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屁股坐歪

本来方国安是根本就没有把大冶县这个小地方放在眼里的,虽然他也知道大冶县出产铜铁,但是贼军肯定在这里放的守军数量不会多,所以他认为对付大冶县应该能被他一鼓而下,他主要的目标应该是鄂州,只要配合黄得功攻取了鄂州,那么武昌府便等于是门户大开,丁启睿便能挥大军进击武昌府了。

可是等方国安到了大冶县之后才发现,事情完全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大冶县现如今已经是全城皆兵,小小的县城周边,到处都是开挖出来的沟壕等御守之物,于是方国安这才开始重视起了大冶县。

领兵到达大冶县之后,方国安率部先是试探性的对县城发动了几次进攻,但是都碰了一鼻子灰败了下来,发现守军实力不弱之后,方国安于是这才将麾下的兵将都压了上去,开始分兵数路同时进攻大冶县。

大冶镇守贺国方则指挥守军死战不退,先是在城外和官军在逐条沟壕和隘墙之间争夺,在消耗了不少官军之后,他们才撤入大冶县城之中,依靠着并不坚实的县城城墙,和方国安死战了起来。

结果是方国安想尽了办法,同样也是连续攻打大冶县十多天时间,却也未能攻下大冶县,反倒是在大冶县城外损失了不少的兵将,方国安担心这个时候贼军从武昌府驰援这里,于是不等丁启睿下令,便主动开始后撤回了宁州。

丁启睿得知之后,叹息了一声,一是感慨官军现在的虚弱,二是感慨刑天军的人马强悍,他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这场大规模的进攻,却仅仅是只夺取回来了几座并不重要的城池,克复了很少一块地域。

但是丁启睿的这次攻势,对于朝廷来说,也算是一个这么多年来对刑天军交战之中难得的亮点了,别看丁启睿这边克复的地方不多,但是却吹的是天花乱坠,每下一个小县,丁启睿便会立即派人朝京师告捷,几乎隔三岔五的便会报知朝廷,他们又在湖广获得了如何如何的“大捷”。

可是从他们送到京师的奏捷战报之中,却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些所谓的大捷之中,最多的斩首也不过一二百颗罢了,对于早已习惯了喜欢虚报战果和杀良冒功的军将们的这种报捷,这种战功里面有多少水分就可想而知了,估摸着这一二百颗贼首之中,大部分也应该是官兵们杀良冒功的数字,所以根本就称不上什么大捷。

但是有捷报总比没有捷报要好一点,多多少少可以安慰一下朝野,堵一下悠悠众口,于是崇祯对此还是颇为高兴的,连连下旨赏赐。

但是这种捷报到了四月间以后,便戛然而止了,因为丁启睿的三路人马,都在刑天军的稳定下来的防线前面,撞了个头破血流,虽然刑天军这边付出的代价也不少,可是却还是成功的阻住了丁启睿的人马继续朝着武昌府进兵。

到了四月之后,罗汝才和赵卫国(赵二驴)从襄阳、郧阳、荆州一带调集的援军也开始纷纷抵达武昌府,随即这些援军便从长江上被调运到了黄州、鄂州和大冶县一带,增强了武昌东部的防御力量,使得丁启睿好不容易折腾出来的这次攻势,也便告以了段落。

此次两个多月的激战下来,罗汝才虽然丢掉了湖广东部的十几个原本刑天军已经控制的州县,但是却还是成功的扼守住了长江,同时也保住了武昌府未失,也可以算是做的相当不错了,甚至可以说比起肖天健预料的做的还要好一些。

而亲自坐镇九江府的丁启睿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消息,登时脸色大变,立即下令各部出战兵马停止对武昌府的进兵,命黄得功立即率兵撤离麻城,限他十天之内,务必要率部赶至庐州,同时命方国安立即率部前往九江,率部坐镇九江府,而他自己则立即领剩下的数万官军,登船顺流而下,赶回了南直隶。

官军上下闻之便知道出大事了,稍一打听才知道,这一下南直隶估计是麻烦大了。

肖天健在阳谷县金堤河一战之中,解决了孙传庭和吴三桂数万大军之后,便彻底稳定了刑天军北部的局面,打得官军暂时失去了继续对刑天军控制区进攻的能力。

在打完了这一仗之后,肖天健于是下令刘宝和东山虎、贺一龙等将撤回了对济宁和徐州等地的兵马,放弃了继续对济宁和徐州的攻势,同时将刁正提拔为了都统,今后整体上负责起黄河以北彰德府、大名府、卫辉府等几府的防卫。

