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兵临城下

崇祯捏着一份奏折,这份奏折是一个大臣呈递上来的,奏折之中详细的将大中军和建奴的通州之战和近期在山海关外的大战情况描述了一番,崇祯看罢之后,将这份奏折轻轻的放在了龙案之上。

崇祯站起身,缓缓的走到了乾清宫的门前,缓缓的走入到了花园之中,朝着北方的天空凝视了很长时间。

到了现在,崇祯早已是万念俱灰,大明传到他的手中,本来他想要重振大明当年的威严,为此他自从当了这个皇帝之后,便勤于政务,几乎可以说十几年如一日,即便是有病在身的时候,也从不间断早朝,事必躬亲处理着繁杂的政务,连晚上也都常常批阅奏章到三更天才休息。

长时间的辛劳,让他早早便染白了鬓角,身体也一日不日一日,可是他如此勤勉换来的又是什么结果呢?

关外局势糜烂不堪,几千万两白银投入到关辽之地,却没有能收复辽东,时至今日却将整个辽东全部丢给了建奴鞑子。

甚至于前年他迫不得已之下,还跟建奴签订了耻辱的和约,连关外最关键的屏障锦州也割让给了建奴鞑子,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威信大跌,成为了关内民众暗中唾骂的对象。

而国内呢?这十几年来,流民军越剿越多,先是在陕西闹腾,接着山西也开始糜烂,后来流民军更是横扫河南、南直隶,连他们祖宗龙兴之地风阳城也被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贼首放火烧掉。

接着刑天军横空出世,先是兴起于晋南之地,进而攻占了整个河南,他想尽办法想要将其剿灭,但是刑天军在他和麾下诸臣的极力剿抚之下却越来越壮大,先是占据了整个河南,进而攻占了湖广,更是于这两年连续攻占了南直隶、江浙、江西、四川,并且吞并了大批流民军,成为了不可战胜的对手。

现如今大明江山已经被肖刑天此獠夺占去了大半,现如今他更是挥师北上,先是夺占了北直隶的辅南,接着控制了京杭运河沿岸,将山东几乎也收入了囊中。

现在大明成了肖天健和建奴之间争夺的肥肉,建奴撕毁和约悍然南下,试图攻入关内夺取他的京师,可是他却无力抵挡建奴,反倒是那肖刑天率军北上,替大明子民将建奴挡在了关外,现如今更是在通州和山海关大败建奴,歼灭了近十万建奴大军。

这是何等的武功呀!自从他登基到现在十几年下来,耗费国力无数,甚至于为了对付建奴鞑子,他将整个大明搞得民变四起,但是换来的结果却也未曾让明军在关外建立过这样的功勋,可是刑天军却以轻师北上,仅凭着区区不到十万的兵力,便将横行关内外几十年的建奴打的是落花流水。

难道是他朱由检真的就是个无能的昏君吗?他到现在扪心自问,认为不是这样的,他不是昏君,他已经做了该做的,可是为什么还走到了如此地步?到底他哪儿做错了呢?那个肖天健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看一下现在他的大明王朝,虽说据传大中军尚未拿下福建两广等省,但是以大中军的凶厉,一旦腾出手的话,收拾掉那几个省根本就不是什么多大的问题,而他堂堂的大明皇帝,现如今能管的也仅剩下了北京这座都城,出城十里,便不再是他可以控制的范围了。

那些吃他的喝他的官员还有兵将们,到现在见他大明局势不妙,立即便纷纷倒戈相向,投降了大中军,就连最后他寄托着希望的吴襄,现如今看了这份奏疏之后,他崇祯即便是再笨,也知道吴襄已经是降了大中军了,要不然的话,大中军岂容得下他带着两万明军最后的精锐,留在山海关,却还敢出关追击建奴大军呢?

对于吴襄的背叛,崇祯非常愤怒,他下午的时候便派人去抄吴襄的家,想要将吴襄留在京师之中的家人全部一网成擒,推出去砍了他们的脑袋,可是没成想派去的人回来告诉他说,吴襄全家前两天突然间全部逃走,连被派去监视他们的人也不知所踪,总之这吴襄留在京师之中的几十口家眷,居然来了个人间蒸发,完全找不到踪影了!

崇祯愤怒,非常愤怒,这京城里面肯定是出大问题了,否则的话再众多锦衣卫的监视之下,吴襄几十口家眷,怎么可能突然间就逃了个干净呢?

这个时候有内侍王承恩走过来,小心的跪下对崇祯说道:“启奏陛下,几个大臣求见陛下,他们问陛下可拿定了主意,是否迁都呢?”

