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讲武堂

肖天健的话其实只说了一半,剩下的他便藏在了心中,其实不用众人争论,他也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陕西他是不会率部打回去的,眼下洪承畴和孙传庭在陕西,经过他们多年经营,陕西还有相当一批能战之兵,更何况陕西连年遭灾,再加上十余年的兵祸,早就是赤地百里了,打过去即便是占领了地盘又能如何?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恢复生产力的,起码连劳动力都会严重缺乏,再加上眼下李自成等路义军还在陕西和洪承畴纠缠,使得洪承畴和孙传庭无力抽出手进入河南和他交手,眼下他才不会蹦到陕西那个浑水之中呢。

而本来如果按照战略上来说的话,打怀庆府和卫辉府也不是太好的选择,可是毕竟刑天军在晋南有一块根据地,要连通河南,紧靠着垣曲县和渑池县这一段黄河,明显腾挪余地不够,而眼下黄河南部的豫中一带,民生凋敝,老百姓大批饿死抑或是逃走,抑或是死于战祸,使得河南的劳动力并不充足,如果他想要大力恢复河南一带的劳动力的话,就要引入更多的人才行,而眼下怀庆府和卫辉府相对来说经受兵祸还不算是太严重,这两地之中也聚集的流民众多,只要打下这两地,他便有了更多的腾挪空间,再者他还有一个暂时不能说出来的想法,以他对历史的认知,不久的将来,他可能有必要北上一次,但是至于到底这种事情还会不会发生,他眼下也无法确定,所以即便是为未来考虑,他也很有必要在黄河北取得一块立足之地,这也是他为何会先选择渡河北上怀庆府的原因。

大计一定,刑天军便立即行动了起来,这一次北渡黄河到豫北作战,肖天健动用的是罗立的第二师的兵将,虽然怀庆府和卫辉府还有一些官军的实力,但是通过细作对这两地的情报的搜集,肖天健盘算了一下,以罗立的第二师的兵力,拿下这两地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所以在肖天健确定计划之后,罗立的第二师便开始朝孟津一带集结了起来,而肖天健在率兵攻下洛阳之后,孟津的守军便自动哗变,知县等官员则弃城而逃,坐船北渡到了怀庆府逃命去也,使得刑天军没有再费什么力气,便轻松的拿下了孟津县,使得刑天军控制住了自郑州以西到潼关一带的所有地盘,同时也取下了黄河南岸有名的孟津渡,在孟津渡一带,缴获了大批没有来得及逃离的船只,而肖天健一拿下孟津渡,便立即派人将驻扎在古城镇渡口的刑天军水营调至了孟津渡,以孟津渡从此作为刑天军水营的新的驻地。

而时下杨昆山为首的水营,也已经今非昔比,通过收揽从南方逃到刑天军辖地中的流民中善于水性的青壮,补充到水营之中,再加上收揽沿着黄河两岸,靠着在黄河里面打渔为生的渔民,水营现在早已满编,兵力超出一千五百人还多,拥有各种大小船只上百条,早在一两年前,在黄河上便开始横行了,眼下凡是通过黄河上下游的商船,只要不是官船,水营也不抢劫他们,只是在水上设卡,令他们缴纳通过的税金,凡是交过过路税金的商船,皆可获得一面小旗,数日之内在这段黄河上便不会受到任何劫掠。

本来黄河上还是有些水盗的,为了确保刑天军的绝对地位,杨昆山这一两年来不断的在掌握的河段上打击其它水贼,如此一来,刑天军守信,商人求利也愿意掏买路钱,所以水营现在每年也能给刑天军收取上来不少的船资,起码是维持他们水营的开支是绰绰有余了。

现如今刑天军又掌控了洛阳一带的黄河南岸,更是让水营有了施展之地,包括停泊在孟津渡没有来得及跑掉的福王家的船只,一并交给了水营,令其以最快的速度,将罗立的兵马转运至黄河以北,在怀庆府辖地之内的孟州一带登岸。

为此杨昆山不敢怠慢,立即调集了大部分手下,同时征调了附近相当多的渔民,开始组织安排这件事。

虽然这么做会泄露刑天军的计划,可是为了确保一次能将更多的兵马运至黄河北岸,以免怀庆府的官军将先期渡河的部队击溃,所以这点险还是值得冒的,而听闻刑天军要北渡黄河的消息,周围的渔民们无不闻声而动,他们这些渔民们也受够了官吏的鸟气,早就想跟着刑天军干了,刑天军一来,便免去了他们的鱼税,使得他们以后的日子有了盼头,于是在孟津渡一带迅速的便开始汇集起了各种各样的船只,大批的刑天军兵将们也开始朝着孟津渡开拔,按照军官们的调度开始登船。

