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混乱的天下

怀远军在结束了一系列大战之后,开始转入休整,刘明远也感受到这些年一直用兵,还是有些承受不了,于是决定暂缓用兵,用心治理地方,稳定根基,这才是王道。

但是和刘明远修养生机不同,此时天下群雄一团混战,各方的势力都被搅合进来了,一时间整个元朝竟然没有一处安生的地方,各地都是战乱不断,官军和义军反复厮杀。

刘福通此时已经攻占汴梁,达失八里战败而死,达失八里的长子孛罗帖木儿和守将竹贞带着残兵逃出汴梁,直接逃回了大都。

元帝念及达失八里战死在汴梁,于是册封孛罗帖木儿为都元帅,继续统领其父旧部,驻守大同一带,整顿兵马,准备再战。

孛罗帖木儿于是领着竹贞就去了大同,然后开始整顿兵马。其实达失八里也是逃出汴梁的,但是路上悲愤交加,加上身上还有重病,于是一命呜呼了。

孛罗帖木儿看到父亲病死了,于是就将达失八里草草掩埋,然后回到大都谎称达失八里战死在汴梁,尸骨还被乱军悬挂在汴梁城头上。

同时孛罗帖木儿还大肆贿赂此时深得元帝信任的哈麻,哈麻在元帝身边一再鼓吹达失八里的英勇,血战汴梁,最终战死,乃是大元的忠臣。

昏庸的元帝于是就册封了孛罗帖木儿,令他继续统兵,驻守大同。

哈麻是元帝罢免脱脱的罪魁祸首,此时脱脱已经死在云南,哈麻已经完全掌控了朝中大权,但是他的才能和脱脱相比相差甚远,而且哈麻嫉贤妒能,嫉恶如仇,此时又开始对董抟霄动手了。

董抟霄驻守山东,当年立下赫赫战功,平定江南有他重要的功劳,同时脱脱令他为山东行省总管,最令山东军政民政。

总管是战时的官职,早在唐朝就出现了,脱脱为了借助山东的力量,大理提拔了能干的董抟霄。

但是此时脱脱已经死在云南,哈麻对于董抟霄已经是恨之入骨,主要原因就是他是脱脱提拔的,但是因为董抟霄善战,元帝也非常赏识,而且山东是战略要地,北上就是元大都。

元帝也不想山东出事,于是哈麻多次诬陷董抟霄,都没有让元帝罢免董抟霄,一时间也让哈麻记恨不已。

此时机会终于来了,董抟霄为了山东的防御,收缩兵力,放弃了徐州,这下子可是让哈麻抓到了把柄,然后立刻弹劾董抟霄弃城逃命,让乱军进入山东,威胁大都。

元帝对于大都非常敏感,听了哈麻添油加醋的弹劾之后,顿时一阵暴怒,然后就将罢免了董抟霄的官职。

董抟霄的官职被罢免之后,令其兵马驻守益都,一时间山东战局危机。

但是哈麻丝毫不以为意,安排自己的亲信卜兰奚为山东行省宣慰使、平章,总领山东军政民政。

卜兰奚到了益都之后,自然是看不上驻守益都的董抟霄,于是就令董抟霄领兵驻守济南城。

董抟霄心中早已经是一片怒火,看着一群酒囊之辈的蒙古权贵来到山东,心中为山东担忧不已,但是此时也没有办法,只能起兵驻守济南。

董抟霄驻守济南之后,毛贵的大军也从曹州、东平进军,杀到了济南,但是很快就被董抟霄打败,然后毛贵退守曹州,整顿军马,准备再战。

此时其它两路北伐的义军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中路的关锋、潘诚兵分两路,一路攻破绛州、一路攻破沁州,直接杀入山西。

至于李喜喜和白不信,则是集中大军猛攻潼关,在经过数月的围攻之下,攻破潼关,杀入陕西,李武、崔德领兵杀奔长安,李喜喜、白不信领兵围攻凤翔。

一时间天下一片大乱,元庭各路守军纷纷溃败,山东、山西、陕西各地告急的文书雪花一般地飞入大都,让元帝妥欢帖木儿一时间成为了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如何是好。