崇祯这会儿心乱如麻,听到了这个王承恩的话之后,他忽然间十分愤怒,摆手道:“你去告诉他们,先皇迁都北京,就是要亲守国门,朕身为大明皇帝,当坚守此地,现如今大明虽然已经风雨摇曳,但是朕岂能连那肖刑天都不如?

那逆贼肖天健都能北上路过京师而不入,尚知先率兵直抵山海关抵御建奴鞑子破关,而朕身为大明皇帝,又岂能连他都不如?

告诉那些大臣,朕哪儿都不去!下诏告知城内军民,做好一切准备,朕要跟他们一起,就留在这里,等着那肖天健来京城,朕要亲自领兵与之决一死战!……”

王承恩听罢之后,顿时便泪流满面,他本来也想劝崇祯还是弃了京师,赶紧趁着这会儿逆贼肖天健正在领大中军精锐在山海关与建奴决战之际,利用京城尚未被大中军包围的机会,逃离京城,奔向登州坐船南下,毕竟南方还有福建两广和云贵等地尚没有被大中军攻占,凭借着那些地盘,只要崇祯能迁都到那里,不见得不能重振大明。

至于北方这烂摊子,就丢给大中军好了,让他们也尝尝腹背受敌的感觉是什么滋味,毕竟眼下不但北方有建奴逞凶,还有陕西的李闯贼也没消停,这天下他姓肖的有本事,就让他也坐坐看,看看他能否做的比当今圣上还好!

但是今天他们的想法,却还是被崇祯断然拒绝了,崇祯看来眼下已经抱定了死志,要留在这京师之中于国同殉了,而他这个跟着崇祯十几年的老太监,现如今又能说什么呢?看着崇祯心意已决,王承恩忍不住伏地大哭了起来……

虽然不少大臣鼓噪要迁都,但是最终崇祯还是拒绝了,他放弃了利用这个最后的机会,离开这座他已经住了三十余年的京师,只是在七月初七的时候,崇祯下密旨,令司礼监大太监方正化,将太子以及定王、永王三人化妆之后,带出了京城。

七月十五日晨,在阳光刚刚撒到这座大明京师的时候,在北京城的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等城门外,一些明军突然间从地平线上看到一面面猩红的大旗跃出了地面,紧接着无数大军,开始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之中。

于是早已风声鹤唳的北京城上下,顿时便慌作了一团,到处都有人惊声大叫着:“大中军来了!大中军来了!”

这些叫喊声飞速的朝着城内传递着,原本还算比较安静的北京城,到了这会儿,彻底像是炸了窝一般,一队队官军惊恐万分的开始在军将的喝骂之下登上了城墙。

在这些明军眼中,这个时候一支支大中军的兵马,缓缓的开始进驻到了北京城外,并且迅速的便将北京城给包围了起来。

此时的大明终于迎来了他最后的日子,比起历史上李自成进攻北京城的时候,大明还要绝望的是,那时的历史上,好歹崇祯还能指望一下关外的吴三桂能驰援京师,但是到了今天,除了京师三大营之外,他们放眼四周,再也没有可以指望的救兵了。

整个北京城在这个时候彻底变成了一座孤岛,周边的几乎所有城池,到了这会儿几乎尽数都落在了大中军的手中。

肖天健率军从宁远返回关内之后,再也没做任何耽搁,立即便率领大军直扑向了北京城,并且在通州对诸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补给之后,立即分兵将北京城给包围了起来。

虽然这个时候北京城名义上还有三大营镇守,拥有官军三万余人,可是这三万官军,到了这会儿已经连续几个月断饷,断粮,早已没有了任何战斗力,这几个月下来,更是不少官兵已经脱掉了身上的官军的衣服,偷偷的逃离了他们的大营。

当大中军真正出现在北京城外的时候,京城外面驻防的三大营,几乎没有做任何像样的抵抗,便迅速的崩溃瓦解,近半以上的官军没做任何抵抗,便就地投降了大中军的兵将,仅有极少数大明的死忠,对出现在他们周边的大中军,做了一次微弱到几乎可以不计的抵抗,但是这种抵抗就如同小石子投入大海之中一般,几乎连一点浪花都没有激起来,便瞬间被如同洪流一般的大中军给淹没了。

整个对北京城外的三大营的肃清之战,仅仅进行了一天的时间,便宣告结束,让一个个磨刀霍霍准备大开杀戒的大中军的大将们好生没趣。

在他们眼中,再不济这三大营好歹也是大明的禁军,起码还有三万人马,即便是排着队让他们砍,他们恐怕一天也砍不完吧!更何况京营之中,又以神机营最为厉害,装备了大量的鸟铳以及火炮,诸将本以为对上他们的时候,起码要好好的打一场才是。

