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对生命保持觉知

生命不管看起来好像有什么,其本质只有念头和觉知。如果修行,去理解念头,训练出觉知,生命将无困无惑可存。因而要认识生命,从念头和觉知两端下功夫吧。

“觉”的训练,最重要是的是为了观“念”

在日常我们对觉的训练当中,对呼吸保持觉知,对眨眼保持觉知、对行走坐卧的一切动作保持觉知——那仅仅是为了训练觉的能力,觉的品质。

我们训练出自己觉的能力觉的品质干什么?一方便这使我们是醒着的,是个清醒的人,不再“梦中人”;更重要的,它能把我们平常训练的觉的能力觉的品质——用在觉知或观照念头上,念起即觉,这使我们最终不会跟了念头而去,跟它生死流转,遭报受业。

觉的训练,最重要的是为了“观”念,观念最重要的是为了断掉念头的故事。最终是为了使我们能时刻处在“觉”上:成佛,是佛——完全醒来,不再在梦中跟随幻象流转变迁。

用你的觉知照见你的念头,用你的佛度你的众生。在修行之中,要非常注意用你的觉知观照你的念头,时刻不停的那样做。这就是用你的自性佛来度你的自性众生。

修行的要点是自度。心外没有佛,心外也没有众生,因此,一切修行的实质都是自度自己。如何自度?用你的觉知照见你的念头,以你的智慧把你的烦恼转化成菩提。

时刻用你的觉知照看着你的念头,就像母亲的心时刻照看着她的小孩一样,或像黑夜中拿着手电筒为孩子照路的父亲。这样做就是六祖慧能所说的“自性自度”的意旨,这样做就是佛陀所说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修行时刻不能离开觉知和念头,否则都是邪门外道盲修瞎炼。

把“觉知”贯穿修行的始终,时刻不忘观看念头。无论什么修行,只要修持“觉知”,修行就在正道之上;只要不忘观察“念头”,行走就没有选错对象。在修行之中。把“觉知”贯穿修行的始终,时刻注意观看念头,此是正道修行,是脱离无明,过上自由喜悦生活的最直接、最正确法门。

创造“觉”和“念”之间的间隙。用觉知观照念头,最终是为了创造一个“觉”和“念”之间的间隙。只有当觉和念头有一定“间隙”的时候,你才能够观照它,你才不会被它无明的拉着乱跑。

当有一天念头从觉知中脱落,突然间你找不到了念头,然后你看到了念头存在以外的心的存在——这是你“看见”自己本来面目的时刻。有人叫它开悟。有人叫它见性。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看见”到了相同的东西:那心的本来之样,那虚空,那纯粹的觉,那不知不灭的东西——那就是见到本来面目。

见到本来面目是基于增加“觉”的能力。创造“觉”和“念”之间的间隙——直到那“间隙”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直到某一时刻,念头脱落了,念头不见了,只有觉存在。那便是修行求道之人激动人心的时刻,开悟见到本来面目的时刻。

观察念头,注意觉和那念头之间的“间隙”。在开始你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根本没有间隙,甚至还在不觉中念头出来把你拉跑了,但不要紧,随着训练的加深。那间隙出现、越来越长……直到脱落。直至开悟。

在觉上,不要在念上。修行觉知,观察念头,注意要在“觉”上,而不是“念”上。如果你在觉上。即是佛;在念上,即是众生。是佛就不生不灭,无生死流转,无苦亦无恼;在念上就有生有灭,有苦有恼,有六道轮回。

生命的现象并不复杂,只觉和念两物;修行成佛、离苦得乐的方法也并不繁缛神秘,只在觉和念两个方面下功即可。知觉观念,时刻注意保持在觉上而不是念上,这就是总要领。记住这首偈语:佛法在心间,不离觉和念,离觉忘念头,恰在无明渊。依此修行,定能成佛,脱离生死苦恼。

行动——觉念合一。修行到最后,随着觉能力的增强,念头已变成你圈养的小宠物,而不再是那凶悍强猛的野生动物时,好了,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应用你的念头了,而不再是被你的念头牵着拉着到处转了。

这时,因为觉的能力强了,妄念变少,你自然的有了一颗清净心。当你怀着一颗清净心站着或坐着着的时候,突然一个念头跳进来了“洗碗去”,然后你站起来就去洗碗;紧接着,又一个念头说“回你的网友留言去”,你又打开了电脑;“把洗衣机的衣服拿出来晾上去”,然后你又去了……

