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征虏大将军人选,东北王真实身份

宣政殿,因为程德的话,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短暂的安静,让武将们纷纷陷入沉思。

程德见此,面带浅笑。

文臣那一列,所有人都有些诧异地看向武将那一列。

谁也没想到,刚刚都一门心思为请战一事争破头的武将,到了现在,却又不争了。

这一幕,让文臣众人有些错愕。

但是很快,他们就想明白了,这些武将为了成为讨伐北元的主将,肯定是在想着讨伐北元的计策,好说服陛下,让陛下采用他的计策,并以他为主将。

以李善长为首的文臣,此时,也都开动脑筋,想着能不能在讨伐北元一事上,分一分一杯羹,好能也立下功劳。

于是,文臣也都思索着,或低头沉思,或闭目默思,或念念有词……

程德望着眼前宣政殿的这一幕,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

大明,有这帮臣子,一定能国力鼎盛,蒸蒸日上的。

对于大明,程德很有信心。

见所有大臣都在思索,八岁的儿子程标忽地将目光看向程德,程德也看向程标。

“标儿,可有什么疑问?”程德压低声音问道。

程标暼了一下底下文武大臣,见他们注意力不在自己这边,然后才将视线移到程德身上。

“父皇,那些武将伯伯们怎么都不说话了,是因为讨伐北元一事太难,还是他们在思索如何讨伐北元?”程标轻声问道。

程德笑了,便问:“那标儿以为是哪种呢?”

程标认真思索,须臾,方回道:“父皇,标儿记得您说过,这些武将伯伯都是精通兵法,通晓军事之人,所以,标儿认为,对于这些伯伯们来说,肯定不是因为讨伐北元太难,他们是在思索如何讨伐北元。”

程德目露欣慰,“标儿说得没错,他们都是在思索着如何讨伐北元。”

听到程德的回答,程标小脸上露出微笑。

只是,底下的李三七忽地说道:“陛下,臣刚刚思得一计。”

程标脸上笑容消失,重新恢复了沉稳而严肃的模样,目不斜视,挺直身子,端坐如松。

其余武将纷纷诧异地看向李三七,至于文臣那一列,都是目露惊讶。

竟然这么快,就想到了讨伐北元?

这也太快了吧!

见此,程德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将目光看向李三七,“何计?”

语速平缓,语气平淡。

李三七没有丝毫犹豫,开口说道:“战术从属于战略,战略从属于政治,而政治从属于经济,这就是原则。”

“我们大明若是要讨伐北元而北进中原,就必须要争取北方中原百姓的民心支持。”

“陛下可以向天下,发布北伐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可以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也是陛下最初起事反元的目标,如今在北伐中打起,一来可以向天下百姓表明陛下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坚持抗元的决心,二来,以此来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这就是北伐的战略,也属于政治。这个问题确定了,那么,就是关于经济的比拼了,说通俗点,也就是钱、粮、武器等方面的比拼。”

“末将以为,论粮食,如今大明各地粮仓都屯满了粮食,可供我大明军队持久地与元朝作战,从而处于不败之地。”

“而论武器,如今新式圣武大炮第七代,威力巨大,精准度极高,可以打出三百丈的射程。新式火铳也已经到了第十代,射程达到了一百五十丈远,准确度更是改进到了七成左右,接近八成。”

“若是将新式圣武大炮第七代、新式火铳第十代,全都拉到北伐战场上,可以最大程度杀敌,而减少我大明军的伤亡。”

“在末将看来,此所谓以武器强而胜。”

“唯一的弊端,若是将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拉入到北伐战场,就是太消耗钱了,但末将以为,若是能凭借这些武器迅速消灭北元,结束天下战乱,而让天下一统,则天下元气可以早些恢复,北方人口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反而对于大明的强盛而从心底发自内心敬畏、顺服,对于大明国力增强,稳定天下民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末将以为这些都是值得的。”

“末将的计策便是凭借武器上的优势,直接迅速地平定北方,消灭北元。如此一来,可以让天下万民早些恢复元气。”

“而且,此举还可以保存大明的军事力量,用以应对其他敌人。”

李三七说完后,满朝文武大臣纷纷陷入沉思。

尤其是武将一列中,许多人都惊讶地望着李三七的背影。

程德深深地看了一眼李三七,他也没想到李三七竟然能有如此高论,心中对李三七的表现感到很欣慰。

“诸位爱卿都说说,镇国侯所言如何?”程德扫了一眼群臣问道。

群臣一片安静,无人回应。

就在这时,冯国用出列,说道:“回陛下,末将以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绝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终究还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这些都是要人去掌握的。”

“在末将看来,战场,不是盲目的杀戮,而是智慧的比拼。”

“即便有新式圣武大炮、新式火铳,但它们都是需要人去指挥的。”

“如果说智慧的使用它们,就可以少一些消耗,这样也可以减少一些钱的损失。”