而这一战之中,刑天军收降了南下近三万官军,这些投降的官军,部分遣散迁往河南安置,挑选其中可用之人,利用缴获的器甲重新武装,并且配备齐了军官,将其编入到刁正麾下,扩编出来了五个战兵营,增强了刁正的兵力,使之有能力镇守住黄河以北的几个府的地盘,最起码可以确保一旦官军再度南下,刁正可以凭借他手下的实力来顶住官军的进攻。

在太原大捷的消息传至肖天健耳中之后,肖天健当然也是大喜过望,太原府拿下来之后,山西基本上也就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于是他下令嘉奖阎重喜以及他麾下的兵将,准其在太原府休整之后,今后择机攻打忻州。

至于一直在晋北负责监视宣大一带官军的王承平,肖天健也没有亏待他,将王承平正式提拔为了都统,令其在阎重喜派兵接管了晋北防务之后,便率部将主要精力放在陕北一带,尽快将陕北一带经营起来,做好下一步南下西安府的准备。

虽说陕西那边肖天健现在还不急于去取,但是却并不代表着肖天健就这么将陕西今后就丢给李自成来占领,所以他需要王承平作为先遣,先在陕北一带经营壮大起来,一方面今后在他需要拿下陕西的时候,随时从陕北南下,配合攻取陕西,另一方面他也需要王承平这个善于统帅骑兵的人,在晋北和陕西北部组建起一支更强的骑兵,威胁蒙古诸部,今后他迟早是要再和建奴交手的,蒙古诸部始终都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有王承平这支人马在这一带对蒙古诸部形成牵制的话,对于以后分化蒙古人和建奴是有着很好的作用的,最起码可以有效的威胁到蒙古诸部的安全,使之无法抽出全力来帮着建奴对付他们。

шωш•тт kдn•¢ 〇

而李凌风,肖天健也没亏待他,将其同样提拔为都统,留在阎重喜麾下听命,坐镇晋北,其麾下的骑兵,也进行扩编,今后将作为北上的骑兵主力使用。

这么一来,肖天健便可以放下北面的事情,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南直隶上面,对于继续按照原定的计划攻打南直隶,肖天健手下的诸将也是各自都有自己的看法。

而这些想法归纳起来也就是两个,一部分人认为既然现在刑天军的主力都集结在京辅了,而且现在官军在阳谷县金堤河大战之中,已经被歼灭了许多,朝廷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调,而且官军的士气也大损,倒不如趁它病要它命,干脆将刘宝的兵马也调过来,配合阎重喜在山西的兵力,再集结一批人马,直接挥师北上去攻打京师,直接将京师里面坐的那位皇帝朱由检掀下来,肖天健便可以登基称皇了,这样比起先打南直隶,后打京师,要方便许多,也要节省许多时间,等掀翻了这个崇祯之后,南面的官府势力也就不足为患了,到时候挥师南下,可以轻轻松松的便取下整个天下,而且这种想法在肖天健的部下之中,很是拥有市场,其中罗立和李栓柱都是这种意见的拥趸,也是主要的力量。

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眼下北上还不是时候,毕竟南方的南直隶以及浙江这些富饶的地域刑天军还没有能控制住,现在悍然北上攻打京师,虽说不见得就打不下来,但是打下来之后对刑天军来说,却并不见得就是好事。

只要刑天军打下京师,那么掀翻当今皇帝是没有多大问题的,除非崇祯弃了京师南逃到南直隶,否则的话,便只能被刑天军堵死在京师之中,这一点并没多少人怀疑,可是打下京师之后呢?刑天军便马上就要面临着南北两面的压力,一方面刑天军马上就要直面辽东的建奴大军,他们虽然不怕建奴军,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建奴军要远强过大明官军的战斗力,在刑天军拿下京师之后,恐怕建奴也不会轻易便坐视承认刑天军的合法地位,保不准可能会因为旧怨,挥师南下和肖天健来争一争天下也说不定,所以他们刑天军就要必须先解决建奴才行。

对于解决建奴,没有人认为是短时间之内便可以完成的,大明倾全国之力,闹得现在江山不保,折腾了一二十年时间,却也没有能解决掉建奴,反倒是让建奴越来越强壮了起来,所以刑天军一旦接手的话,那么就肯定要将主战兵力都投入到关外的战场上去,到时候大明余孽也不会坐视天下就这么丢了,肯定会在南方想办法给刑天军找麻烦,那样的话刑天军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首尾难顾,最终落得一个功败垂成的下场。

