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如山推进

当看到官军出现于视线之中后,肖天健这才下令正在原地休息的兵将们起身准备作战,就在官军停下脚步之后,肖天健也和手下定睛打量着眼前的这支官军。

这支官军的构成跟以往他们在天龙寨和石佛寺两战中遇到的对手基本上相似,都是由部分官军和部分乡勇组成,乡勇作为辅助兵种,其实在这个时代应用很是普遍,而且乡勇们出于保家的思想,在个别战场上的表现甚至强于卫所官军,特别是在守庄作战之中,更是表现的很是强悍。

但是乡勇毕竟是乡勇,你家一百我家五十拼凑起来的,平日也不可能集中进行操练,一旦应用于大规模的战场上的时候,便无法发挥他们原来的战斗力,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所以战场的主战力量还是要靠官军来充任。

而官军的兵力和情报上说的基本上相同,数量在四千人左右,其中有一营大致三百人左右的骑兵,说明这支官军不是镇边所用的官军,虽然明军也缺马,但是有限的马匹还是紧着供应给边军使用,只要是边军,骑兵的比例相对会比内地的卫所军比例高的多,而眼前这支官军明显不属于边军范畴,充其量也就是卫军系统的,属于地方军的范畴。

虽然两军相距还有二里左右的距离,目视敌军的情况有点吃力,但是可惜的是肖天健派人制作的那种水晶镜片的望远镜眼下还没有做成,毕竟一是透明度极高的水晶不好找,二是磨制水晶镜片很不容易,找来的那几个玉匠对磨制水晶这种东西尚不是很在行,初期磨制出来的镜片都达不到要求,所以眼下肖天健还是只能凭借目力来观察敌情。

好在肖天健的眼睛上学的时候保护的还相当不错,没有一点近视,视力还算是相当不错,基本上可以看清对方大致的装备情况,从器甲方面来看,这支敌军的核心还是两千官军,这两千官军之中披甲之士大致只有三成左右,很显然其中战兵数量有限,其余人等大致上只是身穿酱红色的鸳鸯战袄,在卫军之中也只算是辅兵系列。而那些作为从属的乡勇们就不用说了,甲胄装备数量更是有限,只有极少数的乡勇的头目才会披甲,而且大多都是皮甲抑或是棉甲,铁甲装备数量很少。

而武器方面对面的敌军就显得更是驳杂多了,冷兵器中长枪、长刀、镗钯、藤牌、步弓基本上什么都有,而火器上面,官军这次携来了二十辆战车,每辆战车上装有小型铜弗朗机炮或是铁炮等火器,鸟铳装备数量不算多,更多的还是明军喜欢使用的那种三眼铳。

而肖天健对于对方火器最为重视,毕竟火器的远程杀伤能力,对于他来说是最大的威胁,但是纵观一遍之后,他还是放心了下来,虽说这次来的官军带来了二十余辆战车,而且战车上都装载了一门或者两门弗朗机抑或是碗口铳,真正的大口径的弗朗机炮,对方也并不多,也许有,但是在他目力范围之内,官军显然还未将重火器给请到阵前,而他们刚到这里,显然还没有排兵布阵做好接战的准备。

如此一来肖天健也就放心多了,毕竟在火器上,他的优势眼下仅仅是集中在鸟铳装备数量比较多,而火炮方面,他只有一批虎蹲炮和三门中型铜弗朗机炮,而高肃那边新铸的野战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交付使用,如果敌军火炮数量太多的话,正面交手他这边肯定是要吃亏的。

而敌军眼下拉到阵前的只有几辆战车,而这几辆战车上很显然没装重型弗朗机炮抑或是将军炮之类的重火器,那么双方的火力上,刑天军这边就占了不小的便宜。

更让他可笑的是官军那边不知为什么,到了这里之后,并未立即排出作战队列,而是依旧处于行军阵列,挤在一起磨磨叽叽的不知道在干什么。

但是仔细想了一下之后,肖天健还是想明白了对方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第一对方可能是被他刑天军给吓住了,这会儿正犹豫着该怎么办才好,第二就是敌军没有考虑过刑天军会主动进攻的可能,毕竟刑天军先到此地,摆出的也是方阵队形,看上去有些像是要防守作战,而敌军的将官们可能会正在考虑是否主动攻击过来。

于是他立即对跟着司号兵下令道:“吹进军号,全军压向敌军!咱们不等他们了!”

司号兵闻令立即举起了一个铜号,不过现在刑天军的司号兵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使用唢呐代替军号了,而是在到了这里之后,专门重新用响铜打制了一种新的军号,从新制定了号令。

随着一阵快节奏的号声响起,居中的令旗也随即挥舞了起来,向全军下达了前进的指令,于是刑天军的主阵中的鼓手马上便在胸前的鼓上重重的敲击了两下,所有兵将们在听到了这两声鼓点之后,都做好了迈步出发的准备。