由于组织有力,仅仅是第一波渡船便一次将一个营的兵马整建制的运过了黄河,这一次肖天健又高估了怀庆府的官军,刑天军的渡河北上行动,他们不是没有察觉到,而怀庆府的官吏早就被刑天军给吓住了,根本就没想过派兵赶至黄河边上,击刑天军于半渡,一听闻刑天军要北渡怀庆府,便吓得收缩兵力龟缩到了怀庆府城下。

这一次肖天健没有随罗立一起北渡,此战全部交给了罗立负责,但是却把李信派给了罗立,充任罗立的随军参议官,在罗立出发之前,肖天健专门将罗立招至自己帐中,亲自一再交代了罗立,虽然这一次北伐豫北由他主军事,但是令他必须要多听李信的意见,确保不要因为莽撞,而在豫北吃了官军的大亏,如果是因为他刚愎自用造成这一次出兵失利的话,那么回来之后,肖天健让他小心一点。

罗立当即便拍胸脯保证了下来,答应一定多听李信这个秀才的意见,保证不会胡来,一定会打好豫北一战。

肖天健又和李信私下里面交代了一番,李信对于肖天健的信任颇为感激,他作为一个新近才投入肖天健麾下之人,能得到肖天健如此重用,当即便表示士为知己者死,原为肖天健效死,而且还对肖天健说,他家就在怀庆府,这一次他投入刑天军之中,估摸着一旦让官府知道的话,也饶不了他的家族,这次过河之后,会回家一趟,将家族中的弟兄叔侄们都招入刑天军之中为肖天健效力,而且李信还告诉肖天健,他们李家之中有许多族人都跟他一样,能文能武,定不会辜负肖天健对他的重托。

肖天健当即表示欢迎,眼下像李信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一个人投军,往往会纠集起宗族之中的亲属也都投军,可是这么做有个弊端,就是很容易让一个军将通过族人在军中形成自己的武力集团,历史上李自成受牛金星的谗言,突然间杀掉了李信,其实也有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李信功高盖主,麾下李家族人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集团,而且李信出身并非是个贫民,而是家族也是地主阶层,李自成一直不太信任李信,所以也造成了李信最终被杀的悲剧。

可是这种事放在刑天军之中,却并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刑天军自有一套编制军队的办法,凡是新人入军,皆会在各预备营接受训练,然后挑选精英派往各战兵营补充到战兵营之中,通过这个手段,再加上编配兵员的刻意预防,即便是有大批的同亲族的人入军,最后也基本上会被彻底打散,分配到各个部队之中当兵抑或是当军官,军官是根本不允许私自扩编收编手下的,如此一来也就不再有可能会形成小的靠亲族维系起来的武力集团了。

所以肖天健很乐意让李信把他们家的族人招入刑天军之中,为自己效力,像他们这样能文能武的人,以后他需要很多,也是以后他要加强建军的一个方向,当兵的不能都是大字不识的大头兵,必须要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才能确保军队的发展,这也是他建立少年营的初衷之一。

不过少年营眼下已经不在刑天军之中存在了,自从上次肖天健过年时回到阳城那一次,少年营便已经被他改为了刑天讲武堂,所有原少年营的少年们,统称为讲武堂学员,结业之后便会被分派到诸军之中,充当低级的什长抑或是副队将之类的军官,逐渐的以这些少年军人来构建起刑天军的骨干,提高刑天军的素质。

这次攻下洛阳之后,肖天健更是下令把永宁县原来的空置军营给利用起来,在那里重新建立起一个更大规模的刑天军讲武堂,广泛招收在河南一带的流民中的少年抑或是老百姓的子弟入讲武堂学习,并且下令从军中抽调出大批有经验的军官入讲武堂充任军事教头,同时也抽调文吏中熟读兵书之人,为学生们讲授有关的军学,并且授之于文化,总之要将讲武堂以后按照后世的军事学院来建设起来,以后源源不断的为刑天军提供新鲜血液,使刑天军的军官们以后成为他的有力支持者,当然这个讲武堂的校长,他是不会让别人充任的,也亲自由他自己充任,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功课,就是宣讲他的思想,让这些学员兵们都成为他的拥趸者。

当他下令筹建永宁讲武堂的时候,甚至于剽窃了后世黄埔军校门口处的对联,亲自挥毫写下了“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十六个大字,令人将其雕刻在讲武堂的大门两侧木柱上面,后来这十六个字便成了今后所有刑天军成立的讲武堂大门处必刻的一个对联,原来的阳城讲武堂也很快将这十六个字给雕刻在了他们的讲武堂大门两侧。

(二更到,弟兄们查收!)

