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处罚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

空净法师开示:现代佛教和以往传统佛教最大的区别在于: 由于过往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佛教告诉大家,如果你做了亏心事,上天会来惩戒你;然而现代佛学会谈到说,其实所有的轮回和地狱都存于人自我内在的潜意识当中,当人的生命结束的时候,并不是存在外界的神灵来评判我们该去地狱还是天堂,而是我们自我内在的深层良知产生自我评判的标准,幻化成黑白无常来评判自己是否值得选择好的轮回去处。甚至于,不论你做过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信任和信心,即便是佛祖来迎接,自己都不敢接受。

佛带着明亮的黄光而来迎接每一位灵魂,可是有的中阴身(灵魂)害怕、担心自己不配这样明亮的黄光,而宁愿选择微弱的代表人道的白光(当然在这些光面前灵魂本身并不知道它们代表的意义),觉得微弱、柔和的光似乎让自己更加能够接受,因此便会不自知地重新进入六道轮回的路。

因此来说,其实不是佛祖不爱我们、要惩罚我们,只有我们不饶恕自己、觉得自己不配得,才会不敢选择美好、而去到地狱!

这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当我们不认同自己,即便有了好的发展机会,我们也不敢接受;即便有个优秀的人来爱我们,我们也不敢接受,因为不认为自己配得这份老天给与的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已经评判了自己的去处,我们的心选择了我们自己的路。

黑白无常的引领力量,实际上就来自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罪恶感和愧疚感。

如果一个人经常感觉到自己说话没有底气、虚弱,甚至表现在身体上的虚弱,往往是由于在潜意识中积存了太多的罪恶感和愧疚感!

当我们越是不承认和面对自己的罪恶感和愧疚感,它们就只会在体内不断积压,然后成为自我评判的一个假象,让我们最终无法道向菩提。

佛祖和上帝从未怪罪人,是人自己怪罪了自己。并且制造了关于恐惧的世界,不相信自己可以被无条件地被接纳和爱,而这个信任的最后一关的阻力,来自罪恶和内疚感。

深层潜意识中罪恶感和内疚感在关系中产生的几个主要原因是:

一、有些内疚是转移他人隐藏的内疚而来。

比如。母亲对父亲有歉疚却不愿意面对和承认,而采用愤怒和指责的行为来掩盖深层的歉疚,孩子可能同时承接母亲对父亲的指责和愧疚感!

二、认为自己获得了不属于自己的权利

1、比如上一条中的孩子,如果承接了母亲对父亲的指责和愧疚(这本不属于一个孩子的权利),因此会同时对父亲在更加深层的潜意识当中存有一份更深层的内疚。

2、在对家庭关系的众多诊疗中,如果父母关系彼此没有什么沟通或者连接,然而每个人都对孩子很好,孩子也会产生关于接受的内疚,然后对父母非常逆反。

比如因为他会感觉接受了父亲过多的爱,因为其中一份应该是给母亲的;而对于母亲也同样。他会感觉接受了母亲过多的爱,因为其中一份应该是给父亲的。因此他可能用愤怒的方式,对父母表达愧疚3、又或者,如果家中有兄弟姐妹去世,深层潜意识中可能会有内疚;家族中有人被排除在外。可能会承担他人的内疚。(这个部分可同时参考海宁格老先生的家庭系统排列,这里不做重点论述。)

三、没有行使和自己收获权力所相应的责任

不能正视自我行为对他人带来的负面后果的影响。

比如,如果没有能够真实地接受或者尊敬父母,同时就会对于父母产生更深的内疚(这和表层意识的愤怒无关。因此会用不断换工作、不断更新情感对象等等来在深层潜意识处做平衡)。

在这里,前两种的内疚和家族中以及旁人有关,而第三种是属于自己的部分。

回避关系中罪恶感和内疚感的几个表现和内在原因:

1、 过度内疚、自责,不能接受发生的事实。让行为没有变化。

过度内疚让我们在伤痛之外加上层层的恐惧和焦虑,然后变成一种有碍于行动的阻力,让我们的注意力被引向内疚的感受,而非为事实负责、解决问题的行动上。

这让对方的“牺牲”失去了推动万物发展的价值。

2、 以守代攻:藉由过度同情来博得他人的同情和原谅,放弃自己的行为责任权,一般来源于不敢承担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关于责罚的后果。

不断表现出来的内疚和罪恶感让自己有理由停止在过往发生的事件中。不用行动和改变,来逃避承担责任,祈求别人的理解和同情。然而这只能让自己的力量越来越虚弱,并且即便得到关注和同情,这里面没有真正的尊敬。并且这种习惯性的赢取认同的方式。在新获得的支持关系中,也会不断运用,变成祥林嫂模式,关系的长久维持很有问题。

同时,我们没有了解到,真正的原谅来自自己,就算别人原谅了自己,可是当我们放弃了自我的责任权,也就放弃了自我的话语权。因此这样的人总是会慢慢地觉得自己不敢为自己争取、说话没有底气!