修行到最后觉知跟随念头,清净的心听从内在的声音行事。那觉知和念头之间没了“距离”——觉知跟随念头——觉知和念头“合一”。

智者不在自己的内部创造矛盾,他里面没有了“二”,他里面时刻是“一”,他自然的跟随那“一”,他做什么都从容、安宁和轻而易举。因为他知道那“一”也不存在,所有的只是“○”。圣人时刻活在“0”和“1”之间的简单的计算机程序般的生活中,他变成了一个无事的闲人。他心中没有事儿,即使他手中正洗着白菜。

这是一个修行到最后之人的状态——觉知跟随行动,它们之间没有距离,没有矛盾,没有对立。是什么就是什么,他活在没有分别的整体中。

有个登山者非常想要征服阿空加瓜峰(agua,南美洲最高峰),在多年的准备之后,他开始攀登。但是他想要荣耀自己,因此他独自前往。

他开始攀登,天色渐暗,他没有准备露宿,而是决定继续前进。很快地天就黑了,在这样的高海拔夜色很沉重,什么都看不见,所有东西都是一片漆黑。

月亮与星星被云朵给覆盖着。当他攀爬距离顶峰约100公尺的山脉时,他滑落了…迅速地坠落,只能看到黑暗的斑点穿过他,感到被重力吸入的可怕感觉。他持续地坠落,在那极度痛苦的时刻,好的回忆与坏的回忆都掠过他的脑海,他心想自己会死掉。

然而他感觉到几乎将他撕裂成两半的震动……是的,如任何一个好的登山者,他将一条绳索绑在腰部上支撑自己。在这寂静的片刻,悬在半空中,他别无选择,只能大喊:

“神啊,帮帮我!帮帮我!”

突然之间,他听到天上传来深沉的声音….

“你希望我做什么?”

“拯救我。”

“你真得认为我可以拯救你吗?”

“当然啊,我的神。”

“那么就切断撑住你的绳索。”

又是另一阵沉默与寂静。他应该信任神,听他的话切断绳索吗?男人将绳索抓得更紧。

救难队说隔天他们发现一个冻死的登山者紧紧地抓着绳索,而他离地面只有两英尺。

那你呢?你对神有多少信任呢?

固执于头脑,使我们失去了对内在智慧的信任

在今日,头脑刻画了生活的特点。在头脑的生命中,一个人被他的想法、概念、判断与制约所控制着。所谓的人的“自由意志”根本不是自由。头脑的基本性质是斗争与冲突,一个人被恶名昭彰的头脑撕裂成碎片。恐惧与怀疑如此笼罩着人类,直觉与智慧在内在死亡了。他的头脑是如此被固执制伏,纯真与直接的信任对他而言已经不可能了。

在人生的每一步中,我们都须遵循内在的指引。没有神的引导,人是个孤儿。他像个住在旅馆中的陌生人,而其余的万物都受到神所引导。内在的神是人内在的神圣意识。当你以内在的神的内在指引为基础来生活时,就会建立起平静与智慧。在每一步中,一个人都必须遵循内在的指引,这是正确的生活方式。许多时候,我们困惑什么是对的或错的?该作什么决定?一个人该如何采取行动?许多时候,我们在采取行动之后后悔。此外,当你请求别人帮助你时,因为他们也处于冲突状态中,他们的建议与指导使我们进入了更多的冲突与混乱。如果你可以有个内在的神,过着有内在指引的生活,世界将成为一个不同的地方。

许多时候,我们困惑什么是对的或错的?该作什么决定?一个人该如何采取行动?在迷茫痛苦中,我们也会呼唤神,希望他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指示。可当神真的开口说话时,你敢听他的话吗?你对自己内在的神到底有多少信任呢?

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我们就是真相本身以前,拼搏、奋斗和摸爬滚打都是需要的。我们需要通过做些什么,来领悟一切都在自然地发生着的道理。但是,无论我们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它们都发生在真相之内,包括我们的执著和扭曲。真相知道我们的现状,而我们却不知道它,这就是迷失。

很久以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云雾里,而通过学习、清理和修炼来拨开那些云雾,让天空显露出来。实际上天空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我们忙于奔波,而忘了它的存在,这就失去了与源头的连结,从而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中。