第151章 向东扫荡第41章 内丘之战2第73章 斥候的对决2第73章 要死要活第53章 新式鸟铳第99章 夜袭2第125章 长枪向前驱群羊第71章 抛车第63章 崩溃第91章 实证第10章 转战阳城第10章 灵机一动第68章 兵不厌诈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8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50章 双雄会第47章 尔虞我诈第195章 坚壁清野第141章 新兵第30章 各怀心思第58章 可悲可喜第80章 进展神速2第32章 脱离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204章 首战第71章 敲定合作第191章 叔侄密议第111章 暗算第25章 难民潮第25章 难民潮第83章 无奈就范第140章 杀鸡儆猴2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104章 疑兵之计第193章 右勾拳第182章 不算劝降第38章 人才第56章 再次失利第38章 真相大白第229章 宝船旧址第87章 请辞第43章 去意第163章 强攻敌营1第85章 屠奴第118章 遗诏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31章 血战小漳河畔第122章 不是结束的结束第114章 迎战第72章 第一个春节第187章 向南第14章 卧虎在侧第108章 轮式火炮第243章 大顺建国第118章 厉兵秣马第13章 成功脱逃第183章 贵客临门第169章 恼羞成怒第29章 守财奴第33章 不相为谋第121章 炮灰第58章 决胜3第152章 改编第130章 初战第89章 三棱刺第191 方向第180章 督师被俘第138章 试炮第97章 山海关之役3第47章 卢象升的无奈第4章 檄文第136章 分兵驻防第120章 如山推进第83章 参谋部第22章 兵部特情处第164章 强攻敌营2第135章 剿兵安民吊民伐罪第134章 熊文灿的困局第199章 改制第171章 以走代战第14章 舌战老粗第8章 流浪洋人第23章 鞑子的震撼第23章 迷情夜第54章 试枪第162章 横空出世千里眼第61章 擒贼擒王第48章 卢象升之忧第26章 赠美第88章 再下一城第84章 熬硝制药第15章 以身为质第112章 毒计第32章 脱离第215章 降将建功第101章 大帅有请第183章 赴京听封第182章 风波平息
第151章 向东扫荡第41章 内丘之战2第73章 斥候的对决2第73章 要死要活第53章 新式鸟铳第99章 夜袭2第125章 长枪向前驱群羊第71章 抛车第63章 崩溃第91章 实证第10章 转战阳城第10章 灵机一动第68章 兵不厌诈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8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50章 双雄会第47章 尔虞我诈第195章 坚壁清野第141章 新兵第30章 各怀心思第58章 可悲可喜第80章 进展神速2第32章 脱离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204章 首战第71章 敲定合作第191章 叔侄密议第111章 暗算第25章 难民潮第25章 难民潮第83章 无奈就范第140章 杀鸡儆猴2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104章 疑兵之计第193章 右勾拳第182章 不算劝降第38章 人才第56章 再次失利第38章 真相大白第229章 宝船旧址第87章 请辞第43章 去意第163章 强攻敌营1第85章 屠奴第118章 遗诏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31章 血战小漳河畔第122章 不是结束的结束第114章 迎战第72章 第一个春节第187章 向南第14章 卧虎在侧第108章 轮式火炮第243章 大顺建国第118章 厉兵秣马第13章 成功脱逃第183章 贵客临门第169章 恼羞成怒第29章 守财奴第33章 不相为谋第121章 炮灰第58章 决胜3第152章 改编第130章 初战第89章 三棱刺第191 方向第180章 督师被俘第138章 试炮第97章 山海关之役3第47章 卢象升的无奈第4章 檄文第136章 分兵驻防第120章 如山推进第83章 参谋部第22章 兵部特情处第164章 强攻敌营2第135章 剿兵安民吊民伐罪第134章 熊文灿的困局第199章 改制第171章 以走代战第14章 舌战老粗第8章 流浪洋人第23章 鞑子的震撼第23章 迷情夜第54章 试枪第162章 横空出世千里眼第61章 擒贼擒王第48章 卢象升之忧第26章 赠美第88章 再下一城第84章 熬硝制药第15章 以身为质第112章 毒计第32章 脱离第215章 降将建功第101章 大帅有请第183章 赴京听封第182章 风波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