3、 以攻代守,自我解释来进行防卫,试图解释自己的无心、企图弥补和掩盖已经发生的伤害的事实效果;或者避开这个问题,攻击对方其它方面的不对,……都是在否认我们在事件中的真实影响,让对方的“牺牲”感受到被漠视。

这种情况下,深层潜意识中良知的部分会让我们因不能担当而产生愧疚!

而发生在潜意识当中的这一切和我们的意识无关,就算我们不断对自己说“不用愧疚”也没有用!

这几种内疚方式,表面上是在向对方忏悔,实际上都是在关心我们自己,而没有关心那个受到伤害的真实的对方,也没有关系到对方的“伤害”所应该获得的尊重、存在价值、及对万物相互之间的推动意义。

解决方式:

1、真诚地道歉,发自内心、没有任何解释的道歉。

2、表明愿意接受这个结果给自己带来的任何行为后果!

3、把这个教训深深地记在心里,在以后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4、感谢对方已经为这个事件的付出。让自己有机会成长!

然后放下这件事!

这样我们就可以正面地面对这个事件中可能产生的愧疚和罪责,并且把它转化成对于整个系统具有帮助性的力量!

要注意:伪装的形式

一、有时候的“道歉”也是一种变相的后悔和自责。

它仅仅不断说明自己的“错”和“不好”,然后把改变的决定权交给别人。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是我伤害了你!我真的没用!真的很没用!”

这种不断的自责。让自己的行动没有改变,并且让自己行动的动力变得更小,同时对于给对方的伤害也毫无补救和益处;

一个不会抬头的人,如果愿意低头,不断说“都是我的错”的人,要么就是不断低头、没有抬头,那就不是颔首的尊敬,而是会让自己的头不断低下、直到如同下跪;要不然那就是一个“要挟”,因为自己想抬头,又没有能力抬头。所以只有要让他人低头的方式让自己相对处于抬头的角度。

抬头,代表一种为自己的不妥负责,代表一种担当的能力;

低头,代表适度的道歉和让步。

下跪,则代表乞求。把自己的成长的责任全部放在他人的肩上;

而“要挟”则代表让别人的善为自己伤痛的表现负责、退步。这一招非常容易让爱自己、在意自己的人隐忍自己的不舒服,然后在关系中慢慢褪去温暖;但是对于不在意自己的人却无效。所以,这个方法总是会让自己的幸福慢慢地变得不幸。

二、以“可是我是无心的”来拒绝道歉。

是的,我们总是希望在自己行为出错的时候,别人可以理解我们的无心。

当然有的时候,是可以在一些关系中用这样的方式来尝试化解:“请你在看到我的不当的行为同时,接受我的无心和好意!”当下事件中可能会被对方接受。然而如果总是说明自己的无心和好意。而在行动中却总是没有改变,时间久了,对方就会有被漠视的感觉,这对于双方的长远关系也是有破坏性的。

有些伤害产生了是无法弥补的!比如当一个人无意中杀死了另外一个人、一个人无意中的一句话引发了另一个家庭的关系破损,尽管这样的悲剧的发生并不能仅仅归因于这个引发者,然而我们必须诚恳地面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这个部分。不能因为无心的起因便掩盖事实的后果!

而对于自己无心的这个部分,要学习自我接纳和陪伴,尝试自己对自己说“我看到你的无心,我接受你的好意,我陪伴你接受行为后果。然后一起探讨下一次如何让这种无心和好意也被别人看到!”这个部分是自己的功课!

正如一句话所说“世间万物为相互成就而来”,为他人牺牲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介意受到“伤害”或者“牺牲”,换句话说,“伤害”或者“牺牲”并不是真正让人痛苦的原因,真正让人痛苦的是这份“伤害”或者“牺牲”没有得到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归属!

因为每个人最初都有爱人、愿意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善意,只是当这份“牺牲”被看成是“软弱”,被可怜、轻蔑、或者漠视认为理所当然,它才会成为一种痛,那份善意的滋养的能量才会变成一种伤人的能量。

再一次说,人真正害怕的并不是“受伤”,怕的是受伤的时候被别人看成懦弱和理所当然!

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伤害”,每个表面的“弱”下面都有着极大的爱的力量。只有当这个爱的力量被没有很好的承接,才会形成表面的“伤害”。

所以当我们能够真正面对由对方受到的“伤害”或者“牺牲”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并且尊重他们的经历和选择,对于他们来说所有的发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说到底,真正的道歉,首先不是为了别人,是能够真实面对自我内在的愧疚和罪恶,让自己心安!

