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一章 机遇

(谢:秋风无尘、神奇的金甲虫、moshaocong、菲月迷情等兄弟的赏。谢:可乐加点冰、李又猛、100个可能、休闲浪人、悠悠闲人LN等兄弟的票。)

“你们迟了。”城下那士兵的叫喊声传来:“在我喊出一之前,你们投降才成。可惜,我喊出了一之后,你们才答应了投降。二十息的时间却已经过了。你们已经失去了投降的机会。”

“什么?”城头一片惊愕。

秦三山大声叫道:“只是一息时间,犯得着这样么?”

“对你们而言,一息时间不算什么。但在我神策军而言,一息前后,便是关乎军令的大事。我家柳大将军的命令我已经传达的很清楚了,二十息时间给你们考虑,而你们过了二十息时间,对不住了。”那士兵高声说罢,拨马而回。

城头上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傻了眼,事情怎么变成了这般样子,神策军也太古板了。但很快,他们便将矛头对准了秦三山。

“若不是你废话连篇,装逼装孙子装好汉,怎么会变成这样?”

“草你娘的,强行装孙子,害的老子们都要没命了。你本就是个懦夫,根本不敢打仗,装你娘的逼。”

“狗日的,你第一个去杀敌,与城共存亡去吧。”

骂声一片,有人恨不得便要动手宰了秦三山了。

秦三山哭丧着脸叫道:“现在埋怨我有什么用?咱们快些准备守城吧,我的天,老子这是造了什么孽。”

“守你娘,你自己去守吧。”士兵们大骂道。

神策军骑兵的攻势瞬息便至,而坊州也没有撑过一顿饭的时间便告陷落。这种情形下谁会去傻到死守城池?神策军骑兵的攻城刚刚开始,城头的士兵便大批逃走,只剩下少量的兵马抵抗。那又如何能抵挡海潮般的进攻。

神策军骑兵只付出了八人轻伤的代价便攻入坊州城。城中守军剢突狼奔四散而逃,守将秦三山和太守张元双双被杀,另有数百士兵昏了头妄图抵抗,自然也无情被砍杀。很短时间内,坊州便告陷落。

这三万骑兵正是从东路直奔长安的柳钧率领的神策军骑兵。为了缩短路程早一日抵达长安,柳钧选择的路线极为冒险。从丰州发兵之后,他没有选择从东路胜州至银州的安全线路行军。这条路线是沿着沙漠和戈壁的边缘官道而行,固然是安全可靠。但那条路线会耽搁起码一天半的时间。柳钧选择的是直接从丰州往南,穿越方圆近百里的库布齐沙漠,再穿越七十多里的大戈壁滩,然后再穿越两百多里的毛乌素沙漠腹地,直接杀到关内道道口的夏州城下。

虽然从丰州到夏州,直线距离不过四百多里,若是骑兵正常行军,不过两天的路程。但所经之处黄沙漫漫砂砾纵横,这样的道路在两天时间内走完,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但柳钧的兵马做到了这一点。

当三万骑兵裹挟着砂砾出现夏州城下时,夏州的两千守军甚至都毫无知觉。被柳钧趁着夜色席卷而至,瞬间占领了夏州城。这之后,一天一夜时间,神策军骑兵席卷了夏州以南的云中、宁朔、定襄、浑州、延州等七八座城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抵达了长安以北三百余里的坊州。因为时间紧迫,柳钧甚至来不及让这些城池中的对手多考虑考虑,所以,他定下了二十息受降时间的限制,超过了二十息时间不投降,便是猛攻城池毫不留情。坊州守将秦三山便是超过了一息时间没有投降,便后悔莫及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坊州攻克,下一个目标便是蒲州了。蒲州是长安城北的最后一道门户,也是比前面所有的城池都坚固巨大的城池。当初神策军大军出动平叛,采取清扫长安周边城池的策略,最后攻克的便是蒲州城,并且大军还驻扎在蒲州数月之久。所以柳钧知道蒲州城的城防和规模,也知道蒲州城中的守军一定不少。

鉴于此,即便时间宝贵,柳钧很想尽快赶到长安城下,对长安城造成威慑,并且截断李光弼大军的两道缓解蜀地的压力。但他也不得不让疲惫的士兵们好好的休息一天。因为要拿下蒲州城,可不必路上的这些城池,可以轻松的攻克。人马都要恢复体力补充体力,否则很可能被拖在蒲州。

