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

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

信笺上写着的内容如下:

至正十三年三月十六日夜,当涂城也先帖木儿领城内元军夜袭我军大营。我军不敌,战败,退至和州城驻守。此战,我军损失两万余人,伤两万余人,杀敌一万余人。此战不利,皆因末将轻敌。

另外,此战中,程能与罗二虎两位将军作战勇猛,为掩护我军撤退,带领一万人留下断后,不幸战死于当涂城城下。

此战过失,皆末将之责。此战之败,末将方悟此句‘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所有罪责,末将愿一力担之。

只望将军能够给末将戴罪立功的机会,末将必能拿下当涂城。

写于至正十三年三月十七日卯时。

程德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甘。

看着面前一脸疲惫的亲兵,便挥手道:“你先下去好好休息!”

“是。”亲兵恭敬地行礼,出了书房。

良久。

程德对着屋外喊道:“来人,传本王旨意,让礼部左侍郎宋瓒、宣传部左侍郎施耐庵来书房见本王!”

“遵旨!”屋外的亲兵立即高声应道。

程德静坐在伏案旁,默想着程能与罗二虎两人。

两人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程能和罗二虎,都是程德发掘出的有军事天才的将领,只要多加历练,未来肯定能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将军。

没想到,他们二人,就倒在了当涂一战中。

想着想着,程德心中无限感慨,感到深深的惋惜。

只可惜这世上没有什么如果。

程能与罗二虎之死,让程德意识到成长的将领是需要代价的。

一名成长起来的将领,必然面临生死间的大恐怖。闯过去了,则逐渐靠近那个将军之梦。如果没有闯过去,将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如今当涂一战,可以说是损失太大了。尤其是程能与罗二虎之死,让程德心中尤为心痛。

此战之败,必然要有个担责的,而李三七也愿意担责。

只是,眼下时节,他若是撤掉李三七,这临时换将的影响将会动摇军心。

看来,此次只能同意李三七戴罪立功一事了。

至于李三七之过,只能等他拿下当涂城再论。

没过多久。

宋瓒与施耐庵到了。

程德一看到宋瓒与施耐庵,直接挥手制止了他们的行礼,接着将信笺递给他们看。

宋瓒与施耐庵看完后,他们神情都极为严肃,脸上也布满了凝重。

见此,程德便对他们说道:“本王之所以召你们前来,本意是想要和你们说一说关于程能与罗二虎之事。虽然他们都战死了,但是,他们二人之死,却为我主力大军争取到了生机。即便他们死了,他们的功劳也不会被抹去。本王思虑许久,凭借他们二人的功劳,应当将他们二人都追封为泗州郡侯。另外,本王会在南京城择一处兴建忠臣祠祭祀他们。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施耐庵也趁机进言道:“淮王,微臣以为,程能与罗二虎两人战死沙场一事,可编入《大明英雄录》中。”

程德目光若有所思地看着施耐庵:“《大明英雄录》可是你接下来要写的书?”

施耐庵点了点头:“正是。”

“既然如此,此事本王便允准了。此外,程能战死无后,当择一孤儿过继到程能名下,以保程能香火不绝。同时,这功臣之后,本王也要赏赐。罗二虎长子弱冠之龄后,可继承罗二虎泗州郡侯之爵。至于程能,选择出承继他香火的孤儿待弱冠之年后,亦可继承程能的泗州郡侯之爵。”

“此事,由宋瓒负责,替本王去办。还有,罗二虎今后家中一应开销,都从本王府库拨付。若是程能之子选定后,同样如此。这程能之子可要细细挑选,尤其是要考察他的品行。等确定了人选后,可上报给我,到时候本王会见一见。”

“遵旨!”宋瓒连忙应道。

“当涂之败,让本王痛惜不已,恨不得前往当涂城,与那也先帖木儿一战,继而为程能、罗二虎二人报了此等血仇。”

程德说到此处,便有意停顿了下。

而宋瓒与施耐庵听到这里时,他们脸色一变。

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这上战场杀敌一事,凭借程德如今的身份,在宋瓒与施耐庵他们看来,已经并不适合了。

当然,如果程德的长子程标成人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只是,现实是没有这个如果。

他们二人都决定了,如果程德要是坚持在这个时候跑到当涂城去打仗,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拦住程德。

见到宋瓒与施耐庵二人的神情后,程德心中对于大臣们的想法,也借此略知一二。

“然而本王坐镇南京城,乃重中之重。无论是冯国用,还是耿再成、李三七他们,他们每日作战之消耗,都需要本王想方设法筹集。此事,如果不经过本王之手,本王并不放心。”程德忽然补充道。

