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磨刀霍霍

对于刑天军的这次入河南,不管是在河南本地,还是朝中,都引起了相当的震动,刑天军的行动,立即便挑动了整个中原一带的局势,使得因为高迎祥被捕杀之后的刚刚有所企稳的中原局势又登时大变,如此一来,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都再次大为紧张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恰恰也是坐镇中原的卢象升被调至北方宣大坐镇,一时间中原一带没有人能应对这样的局势,眼看着各路义军又一次开始蜂拥入河南境内,甚至有继续朝着山西燃烧的势头,朝野一时间都有点慌了手脚。

眼看要临近过年了,崇祯坐在大殿上却丝毫感受不到临近春节的气息,反倒是心里面乱的是一塌糊涂,北方的局势不用说了,朝廷每年数百万两银子投入到北方,但是到现在却毫无起色,不但没有起色,反倒是建奴酋首皇太极在关外今年称了帝,要和他堂堂大明皇帝平起平坐,建奴大军更是南下如入无人之地一般,根本没有人能领兵挡住其兵锋,使得今年八月间,建奴大军居然再一次进入京师附近大掠一番之后,大摇大摆的退回了关外。

北方这边局势糜烂如此也就罢了,现在就连刚刚有所企稳的中原局势又开始陷入到了糜烂之中,这让崇祯实在是头疼欲裂,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有心调兵剿抚去吧!可是现在堪用的兵将实在是有限的很,精锐一些的兵马要放在京畿一带,防备建奴再次入寇,各地的兵将又不堪用,一些大将拥兵自重,不肯出力剿抚,以至于眼下贼势复起,却一时间除了坐镇陕西的洪承畴和孙传庭之外,几无可用之人。

就在崇祯为此头疼不已的时候,有内侍通传,告知崇祯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觐见,听到杨嗣昌觐见的消息,崇祯这才打起精神,传旨令杨嗣昌觐见。

不多时杨嗣昌便走入了殿中,跪下对崇祯叩头请安,崇祯摆摆手道:“杨爱卿免礼,你来的正好,现如今河南局势再次反复,虽说西有洪承畴和卢象升坐镇陕西,但是河南一带卢象升一走,王家祯替之,但是近期看来,王家祯剿抚颇为不利,就连祖宽麾下的关宁军也败于悍匪刑天军之手,你既然做了兵部尚书,那么就该为朕分忧,对于眼下的局势,你可有什么办法吗?”

杨嗣昌这次被拔擢为兵部尚书,可谓是临危授命,所以这几日来,他也在为河南陕西局势殚精竭虑,一直在琢磨如何处置眼下的局面,今日崇祯召见他,他很清楚崇祯是要向他问计的,如果他说不出个办法来,那么这兵部尚书能不能坐稳,还是个未知数,不过杨嗣昌到底还是个相当有能力的人,提前早已想出了办法。

于是他对崇祯说道:“圣上不必为此太过担心了,虽说卢大人现在离开了河南,但是微臣可以为圣上举荐一人,此人只要入河南,中原形势便能大定!”

崇祯一听精神不由得一振,于是立即问道:“不知杨爱卿这次要为朕举荐何人?”

“臣思总理一官,与总督专任剿杀,须得饶有胆识,临机应变之才,非现任两广总督熊文灿不可!”杨嗣昌立即答道。

崇祯听罢之后,心中立即便高兴了起来。

说起来熊文灿,也算是眼下大明朝中有名的人物,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黄州推官,历礼部主事、郎中,山东左参政、崇祯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后来在福建招抚了当世海上巨盗郑芝龙,进而又利用郑芝龙干掉了与朝廷作对的刘香,彻底平定了东南沿海的海盗势力。

所以一听到杨嗣昌提出举荐熊文灿总督剿抚之事,崇祯便立即答应了下来。

可怜熊文灿这一下算是被杨嗣昌给害了,他本来在两广一带当官当的好好的,现在东南沿海郑芝龙归服朝廷之后,已经安稳多了,没事的时候喝喝茶看看书,日子过的清闲的要死,可是祸从口出,熊文灿就有一个毛病,喜欢没事的时候谈论当下局势,屡屡说起如果让他主持剿抚的话,如何如何,这话平时在酒场上说说也就罢了,大家谁不吹牛?可是偏偏这话传到了杨嗣昌的耳中,再加上熊文灿在福建南方一带剿灭海盗确实干的不错,于是便在杨嗣昌和崇祯眼中,成了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物。