大军在坊州整整休整了一个白天的时间。士兵战马吃喝的饱饱的,然后开始倒头大睡。直到夕阳西下时分,莽莽的号角声响起,士兵们纷纷起身来,他们知道出发的时间又到了。吃了干粮后,兵马整顿再发。行了四十里后天便黑了。但好在两个时辰后,下弦月升上了天空。虽然已经是下旬,但其实也只是七月十八,月亮还不弱,所以兵马倒也可以顺利的前行。黎明时分,在距离蒲州城五十里的荒野上,兵马做了最后一次休整。填饱了肚子,喝足了水,马儿也吃饱了草料时,大军加快速度。朝阳初升时,三万骑兵已经精神抖擞的抵达了蒲州城下。

蒲州城中的兵马确实不少。从洛阳太原等地东调的朝廷兵马已经在几日前陆续抵达长安。长安城中已经有近四万兵马的镇守。而长安周边的一些城池也增派了兵力。蒲州城中便有一只七千人的兵马。领军的守将不是别人,正是当初长安李瑁率唐军和回纥联军攻击长安的时候,在史思明死后率军开城投降的田承嗣。

当初史朝义和田承嗣献出长安投诚之后,朝廷兑现了承诺,给史朝义加了王爵,并且让他回到幽州城去。但史

朝义其实只是得了个空头的王爵,幽州等地的兵马朝廷是根本不可能再交给他来掌管了。所以虽然挂了个范阳平卢两道节度使的名号,但其实史朝义便只是个闲人而已。兵马财政之权全部被李瑁派去的专人执掌。对此史朝义虽然心中恼怒,但也不敢多言。

而相交史朝义的情形,田承嗣的情况要好的多。

投诚之后,史朝义对田承嗣亲手将自己父亲史思明推下城墙的行为耿耿于怀。所以田承嗣和史朝义之间在投诚之后便再无交集。史朝义回去范阳,田承嗣却没有跟着去。而是留在了长安。

因为田承嗣确实是长安献城投降的主导,并且也是个有名的战将,所以李瑁和李光弼君臣对他还是有所看重的。但毕竟他是个降将,又是个曾经参与安禄山叛乱的主要将领,所以李瑁和李光弼对他也防着一手的。京城主力禁军将领的位置他是不要想的,这样的人放在身边也不太放心。但也不能让他单独去某处领军,指不定这家伙又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于是乎,在既防又用的心理下,李光弼将田承嗣安了个蒲州太守的职位,给了他四千老弱兵马,让他去蒲州驻守。这蒲州在长安北边,实际上位置并不重要。而且距离长安又不远,有什么风水草动可以随时察觉,所以实际上让田承嗣在蒲州呆着,正是朝廷既防又想用的矛盾心理的体现。

田承嗣自己其实也知道自己处境的尴尬。虽然李瑁和李光弼对自己和蔼可亲,但田承嗣知道那是表象。他们对自己的不信任其实根本不用说出来,从气场便能感觉的到。但田承嗣从来就不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就像当初毅然背叛史思明一样,当他知道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他从来都是一个积极的改变者。在这件事上,田承嗣知道,自己必须要有一个契机能够向朝廷证明自己的忠心和自己的能力。积极行动打消朝廷的顾虑才是正道,而非是自暴自弃抱怨连天。

所以,在抵达蒲州之后,带着那四千老弱残兵的田承嗣老老实实的做起了他的蒲州太守的本分。他改变了以往的那些贪杯暴躁好色的毛病,每天清晨闻鸡便起,来到衙门办理公务。然后积极的训练兵马,安顿百姓,修缮城池。甚至亲自带头将蒲州境内的几条河流疏浚通畅,带领百姓补种粮食,开垦田地等等。总之,他表现的像是一个全心全力为朝廷为百姓办事的好官。

田承嗣当然知道,自己在蒲州的一举一动都在李瑁李光弼的眼里,他所做的这一切也都会事无巨细的进入李瑁李光弼的耳朵里,所以他必须要利用这一点完成对局面的破局。果然,田承嗣的举动全部落入朝廷眼中,对于田承嗣的表现,李瑁和李光弼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有意无意之间,李瑁和李光弼都对田承嗣在蒲州的举动表达了欣慰之意。