于是元帝将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哈麻身上,但是哈麻一时间也没有了主意,他那里懂得兵事,只能一再催促给地守军围剿乱军。

但是各地守军早已经是惊弓之鸟,那里还有胆量和义军作战,纷纷驻守坚城,不敢出战。

洛阳的察罕帖木儿也是按兵不动,死守洛阳,刘福通大军围攻虎牢关三个月,察罕帖木儿拒不出战,最终刘福通粮草耗尽,不得不撤军回到汴梁。

随着刘福通北伐大军取的大胜,汴梁城中一片喜庆的场面,大宋朝时隔两百多年,终于还都汴梁了,一时间刘福通治下军民一片欢喜,汴梁城中更是张灯结彩,到处都是欢喜庆祝的百姓。

虽然攻打虎牢关不胜,但是大兵折损不多,主要是粮草耗尽,刘福通撤军回到了汴梁,将大军安顿在城外大营之后,就带着随从进入了汴梁城。

此时看到城中一片欢喜,张灯结彩,但是已经入汴梁城的刘福通看到之后,脸上突然浮现了一丝阴霾。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要节俭度日吗?怎么这样大张旗鼓举办灯会,这要耗费多少钱粮。”

刘福通朝着身边的弟弟刘六问道,随着刘福通的力量越来越强,刘福通也深感供养大军的困难,尤其是围攻虎牢关,足足三个月,要不是粮草耗尽,他很有可能攻破虎牢关,杀入洛阳城。

心中本来就不快,此时回到汴梁,看到的竟然是一片欢喜庆祝的场面,当初他一再派人回到汴梁督办狼草,但是汴梁朝中一再叫苦说已经无钱粮可用。

刘福通本来以为汴梁真的困难,也只能饮恨撤军,放了察罕帖木儿一次,但是回到汴梁看到眼前的场景之后,还有汴梁城中不少修缮一新的府院,刘福通心中一阵怒火。

刘六知道大哥的脾气,于是立刻说道:“大哥,这都是杜老夫子的主意,大宋朝还都汴梁,第一个春节,应当好好庆祝一下,这样也可以激励治下百姓的士气。”

刘福通一听,顿时怒了,他当初可是一再告诫杜遵道要节俭办事,一切以供养大军为主,但是回来才得知杜遵道竟然违背自己的意愿。

刘福通心中一阵怒火,虽然眼下义军一片大好,各路都取得了胜利,但是此时汴梁依然存在巨大威胁,那就是洛阳的察罕帖木儿。

察罕帖木儿勇猛善战,和他多次交手的刘福通深感棘手,此时天下大乱,察罕帖木儿更是谨慎小心,凭借洛阳虎牢、泗水的天险,死守洛阳,招兵备战。

刘福通知道一日不攻破洛阳,杀了察罕帖木儿,汴梁就一日不得安宁,所以刘福通一再出兵围攻汴梁。

当初攻下汴梁之后,他就令手下大将赵明达攻打洛阳,但是被察罕帖木儿打败,此时汴梁局面一稳定,刘福通随后又对洛阳进行了围攻,但是十万大军在虎牢关下三个月,眼看就要破关了,最后因为粮草不济,功败垂成。

刘福通心中一阵怒火,但是还是忍住了,随后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中。

翌日,汴梁城大朝会,因为刘福通回来了,韩林儿立刻召集百官朝会,刘福通其实是义军真正的统领,这一点韩林儿非常清楚,他其实就是一个傀儡。

大朝会百官跪拜,但是刘福通只需要行便礼就可以,而且在韩林儿身边还有一个位子,一直空着,这就是刘福通的位子,此时他回到汴梁了,自然是要坐回去。

韩林儿看着刘福通一身豪气地坐了下去,立刻笑着说道:“元帅辛苦了,此番征讨虽然没有攻破洛阳,但是已经是大败敌胆,更是振奋军威,让我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韩林儿的溜须拍马让刘福通心中多少有些好受了,毕竟此时天下大局对他还是非常有力的。

昨晚刘福通就一直在思索着眼下局面的得失,各路大军都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是唯独洛阳城是一个难啃的骨头。