当熊文灿突然间接到圣旨,说让他出任五省总督接替王家祯剿抚中原一带的乱贼,熊文灿当时就震惊了,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都是他平时好吹,结果现在成了这个事实,要是这些流贼容易剿抚的话,那么前面的杨一鹤、洪承畴、卢象升、王家祯早就把他们给剿了,如何轮得到他去拿这个头功,现如今让他去等于是踩地雷,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落得一个没有下场的下场。

于是熊文灿不敢怠慢,在屋子里面呆了一晚上,总算是弄出了一份奏章,列出了五难四不可,派人急送入京,总之就一个念头,最好能把这个差事给推掉拉倒。

可是让熊文灿没有想到的是崇祯帝在收到了他的这份五难四不可的奏折之后,居然御笔一挥便答应了下来,令熊文灿速速赴任,赶紧到河南开始剿抚。

熊文灿这才不情不愿的在两广卸任,带着家人开始朝着南京行来,接替现任的王家祯,对中原一带的流民军进行剿抚。

这个春节对于肖天健和他麾下的刑天军来说,却没什么好交代的,刑天军自取下了永宁卢氏两县之后,并没有再多朝外扩张地盘,而是立即转为防守,开始全力经营这两个县。

通过收缴官吏权贵还有一些巨绅、皇亲国戚家的田产之后,刑天军便立即将在山西推行的那套办法都用在了这两县之中。

大量的田地被迅速的分块下发给了汇聚到这两县之中的流民手中,同时将所获的粮食拿出相当一部分,来赈济这些饥民,顿时便在豫西一带获取了大量的民心,引得更多的饥民,开始朝着永宁和卢氏两县涌来。

但是和在山西那边不太一样的是,这次刑天军占据这两县之后,打击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了那些在当地占有大量土地的权贵以及巨绅身上,对于小一些的士绅,刑天军却没有太过打击,只要他们投降刑天军,并且按照刑天军的要求办事,那么刑天军对他们也没有太过分,只是要求他们将家中田地的佃租将至四成,使佃户能够维生,而且按照刑天军的要求,按时缴纳田赋,便放过了他们。

对于刑天军的这些要求,这些小的地主家也都没敢不答应,毕竟他们家在这里,谁的拳头大,他们就只能听谁的,否则的话就会被抄家灭门,谁也不敢再跟刑天军正面相抗,所以两县的小地主们,倒是没敢闹腾什么。

如此一来,年前年后两个月时间,这两县的局势便迅速的安定了下来,再加上在山西那边的兵力也在源源不断的转向河南,使得刑天军在河南的兵力越来越充足了起来。

本来山西和河南还隔着一条黄河,中间还横亘着一个渑池县,一旦官军卡住这里的话,刑天军将会很难两厢沟通的,可是渑池县的守军数量很是有限,再加上刑天军的物资每次通过渑池县境内的时候,都有兵马护送,压制的渑池县的官军根本不敢出城拦截,所以刑天军来往于山西和河南之间,基本上不受什么影响,有时候甚至于还大摇大摆、耀武扬威的从渑池县城外经过,渑池县官府也只能干瞪眼没有一点办法。

在肖天健控制住了卢氏县之后,山西那边的阎重喜、付德明等人便开始将一些聚集在阳城一带的工匠转送到了河南,被刑天军的兵将护送到了卢氏县之中。

卢氏这里本身就有三处铁矿的开采点,以前都控制在三个当地大豪绅的手中,刑天军到了这里之后,也毫不留情的便将他们扫清,将三处铁矿收归了刑天军,至于那些原本给有钱人干活的矿工们,刑天军也尽数接了过来,大大改善了他们的待遇,令其继续为刑天军开采铁矿。

所以这里的采矿业根本就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并且随着大批饥民的涌入,使得劳动力更加充足许多,采矿数量不但没有降低,反倒是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大幅攀升了两三倍之多,肖天健在这三处铁矿附近选了一地,就地炼铁,开办起了一个拥有数百铁匠的铁场,就地便开始打造兵器和农具,来满足刑天军在河南的需求。