但田承嗣明白,这其实只能缓慢的改观自己在李瑁君臣眼中的形象,他需要有更大的作为来扭转边缘化的局面。所以,当这数月以来,朝廷局势发生巨变。王源起兵攻打回纥人,丰王仪王等人起兵攻打长安时,田承嗣认为,这是自己最好的机会。若是能在这时候立下战功,将彻底改变朝廷对自己的印象。

所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田承嗣上了三次奏疏,请求率军和反叛的并阿妈作战。但李瑁和李光弼显然并没有答应他的打算。从南方征集来的兵马曾经在崔氏兄弟的率领下短暂驻扎于蒲州。但这崔氏兄弟又在长安遇袭时很快的便将数万大军带走增援。连两个商贾都可以领军,而自己一个专门领军打仗的将领却没有这个机会,这多少有些让田承嗣遭受打击。

田承嗣很受伤,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再获得朝廷信任的可能,他有些意兴阑珊了。或许自己不要再想着能有将来了,安安稳稳的混日子罢了。什么权势作为,什么未来前途,或许从自己跟着安禄山造反的那一刻,便和自己无关了。

当然,崔氏兄弟的兵马途径此处后,留下了三千多因为远道而来身子孱弱而无法再行动的新兵。朝廷让自己收容这三千新兵编入蒲州守军之中,这让蒲州的守军增加到了七千人。这多少给了田承嗣一丝慰藉。朝廷能给自己增兵,让自己这个降将手握七千多的兵力,应该说,倒也并非完全的不信任自己。或许还是要等待时机吧。

上午时分,田承嗣出了州衙大堂,正欲上马带领随从去西城城防工地上巡视一番。那里正在修缮因为之前的战事而被摧毁的几道城墙,田承嗣这几日每天都要去兜一圈瞧瞧。

就在他走下衙门前的石阶的时候,跟随他多年的副手马勇策马沿着右侧的街道飞驰而来。马勇是个踏实的人,曾是田承嗣的亲军小队的成员,后来跟着田承嗣一路经历了众多风风雨雨,是田承嗣最为信任的人。所以田承嗣来到蒲州后,马勇被提拔为蒲州别驾,依旧作为他的搭档。田承嗣也放心的将城中的军务交给他来总领。

“怎么了?兄弟?发生什么事了?瞧你这慌慌张张满头大汗的样子。”田承嗣站在台阶下笑着对下马疾步而来的马勇道。

马勇脸上淌着热汗,面色有些发白,来到田承嗣身边拱了拱手,低声道:“大将军,快去北城瞧瞧,大事不好了。”

虽然田承嗣早已不是大将军,但马勇依旧保留着之前对田承嗣的称呼。

“什么情况?”

“北城外来了大队骑兵,正朝蒲州城下而来。身份暂时不

明。但感觉不是什么好事。”马勇道。

“大队骑兵?”田承嗣诧异不已。当下二话不说,翻身上马,跟着马勇飞奔向北城墙。

待两人在亲卫的簇拥下上了北城墙时,城头上的守军已经全部站在城垛旁对着北方的大地指指点点。田承嗣眯眼往北边眺望,但见数里之外,一只黑压压的骑兵兵马正快速的朝蒲州城下接近,刀枪和盔甲反着光晕,刺的眼睛都睁不开。

“他们在十几里外便被我们发现了,北城地势平坦,所以发现的早。所以卑职才赶紧去请大将军来瞧。”马勇在旁道。

田承嗣皱眉思索片刻,沉声道:“即刻传令下去,四城关闭。所有兵马准备守城。组织百姓搬运木石箭支上城。”

马勇沉声道:“大将军,您估计是什么人的兵马?”