可是没成想三大营奉命出战之后,大中军这边仅仅是放了几炮,这些大明的禁军便当即崩溃,大批官兵忙不迭的便丢下了手中的兵器,呼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宣告了他们投降,而这些降兵被收拢起来的第一件事,便是伸手找俘获他们的大中军兵将要吃的。

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的明军,大中军这边的兵将们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

第143章 纠结的郑芝龙第156章 各个击破第15章 求援第85章 初会牛金星第135章 剿兵安民吊民伐罪第194 格杀令第74章 通州会战1第203章 固若金汤第236章 大阅兵3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61章 转怒为喜第173章 山雨欲来第144章 少年营第81章 进来容易出去难第226章 班底2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45章 下一个目标第126章 老友来朝第111章 难兄难弟第159章 微服私访第210章 殖民主义的发端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187章 男儿膝下有黄第209章 老对头的命运第58章 决胜3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85章 巡视乡里第91章 杀奴第22章 直面交锋第145章 投靠者第103章 祖宽之忧第147章 翻脸无情第33章 危局第198章 扶植第18章 行赏第187章 大裁军第178章 商铺第145章 十年赌约第122章 不是结束的结束第67章 怒而还师第152章 钻地鼠第137章 多喜临门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137章 司法第5章 夹生饭第81章 绑腿第168章 先捏软柿子第94章 炮轰襄阳第170章 阻援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110章 紫禁城第202章 奇怪圣旨第79章 进展神速第86章 激辩1第80章 进展神速2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23章 李家主将第137章 陷落第90章 兵抵汉水第32章 打上门来第201章 石冉发威第61章 陷阱第93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第212章 再下两城第168章 火炮发威第225章 班底第185章 力战第197章 交易第165章 完胜第173章 山雨欲来第23章 迷情夜第125章 时光飞逝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67章 不得不战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56章 倒霉的多尔衮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92章 炮袭第71章 事有诡异第192章 光复锦州第4章 粮荒第17章 共同的敌人第49章 两强之战4第8章 流浪洋人第49章 两强之战4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战2第151章 巧匠第155章 来而勿忘非礼也第108章 高肃怠工第97章 山海关之役3第151章 向东扫荡第41章 报复第79章 进展神速第131章 愧对家人第169章 攻营第28章 送行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8第35章 等第211章 暴起第174章 好消息
第143章 纠结的郑芝龙第156章 各个击破第15章 求援第85章 初会牛金星第135章 剿兵安民吊民伐罪第194 格杀令第74章 通州会战1第203章 固若金汤第236章 大阅兵3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61章 转怒为喜第173章 山雨欲来第144章 少年营第81章 进来容易出去难第226章 班底2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45章 下一个目标第126章 老友来朝第111章 难兄难弟第159章 微服私访第210章 殖民主义的发端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187章 男儿膝下有黄第209章 老对头的命运第58章 决胜3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85章 巡视乡里第91章 杀奴第22章 直面交锋第145章 投靠者第103章 祖宽之忧第147章 翻脸无情第33章 危局第198章 扶植第18章 行赏第187章 大裁军第178章 商铺第145章 十年赌约第122章 不是结束的结束第67章 怒而还师第152章 钻地鼠第137章 多喜临门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137章 司法第5章 夹生饭第81章 绑腿第168章 先捏软柿子第94章 炮轰襄阳第170章 阻援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110章 紫禁城第202章 奇怪圣旨第79章 进展神速第86章 激辩1第80章 进展神速2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23章 李家主将第137章 陷落第90章 兵抵汉水第32章 打上门来第201章 石冉发威第61章 陷阱第93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第212章 再下两城第168章 火炮发威第225章 班底第185章 力战第197章 交易第165章 完胜第173章 山雨欲来第23章 迷情夜第125章 时光飞逝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67章 不得不战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56章 倒霉的多尔衮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92章 炮袭第71章 事有诡异第192章 光复锦州第4章 粮荒第17章 共同的敌人第49章 两强之战4第8章 流浪洋人第49章 两强之战4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战2第151章 巧匠第155章 来而勿忘非礼也第108章 高肃怠工第97章 山海关之役3第151章 向东扫荡第41章 报复第79章 进展神速第131章 愧对家人第169章 攻营第28章 送行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8第35章 等第211章 暴起第174章 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