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当个座山雕

陈海松不解地问:“诸位还吃过抗日的亏吗?”

“九一八后,部分东北军如王以哲第七旅、常经武第二十旅,马占山、苏等都在辽北与日军作战,随后离去。此后各地民众建团无数,赵亚洲、金山好、于德霖、黄显声、方振国、高鹏振、刘翔阁,什么抗日总队、救国军、义勇军、自卫军多如牛毛四处截杀日伪,他们甚至得到了驻在北平的辽吉黑抗日后援会、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委任资助,聚集起万民众参加形势相当好。”

“有如此形势说明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如果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足以对日伪军造成威胁,不知为什么都相继失败了?”

“形势是好的,却一直缺乏有力的支持。各部起于草莽、行事也多是草莽行径,军费粮草取于大户,部属得自绿林,号令不一、互不统属,既打日满,也扰百姓,民众苦之。我等当年对抗日军多有襄助,却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国民政府以及张学良不是派员指导、提供粮饷弹药吗?”

“起初是有一些,少帅还派来了一位少将高参高文彬前来辽北整合辽北抗日义勇军成立了第五军团,可惜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咱们东北人一个不服一个,拉起杆子都是自己干,相互之间还经常抢夺火拼,哎,最后是日本人得了便宜。”

“有总比没有强,起码民众心里还有希望。”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不管过来哪支军队我们都暗中支持,提供粮草,指望着国家调集重兵来收复失地。可咱们在这和鬼子汉奸浴血苦战的时候,国家却忘了我们这些天朝遗民,专心致志剿共,导致热河战败,平津、华北危急,还想打回来的张学良被撤职,亲日派何应钦当了北平军分会委员长。

1933年5月31日,北平政务委员会委员长黄郛密派总参谋长熊斌与侵华日军头子冈村宁茨签订了《塘沽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国民政府等于承认满洲国的独立地位,承认日本侵略东北、华北行为合法化。随之,开始执行协定中规定的取消一切抗日行动的条款,政府不抗日却调集十三个师的兵力包围有大批义勇军参加的察绥抗日同盟军,冯玉祥被迫出国,吉鸿昌遇害。7月25,设在北平的辽、吉、黑抗日后援会被国民党政府强行取消,月31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也被迫解散。

消息传到东北,正在浴血苦斗的抗日志士的满腔热血被兜头泼了一盆冷冰冰的水,广大义勇军官兵怒火中烧,无以名状的悲愤憋在在心头。鬼子到处张贴标语,什么“日满亲善、共存共荣”、“善哉!王道乐土”等。日军守备大队长丸山召集全城百姓训话时说:‘你们中国政府认了,塘沽协定说明满洲的自治独立是合乎满洲历史和现状的,东北要想回归中国,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以此打击东北民众的抗日信心。

此后,道义站不住脚,粮饷物资匮乏、军心士气受损、主要干部相继离去,咱辽北这一块的义勇军难以立足,最终散入民间,头领们有的山为王,有的返回乡间陆续被搜出杀害。民众自发的抗日行动就这样昙花一现,到赔进去无数的英雄好汉,连累得咱们也受到牵连,课以重罚。

老朽年近七十,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所牵挂者无非子孙后代,驱逐日寇、恢复中华是我等心愿,保全家园、更是小民所想,日本人虽说盘剥日甚,诚朴百姓却也无性命之虞,然而贵军此来必定掀起滔天巨,我等东北民众恐怕都要牵连其中,如抗日有望,则牺牲有益,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则徒劳无功、贻害乡梓,我等小民生来为人所驱策,本不该有此问,然辽北几十万性命决于将军,不能不慎之又慎,还请将军体谅,贵军在这辽北能呆多久还请如实相告。”

“徐先生所言必是大家共同的担忧,我们是理解的。对于东北今日之局面,我等作为军人甚觉惭愧,让东北数千万民众在铁蹄下翘首南望、奋争中心灰意懒乃是政府污点、军队耻辱、国家的悲哀。

我党、我军一直以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民族的独立富强、民众的生活安定为己任,坚决抗日,即使力量弱小也要冲在抗日战场的最前线。诸位可能不知道,我第八路军就是蒋介石过去一心要剿灭的红军,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全国抗日力量的呼吁实现了国共合作,形成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局面,我军改编为国民军,卢沟桥事变后挺进华北。”

