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做有爱的能力的家长

我们对人生问题深入探索就会发现:当你没问题了,整个世界的问题就结束了。如果我发现世界是有问题的,那一定是我还有问题。当我不能百分之百地接纳这个世界的时候,那说明我的心还没有实现它自己的圆满。看到世界是圆满的,只是见证自己内在圆满的一个结果。

如果我在孩子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担心或要求,那一定说明我的内心还深藏恐惧、狭隘的见解、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无明之相。当我不是安守在觉知上,我问题重重。当我问题重重时,我一定正在我的念头上生死翻滚。无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只要我还痛苦、焦虑或担心,就一定没有看破生命的幻象,没有看到存在的真相。

教育是一种自醒,是一种人类的自醒,一种你的自醒。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的小孩也必圆满。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结果,内在世界给予外在世界它美好的能量。

借着你有一个小孩和教育他,在你自己身上下工夫吧,以此来实现整个存在的圆满。教育是一种自醒的途径,向外劝导你的孩子,向内劝导你自己!

电影《心雨花露》有句经典台词:“应试教育确实有弊端,可它存在了那么久,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无法改变它,只能适应它,我们只有了解这个大环境下的游戏规则,去掌握它而不是去抵触它。要不然,你就是有钻天的本领,也只能在现实生活里四处碰壁,只能成为怨天尤人的失败者。”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应试教育既然存在,必然有存在的价值。对于有弊病的那一面,改能够改的,接纳不能改的!了解大环境的游戏规则是必须的!我们说新式教育。并不意味着要把现有的教育推翻从来!也许将来有一天,应试教育没有了,那并不是我们把它推翻的,而是社会发展自然结果!

很多家长也常为应该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两个矛盾统一体纠结、担心甚至痛苦。一方面,家长希望孩子接受素质教育,享受学习,快乐成长,另一方面却又担心孩子养不成好的习惯,考不出好成绩。这就投射出一个现象,即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信任和信心。家长们觉得要在掌控之下,才会觉得安全!他们觉得不可控的情况,就投射出家长们的恐惧了!他们对孩子和现在的教育缺乏深层次的信任。

深层次的信任,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条件接纳,无论孩子的好坏。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我们要从表层信任向深层次的信任努力:相信孩子会朝好的一面发展,这个发展很多并不一定是可控的!孩子的表现有可能带给你无限的惊喜。深层次的信任也是不可控的,可能有好的,可能有坏的。深层次的信任,相信孩子和自己能接纳一切,面对一切。选择对孩子给予深层次的信任,这也是由家长的爱的能力所决定的。

现在拥有真爱能力的人是少数。有很多人一辈子好像都在爱别人、其实他从来没有真正的爱过一个人。当代社会的转型期,人们追求物质的速度超过了人们追求精神的速度的时候,最最直接的问题就出现了“很多人没有爱别人的能力了,尽管他一直努力地爱着”所以,无论是哪种教育,培养和发展爱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爱是付出不求回报的。没有条件的;爱是付出而不是占有;爱是给予而不是交换;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你在乎的是“名声”、“财富”还是“爱”呢?拥有浪漫的爱情,想和自己的爱人成为神仙眷侣深深的植根于很多人的心中。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拥有着欲望。这个欲望叫做“希望对方成为心目中的a”,“希望自己拥有神仙眷侣的婚姻”,这个a是不幸的根源,最大不幸就是“a=神仙眷侣”。

不要希望拥有神仙眷侣一样的婚姻和爱情,只要学会爱就能有幸福美满的婚姻。诀窍就一句话:不要想“得到爱”只需要“付出爱”!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只想要“得到爱”而不是“付出爱”,即使有些人一直在“付出爱”其实也是为了“得到爱”的,这种“付出爱”本质上是“得到爱”。

当你把目光集中在你的爱人应该为你做什么的时候,你就会充满着抱怨、不满、指责和苛求。你应该把目光集中在你能够为爱人做些什么上,你就会充满爱的力量。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他的生活中常用语式就是:“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我做什么事情能够让你轻松和快乐一些?”,“我怎样做才能成为你理想中的妻子(丈夫)?”,“你不需要为我做些什么,你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

为我们所爱的人“付出爱”而不是让自己“得到爱”,“付出爱”需要拥有一颗利他的心,“不想得到爱”需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只有这样爱才充满长久的活力,婚姻才会美满幸福。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帮助别人,自助助人,助人者自助,周而复始,自己幸福,别人因你而快乐,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作为女人,一定要学会爱自己,什么是爱自己——有一颗平常心,有一颗利他心,有一颗止于至善的心。

教育孩子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更不能“没有系统科学的知识就开始努力解决问题”。教育孩子“宽严有度是真爱”——“德行责任要严,要有底线”,“能力才华要宽,要多支持和帮助”,更为重要的宽严有度的前提是“一直都信任,始终都心赏”。只想学方法的家长都不是好家长!”