这一点上刑天军上下负责的人员早已具备了充足的经验,一切开展的都很是顺利,在年后不久,第一批产自卢氏县的铁便被打造成了兵器和农具,开始下发到了各处,投入了使用。

对于刑天军的行动,河南巡抚陈必谦还有洛阳知府冯一俊都稍稍的松了口气,他们最怕的就是刑天军像其它义军那样,如同蝗虫一般的在河南境内一扫而过,那样的话,他们根本无法应付不说,到时候还要被皇上降罪,而刑天军年前打下卢氏县之后,并没有继续扩张,而是开始裹足不前,这反倒是让他们这些河南方面的官员们长松了一口气。

自从祖宽兵败柳泉镇之后,河南一带的官军也都听说了这件事,一提起刑天军便都有些想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所以倒也没人敢主动招惹刑天军,而王绍禹那厮,自从永宁一败之后,便缩回了宜阳,再也不敢露头了,整日在宜阳担惊受怕,生怕刑天军兵发宜阳,就更不用指望那厮会招惹刑天军了。

所以刑天军不主动出击,周边的官府自然各扫门前雪,也不主动来找刑天军的麻烦,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刑天军在豫西扎下了根,实力越来越强了起来。

而肖天健进入河南之后,才知道河南饥民的数量之多,本身因为河南前些年也曾经遭过旱灾,再加上陕西各路义军还有本地的一些杆子在河南境内走马灯一般的来回转悠,使得河南的老百姓根本就无法安生下去,所以河南的饥民数量之多,就连肖天健都有些意外,短短两三个月之中,在听闻刑天军在豫西放赈的消息之后,永宁县和卢氏县便涌入了七八万的饥民,使得本来地广人稀的两个县,人口顿时便恢复了过来。

而河南饥民们要求也不多,只要每天能放赈给他们两餐粥也就知足了,于是刑天军趁着这个机会,立即招募饥民,以工代赈在进出这一带的一些要道上建起了七座坚固的寨堡,牢牢的扼守住了各个方向进入刑天军控制区的道路。

至于刑天军的兵力,在这两个月之间,也大幅扩充了起来,除了永宁县利用瓦罐子麾下的降兵还有一斗谷麾下的俘兵组建起来的两个新营之外,刘宝又率领四营在腊月间按时赶至了永宁县,同时带来的还有一千山西的新兵,用以补充给先前跟着肖天健入豫的三个营的战损和缺编,使得肖天健在河南可用的战兵营达到了四个满编营的状态。

除此之外,山西那边还趁机为肖天健运送来了十几门新铸成的三磅炮和六门新铸的六磅炮,和相迎已经训练好的炮手,用以补充刑天军这边的战兵营的直属炮队,如此一来,连教导营也终于配备上了直属炮队,顿时让刘耀本高兴坏了。

但是对于肖天健来说,他深知眼下的平静只是暂时的,他突然间率部南下,已经打乱了朝廷的安排,一时间王家祯、陈必谦都无力来对付他,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朝廷就这么坐视他如此盘踞在河南境内,如果他所料不错的话,朝廷也应该正在想方设法的调集兵马前来对付他才是。

所以肖天健也不敢怠慢,趁着春节前后的这个难得的空闲机会,在永宁、卢氏两县境内,大幅扩充兵力,除了永宁县两个新营之外,他在卢氏县境内也抽选出了四千精壮流民,组建起了三个新营,冒着严寒对其展开了严格的训练。

这些来自河南的流民之中的新兵们,很是珍视这样的机会,在他们看来,已经走投无路的他们,能突然间得到这么一个机会,很是不容易,再加上刑天军虽然没有饷金,但是却可以管他们吃饱饭,离开这样的地方,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生存下去,所以对于军官们的命令,他们很是在意,不敢有些许的违抗,训练上也很能吃苦,短短一个月下来,队列训练便基本上结束,转入到了战阵训练,很快便能拥有相当的战斗力。

不过对于几个新营,肖天健可拿不出这么多的鸟铳装备他们,虽说年前年后山西那边转运过来了两三百支新式的自生火铳,但是一下子满足这么多新兵的需求,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卢氏县境内新建的匠作营,因为各种工具还没有到位,短时间之内只能打造一些冷兵器,火铳的生产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所以这五个新营,便暂时作为地方守备军使用,装备也要比另外四个战兵营要差上不少,甲胄暂时是不可能配发的,兵器方面除了利用缴获的兵器装备他们之外,其余的便征缴当地那些小士绅所置办的兵器补充,另外卢氏新匠作营也自产一部分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就连刑天军以前已经淘汰的一些弓弩还有老式的火铳、三眼铳也被装备到了这五个新营之中,既便如此,这五个新营的装备质量也已经远超过了普通的义军的装备质量,基本上和一般的官军装备质量相差不多了,再加上刑天军高强度训练以及战阵方式,这五个新营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起码作为战兵营的辅兵是没有任何问题了。

不管是官方还是刑天军方面,在这个春节期间都可以说是在磨刀霍霍,只待年后再次较量一下了。

(本来想来一个五千字以上的大章的!可是何乃中午要去喝朋友家孩子的满月酒,只能就此罢手了!)