刘福通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应该留下更多的人马攻打洛阳城,不该全部派出去,但是此时已经来不及了,眼下只能让察罕帖木儿在洛阳安稳地再带上一段时期了。

心中略微舒服了一些的刘福通此时还没有适应眼下的新环境,毕竟他已经出去三个月了。

当初他们进入汴梁城的时候,大宋朝的各种礼乐制度还没有建立,宫殿更是没有,战火让汴梁城一片废墟。此时看着宽敞的大堂,和规整的百官,刘福通多少有些不适应。

而且随后杜遵道就给刘福通的心中填了一些堵,杜遵道随后站了出来,然后朝着韩林儿说道:“启禀陛下,仰仗陛下天威,各路大宋军队势如破竹,捷报频传,眼下又是春节之日,陛下当派出使者,犒军重赏各路大军才是,以此来体现陛下的恩德,也让众将士为大宋朝继续建功立业。”

韩林儿一听,顿时一阵惊骇,他那里想到这个杜遵道平日里说些不靠谱的话就算了,但是此时刘福通就在眼前,竟然也说出这样的话。

要知道大宋朝是刘福通一手建立的,韩林儿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对于刘福通的军队更是没有任何威信,也从来不敢插手军队的事情。

而且刘福通也是牢牢控制军队,刘福通让刘六总领军政事务,坐镇汴梁的枢密院,刘六也是刘福通的亲弟弟。

至于各路大军也都是直接向刘福通的元帅府汇报,军令也都是刘福通直接发出。

至于韩林儿和一众百官,只是一个摆设,刘福通虽然给了他们不少权利,但是军队是绝对不让他们染指的,所以这些百官们也清楚军队的禁地,那是刘福通的天下,他们都不会去碰的。

听了杜遵道的话之后,刘福通顿时一阵黑脸,这是在宣扬韩林儿的威望,让军队感念韩林儿的恩德,这是刘福通绝对不会同意的。

杜遵道看到刘福通的黑脸,丝毫没有在意,然后突然朝着了刘福通说道:“刘元帅意下如何?”

刘福通忍着心中怒火,略微平复了一下,毕竟是在朝堂上,也不能直接暴怒,然后说道:“杜大人所言有理,自然是派人犒军才对。”

听了刘福通的话之后,杜遵道立刻朝着韩林儿说道:“还望陛下早日确定犒军人选,此事不易拖延,当尽快确定,这样也可以更好地让将士们感受到陛下的隆恩。”

杜遵道口口声声说韩林儿的恩德,丝毫没有提及刘福通,已经让刘福通心中一阵怒火了,此时他的话更是让韩林儿一阵苦恼,他怎么知道该派何人去呢?

“这事容朕回去想一想,朕一时还没有人选。”

韩林儿随后说道,同时也讨好地看了看身边的刘福通,一脸献媚的笑容。、

但是杜遵道丝毫不退让,然后说道:“如果陛下不嫌弃,臣愿意担任这个使者,出城犒军,还望陛下恩准。”