田承嗣道:“还能有谁?这定是王源的神策军骑兵。有如此大规模的骑兵兵马的不是回纥人便是神策军。而回纥人的兵马不是这副模样,这些骑兵盔甲整齐,长兵刃居多,一定是神策军。看来他们是从北边来的,那么说来,回纥人在丰州应该是战败了。”

短短的片刻时间,田承嗣便将对手和情形分析了一遍,这让马勇极为佩服。不愧是自己跟随多年的大将军,遇事的见识和分析能力可比自己高处太多了。

马勇即刻传达命令,顿时城上城下一片繁忙。示警的锣声响起,城中兵马百姓很快得到了消息,顿时四下里兵马奔走,百姓掩头而行,乱成一团。马勇指派人手各司其职,混乱很快便得到控制。马勇这才重新回到田承嗣身边。而当他往城下看去时,密密麻麻的骑兵已经铺在了城下,在里许之外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我的天,这么多骑兵。这怕是有三万多人吧。”马勇咂舌道。

“最少三万人,王源的本钱还真不少。这三万骑兵,怕是他所剩的全部主力了。”田承嗣点头道。

“我们有大麻烦了,大将军。”马勇低声道。

“你怕了?”田承嗣转头微笑道。

“大将军,卑职不是怕死,三万兵马攻城,咱们可守不住这里。大将军,你不会是想要死守这里吧。”

“哈哈哈。”田承嗣纵声大笑起来:“兄弟啊,你可知道,这正是我等待的大好机会啊。我正苦于没有机会证明自己,机会却送上门来了。兄弟,你也明白,朝廷不信任我们,我们必须要拿出手段来,朝廷才会对我们信任和重用,这便是我们的机会了。”

“这……”马勇用看着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田承嗣。

“你恐怕不知道现在这种情形下,蒲州的位置之重要。王源若是战胜了回纥人,当立刻回军蜀地才是,因为他不可能不知道李光弼正率兵马攻打蜀地。但在这种情形下,他却令其主力骑兵来到这里,是何用意?”

“您是说,他要趁着长安兵力空虚攻打长安?来个釜底抽薪?”

“聪明,不愧是跟了我多年的兄弟。我敢打赌,他正是这么想的。”

“可是长安城中有近四万守军了啊,他们难道可以得手?”

“呵呵,这可说不准。当今陛下就在长安,兵力也未见到有多大的优势。那四万兵马其实也是从洛阳太原等地调来的,大多是也是新募的兵马,李瑁心中会安心?若是真被三万骑兵给攻破了,他岂不是要落到王源手里了?那还折腾个什么劲?换做是你当了皇帝,你会冒这个险?安坐不管?”田承嗣呵呵笑道。

“这倒也是。那我们应该退守长安,协助长安兵马一起守城才是。这蒲州,放弃了便是。”

“蠢话。我说了,这是我们的机会。若是我们能在蒲州拖住这三万骑兵,那是不是个大功劳?朝廷便有充足的时间让李光弼回兵长安,那样的话,有可能将这三万骑兵包围在此地,若是能歼灭这三万骑兵,王源岂不完蛋了?所以,我们蒲州的的位置极为关键。若是退守长安的话,你以为我们能说的上话?即便守住了京城,跟你我又有什么干系?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我们只有七千人马啊,这城如何守?”

“兄弟,富贵险中求,这道理我前半辈子早已悟透了。不冒风险,焉有回报?再说了,七千兵马还少么?你记得平原城么?那个颜真卿不过万余兵马,硬是守了一座小城八九个月。大燕兵马数万人无奈他何。我和颜真卿那个书生比,谁更能打仗?蒲州和平原城比,那座城更坚固?”

马勇微微点头道:“这还用说么?自然是大将军更能打仗,蒲州比平原城坚固十倍。而且我们也不用坚守八九个月,也许十几天便够了。”

“对嘛,你可算是明白过来了。一会儿我便写奏折快马送到京城去,禀报神策军骑兵攻蒲州的消息。我会告诉李瑁,我田承嗣会誓死拖住神策军主力骑兵,给他争取召唤李光弼回兵的时间。他若愿意派兵来援也可以,不愿意的话也没关系,无论如何我们会誓死守住蒲州。”

马勇咂嘴看着田承嗣道:“大将军正是高明之极,这么一来,陛下对我们必大为感激,若真能守住蒲州,那将是天大的功劳了。”

“呵呵,功劳也有你的份。咱们兄弟不能永远寄人篱下不是么?快去指挥守城,估摸着他们很快就要攻城了。”

马勇连声应诺,转身而去。

(本章完)

