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

差不多又过了大半个时辰,作为南阳黑衣军主帅的张世华也不由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乘船渡过了脚下这条分割这梁县和汝州城的河流,并策马来到了布满鲜血的汝州东城门前。

“末将等拜见将军大人。启禀将军大人,伪汝州知州王先明和伪汝州达鲁花赤乌力吉以及一众不识大义的伪官皆以伏诛,汝州城中那些个负隅顽抗的鞑子兵马也尽数被末将等清扫,请将军大人示下!”

在汝州城的城门外,当浑身浴血的赵九看到策马而来的张世华之后,便也不由在第一时间带着身旁的一众兵卒,这般对着张世华单膝跪地行礼拜道。

而乘在战马上的张世华见此,在脸上露出一抹欢喜笑意的同时,自也不由翻身下马亲手扶起跪下地上的赵九道:“呵呵,阿九,你这一次可真是立了大功了。来,和我一起进这汝州城看看。”

说完这话,面带笑意的张世华便也不由和赵九相继乘上了战马,两人一前一后的策马进入了这已经易主的汝州城。

“阿九,不错。这汝州城可是不亚于颍州的大城,和我仔细说说,你是怎么那下此城的。”策马进城之后,张世华转头看着落后于自己半个马身,神情显得恭谨而矜持的赵九,便也不由如此笑问道。

而一直在张世华身后的赵九听到张世华这样问,脸上矜持一笑之后,自也不由面色恭谨的对着张世华说道:“回将军大人的话,末将一开始的时候本来是想着直接趁机突入汝州城,却不成想在城门处被数百鞑子官兵阻拦。”

“所以就在城门洞,末将也不由和他们打了一场决胜负的大战……”说实话,赵九讲故事的能力并不怎么样,原本惊险无比的大战,从他嘴里说出却显得是那样的平静。

所以当赵九一字一句慢慢的将刚才发生的一切讲完之后,张世华并没有感到惊艳,而是有了一种本该如此的感觉。

故而当赵九讲完这话之后,张世华看着身后的赵九也不由无比感慨的说道:“有功而不夸耀,孤军立于险境而不失方寸。我能得到阿九你这样的人帮助,真可谓是三生有幸啊!”

然而赵九听到张世华这样的话,却也是低头对着张世华说道:“我听人言:‘世间先有伯乐,然后方有千里马。’末将不敢自比与千里驹,但末将能遇到将军大人您这样的人,亦是末将三生有幸也。”

说完这话,骑在马上的赵九,便也不由无比恭敬的对着张世华深深鞠了一躬。

而张世华见此,面色温和的朗声一笑之后,便也不由和赵九一问一答的聊起了其他事。

……

又是数个时辰之后,时间到了傍晚,在汝州城的府衙大堂之中,当张世华处理完关于麾下兵马驻扎和安排这样的紧要事之后,张世华看着堂下坐着的赵子玉,也终不由说道:“子玉你和重三你们二人加紧在各军中统计一下,争取到后天,便就把将士们应得的赏赐全部发下去。”

“属下遵命。不过将军,汝阳刘元帅那边却又给我们传来了军令,要命我们在二月份之前集结兵马,协同刘元帅的主路兵马一同北上,您看在这个时候,我们要不要找机会推脱一下呢?”

“这个……”听到赵子玉这样问,张世华却也不由微微沉默了一下,不过也就是在下一秒,张世华便也不由若无其事的摆摆手说道:“无需如此,咱们名义上毕竟是刘元帅的下属。若借此推脱,反而是授人以柄了。”

“所以等到过几日咱们拿下嵩州之后,便也返回舞阳城吧。”

“是,属下明白了,既如此属下现在就去准备。”说着,赵子玉对着张世华拱了拱手,便也不由向退下。

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还不等赵子玉走出屋堂,一名满头大汗的斥候,却也不由三步并作两步的来到了此处大厅。

