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十字路口

肖天健攻下南直隶之后,天下人其实很快便都知道了肖天健即将立国登基称皇的消息,可是对于这件事,不管是谁,都无可奈何,因为刑天军的实力在哪儿放着,现如今的刑天军已经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已然不可撼动。

大明朝廷上下,不管是崇祯皇帝还是那些大臣们,除了怒骂肖天健是一个逆贼之外,只能背地里唉声叹气,到了这会儿,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的政令,已经无法通令全国了,虽说时下尚有陕西部分地区、四川、云南、贵州、两广、江西以及福建部分地区还名义上在朝廷的管辖之下,但是中间却横亘了一个肖天健建立起来的庞大势力,使得大明皇权在这个时候,对这些区域基本上失去了管理的能力,崇祯即便是想要下旨到这些地方去,也要派人穿过肖天健控制的区域,才能抵达,可是途中往往会被大中国的军方给抓住,使得他的圣旨很难发到京辅、山东、宣大之外的地方,所以虽然明知肖天健要在南京城登基称皇,可是崇祯却对此是毫无办法可言,只能眼睁睁的坐等肖天健完成他的登基,成为一个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的皇帝。

到了这会儿,以大明朝廷的实力,已经根本无力再对刑天军发动任何有效的攻势了,因为南直隶的丢失,使得大明王朝已经失去了最为重要的财政和粮食的来源,往日间繁忙的运河,在扬州等地被刑天军攻占之后,从南直隶和浙江等地朝京师方向发送物资的漕船全部都停止了下来,大批漕船的船民和漕船要么被刑天军控制,要么就主动投降刑天军转而开始向肖天健效力。

如此一来,北方一带不管是财政还是粮食,都开始出现巨大的缺口,要知道大明王朝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财政和粮食的耗度南直隶和浙江就占了六成左右,现如今漕运被刑天军断绝,可想而知大明朝廷立即便陷入到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京师之中自从南直隶开战之后,便接到的漕船越来越少,后来到了崇祯十三年十月之后,更是漕船断绝,仅能从德州、徐州、淮安、临清等漕粮仓库之中将一些陈粮调运到京师之中使用,一时间北方到了年底的时候,便出现了大面积的粮荒,当官的、勋贵们有钱,便拿钱抢购粮食储存起来,但是老百姓也没有多少粮食,京辅之地和山东又连遭建奴入寇,整个北方残破不堪,百姓人口也大减,大批百姓不是南逃就是被建奴掳为奴隶押赴到了关外,许多地方出现了数十里无人烟的情况,想要征粮也没地方争去。

缺粮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北方的官军这个时候还有不少,这十几万官军也要吃饭,朝廷拨不下来,他们便自行去抢,老百姓的日子便更苦了许多,大明官军的才不管老百姓有没有饭吃的事情,他们总之是要先吃饱肚子的,所以抢起老百姓的时候,比起建奴还要厉害一些,可以说为了找粮食,他们对能够得着的地方,都采取了刮地皮式的搜掠,北方到了崇祯十三年底的时候,可以说再一次出现了饿殍遍地的情况。

大批百姓实在是没法活了,干脆弃了田地和家园,纷纷南下逃往了刑天军控制的区域,一时间有几十万甚至可以说是超过百万民众,从朝廷控制区之内,纷纷逃入到了刑天军的辖地之中。

这么一来对于新成立的大中国来说,也构成了很大的压力,大中国各地的官员们都不得不想尽办法来安置这些流民,以防他们转眼之间因为没饭吃,便成为了流寇,这样的话对刑天军前些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统治也造成巨大的破坏。

在肖天健建国之前,肖天健和诸臣便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刚刚成立起来的各部都为这件事忙的是不可开交,不得不从刚刚占领的地盘上抑或是买抑或是从一些大户人家强征的方式,征调粮食朝着各地转运,来缓解这种流民涌入造成的压力。

肖天健在登基之后,没有得到半点喘息的机会,便开始召集诸臣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个时候朝中又一次出现了意见的分歧。

以李信为主的军方认为这个时候是他们经略南方的最佳时机,趁着朝廷政令不通,南方各地的官员和官军们都在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统一调动,趁此机会他们可以将主力用在南方,尽速攻下江西、浙江全境,争取用一年的时间将福建、两广以及云南四川等地都打下来,这样的话,北方的大明王朝也就自行垮掉了。

但是以李进德和付德明等文臣为主的一派则力主现在最好是速速北上,直接挥师将北面的京辅、山东拿下来,这样一来可以尽快的恢复漕运,朝北方运送粮食,尽可能的将北方百姓稳定在原来的土地上,否则的话,等经略完了南方,北方的百姓要么饿死完了,要么就都逃离了他们的土地,今后即便是北上攻下京师,到时候也要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来重新朝北方移民,正因为如此,倒不如现在先尽快稳定北方,将大明王朝覆灭掉,南方到时候慢一点收拾也不晚。

这两派的争论肖天健自然也参与其中,不过现如今他已经是皇帝了,也不能太过武断,这样的争论他有必要听一下,然后再做决断。

在打四川上,肖天健和诸臣之间都没有意见,毕竟四川乃是一个极为富庶之地,现如今闯贼李自成也在觊觎四川,一旦要是让闯贼李自成捷足先登的话,四川必将生灵涂炭,今后即便是重夺过来,恐怕也已经是残破不堪,想要恢复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诸臣的意见都达成了一致,就是四川必须要尽快攻取下来,最起码要先夺占四川北部一带,堵住李自成南下四川。