第316章 大战开始第034章 谋划元庭水师第318章 帖木儿之死第237章 高丽战略第269章 李思齐投降第304章 大明探险者第299章 俘虏小野一郎第096章 怀远军海军第236章 局面逆转第350章 达到金陵第220章 情报作战第023章 大战青山第211章 南下第一战第163章 南洋诸国第057章 魔鬼的演讲第298章 震动日本第209章 火枪部队第182章 眼下时局第093章 抱得美人归第150章 陈友仁兵败第168章 陈友谅的绝望第058章 新式海船第321章 登陆巴士拉第247章 安丰陷落第121章 山西乱局第011章 收服冯氏兄弟第089章 疯狂的陈友谅第188章 曹州困局第128章 科举考试科目第188章 曹州困局第067章 组建内侍营第095章 不大的战斗第262章 洛阳陷落第168章 陈友谅的绝望第345章 地中海联盟第192章 泉州出海第274章 犹太人曼施尔第262章 洛阳陷落第260章 扩廓帖木儿的悲剧第270章 北征草原第045章 李伯升救援第233章 朱元璋来金陵第182章 眼下时局第122章 自家开打第239章 庆州密谋第005章 桃园结义第266章 全面溃败第206章 升旗仪式第100章 最后的挣扎第194章 奥尔汗使者第040章 江南行省第257章 大难临头第174章 最后的退路第214章 敲诈勒索第242章 高丽乱局第341章 共同防务第327章 中途海战第232章 察罕帖木儿之死第274章 犹太人曼施尔第176章 陈友谅失败第133章 疯狂到底第306章 满载而归第196章 汴梁事变第279章 曼施尔来大明第339章 联盟奔溃第118章 大有可为第290章 大明的敌人第134章 诛杀赵普胜第288章 攻克云南第087章 混乱的天下第124章 朱重八的野心第249章 张家军覆灭第292章 攻占奉节第053章 治理地方第290章 大明的敌人第299章 俘虏小野一郎第084章 张士诚撤军第270章 北征草原第285章 吐蕃攻略第133章 疯狂到底第281章 来到金陵第249章 张家军覆灭第040章 江南行省第062章 东南方国珍第030章 襄城桥大战第089章 疯狂的陈友谅第314章 初次相遇第243章 火器部队的首战第057章 魔鬼的演讲第073章 陈友谅得势第250章 善后事宜第164章 锡兰洋第246章 东北到手第340章 进入地中海第249章 张家军覆灭第083章 张士德的后路第181章 收张定边第088章 越来越乱第145章 张定边的凶猛第158章 整合钱庄
第316章 大战开始第034章 谋划元庭水师第318章 帖木儿之死第237章 高丽战略第269章 李思齐投降第304章 大明探险者第299章 俘虏小野一郎第096章 怀远军海军第236章 局面逆转第350章 达到金陵第220章 情报作战第023章 大战青山第211章 南下第一战第163章 南洋诸国第057章 魔鬼的演讲第298章 震动日本第209章 火枪部队第182章 眼下时局第093章 抱得美人归第150章 陈友仁兵败第168章 陈友谅的绝望第058章 新式海船第321章 登陆巴士拉第247章 安丰陷落第121章 山西乱局第011章 收服冯氏兄弟第089章 疯狂的陈友谅第188章 曹州困局第128章 科举考试科目第188章 曹州困局第067章 组建内侍营第095章 不大的战斗第262章 洛阳陷落第168章 陈友谅的绝望第345章 地中海联盟第192章 泉州出海第274章 犹太人曼施尔第262章 洛阳陷落第260章 扩廓帖木儿的悲剧第270章 北征草原第045章 李伯升救援第233章 朱元璋来金陵第182章 眼下时局第122章 自家开打第239章 庆州密谋第005章 桃园结义第266章 全面溃败第206章 升旗仪式第100章 最后的挣扎第194章 奥尔汗使者第040章 江南行省第257章 大难临头第174章 最后的退路第214章 敲诈勒索第242章 高丽乱局第341章 共同防务第327章 中途海战第232章 察罕帖木儿之死第274章 犹太人曼施尔第176章 陈友谅失败第133章 疯狂到底第306章 满载而归第196章 汴梁事变第279章 曼施尔来大明第339章 联盟奔溃第118章 大有可为第290章 大明的敌人第134章 诛杀赵普胜第288章 攻克云南第087章 混乱的天下第124章 朱重八的野心第249章 张家军覆灭第292章 攻占奉节第053章 治理地方第290章 大明的敌人第299章 俘虏小野一郎第084章 张士诚撤军第270章 北征草原第285章 吐蕃攻略第133章 疯狂到底第281章 来到金陵第249章 张家军覆灭第040章 江南行省第062章 东南方国珍第030章 襄城桥大战第089章 疯狂的陈友谅第314章 初次相遇第243章 火器部队的首战第057章 魔鬼的演讲第073章 陈友谅得势第250章 善后事宜第164章 锡兰洋第246章 东北到手第340章 进入地中海第249章 张家军覆灭第083章 张士德的后路第181章 收张定边第088章 越来越乱第145章 张定边的凶猛第158章 整合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