对于持有第二种意见人,主要就是以李信为首的一帮参谋,当然也有像刘耀本和李定国这样的少壮派中的部分将领,两下为了这件事,又是好一通争论。

罗立和李栓柱这样的老将听罢了李信等人的意见之后,颇有点不屑的感觉,在他们看来,鞑子虽然传说中很厉害,但是他们刑天军也不是没有和他们交过手,鞑子其实也就是一般般的水平,以他们目前的兵力,打到京师,即便是鞑子挥师南下,刑天军完全可以收拾得了他们。

但是最终肖天健却还是一屁股坐在了李信他们那边,决定采纳第二种意见,先打南直隶然后再谋北上。

第18章 豁然开朗第178章 商铺第16章 跃马挥刀第87章 请辞第219章 倒戈第135章 破庄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94章 作战沙盘第83章 厉兵秣马第157章 袭破潞安第177章 猫哭耗子第147章 翻脸无情第106章 春耕第99章 山海关之役5第4章 分兵而动第69章 磨刀霍霍第127章 劝降不成第122章 息兵罢战第39章 奴酋的争论第2章 重编1第2章 亩产千斤第57章 祸害第129章 向东是大海第33章 危局第46章 事有异常第70章 大举报复第76章 雇佣关系第23章 迷情夜第77章 再战大石桥第237章 大阅兵5第173章 国子监太学院第48章 前途未卜第92章 凤翔卫官军第201章 虎大威之败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199章 误打误撞第84章 丧家之犬第6章 靳夫子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81章 进来容易出去难第88章 困局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96章 逼上梁山第32章 脱离第109章 义子第172章 好事成双第70章 中套第22章 长枪直刺初显威第191章 叔侄密议第7章 大意第100章 突然袭击第81章 殊途同归第136章 平西之战2第206章 叱令第189章 杀福王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229章 宝船旧址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41章 事有反常必为妖第46章 两强之战1第182章 郑家乞降第91章 少年营第154章 再临强敌第104章 兵围承天府第114章 违纪第153章 问题第24章 洪流第122章 坚堡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98章 合纵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59章 石桥攻防战、死神之镰第13章 成功脱逃第178章 商铺第50章 两强之战6第145章 西北终决第221章 定淮门第36章 去留自便第90章 巡逻队第58章 冲突第89章 挥师南下第73章 以杀立威第176章 援军无望唯有突围第75章 丧家之犬第76章 需求、给予第25章 胁迫入伙第187章 男儿膝下有黄第29章 再战石桥第84章 熬硝制药第144章 震惊凤翔第55章 石桥攻防战5第11章 托大第123章 李家主将第7章 反中其计第77章 再战大石桥第102章 血案元凶第33章 暗箭2第237章 大阅兵4
第18章 豁然开朗第178章 商铺第16章 跃马挥刀第87章 请辞第219章 倒戈第135章 破庄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94章 作战沙盘第83章 厉兵秣马第157章 袭破潞安第177章 猫哭耗子第147章 翻脸无情第106章 春耕第99章 山海关之役5第4章 分兵而动第69章 磨刀霍霍第127章 劝降不成第122章 息兵罢战第39章 奴酋的争论第2章 重编1第2章 亩产千斤第57章 祸害第129章 向东是大海第33章 危局第46章 事有异常第70章 大举报复第76章 雇佣关系第23章 迷情夜第77章 再战大石桥第237章 大阅兵5第173章 国子监太学院第48章 前途未卜第92章 凤翔卫官军第201章 虎大威之败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199章 误打误撞第84章 丧家之犬第6章 靳夫子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81章 进来容易出去难第88章 困局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96章 逼上梁山第32章 脱离第109章 义子第172章 好事成双第70章 中套第22章 长枪直刺初显威第191章 叔侄密议第7章 大意第100章 突然袭击第81章 殊途同归第136章 平西之战2第206章 叱令第189章 杀福王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229章 宝船旧址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41章 事有反常必为妖第46章 两强之战1第182章 郑家乞降第91章 少年营第154章 再临强敌第104章 兵围承天府第114章 违纪第153章 问题第24章 洪流第122章 坚堡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98章 合纵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59章 石桥攻防战、死神之镰第13章 成功脱逃第178章 商铺第50章 两强之战6第145章 西北终决第221章 定淮门第36章 去留自便第90章 巡逻队第58章 冲突第89章 挥师南下第73章 以杀立威第176章 援军无望唯有突围第75章 丧家之犬第76章 需求、给予第25章 胁迫入伙第187章 男儿膝下有黄第29章 再战石桥第84章 熬硝制药第144章 震惊凤翔第55章 石桥攻防战5第11章 托大第123章 李家主将第7章 反中其计第77章 再战大石桥第102章 血案元凶第33章 暗箭2第237章 大阅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