在这一点上,其实肖天健早有安排,在他刚刚打下南京城之后,便将罗汝才和李栓柱所部都调回了湖广到荆州一带整兵,准备兵发四川,这几个月下来,李栓柱已经率部开始沿着长江攻向了四川,现如今已经在年前攻至了夔州,击败了镇守夔州的一支明军,取得了一个攻入四川的桥头堡,年后大中国立国之后,李栓柱便开始调集更多的湖广一带的兵力,兵发四川,至于什么时候能取下四川,就看李栓柱的本事了。

所以在攻打四川这件事上肖天健并没有太多去考虑这个问题,他相信有李栓柱和罗汝才,四川拿下来只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肖天健其实近些年来,屡次都遇上该如何抉择南下或者北上的事情,对于历史的了解,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这才没有冒然便率军北上,并且成功的打下了南直隶和湖广这些地盘。

现如今他也很想按照李信这帮参谋的意见,先南下将南方各地荡平之后,然后再毫不费力的北上,把像是熟透的果子一般的北方京师之地拿下来,那样的话,却是似乎相当稳妥,但是他却想到了一点,那就是他想这么做,却不知道建奴会不会给他这样的时间,让他先将南方诸省给拿下来。

毕竟皇太极那个奴酋不是人头猪脑的东西,包括许多他手下的建奴,其实早就都对关内大好中原觊觎已久,他们能坐视他肖天健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将整个大明王朝给掀翻之后,然后再挥师去对付他们吗?

李信他们只考虑到了大明的时局,却忘记了将建奴这一个不确定因素考虑在内,暂时关外尚未传回确切的消息,说明这阵子建奴在做什么打算,所以在暂不能判断出建奴的动向之前,这就如同又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该选择何去何从了!这也是肖天健在登基之后,没有立即作出继续南下或者是北上决定的原因之一。

第85章 善后第133章 名儒第193章 团山防线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169章 且战且退第134章 朝议3第131章 守备之死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11章 夜袭第43章 救人第37章 震怒第191章 虚实不定第1章 民政之议第173章 困兽之地第12章 大战前夜第160章 怨声载道第9章 绑票第153章 一声叹息第86章 高闯驾到第15章 求援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234章 大阅兵第25章 胁迫入伙第128章 楚王新军第102章 血案元凶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69章 磨刀霍霍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60章 弃城第50章 两强之战6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153章 首战建功第10章 清点第2章 兵至韩城第91章 乱局之下第67章 纷杂局势第203章 处处受阻第57章 决胜2第48章 卢象升之忧第193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171章 死士第190章 陕军入剿第121章 崇祯遗孤第133章 掌控阳城第195章 增兵金州第60章 决死一搏第40章 皇太极的算计第85章 初会牛金星第52章 临危不惧第35章 等第79章 贺人龙的反击第141章 血腥善后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27章 兜头凉水第146章 有话要说第31章 民心初稳第211章 乘胜追击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79章 重拾旧业第26章 奇袭渑池第142章 地球是圆的第9章 时局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17章 共同的敌人第16章 屎尿事件第203章 固若金汤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35章 破庄第123章 李家主将第12章 火牛冲阵第118章 出发第94章 伊河之屠第86章 磨刀霍霍第2章 亩产千斤第23章 交货第153章 首战建功第23章 迷情夜第169章 且战且退第9章 震撼第149章 羡慕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85章 初会牛金星第243章 大顺建国第145章 投靠者第165章 完胜第1章 困顿督臣第91章 杀奴第91章 杀奴第99章 借题发挥第19章 喷火的怪兽第67章 崇祯困局第121章 炮灰第71章 喜讯连连第136章 国债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5章 较量第103章 震慑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184章 丁督师的反扑
第85章 善后第133章 名儒第193章 团山防线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169章 且战且退第134章 朝议3第131章 守备之死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11章 夜袭第43章 救人第37章 震怒第191章 虚实不定第1章 民政之议第173章 困兽之地第12章 大战前夜第160章 怨声载道第9章 绑票第153章 一声叹息第86章 高闯驾到第15章 求援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234章 大阅兵第25章 胁迫入伙第128章 楚王新军第102章 血案元凶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69章 磨刀霍霍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60章 弃城第50章 两强之战6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153章 首战建功第10章 清点第2章 兵至韩城第91章 乱局之下第67章 纷杂局势第203章 处处受阻第57章 决胜2第48章 卢象升之忧第193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171章 死士第190章 陕军入剿第121章 崇祯遗孤第133章 掌控阳城第195章 增兵金州第60章 决死一搏第40章 皇太极的算计第85章 初会牛金星第52章 临危不惧第35章 等第79章 贺人龙的反击第141章 血腥善后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27章 兜头凉水第146章 有话要说第31章 民心初稳第211章 乘胜追击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79章 重拾旧业第26章 奇袭渑池第142章 地球是圆的第9章 时局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17章 共同的敌人第16章 屎尿事件第203章 固若金汤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35章 破庄第123章 李家主将第12章 火牛冲阵第118章 出发第94章 伊河之屠第86章 磨刀霍霍第2章 亩产千斤第23章 交货第153章 首战建功第23章 迷情夜第169章 且战且退第9章 震撼第149章 羡慕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85章 初会牛金星第243章 大顺建国第145章 投靠者第165章 完胜第1章 困顿督臣第91章 杀奴第91章 杀奴第99章 借题发挥第19章 喷火的怪兽第67章 崇祯困局第121章 炮灰第71章 喜讯连连第136章 国债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5章 较量第103章 震慑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184章 丁督师的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