“启禀将军大人,我等奉将军大人之命,巡视汝州城西北境,结果却在巡视途中发现了鞑子哨骑,并在之后又于城池五十里外,发现了嵩州方面派遣来的千余援军。我等只此事甚大,故特前来禀报将军大人。”

“嵩州方向派遣来的千余援军”听到堂下跪着的斥候这话,张世华皱了皱眉,却也不由将目光转向了另一旁站着的赵子玉。

“将军大人,这可是个好机会啊,鞑子兵马战力不强,若我军可以追上他们,必能在野一举击溃他们。到时我军攻打嵩州,必然是不费吹灰之力啊!所以将军大人,属下以为此时乃是我军追击灭敌的好机会啊!”

当赵子玉看到张世华的目光扫来,眼珠一转之后,便也不由这般对着张世华展颜建议道。

然而张世华听到赵子玉这样的话,在思虑了片刻之后,反而是摇了摇头说道:“不妥,此时天色已晚不说,鞑子兵马有距离我军太远,此时派兵马追击,却是有些追之不及了。”

“可是将军,我军帐下可还有千余精骑呢。骑兵来去如风,鞑子千余兵马带着粮草辎重,在我军精骑的追击之下,必定难以逃脱,我军为何不单以骑兵追击呢?”听到自家将主否定了自己的主意,心中颇有些不甘的赵子玉却也不由接着这般劝道。

然而对于这一点,久经战阵的张世华又岂会没有自己的思量。这不,就在赵子玉这话说完之后,张世华却也不由直接摇头说道:“我军骑兵对于此间地形并不熟悉,夜间追击危险太大,一个不下心就可能中鞑子的奸计。”

“再说,此时我已然向将士们保证要给予他们应得的奖赏,又岂能在这个时候出尔反尔,让他们拿不到赏赐就再次上阵呢?子玉,我知道你一心皆出于公,但有时候咱们也要多考虑考虑将士们的想法不是。”

“再说,我军无论兵力战力都远远大超出了嵩州的鞑子官兵,我们堂堂正正的就可以击败他们,又为什么要冒这样不必要的风险呢?”

“这个……”听到张世华这样的一番话,赵子玉也的确知道方才是自己有些太着急了。不过幸好,张世华并没有责怪他,反而称赞他一心为公,所以已经有了台阶下的赵子玉,也不由满脸惭愧的对着张世华弯腰拜道:“将军大人明见万里,此事的确是属下唐突了。”

“那,属下现在就和李大人一起准备赏赐的事情去了。”

“恩,去吧。”听到赵子玉这般说,张世华点了点头,便也不由让他和那斥候一同退出了大堂。

……

三天之后,在如汝州城休整完毕的五千余黑衣军,也不由在得到了充足的赏赐之后,士气饱满的在主帅张世华的指挥之下,径直的扑向了西北方向的嵩州城。

而这一战的结果,自然也和张世华所料想的一样,已然近乎沦为一座孤城的嵩州城,在数千黑衣军的猛攻之下,根本连一天时间都没能守住,便就被张世华轻而易举的拿下了。

而在一举拿下这嵩州城之后,张世华照例在此城待了三天,并留下了五百兵马作为守备之后,便也不由率领着余下的兵马原路返回,最终在至正十二年一月二十四日的时候再次返回了舞阳城,而并没有去攻打嵩州治下那唯一一座县城——卢氏。

毕竟此城距离嵩州城实在太远,隔了一座山不说,又地处南阳府最为偏僻的西北角,张世华实在没有时间来做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

故而此城,倒也因此成为了整个南阳府唯一一座没有被红巾军控制的城池。

……

而时间再次流逝,到了至正十二年二月初。因为元蒙朝廷在这大半年的时间中,对红巾军的战争一直都惨遭失败的原因。所以这些日子中,中原各地的起义势力简直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呈现出了一种极为蓬勃的发展状态。