众人一片恍然大悟的神色,怪不得行事做派完全不同,原来是传说中的共产党。这共产党过去一直在南方活动,前一段在东边听说有共产党活动,咱们辽北、辽西从没见过。

陈海松接着介绍说:“我军进入华北后连战连捷,予敌以重创,俘虏大将寺内寿一、中将板垣、铃木、山下、德川,少将冈部、喜多、酒井、河边、牟口、寺仓等,毙敌少将仪峨、三浦、坂井、笠原以下六七万人,我军也由出兵时的6万余人,发展到十多万人,管理华北战场的两个战区四个集团军。”

由于日满的封锁,东北民众仅仅知道皇军大踏步前进,占领了北平、天津、海、南京、杭州、太原、济南,却不知八路军竟然在华北获得如此战果,无怪敢于出兵东北,心里多少踏实了一些。

“按国民政府的划定,我第八战区的作战区域包括绥远、察哈尔、热河、平津、河北、山西等地,但作为一名军人,我不习惯等着敌人来进攻,消极地防御。我的观点是主动出击、四面出击,把整个敌战区搅得天翻地覆,让他顾此失彼,首尾难顾。”

好,这才是军人的样子、军人的胆识、军事家的气魄。多少年了中国军人总算敢于主动向侵略者发起挑战了。

“东北是我国固有领土,没有国家正规军队的存在无异于主动放弃,我的战区与东北毗邻,有义务也有能力派出部队宣示主权、宣扬决心、宣慰民众。另一方面,东北有发达的工业、交通,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充足的人力,掌握在敌人的手里无疑会成为侵略者的助力,从战略的角度看,东北是决定中日战争走向的关键环节。”

的确如此,日本弹丸小国资源匮乏,靠的不就是东北的煤炭、铁矿、粮食、森林吗?陈将军一针见血、切中关键,只是日军在东北兵力雄厚,看得到能做得到吗?

“我军东北挺进部队并不多,只有两个师两万余人,其中三分之二还是沿途收编的抗日武装、解救的矿工、农民。诸位一定觉得力量太单薄了,不足以与日军抗衡。但我看到的是东北三千万的民众、五百万的爱国青壮年,他们才是东北抗日局面的开创者。你说东北的武装民众会放弃家园、离开东北吗?”

原来八路军是要在这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发展本地人共同抗日呀。好是好,有人愿意跟着你们干吗?要知道东北日伪势力是极强的,老百姓已经慢慢顺服了。

陈海松不管别人怎么想,还是坚定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我还是那句话,东北的光复寄希望于东北人民,我们只是火种,燎原的烈火来自于东北民众。我就不相信所有的东北人都愿意天天向日本国旗鞠躬、孩子去学日本话,外出串门要请假、吃糠咽菜做牛马,所有的物产被剥夺,生命得不到保障?”

想想也是啊,这小鬼子对咱东北人真够毒辣的,再这样下去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

“刚才老先生问我在东北呆多久,我的计划是当座山雕,呆在东北这疙瘩不走了,直到把小鬼子干净彻底地感触东北为止。分兵在东北各地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打出抗日反满的大旗,整顿东北的地方武装,建立正规化国家军队,稳步开展对日斗争,先打小村镇、矿区、交通线,再到县城,不断取得胜利不断发展壮大。用不了几年,东北就会有20万如狼似虎的野战部队,把敌人孤立包围在几座大城市中,无法获得粮食、资源,有力地支援关内的抗战。”

“陈将军有此谋略,老朽佩服,只是贵军如何保证民众不会受到报复?”

“民众不能坐等军队的保护,一方面要给军队提供必要的粮食物资,另一方面要在军队的帮助下建立地方武装,对小规模的敌人进行打击,有大规模的敌人随时与部队保持联系,通报敌人情况,在部队的支援下消灭进犯的日伪军。军民合作、相互依存、全县一体才是自保求生图存的办法。”

“贵军愿意武装地方?”