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四九零章 戏耍第一七七章 蜜酒第七六五章 主动第一千零二章 解围第八六十四章 试航第二五一章 送别第五三三章 症结第一零四九章 还剑第一章 永安第九三六章 夺城(七)第一五九章 越狱第八四一章 夜战第三一四章 会合第八九四章 铸锻第八十章 东楼第五四三章 轻重第七一七章 救援第八三五章 三城第一零四四章 内情第七六三章 再至第一二七章 玲珑第一六七章 难民第三三零章 秘密第一九三章 人性第五六六章 黑金第三七五章 烂局第一零二二章 荒唐第一千零五章 执拗第五七二章 爆炸第一零六零章 惊变第七一零章 毕现第五四一章 试吃第一九七章 早朝第一零五七章 收复第一一一六章 巨损第五一五章 雨夜第九十一章 友谊第八一七章 经历第四四八章 兵临第五一零章 钳断第七九二章 择机第一零九二章 梦断第二十九章 无常第五四七章 请命第一零九八章 不解第二一二章 杀人第三十六章 拉拢第八四五章 掏心第四七一章 和议第七一零章 毕现第一二五章 沉香第三九二章 豪宅第四章 差事第一零七三章 极辱第三三三章 鸡鸣第八九四章 铸锻第四五二章 得手第五七一章 圣意第三零六章 不欢第四四零章 驱蛇第六百四十章 再战第八十章 东楼第七九七章 迂回第一九七章 早朝第一零八二章 大胜第五六六章 黑金第一一三二章 崩塌第一七四章 条件第七四三章 马嵬(十一)第八七七章 逼迫第三九六章 攻城第四三七章 征程第七八七章 连环请假一天,回乡下。第三九六章 攻城第六五三章 闲辩第七零八章 大捷第七十四章 对策第三七八章 严密第六五二章 眼见第五零五章 布局第三十三章 众怒第八七六章 回程第一千零二章 血战(续)第九九六章 屏障第一零五七章 收复第三一二章 赴任第七百章 紧逼第八十四章 原因第七八六章 败局第一零六八章 羞辱第六零九章 众议第七四一章 马嵬(九)第一二一章 多疑第二二一章 阻挠第七四九章 时机第九一六章 破局第一零四章 夫人第五七三章 渺茫
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四九零章 戏耍第一七七章 蜜酒第七六五章 主动第一千零二章 解围第八六十四章 试航第二五一章 送别第五三三章 症结第一零四九章 还剑第一章 永安第九三六章 夺城(七)第一五九章 越狱第八四一章 夜战第三一四章 会合第八九四章 铸锻第八十章 东楼第五四三章 轻重第七一七章 救援第八三五章 三城第一零四四章 内情第七六三章 再至第一二七章 玲珑第一六七章 难民第三三零章 秘密第一九三章 人性第五六六章 黑金第三七五章 烂局第一零二二章 荒唐第一千零五章 执拗第五七二章 爆炸第一零六零章 惊变第七一零章 毕现第五四一章 试吃第一九七章 早朝第一零五七章 收复第一一一六章 巨损第五一五章 雨夜第九十一章 友谊第八一七章 经历第四四八章 兵临第五一零章 钳断第七九二章 择机第一零九二章 梦断第二十九章 无常第五四七章 请命第一零九八章 不解第二一二章 杀人第三十六章 拉拢第八四五章 掏心第四七一章 和议第七一零章 毕现第一二五章 沉香第三九二章 豪宅第四章 差事第一零七三章 极辱第三三三章 鸡鸣第八九四章 铸锻第四五二章 得手第五七一章 圣意第三零六章 不欢第四四零章 驱蛇第六百四十章 再战第八十章 东楼第七九七章 迂回第一九七章 早朝第一零八二章 大胜第五六六章 黑金第一一三二章 崩塌第一七四章 条件第七四三章 马嵬(十一)第八七七章 逼迫第三九六章 攻城第四三七章 征程第七八七章 连环请假一天,回乡下。第三九六章 攻城第六五三章 闲辩第七零八章 大捷第七十四章 对策第三七八章 严密第六五二章 眼见第五零五章 布局第三十三章 众怒第八七六章 回程第一千零二章 血战(续)第九九六章 屏障第一零五七章 收复第三一二章 赴任第七百章 紧逼第八十四章 原因第七八六章 败局第一零六八章 羞辱第六零九章 众议第七四一章 马嵬(九)第一二一章 多疑第二二一章 阻挠第七四九章 时机第九一六章 破局第一零四章 夫人第五七三章 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