能够让真正的学习发生的特殊氛围?如果你理解了责任的巨大和它的美,那么你就会对学生完全地负责——他穿什么,他吃什么,他谈话的方式等等.

由这个问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学习?我们大多数人可能甚至没有问过这个问题,或者我们问过,但我们的回答来自传统,即累积的知识,我们将这些知识熟练或不熟练地运用于谋生.这就是人们通常被教导的东西,这就是所有通常的学校,学院,大学等等存在的目的.知识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我们最大的局限之一,所以头脑从未摆脱已知.它总是在已知上添加,因此陷入了已知的束缚,从来没能自由地去发现一种完全不基于已知的生活方式.已知导致一种宽阔或狭隘的定势,一个人停留在这个定势中并认为这是安全的;而安全恰恰是被有限的已知破坏的.这就是人类一直延续至今的生活方式.

那么,有没有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会把生活变成一种惯性模式,一种狭隘的常规?什么是学习?我们需要非常清楚地了解知识的模式.我们获得技术上或心理上的知识,然后按照那个知识去行动;或者先去行动,再从行动中获得知识.二者都是获取知识.知识永远属于过去.有没有这样一种行动方式,它不再携带人类知识的重负?有,但它不是我们已经熟悉的那种学习,它是纯然的观察.它不是那种不断累积,随即变成记忆的观察,而是一刻接一刻的观察.观察者是知识的本质,他把自己通过经验与各种感官反应所获得的东西强加在他观察到的事物上.观察者总是在操纵他所观察到的,而他的观察所得总是被转化为知识.所以他总是陷在制造习惯的古老传统中.

因此,学习是纯然的观察,不仅是对外界,也包括内心正在发生的事情——没有观察者的观察.(未完待续)(

第9章 回归自性之旅2第12章 天力讲《易经》第25章 不再评判第51章 超渡自己第64章 内外整合法则第23章 我心深处第75章 世间八法(2)第14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第1章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第62章 敌对共生的夫妻关系第37章 合作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18章 灵性修炼与从商第15章 渡8第12章 渡5第15章 短暂的美容顾问生涯第5章 画在纸上的花第55章 附体现象探秘1第2章 悟后才是真修第62章 童年创伤疗愈第27章 财由心收1第75章 世间八法(2)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14章 佛经与外星人2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16章 越长越美的松树第12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2第84章 发现内在的力量第21章 天力讲法第19章 一切问题本不存在第3章 他为何总是**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47章 孝亲第14章 灵魂伴侣2第66章 内在顽皮的小姑娘1第92章 简快心理疗法第124章 智慧母亲的修炼第1章 佛陀(1)第19章 爱与自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第25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第39章 用减法生活第97章 与孩子一起创造共同的幸福时光第14章 渡7第1章 文战精灵女儿第16章 渡9第34章 为自己的生活负起全部的责任第12章 渡5第74章 性与金钱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26章 处理情绪之痛2第12章 与天力的连结第50章 我们到底从哪里来第19章 轮回3第11章 神奇的催眠术第2章 孩子也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第12章 渡5第32章 家有网瘾孩子第40章 虚与实第56章 附体现象探秘2第6章 天力给我的灵示第6章 林松解读《西游记》2第29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3第45章 开悟的人是什么样子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3章 爱的语言3第17章 轮回1第4章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2)第24章 衣橱与鼻窦炎第65章 词语联想推开潜意识之门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57章 明心见性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28章 谋划人生从自己的兴趣开始(2)第118章 爱的控制2第23章 我心深处第64章 佛教与科学第52章 生命的解药第91章 让教育离人更近点,离功利更远点第64章 佛教与科学第4章 选择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12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2第24章 撞客第27章 处理情绪之痛3第1章 文战精灵女儿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51章 女孩,请好好爱自己第11章 渡4第25章 他心通第15章 渡8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29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3第56章 附体现象探秘2第17章 滋养自己第80章 对生命保持觉知第27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第6章 天力给我的灵示
第9章 回归自性之旅2第12章 天力讲《易经》第25章 不再评判第51章 超渡自己第64章 内外整合法则第23章 我心深处第75章 世间八法(2)第14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第1章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第62章 敌对共生的夫妻关系第37章 合作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18章 灵性修炼与从商第15章 渡8第12章 渡5第15章 短暂的美容顾问生涯第5章 画在纸上的花第55章 附体现象探秘1第2章 悟后才是真修第62章 童年创伤疗愈第27章 财由心收1第75章 世间八法(2)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14章 佛经与外星人2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16章 越长越美的松树第12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2第84章 发现内在的力量第21章 天力讲法第19章 一切问题本不存在第3章 他为何总是**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47章 孝亲第14章 灵魂伴侣2第66章 内在顽皮的小姑娘1第92章 简快心理疗法第124章 智慧母亲的修炼第1章 佛陀(1)第19章 爱与自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第25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第39章 用减法生活第97章 与孩子一起创造共同的幸福时光第14章 渡7第1章 文战精灵女儿第16章 渡9第34章 为自己的生活负起全部的责任第12章 渡5第74章 性与金钱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26章 处理情绪之痛2第12章 与天力的连结第50章 我们到底从哪里来第19章 轮回3第11章 神奇的催眠术第2章 孩子也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第12章 渡5第32章 家有网瘾孩子第40章 虚与实第56章 附体现象探秘2第6章 天力给我的灵示第6章 林松解读《西游记》2第29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3第45章 开悟的人是什么样子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3章 爱的语言3第17章 轮回1第4章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2)第24章 衣橱与鼻窦炎第65章 词语联想推开潜意识之门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57章 明心见性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28章 谋划人生从自己的兴趣开始(2)第118章 爱的控制2第23章 我心深处第64章 佛教与科学第52章 生命的解药第91章 让教育离人更近点,离功利更远点第64章 佛教与科学第4章 选择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12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2第24章 撞客第27章 处理情绪之痛3第1章 文战精灵女儿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51章 女孩,请好好爱自己第11章 渡4第25章 他心通第15章 渡8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29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3第56章 附体现象探秘2第17章 滋养自己第80章 对生命保持觉知第27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第6章 天力给我的灵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