宋瓒与施耐庵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各自心中都松了口气。

只要淮王不上战场就好,不然,如果他们今天没有拦住淮王,他们相信明日其余各部官吏必然将他们骂得狗血淋头。

这种罪责,他们可不想承担。

他们都在想,要是这个时候淮王将其余各部主事官吏都召集过来,那他们面对的压力,也就不会这么大了。

“淮王,胜败乃兵家常事。李将军之能,以往之战绩可见一二,是以淮王不必过于忧虑。微臣相信李将军经历此战之败,今后作战领兵之能,必然能够更进一步。换言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施耐庵似乎看出了程德心中的抑郁,便出言安慰道。

宋瓒也附和道:“是啊,施大人之言不无道理,淮王可莫过于担忧。李将军统军之能,我大明有识之士无有不知。”

程德的目光从施耐庵和宋瓒身上一一扫过,叹道:“此次当涂失利,本王定让李三七总结一下其中原因,然后补录进入泗州军事学院教材中,并传令军中上下将领都要学习和反思,各自都写一份心得。”

“淮王,此事,便交由微臣去做吧!微臣必当办好此事。”施耐庵主动将此事担了下来。

程德满意地望着施耐庵:“此事,交给你,本王很放心。”

施耐庵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宋瓒则是在一旁看得很羡慕。

在宋瓒看来,程德这句话,可是饱含了对施耐庵的极大信任。

如果不出意外,今后这施耐庵的前程必然是光明的。

仕途上必然能走到更远的地步。

“本王要说之事,可都全说完了。不过,本王刚刚想到一事,那就是本王要派一个人代本王前往和州城一趟。一来,则是吊唁程能与罗二虎,二来便是代本王慰问军中上下,三来便是告诉李三七,让他不要多想,本王信他,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希望他能早日拿下当涂城。”

“不知二位爱卿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听到程德的话,宋瓒摇了摇头。

施耐庵则是略做沉思一番,便开口道:“本着举贤不避亲之意。宣传部右侍郎罗贯中,依微臣看来,就很适合。”

程德诧异地看着施耐庵,也点头道:“那就由罗贯中代本王走一趟吧!就让他明日卯时出发吧。此外,本王会支援李三七三万人马,也由他一并带去和州城,并交由李三七。至于三万兵马,待会儿本王会下一道旨意,让人去点齐三万兵马。这事情,就由你和罗贯中说吧!”

施耐庵重重地回应道:“微臣遵旨。”

程德脸上神色恢复了平静:“你们二人都下去吧,本王正好有些乏了。”

施耐庵与宋瓒两人都向程德规规矩矩地行完一礼,便迈出了书房的大门,随后书房的大门也被施耐庵带上。

程德目送着他们离去后,神情有些落寞,轻叹一声:“才当淮王不久,没想到,就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程德能够感受到,自成了淮王之后,大臣们与他都保持着一种距离。

面对这种事情,他心中极为无奈。

即便是与他关系较好的施耐庵,从刚刚的谈话中,他也能感受到施耐庵主动与他保持的疏离感。

莫非,这就是孤家寡人吗?

称孤道寡,这才刚开始,如果将来真有机会一统天下,那又该是何种孤独呢?

忽而,程德想到了在书房旁边的另一间书房。

那里,正是内阁在忙着处理事情。

也将是内阁办公之地。

如今他所在的书房,今后几个月都将是他私人接见大臣和读书的地方。

转眼间。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的功夫,就过去了。

(本章完)