“我们与日军作战最大的优势是民众的支持,物资、掩护、情报、带路对军队的行动至关重要,没有百姓,部队就是瞎子、聋子、花子,自身生存都无法保障谈何保护民众。武装民众是抗日的需要、也是民众自保的需要,但我军建立的武装必须绝对服从我军的领导,接受我军的正规化训练,统一执行作战任务,遵守我军坚决抗日不扰民、吃苦耐劳不动摇的基本原则。”

第193章 进入惠阳第4章 邓文山第330章 陆上雄狮第186章 草包参总第14章 进入张掖第557章 毒气逞凶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172章 徽州震荡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39章 42联队完了第373章 小野露馅第250章 优势不再第103章 兴-隆工业新区第32章 培训2第257章 击毙桑木第50章 谜底揭开第376章 掉进陷阱第579章 冷却的豪情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65章 探访永合村第335章 陷阱与棋子第70章 各方反应3第9章 武林同道第14章 进入张掖第405章 勾心斗角第381章 奥保夫的谨慎第13章 战场形势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91章 抗日誓师第48章 战后大势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5章 谋划胜利2第26章 战术推演第650章 不断迂回第619章 军政分离第3章 看谁狠第403章 民众楷模第392章 引火烧身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13章 战场形势第425章 进展不顺第332章 俄国爱国同盟第50章 准备决战2第39章 42联队完了第73章 敌人你也敢要第35章 牛刀小试第660章 擦肩而过第290章 欣然离去第662章 紧急召见第576章 日军新战略第279章 海陆冲突第40章 冲突第466章 检点损失第589章 边境纠纷处理纲要第222章 第四战区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453章 战术检讨第228章 谋划琼崖第506章 意外地收获第587章 初步设想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238章 陈海松的无奈第383章 调虎离山第413章 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咽第71章 规劝张主席第582章 陈海松的战略构想第204章 以杀制杀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391章 窑湾独立营第274章 中央新的布局第436章 向八路军学习第133章 奇袭金家湾第140章 调虎离山第655章 军工建设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364章 规模与素质第102章 庐山4第22章 为了西路军第461章 堑壕高手第92章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团第111章 东北换帅第150章 冈村的建议第197章 失算了第135章 敲打黄维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20章 中固镇第409章 南国故人第578章 回到琼崖第52章 苏美的反应第440章 四战区整编第28章 目标平型关第41章 板垣征四郎第360章 重锤敲击第248章 第十战区第318章 利益交换第641章 客观评价第100章 庐山2第89章 肃反的纠正第654章 日军后撤
第193章 进入惠阳第4章 邓文山第330章 陆上雄狮第186章 草包参总第14章 进入张掖第557章 毒气逞凶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172章 徽州震荡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39章 42联队完了第373章 小野露馅第250章 优势不再第103章 兴-隆工业新区第32章 培训2第257章 击毙桑木第50章 谜底揭开第376章 掉进陷阱第579章 冷却的豪情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65章 探访永合村第335章 陷阱与棋子第70章 各方反应3第9章 武林同道第14章 进入张掖第405章 勾心斗角第381章 奥保夫的谨慎第13章 战场形势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91章 抗日誓师第48章 战后大势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5章 谋划胜利2第26章 战术推演第650章 不断迂回第619章 军政分离第3章 看谁狠第403章 民众楷模第392章 引火烧身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13章 战场形势第425章 进展不顺第332章 俄国爱国同盟第50章 准备决战2第39章 42联队完了第73章 敌人你也敢要第35章 牛刀小试第660章 擦肩而过第290章 欣然离去第662章 紧急召见第576章 日军新战略第279章 海陆冲突第40章 冲突第466章 检点损失第589章 边境纠纷处理纲要第222章 第四战区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453章 战术检讨第228章 谋划琼崖第506章 意外地收获第587章 初步设想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238章 陈海松的无奈第383章 调虎离山第413章 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咽第71章 规劝张主席第582章 陈海松的战略构想第204章 以杀制杀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391章 窑湾独立营第274章 中央新的布局第436章 向八路军学习第133章 奇袭金家湾第140章 调虎离山第655章 军工建设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364章 规模与素质第102章 庐山4第22章 为了西路军第461章 堑壕高手第92章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团第111章 东北换帅第150章 冈村的建议第197章 失算了第135章 敲打黄维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20章 中固镇第409章 南国故人第578章 回到琼崖第52章 苏美的反应第440章 四战区整编第28章 目标平型关第41章 板垣征四郎第360章 重锤敲击第248章 第十战区第318章 利益交换第641章 客观评价第100章 庐山2第89章 肃反的纠正第654章 日军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