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71章 抛车第73章 生擒第65章 通州第1章 重磅炸弹第37章 安逸第36章 万安王府第110章 赌约第64章 世事难料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7第207章 克复台湾第122章 不是结束的结束第73章 生擒第79章 土工作业第9章 震撼第86章 武装游行第10章 宿命?第1章 凯旋第31章 舌头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65章 扑城第104章 战争红利第13章 谋主第39章 奴酋的争论第8章 出迎第128章 炮营驾到第68章 兵不厌诈第31章 攻关受挫第17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173章 国子监太学院第146章 册封朝鲜王第237章 大阅兵5第8章 势如破竹第63章 城门2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170章 背叛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87章 夺穴第4章 终归要来第150章 双雄会第194 格杀令第23章 鞑子的震撼第95章 宿敌第7章 大战四起第28章 定策第20章 毫无悬念第63章 崩溃第8章 势如破竹第26章 奇袭渑池第169章 攻营第133章 名儒第3章 不堪回首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76章 受降第85章 美人计第56章 水坝第79章 奴酋授首第4章 分兵而动第199章 改制第50章 其人之道第47章 两强之战2第137章 陷落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118章 厉兵秣马第122章 糊涂胜利第18章 行赏第147章 实兵对抗第1章 命如草芥第53章 分兵向西第21章 服软告饶第17章 觊觎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阳第37章 划分守地第137章 验收第205章 永历的解决第42章 直捣敌巢第39章 奴酋的争论第108章 轮式火炮第145章 十年赌约第174章 西方造船师第97章 定策解围第18章 后勤的麻烦第77章 通州会战6第140章 红石山2第216章 澳洲远征军第109章 义子第12章 八队闯将第56章 水坝第93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第59章 决胜4第127章 讨逆军第113章 乡兵队第86章 磨刀霍霍第33章 危局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担忧第128章 楚王新军第206章 奇兵2第13章 侥幸退敌第53章 石桥攻防战3第158章 撞破情愫2
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71章 抛车第73章 生擒第65章 通州第1章 重磅炸弹第37章 安逸第36章 万安王府第110章 赌约第64章 世事难料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7第207章 克复台湾第122章 不是结束的结束第73章 生擒第79章 土工作业第9章 震撼第86章 武装游行第10章 宿命?第1章 凯旋第31章 舌头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65章 扑城第104章 战争红利第13章 谋主第39章 奴酋的争论第8章 出迎第128章 炮营驾到第68章 兵不厌诈第31章 攻关受挫第17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173章 国子监太学院第146章 册封朝鲜王第237章 大阅兵5第8章 势如破竹第63章 城门2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170章 背叛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87章 夺穴第4章 终归要来第150章 双雄会第194 格杀令第23章 鞑子的震撼第95章 宿敌第7章 大战四起第28章 定策第20章 毫无悬念第63章 崩溃第8章 势如破竹第26章 奇袭渑池第169章 攻营第133章 名儒第3章 不堪回首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76章 受降第85章 美人计第56章 水坝第79章 奴酋授首第4章 分兵而动第199章 改制第50章 其人之道第47章 两强之战2第137章 陷落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118章 厉兵秣马第122章 糊涂胜利第18章 行赏第147章 实兵对抗第1章 命如草芥第53章 分兵向西第21章 服软告饶第17章 觊觎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阳第37章 划分守地第137章 验收第205章 永历的解决第42章 直捣敌巢第39章 奴酋的争论第108章 轮式火炮第145章 十年赌约第174章 西方造船师第97章 定策解围第18章 后勤的麻烦第77章 通州会战6第140章 红石山2第216章 澳洲远征军第109章 义子第12章 八队闯将第56章 水坝第93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第59章 决胜4第127章 讨逆军第113章 乡兵队第86章 磨刀霍霍第33章 危局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担忧第128章 楚王新军第206章 奇兵2第13章 侥幸退敌第53章 石桥攻防战3第158章 撞破情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