第274章 征虏大将军人选,东北王真实身份第28章 经天纬地吕不用第71章 泗州律法,改革官制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278章 天下三分,处置何家第136章 章溢谈泗州港口提联姻,何七一效仿第159章 《大周日报》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确用法第17章 入世第134章 李善长与吕不用交锋败,《泗州律法第198章 朱元璋的野心青史留名第257章 黄州大战落幕(陈友谅:今日我虽死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陈友谅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论忧愁,刘仁决定继第242章 对外国策雏形第33章 王霸之基第12章 成功夺取泗州城第242章 对外国策雏形第256章 黄州之战(九)第18章 人心难测,不如不测第150章 江山路,喧鼙鼓第242章 对外国策雏形第80章 泗州英灵祠第12章 成功夺取泗州城第159章 《大周日报》第54章 何三五归来第117章 张邋遢:天意难测第245章 程德:眼下有个扬名天下的机会第7章 安排第82章 李善长的谋划,程德的愤怒第256章 黄州之战(九)第205章 开路先锋耿再成第238章 张士诚的背刺第158章 脱脱的退意第225章 天下何种人最为快活?第32章 终得濠州,锦衣卫登场第195章 和州终克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138章 李孝慈主动提出学兵法,淮安路八百第130章 血染夕阳别样红,江都城宣告失守第272章 宣政殿武将请战,对付东北王人选第21章 攻克盱眙第189章 为陈霆解惑第257章 黄州大战落幕(陈友谅:今日我虽死第39章 病来如山倒第172章 为科学院选才之研究院第217章 当涂城八百里急报第68章 朱元璋的消息第266章 沈万三求见,国库再进账五百万两第17章 入世第284章 一统天下,神武元年第30章 苍天佑你不佑我第245章 程德:眼下有个扬名天下的机会第14章 肃正风气第94章 一个和尚,能造成什么威胁第193章 诈城计策失败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第274章 征虏大将军人选,东北王真实身份第110章 程德闻名天下,张士城欲起事第123章 姚广孝用鸡鸣狗盗之徒,行离间计第238章 张士诚的背刺第95章 以德为本治理方略论(一)第23章 夜夺定远第100章 破局的关键——洪泽城第244章 陈友谅:你要相信朕的眼光第82章 李善长的谋划,程德的愤怒第5章 狐假虎威第228章 安庆之战与《大明日报》第198章 朱元璋的野心青史留名第34章 逐个击破,人才纷投第280章 所谓君臣一心第32章 终得濠州,锦衣卫登场第224章 布局北方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陈友谅第54章 何三五归来第112章 冯国用的心病第31章 滁州败,濠州谋,马秀英现第62章 胜不骄,败不馁第142章 方丈赠五徒,泗州军再增五猛将第35章 李善长的面试第100章 破局的关键——洪泽城第158章 脱脱的退意第100章 破局的关键——洪泽城第274章 征虏大将军人选,东北王真实身份第146章 洪泽商人主动提议开港招商,汝中柏第77章 元廷诏令第205章 开路先锋耿再成第250章 黄州大战(三)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第192章 徐达献计攻和州第209章 背水一战第183章 剑指金陵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第124章 巩卜班中计惨死,七万大军来投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213章 大明君臣论战余阙 天完陈友谅,还是第144章 龚伯遂:既然丞相无情在先,那么就第4章 泗州城东门守军第3章 我有个愿望
第274章 征虏大将军人选,东北王真实身份第28章 经天纬地吕不用第71章 泗州律法,改革官制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278章 天下三分,处置何家第136章 章溢谈泗州港口提联姻,何七一效仿第159章 《大周日报》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确用法第17章 入世第134章 李善长与吕不用交锋败,《泗州律法第198章 朱元璋的野心青史留名第257章 黄州大战落幕(陈友谅:今日我虽死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陈友谅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论忧愁,刘仁决定继第242章 对外国策雏形第33章 王霸之基第12章 成功夺取泗州城第242章 对外国策雏形第256章 黄州之战(九)第18章 人心难测,不如不测第150章 江山路,喧鼙鼓第242章 对外国策雏形第80章 泗州英灵祠第12章 成功夺取泗州城第159章 《大周日报》第54章 何三五归来第117章 张邋遢:天意难测第245章 程德:眼下有个扬名天下的机会第7章 安排第82章 李善长的谋划,程德的愤怒第256章 黄州之战(九)第205章 开路先锋耿再成第238章 张士诚的背刺第158章 脱脱的退意第225章 天下何种人最为快活?第32章 终得濠州,锦衣卫登场第195章 和州终克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138章 李孝慈主动提出学兵法,淮安路八百第130章 血染夕阳别样红,江都城宣告失守第272章 宣政殿武将请战,对付东北王人选第21章 攻克盱眙第189章 为陈霆解惑第257章 黄州大战落幕(陈友谅:今日我虽死第39章 病来如山倒第172章 为科学院选才之研究院第217章 当涂城八百里急报第68章 朱元璋的消息第266章 沈万三求见,国库再进账五百万两第17章 入世第284章 一统天下,神武元年第30章 苍天佑你不佑我第245章 程德:眼下有个扬名天下的机会第14章 肃正风气第94章 一个和尚,能造成什么威胁第193章 诈城计策失败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第274章 征虏大将军人选,东北王真实身份第110章 程德闻名天下,张士城欲起事第123章 姚广孝用鸡鸣狗盗之徒,行离间计第238章 张士诚的背刺第95章 以德为本治理方略论(一)第23章 夜夺定远第100章 破局的关键——洪泽城第244章 陈友谅:你要相信朕的眼光第82章 李善长的谋划,程德的愤怒第5章 狐假虎威第228章 安庆之战与《大明日报》第198章 朱元璋的野心青史留名第34章 逐个击破,人才纷投第280章 所谓君臣一心第32章 终得濠州,锦衣卫登场第224章 布局北方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陈友谅第54章 何三五归来第112章 冯国用的心病第31章 滁州败,濠州谋,马秀英现第62章 胜不骄,败不馁第142章 方丈赠五徒,泗州军再增五猛将第35章 李善长的面试第100章 破局的关键——洪泽城第158章 脱脱的退意第100章 破局的关键——洪泽城第274章 征虏大将军人选,东北王真实身份第146章 洪泽商人主动提议开港招商,汝中柏第77章 元廷诏令第205章 开路先锋耿再成第250章 黄州大战(三)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第192章 徐达献计攻和州第209章 背水一战第183章 剑指金陵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第124章 巩卜班中计惨死,七万大军来投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213章 大明君臣论战余阙 天完陈友谅,还是第144章 龚伯遂:既然丞相无情在先,那么就第4章 泗州城东门守军第3章 我有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