在这个时候,我们后世人耳熟能详的一些个演义人物,也纷纷开始浓妆艳抹的登上了属于他们的历史舞台。

比如,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做孟海马的人的在张世华中意的襄阳路举起了义旗,一个叫做郭子兴的豪侠(朱元璋的便宜岳父)也在家乡濠州,绑上了红巾,闹起了属于他的革命。

当然这两个都算是出些名的,而至于那些个不出名的起义军,则就更加是多如牛毛了。

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个多如牛毛的起义军,在闹气革命之后,大都在名义之上选择了臣服刘福通。

毕竟,虽然说南方的徐寿辉此时此刻实力已经不比刘福通弱多少了。但是,各地的义军也不是傻子,他们起义可不是为了再找一个“皇帝”当臣子。再说刘福通这些日子一来连败强敌,在威望上显然要比徐寿辉更高。

“依附强者,树大好乘凉”这两点,在那个时代,照样都是真理。

故而,也正因为这一点,众多豪杰的响应来投,也不由让刘福通的野心急剧膨胀。终于,在二月初的这一点,刘福通也终于决定要率兵北上,攻打汴梁路了。

……

至正十二年二月初五,汴梁路许州襄城,张世华依然率领着麾下的万余精兵在此驻守了三天了。

这三天来,张世华自然没有按照刘福通的命令的那样,不遗余力的配合他向开封府方向进攻,而是以一种按兵不动的方式,坐观刘福通这些天来的动向。

毕竟在张世华的记忆之中,刘福通的这次北伐是注定失败的。刘福通现在家大业大一次失败的确算不得什么,但是张世华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就为刘福通的野心陪葬。

所以这三天来,纵然刘福通派来的那名使者催过张世华两次,但张世华却依旧是不为所动,每次都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借口将那使者打发了。而对于张世华的这种傲慢行径,那名被刘福通派来的使者自也是愤怒非常。

但愤怒又能如何,毕竟在张世华的地盘上,张世华就是这里的主宰,如果把张世华惹怒了,杀他还不是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所以,纵然那使者心中愤怒,但他却依旧不敢给张世华甩什么脸色,更加不敢耍什么手段。

不过,照例般的催促,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这不,等到二月初七这一天,也就是张世华拖延时间的第五天,这名叫做褚宏忠的使者也不由第三次来到了张世华临时落脚的将军府。

“张枢密,张枢密在吗?”这褚使者一走进张世华落脚的这处庭院,也不由在庭院中这般高声叫喊起来。

而听到他这样的叫喊声,早也就认识他的李五也不由从后院中大步走了出来,并对着这褚宏忠笑道:“我当时谁在此叫喊,原来是褚先生,先生请吧,我家将军大人,就在书房等着您呢。”

然而这褚姓使者听到李五这隐隐带有责怪他叫喊的话,却不但没有感到羞愧,反而还仰着头冷哼了一声,然后便就看也不看李五一眼,就想着后院大步迈去。

而李五见此,却也不由愣了一下。因为前两次这位褚先生来的时候,可是有礼的很,却不成想今天,一下子变成这样了。

不过李五对此倒也并没有生气,毕竟人家之所以这样,还不是他们给逼出来的。毕竟任谁被放鸽子放这么长时间,也都会有些脾气不是。

所以对于褚宏忠这样颇有些小性子的行为,李五呵呵一笑,便也没有在说什么。

……

“将军大人,褚先生到了。”两人大步走到后院的书房之后,李五站在门外,也不由这般对张世华通报了一声。

“哦,既如此那就快把先生请进来吧。”屋中的张世华听到李五这话,自也不由对着屋外这般淡淡的说了一句。

而屋外的两人听到张世华这话,不等李五说什么,那褚使者便也不由大步迈进了书房之中。

520,祝广大情侣们快乐!!