“当然,末将还是赞成镇国侯的看法,但末将以为这些强大的武器,需要智慧的指挥,一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二来智慧使用它们,可以积累这方面的经验,方便完善大明以后领军打仗的兵法。”

“这些,都是末将的看法,还望陛下明鉴。”

程德点点头,“英侯之言,朕以为善。结合镇国侯与英侯之言,对于此次如何讨伐北元,想必诸位爱卿也都心中有数了。”

“朕以为,如果武器改进了,技术有了新的进步,那么军事组织的形式、军队指挥的方法也会随着改变。”

“朕希望诸位领军的将领,不要抱着以前的那种领军方法而不因时而变,如今大明武器强盛无比,诸位领军将领的一些领军方法,也都要与强大的武器相匹配才行。”

“这一次讨伐北元中,与北元相战的战争经验,朕希望诸位将领都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然后多加思索,多加在今后的战场上验证,以便今后能整理一套新的兵法教材,然后传授于军事学院。”

“讨伐北元,朕意已决,令镇国侯李三七担任征虏大将军,英侯冯国用担任副将军,领军五十万北伐。”

“邓友德、张九四、魏晓、杨威、徐达、周德兴、耿再成、花云、张九一、刘重五、刘仁、徐英杰、程莹、冯胜、傅友德、等人受镇国侯统领。”

“罗茂、刘伯温、何文辉、叶兑、冯章、龚伯遂,你们六人,以罗茂为首席军师参谋,其余人皆受其节制,随军而出动。”

李三七、冯国用等人纷纷躬身行礼:“末将(微臣)遵旨。”

“半月之后,大军即可出动。”

“从明日起,朕向天下发布讨伐北元檄文。”

“大明各部都要配合此次大军出动,朕希望诸位臣工能够尽心尽力,为大明一统天下而努力,朕有言在先,在大明一统天下后,朕会根据诸位臣工在大明讨伐北元期间所做的贡献而给予封赏。”

“此次封赏,绝对空前绝后。”

“世袭国公爵、非世袭国公爵、世袭侯爵、非世袭侯爵、伯爵等爵位,朕都会在大明一统天下后封赏以昭告天下,望尔等知悉。”

程德的话说完后,满殿文武大臣纷纷道:“臣等遵旨。”

程德瞥了一眼程忠,程忠心领神会,便开口道:“退朝——”

满殿文武大臣,除了吕不用、姚广孝、朱元璋、陈霆,还有锦衣卫指挥使张七九留下后,其他人全都退了出去。

程德扫了一眼五人,然后才平静地开口道:“接下来,朕之所言,朕希望尔等都不要与他人言。若是被朕发现事情泄密,朕决不轻饶。”

吕不用等人纷纷心神一凛,都屏息凝神,抬头看向程德。

程德这才说道:“北方新近而闻名天下之东北王,其人实为大明后军都督府左都督何三五。”