为什么孩子在“应该”不被满足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情绪呢?因为从小到大,“不应该”满足的满足的太多了,已经养成了习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总满足”的后果就是孩子“情绪化甚至自私和享乐”。还记得有个经典的比喻吗?“玩具十次买一次,孩子感恩你。玩具十次买九次一次没买”,孩子讨厌你甚至恨你。这个比喻是“总满足教育恶果”的最好诠释。

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明白“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学习教育孩子从让孩子“有担当。负责任”开始。

中国家长三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爱的能力;二是心态问题;三是价值观问题。

如果希望你的孩子优秀,请你尽情的使用你的孩子,如果希望你的孩子出现问题,请你多多帮助他做他该做的事情。

有多少父母认为爱就是对孩子好,结果是孩子自私,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一个自私的孩子怎么来担当责任,怎么来赢得别人的帮助和尊重。请父母牢记,当你为他付出的时候,你感受他的感受,如果他怀着感谢和感恩。那父母的付出叫做“爱”,如果他认为这些都是你应该做的,那父母的付出叫做“包办”,叫做“害”。所以付出不叫“爱”,宽严有度的付出才叫做“真爱”。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教育孩子就是培养他独立面对自己生活的能力,这个意义大于一切!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是为了孩子更独立。

父母们,不要等到孩子长大成人了才明白,这种明白背后是深深的后悔——过度的包办和满足的结果培养出来的是自私和享乐的孩子。

孩子应该宠爱,但不能没有节制。凡事都要讲一个“度”字,一个“度”不是知识而是智慧,智慧是不能速成的,是要靠体验慢慢积累的。所以说,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其实就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的问题——“家长不会”,有的不认为自己不会。有的认为自己不会还不愿意学,有的认为自己不会就片面而不系统的瞎学乱学,有的认为自己不会就努力的学但却不能坚持去做去实践,这可能就是中国父母的问题吧。

亲爱的孩子,我不得不残忍地告诉你。今天之前你的生活与我息息相关,而你今后的道路,我将不再过问”。对于这段话,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拍手称快,但我却想说,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培养出了问题,就采取了另一个极端“不再过问”的方法,这是不是有些更加不负责任呢?“浪子回头金不换”,作为父母,我们有没有能力陪伴孩子?能不能通过智慧和方法去创造浪子回头的环境和机会呢?

“孩子,妈妈很抱歉,不该这样爱你。而你,也应该对你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那么,就让我们彼此原谅,重新开始吧”。这个妈妈已经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但是就是一句“彼此原谅,重新开始”就能让孩子担当负责任吗?请问彼此原谅了,怎么重新开始?如果孩子不重新开始怎么办?如果孩子遇到了具体的问题怎么办?如果孩子努力了以后发现自己根本达不到怎么办?这些都值得大家深思。

家长千万不要纠结于孩子的假期作业?,因为全中国的孩子没有几个认真对待的,包括我们家长曾经是孩子的时候。寒暑假作业并不重要,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大,对他整个人生的影响几乎没有!影响孩子成绩甚至人生的是他的责任心,自信心,上进心,阳光的心态和健全的性格,这些都是从爱得来的。

孩子认为作业太多了,而且不重要,家长认为重要,不能理解孩子,总想控制和要求和强压的,孩子只能想各种方法对付:复印,抄袭,雇人......孩子只是想办法解决问题,面对困境,跟价值观无关,跟德行责任也无关。

学习、成绩是孩子和学校的事儿!作为家长,任务是给予爱,关心孩子累不累,开心不开心,成为孩子的港湾!能够接纳他,信任他,欣赏他,支持他,帮助他,给他力量,为他加油!这是我们家长的事。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坚持”二字,道理特别容易理解,但做到很难,坚持做到难上加难,幸福的路上并不拥挤,只是坚持的人太少。

别人为了适应我们的改变他一定要发生改变,坚持自我改变就已经在改变别人了,如果你想改变别人,一定会无功而返甚至会遍体鳞伤。

爱孩子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用控制来满足我们做家长的。世间唯有父母能伤害到孩子,也唯有父母用爱才能化解一切,爱与自由永不可辜负。一个没有被信任的孩子是缺少爱的孩子,是可怜的孩子。