其次,与此同时,当我们真地做到了面对自己的愧疚并且有力地成长,也就是对方的“牺牲”和“伤痛”获得价值升华和解脱的时候!

无条件接纳自我无心和好意的起因!

无条件为自己承担行为后果!

有条件选择自我的行为。

学习和深层的自己和谐相处,更好地了解自己、爱自己,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他人、了解他人和我们之间更深层的相互之间的爱......

第72章 疗愈自己的贵人2第26章 梦灵解读吸引力法则第17章 滋养自己第115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3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这样来过第26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3第72章 念力第9章 奇梦第30章 灵性觉察力第118章 爱的控制2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3章 梦魇1第58章 气场第9章 笑看风云淡 坐对云起时第11章 谦卑的修行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3章 梦魇1第15章 灵魂伴侣(3)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游第22章 神念第6章 对生与死的思考第22章 我是谁第56章 罪孽清理第3章 梦魇1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这样来过第19章 是什么阻碍了我的财富之路第112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4第112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4第75章 心灵环保1第118章 爱的控制2第29章 让现实与内在邂逅的契机三例第23章 癔症第46章 父母是祸害?第98章 允许孩子爱你第9章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第71章 慈悲喜舍(4)第114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2第97章 与孩子一起创造共同的幸福时光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第120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1第48章 做觉醒父母第27章 财由心收1第80章 心净国土净2第74章 世间八法1第68章 慈悲喜舍(1)第25章 自性本空第3章 梦魇1第112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4第7章 我的指导灵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75章 世间八法(2)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第62章 童年创伤疗愈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18章 清除幼年伤痛的种子第80章 心净国土净2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98章 给孩子灵性滋养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7章 我的指导灵第88章 切换自卑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25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80章 对生命保持觉知第17章 爱你的存在第56章 罪孽清理第83章 显化的法则第68章 慈悲喜舍(1)第17章 爱你的存在第113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1第61章 烦恼即菩提第21章 懂得放过自己第40章 亲子之争战可以优雅地进行第19章 轮回3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长第4章 活在当下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2章 爱的语言2第43章 六祖慧能第27章 处理情绪之痛3第三卷二十二章 轮回6第25章 自性本空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长第53章 与身体讲和第3章 爱的语言3第32章 这个世界已然不一样了第42章 当依恋型人格遇上孤独型人格第22章 让孩子学会觉察内在的感受第10章 渡3第7章 月淡烟深听牧笛第102章 重生训练之接纳父母第24章 衣橱与鼻窦炎第17章 领受自然的恩典2第9章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第24章 进入平和的心境第11章 与宇宙的连结
第72章 疗愈自己的贵人2第26章 梦灵解读吸引力法则第17章 滋养自己第115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3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这样来过第26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3第72章 念力第9章 奇梦第30章 灵性觉察力第118章 爱的控制2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3章 梦魇1第58章 气场第9章 笑看风云淡 坐对云起时第11章 谦卑的修行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3章 梦魇1第15章 灵魂伴侣(3)第101章 佛眼看爱情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游第22章 神念第6章 对生与死的思考第22章 我是谁第56章 罪孽清理第3章 梦魇1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这样来过第19章 是什么阻碍了我的财富之路第112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4第112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4第75章 心灵环保1第118章 爱的控制2第29章 让现实与内在邂逅的契机三例第23章 癔症第46章 父母是祸害?第98章 允许孩子爱你第9章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第71章 慈悲喜舍(4)第114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2第97章 与孩子一起创造共同的幸福时光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第120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1第48章 做觉醒父母第27章 财由心收1第80章 心净国土净2第74章 世间八法1第68章 慈悲喜舍(1)第25章 自性本空第3章 梦魇1第112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4第7章 我的指导灵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75章 世间八法(2)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第62章 童年创伤疗愈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18章 清除幼年伤痛的种子第80章 心净国土净2第46章 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第98章 给孩子灵性滋养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7章 我的指导灵第88章 切换自卑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25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80章 对生命保持觉知第17章 爱你的存在第56章 罪孽清理第83章 显化的法则第68章 慈悲喜舍(1)第17章 爱你的存在第113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1第61章 烦恼即菩提第21章 懂得放过自己第40章 亲子之争战可以优雅地进行第19章 轮回3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长第4章 活在当下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2章 爱的语言2第43章 六祖慧能第27章 处理情绪之痛3第三卷二十二章 轮回6第25章 自性本空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长第53章 与身体讲和第3章 爱的语言3第32章 这个世界已然不一样了第42章 当依恋型人格遇上孤独型人格第22章 让孩子学会觉察内在的感受第10章 渡3第7章 月淡烟深听牧笛第102章 重生训练之接纳父母第24章 衣橱与鼻窦炎第17章 领受自然的恩典2第9章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第24章 进入平和的心境第11章 与宇宙的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