另外,作为单身狗的我也厚颜向大家求几张票票。

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敌之计元代汝宁府的资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斩的内容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计第三百六十八章 诈败第二百八十八章 强敌 乱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四十四章 局势第四百七十三章 水战搏杀第四百七十三章 水战搏杀第四百四十一章 校规 添女 败将第八十九章 处世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次启程第三百八十六章 实诚人第八十二章 颍州城的反应第三百五十六章 悍不畏死的搏杀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敌之计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战常遇春(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众人心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变第三百四十八章 随州方面的应对第三百六十三章 军务 分析第一百三十章 再兴兵戈第一章 上任第五十五章 大张村第四百七十二章 吊民伐罪第六十六章 乱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胜消息传四方第五十八章 兵败第三百一十七章 兵临荆门州第四章 收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调任判官及南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团(为大唐剑侠客的加更)第三百零五章 深夜的混乱激战第四百五十七章 诈城 攻坚第一百四十一章 乱世求活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阳城破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乱第一百零六章 局势翻转第二百三十七章 驱虎吞狼各有算第四百七十二章 吊民伐罪序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兵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战常遇春(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援军抵达第三百四十八章 随州方面的应对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杀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二十五章 邓镇第一百九十七章 无处开源第三百四十九章 随州之战第十六章 临水镇(求推荐)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围之法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无望第三百二十七章 杂记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称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们的训练日常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二百八十二章 牺牲第二百零七章 突围之计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结援军见 进退两难间第三百二十二章 荒唐的战斗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忆第二十一章 徐城镇第二百三十七章 驱虎吞狼各有算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敌之计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讨贼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旧情未重惩(兼请假条)第二百四十六章 汝州城破第一百零九章 活捉第五十三章 绝望中的疯狂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战第二百七十七章 众人心思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骑士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四百二十四章 “合理”的处罚第二十一章 徐城镇第三百八十五章 踏春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顶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与丞相第四百五十二章 离间 伤亡第二百八十六章 答失八都鲁第四百二十五章 调任判官及南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溃败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二十九章 交战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掷第一百六十九章 争先第五百章 报捷 出使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战再起第四百七十章 殿前奏对第二百九十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敌之计元代汝宁府的资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斩的内容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计第三百六十八章 诈败第二百八十八章 强敌 乱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四十四章 局势第四百七十三章 水战搏杀第四百七十三章 水战搏杀第四百四十一章 校规 添女 败将第八十九章 处世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次启程第三百八十六章 实诚人第八十二章 颍州城的反应第三百五十六章 悍不畏死的搏杀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敌之计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战常遇春(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众人心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变第三百四十八章 随州方面的应对第三百六十三章 军务 分析第一百三十章 再兴兵戈第一章 上任第五十五章 大张村第四百七十二章 吊民伐罪第六十六章 乱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胜消息传四方第五十八章 兵败第三百一十七章 兵临荆门州第四章 收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调任判官及南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团(为大唐剑侠客的加更)第三百零五章 深夜的混乱激战第四百五十七章 诈城 攻坚第一百四十一章 乱世求活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阳城破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乱第一百零六章 局势翻转第二百三十七章 驱虎吞狼各有算第四百七十二章 吊民伐罪序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兵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战常遇春(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援军抵达第三百四十八章 随州方面的应对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杀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二十五章 邓镇第一百九十七章 无处开源第三百四十九章 随州之战第十六章 临水镇(求推荐)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围之法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无望第三百二十七章 杂记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称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们的训练日常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二百八十二章 牺牲第二百零七章 突围之计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结援军见 进退两难间第三百二十二章 荒唐的战斗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忆第二十一章 徐城镇第二百三十七章 驱虎吞狼各有算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敌之计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讨贼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旧情未重惩(兼请假条)第二百四十六章 汝州城破第一百零九章 活捉第五十三章 绝望中的疯狂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战第二百七十七章 众人心思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骑士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四百二十四章 “合理”的处罚第二十一章 徐城镇第三百八十五章 踏春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顶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与丞相第四百五十二章 离间 伤亡第二百八十六章 答失八都鲁第四百二十五章 调任判官及南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溃败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二十九章 交战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掷第一百六十九章 争先第五百章 报捷 出使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战再起第四百七十章 殿前奏对第二百九十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