.异能人的前世今生

第18章 清除幼年伤痛的种子第21章 天力讲法第7章 出于爱去做事1第19章 静心打开喜乐之门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学会爱第4章 这些孩子怎么了第48章 做觉醒父母第1章 我得了和姥姥一样的疯病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25章 除夕第27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第63章 做禅意父母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学会爱第47章 孝亲第2章 孩子也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第23章 灵动的孩子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102章 重生训练之接纳父母第8章 后台朋友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4章 活在当下第18章 灵性修炼与从商第80章 心净国土净2第4章 谁是伤我最深的人第62章 敌对共生的夫妻关系第10章 这一世的人生剧本第51章 女孩,请好好爱自己第19章 一切问题本不存在第57章 明心见性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51章 超渡自己第13章 灵心疗法2第113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1第12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2第18章 轮回(2)第28章 谋划人生从自己的兴趣开始(2)第100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19章 一切问题本不存在第2章 悟后才是真修第14章 灵魂伴侣2第29章 参禅开悟2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难言之隐第21章 懂得放过自己第61章 烦恼即菩提第117章 爱的控制1第55章 过度教育等同于掠夺第93章 皇家舞者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78章 内在财富与外在财富2第77章 心理陷阱第40章 合一第2章 孩子也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第68章 选择1第71章 慈悲喜舍(4)第30章 人间好时节第62章 敌对共生的夫妻关系第69章 选择2第5章 画在纸上的花第21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95章 不生不灭第7章 渡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109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1)第33章 打开自己内在的力量第19章 摆脱受害者身份第37章 处罚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18章 领受自然的恩典3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长第30章 参禅开悟3第106章 与潜意识沟通的冥想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83章 四梵行2第94章 你的身体要告诉你什么第37章 点亮接纳的明灯第25章 自性本空第27章 儿子喜欢奥特曼第7章 月淡烟深听牧笛第64章 佛教与科学第29章 财由心收3第28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2第58章 气场第61章 烦恼即菩提第4章 活在当下第123章 成熟第26章 处理情绪之痛2第24章 撞客第3章 佛陀3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软存活第7章 牌坊林的秘密3第6章 佛陀6第9章 笑看风云淡 坐对云起时第3章 农村奇异的野丫头第23章 灵动的孩子第98章 给孩子灵性滋养第20章 涅磐的体验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95章 不生不灭第99章 当下,即为美好第21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第18章 清除幼年伤痛的种子第21章 天力讲法第7章 出于爱去做事1第19章 静心打开喜乐之门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学会爱第4章 这些孩子怎么了第48章 做觉醒父母第1章 我得了和姥姥一样的疯病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25章 除夕第27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第63章 做禅意父母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学会爱第47章 孝亲第2章 孩子也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第23章 灵动的孩子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102章 重生训练之接纳父母第8章 后台朋友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4章 活在当下第18章 灵性修炼与从商第80章 心净国土净2第4章 谁是伤我最深的人第62章 敌对共生的夫妻关系第10章 这一世的人生剧本第51章 女孩,请好好爱自己第19章 一切问题本不存在第57章 明心见性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51章 超渡自己第13章 灵心疗法2第113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1第12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2第18章 轮回(2)第28章 谋划人生从自己的兴趣开始(2)第100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19章 一切问题本不存在第2章 悟后才是真修第14章 灵魂伴侣2第29章 参禅开悟2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难言之隐第21章 懂得放过自己第61章 烦恼即菩提第117章 爱的控制1第55章 过度教育等同于掠夺第93章 皇家舞者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78章 内在财富与外在财富2第77章 心理陷阱第40章 合一第2章 孩子也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第68章 选择1第71章 慈悲喜舍(4)第30章 人间好时节第62章 敌对共生的夫妻关系第69章 选择2第5章 画在纸上的花第21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95章 不生不灭第7章 渡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109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1)第33章 打开自己内在的力量第19章 摆脱受害者身份第37章 处罚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18章 领受自然的恩典3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长第30章 参禅开悟3第106章 与潜意识沟通的冥想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83章 四梵行2第94章 你的身体要告诉你什么第37章 点亮接纳的明灯第25章 自性本空第27章 儿子喜欢奥特曼第7章 月淡烟深听牧笛第64章 佛教与科学第29章 财由心收3第28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2第58章 气场第61章 烦恼即菩提第4章 活在当下第123章 成熟第26章 处理情绪之痛2第24章 撞客第3章 佛陀3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软存活第7章 牌坊林的秘密3第6章 佛陀6第9章 笑看风云淡 坐对云起时第3章 农村奇异的野丫头第23章 灵动的孩子第98章 给孩子灵性滋养第20章 涅磐的体验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95章 不生不灭第99章 当下,即为美好第21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