程德话才落下,所有人目光里充满了不敢置信。

吕不用、姚广孝心中震惊之后,快速恢复了平静。

朱元璋、陈霆两人心中久久难平。

第59章 金湖论战,方母教子第24章 贾鲁围定远第172章 为科学院选才之研究院第56章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第80章 泗州英灵祠第7章 安排第21章 攻克盱眙第118章 冯国用舍生忘死,终下滁州城第49章 濠州之殇,初闻噩耗第33章 王霸之基第268章 高俸养廉,彻查泗州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气,朕心甚悦第96章 以德为本治理方略论(二)第130章 血染夕阳别样红,江都城宣告失守第178章 程德赴约人间醉,意外见到沈万三第118章 冯国用舍生忘死,终下滁州城第137章 泗州军事学院讲学第90章 韩伯高的投名状第225章 天下何种人最为快活?上架感言第27章 仁义之道第8章 暗涌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论忧愁,刘仁决定继第121章 李善长调任吏部主簿第75章 施耐庵拜见上位第254章 黄州大战(七)第51章 千载一时,不可失也第77章 元廷诏令第61章 坐镇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锋常遇春第126章 为缓泗州军缺粮之困,姚广孝献计攻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235章 治国,就是治吏第136章 章溢谈泗州港口提联姻,何七一效仿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243章 虎口关困境第274章 征虏大将军人选,东北王真实身份第260章 大明朝议,御史大夫黄显第70章 泗州琐事第114章 安东州告急第17章 入世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146章 洪泽商人主动提议开港招商,汝中柏第272章 宣政殿武将请战,对付东北王人选第271章 蓝玉之请,五年之后第130章 血染夕阳别样红,江都城宣告失守第182章 高记酒肆第3章 我有个愿望第163章 陈友谅:当我高高在上的时候,无人第168章 和马黎诺里的一场交易第144章 龚伯遂:既然丞相无情在先,那么就第129章 脱脱:我定要让那程德后悔不迭第152章 论历史定律与周礼,崔莹归心泗州军第230章 陈友谅:杀你,只因为你阻挡了我第118章 冯国用舍生忘死,终下滁州城第65章 元使突至第279章 何三五使计而刘张妥协,大魏吏部尚第73章 城隍杀戮,义子沐英 徐司马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第132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124章 巩卜班中计惨死,七万大军来投第133章 张七九心甘情愿做红娘,程德计划在第209章 背水一战第24章 贾鲁围定远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26章 天下无饥第265章 衍圣公人选第14章 肃正风气第74章 天作之合,宾主尽欢第59章 金湖论战,方母教子第91章 孔家子弟来相投,誓摘孔圣公名头第205章 开路先锋耿再成第95章 以德为本治理方略论(一)第19章 泗州军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惨烈的攻第263章 罗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杀心起第17章 入世第215章 骇人听闻的匿名举报信第22章 冯家寨收英才第83章 闻悲声不悲第133章 张七九心甘情愿做红娘,程德计划在第129章 脱脱:我定要让那程德后悔不迭第163章 陈友谅:当我高高在上的时候,无人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确用法第17章 入世第101章 夜袭元军,扬泗州军之名第254章 黄州大战(七)第72章 泗州军事学院第121章 李善长调任吏部主簿第231章 联周抗明第217章 当涂城八百里急报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第73章 城隍杀戮,义子沐英 徐司马第114章 安东州告急第169章 科举各科主考官第249章 黄州大战(二)第204章 康茂才:在座诸位不知几人能活?第55章 元朝欲招安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2章 成为牌子头统领第70章 泗州琐事
第59章 金湖论战,方母教子第24章 贾鲁围定远第172章 为科学院选才之研究院第56章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第80章 泗州英灵祠第7章 安排第21章 攻克盱眙第118章 冯国用舍生忘死,终下滁州城第49章 濠州之殇,初闻噩耗第33章 王霸之基第268章 高俸养廉,彻查泗州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气,朕心甚悦第96章 以德为本治理方略论(二)第130章 血染夕阳别样红,江都城宣告失守第178章 程德赴约人间醉,意外见到沈万三第118章 冯国用舍生忘死,终下滁州城第137章 泗州军事学院讲学第90章 韩伯高的投名状第225章 天下何种人最为快活?上架感言第27章 仁义之道第8章 暗涌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论忧愁,刘仁决定继第121章 李善长调任吏部主簿第75章 施耐庵拜见上位第254章 黄州大战(七)第51章 千载一时,不可失也第77章 元廷诏令第61章 坐镇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锋常遇春第126章 为缓泗州军缺粮之困,姚广孝献计攻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235章 治国,就是治吏第136章 章溢谈泗州港口提联姻,何七一效仿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243章 虎口关困境第274章 征虏大将军人选,东北王真实身份第260章 大明朝议,御史大夫黄显第70章 泗州琐事第114章 安东州告急第17章 入世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146章 洪泽商人主动提议开港招商,汝中柏第272章 宣政殿武将请战,对付东北王人选第271章 蓝玉之请,五年之后第130章 血染夕阳别样红,江都城宣告失守第182章 高记酒肆第3章 我有个愿望第163章 陈友谅:当我高高在上的时候,无人第168章 和马黎诺里的一场交易第144章 龚伯遂:既然丞相无情在先,那么就第129章 脱脱:我定要让那程德后悔不迭第152章 论历史定律与周礼,崔莹归心泗州军第230章 陈友谅:杀你,只因为你阻挡了我第118章 冯国用舍生忘死,终下滁州城第65章 元使突至第279章 何三五使计而刘张妥协,大魏吏部尚第73章 城隍杀戮,义子沐英 徐司马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第132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124章 巩卜班中计惨死,七万大军来投第133章 张七九心甘情愿做红娘,程德计划在第209章 背水一战第24章 贾鲁围定远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26章 天下无饥第265章 衍圣公人选第14章 肃正风气第74章 天作之合,宾主尽欢第59章 金湖论战,方母教子第91章 孔家子弟来相投,誓摘孔圣公名头第205章 开路先锋耿再成第95章 以德为本治理方略论(一)第19章 泗州军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惨烈的攻第263章 罗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杀心起第17章 入世第215章 骇人听闻的匿名举报信第22章 冯家寨收英才第83章 闻悲声不悲第133章 张七九心甘情愿做红娘,程德计划在第129章 脱脱:我定要让那程德后悔不迭第163章 陈友谅:当我高高在上的时候,无人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确用法第17章 入世第101章 夜袭元军,扬泗州军之名第254章 黄州大战(七)第72章 泗州军事学院第121章 李善长调任吏部主簿第231章 联周抗明第217章 当涂城八百里急报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第73章 城隍杀戮,义子沐英 徐司马第114章 安东州告急第169章 科举各科主考官第249章 黄州大战(二)第204章 康茂才:在座诸位不知几人能活?第55章 元朝欲招安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2章 成为牌子头统领第70章 泗州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