第7章 亲子教育宣讲团第1章 我得了和姥姥一样的疯病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95章 不生不灭第14章 疗愈之路第21章 天力讲法第81章 做有爱的能力的家长第12章 天力讲《易经》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69章 选择2第13章 渡6第26章 处理情绪之痛2第25章 自性本空第99章 当下,即为美好第30章 人间好时节第二 卷大隐隐于市前言第1章 文战精灵女儿第23章 五奶奶第40章 虚与实第10章 在关系中修炼灵力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几个案例第18章 灵性修炼与从商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6章 尊重一份独立的生命第56章 附体现象探秘2第54章 成长空洞第19章 爱与自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第30章 人间好时节第22章 神念第5章 画在纸上的花第18章 轮回(2)第75章 心灵环保2第10章 渡3第77章 内在财富与外在财富1第2章 成为心理咨询师第60章 星光体第28章 谋划人生从自己的兴趣开始(2)第2章 悟后才是真修第30章 参禅开悟3第34章 为自己的生活负起全部的责任第2章 何处不是水云间第8章 出于爱去做事2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38章 定期清理心灵垃圾第9章 静享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第55章 过度教育等同于掠夺第11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三卷二十二章 轮回6第4章 这些孩子怎么了第52章 生命的解药第5章 佛陀5第123章 成熟第18章 清除幼年伤痛的种子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11章 神奇的催眠术第29章 参禅开悟2第11章 神奇的催眠术第66章 命运掌控在谁的手里第36章 读书会2第104章 当你感觉被人控制的时候第82 章 四梵行1第27章 神秘电话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88章 把关系中的伤害减少到最低2第16章 谁该负起拯救灵魂之责第112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4第13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3第2章 职业倦怠第94章 你的身体要告诉你什么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软存活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81章 爱是内在的花开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115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3第26章 处理情绪之痛2第8章 回归自性之旅1第90章 慈爱冥想第83章 四梵行2第32章 理智与情感第5章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3)第46章 父母是祸害?第16章 谁该负起拯救灵魂之责第30章 参禅开悟3第28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2第35章 净土情怀1第13章 渡6第23章 癔症第31章 天力回国第103章 外面没有别人第1章 成长一个教师,幸福千万个家庭和孩子!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第67章 内在顽皮的小姑娘2第57章 明心见性第19章 是什么阻碍了我的财富之路第16章 谁该负起拯救灵魂之责第40章 合一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22章 神念第111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3)
第7章 亲子教育宣讲团第1章 我得了和姥姥一样的疯病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95章 不生不灭第14章 疗愈之路第21章 天力讲法第81章 做有爱的能力的家长第12章 天力讲《易经》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69章 选择2第13章 渡6第26章 处理情绪之痛2第25章 自性本空第99章 当下,即为美好第30章 人间好时节第二 卷大隐隐于市前言第1章 文战精灵女儿第23章 五奶奶第40章 虚与实第10章 在关系中修炼灵力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几个案例第18章 灵性修炼与从商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6章 尊重一份独立的生命第56章 附体现象探秘2第54章 成长空洞第19章 爱与自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第30章 人间好时节第22章 神念第5章 画在纸上的花第18章 轮回(2)第75章 心灵环保2第10章 渡3第77章 内在财富与外在财富1第2章 成为心理咨询师第60章 星光体第28章 谋划人生从自己的兴趣开始(2)第2章 悟后才是真修第30章 参禅开悟3第34章 为自己的生活负起全部的责任第2章 何处不是水云间第8章 出于爱去做事2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38章 定期清理心灵垃圾第9章 静享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第55章 过度教育等同于掠夺第11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三卷二十二章 轮回6第4章 这些孩子怎么了第52章 生命的解药第5章 佛陀5第123章 成熟第18章 清除幼年伤痛的种子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11章 神奇的催眠术第29章 参禅开悟2第11章 神奇的催眠术第66章 命运掌控在谁的手里第36章 读书会2第104章 当你感觉被人控制的时候第82 章 四梵行1第27章 神秘电话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88章 把关系中的伤害减少到最低2第16章 谁该负起拯救灵魂之责第112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4第13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3第2章 职业倦怠第94章 你的身体要告诉你什么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软存活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81章 爱是内在的花开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115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3第26章 处理情绪之痛2第8章 回归自性之旅1第90章 慈爱冥想第83章 四梵行2第32章 理智与情感第5章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3)第46章 父母是祸害?第16章 谁该负起拯救灵魂之责第30章 参禅开悟3第28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2第35章 净土情怀1第13章 渡6第23章 癔症第31章 天力回国第103章 外面没有别人第1章 成长一个教师,幸福千万个家庭和孩子!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第67章 内在顽皮的小姑娘2第57章 明心见性第19章 是什么阻碍了我的财富之路第16章 谁该负起拯救灵魂之责第40章 合一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22章 神念第111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