随着方阵中行军鼓响起之后,整支方阵的兵将们都同时迈出了脚步,踏着鼓点声集体朝着前方走去。

刑天军的方阵虽说更利于防守,但是毕竟汲取了西方军队的一些战术,这种长方形方阵不单单只是有利于防守,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机动能力,全军在鼓手敲击出的鼓点声中,可以整体进行移动,而且可以保证在行进之中队形不乱,随时都可以转为就地防御作战。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对于目前中国境内绝大多数的军队来说,基本上是很难完成的,毕竟包括最精锐的官军在内,最多也就是十天半个月才会操一次,平时至多让士兵进行一些个人技能的操练,战事想要保持集体整齐行动,十分困难,而刑天军自成军之前,肖天健就非常注重整体战斗力的发扬,在训练中花费最多时间的就是集体的队列操练,也正是这样的操练,当初才让李自成不以为然,觉得刑天军这么练兵,是花架子,而正是通过这样严苛的队列训练,刑天军眼下才能做到集体统一行动,而保持阵列不发生散乱。

所以刑天军方阵在朝前移动的时候,是整体朝前平移,但是队形却始终还是保持着豆腐块一般的整齐,单单是这样的队形,就足以使人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压力感。

而原来布置在刑天军左翼的那二百余猎户队,则受命落在后面,跟着刑天军行动,看着如山一般朝前平移的刑天军大阵,这些猎户们真格都被镇住了,他们从未见过这么多人如同一个人一般的整齐划一的行动,近两千人的大阵居然朝前行进丝毫没有一点乱象,如此一来,让他们这些从来没上过战场的人也顿时产生出了一种安心的感觉,一个个兴冲冲的跟着他们的队将,也朝着前方行去。

王承平带着五十余名骑兵手下,同样也缀在方阵的阵尾,看着前面刑天军的方阵行进,有些苦笑了起来。

他自己也是官军出身,而且带过兵,当过马贼,大大小小的阵仗也没少经历,但是对于刑天军这样的作战方式,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虽然以前他也在莲花寨见过刑天军操演,但是毕竟那时候不是临阵,产生不了多大的震撼力,倒是让王承平总是有一种感觉,觉得肖天健这么操控兵马,花架子的成分居多,但是并不会太实用了。

对此他以前还暗中嘲笑过肖天健这种练兵方式,有这不停操练队列的空,到还不如让兵卒们捉对习练些厮杀的技巧呢!

而真正让他感到刑天军这种练兵方式的可怕之处,还是半个月之前的一次演练,王承平再一次对刑天军这样的作战方式表示了嘲笑,结果却把阎重喜给激怒了,当即阎重喜便要和王承平较量较量。

王承平也不是瓤茬,立即便答应了下来,两人各自带兵在莲花寨外面一块空地拉开了架势,阎重喜从他本哨部众之中带出了一半的兵卒,在空地上摆出了一个小型的步兵方阵,而王承平则率领了他麾下的五十余名骑兵作为对手。

王承平在跟了肖天健之后,原来他只带了三十来个手下,这段时间以来,他另外一些留在北面的手下也跟着范喜的商队,逐步来到了这里汇合了他,使他手下的精骑数量达到了五十多人,五十骑兵对一百无视步兵,在王承平看来很公平,而且在他看来他还占了不少的便宜,所以认为他这五十多骑兵对付阎重喜那一百五十名步军,根本就不在话下。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一交手,他便发现了刑天军使用的这种长枪方阵的可怕,整个阎重喜的长枪阵排布开之后,密集的枪林根本让他的骑兵无法冲入他们的队列之中,如果非要硬冲的话也不是不行,但是即便他冲散了阎重喜的步兵方阵之后,起码也要付出近一半以上的伤亡代价,而且阎重喜手头上的那五十名火铳手也带给他了很大的威胁,几次试探便基本上消耗掉了他十几个手下,最终的结果却是王承平以完败告终。

虽然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操演,但是那一次对于王承平的印象可是太深了,现在当看到刑天军这样的战阵之后,王承平不由自主的便会产生出一种无力感,面对这样的一个长枪为主的方阵,王承平不知道自己如果带着同等的骑兵,能不能就把他们给吃掉。

于是他从那次教训之后,便再也不敢嘲笑肖天健这样的排兵布阵和练兵方式了,老老实实的操练起了他的手下,现在除了他原来的五十名手下之外,肖天健还从军中选出了五十名刑天军的老部众给他,让他带着操练他们,下一步肖天健很可能要专门建立一哨骑兵队,到时候他当然是当仁不让的哨将了。

而今天这次出来,王承平没带上那五十名骑兵新兵,而是将他们留在了刘宝手下,作为留守的应急人员,而他仅把原来的老弟兄给带了过来,毕竟这一仗不是小仗,那些新手在没有练成之前,他可不敢将他们带出来上阵使用,弄不好的话不但发挥不出应该的战斗力,还会成为绊马索,坏了他的事。

不过让王承平欣慰的是肖天健这个人为人很大度,秉承着用人不疑的原则,根本不对他的事情进行过多的干预,这让王承平颇为慨叹,作为一个掌盘子来说,能做到肖天健这一点真不是谁都能办到的。

王承平一边想,一边率领部下缀着前面的大队人马缓缓的移动着,他们同样也都下马步行,以此来节省马力,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好准备工作。

忽然间在最前面传来了几声炮响,又过了一阵之后,刑天军方阵中的鼓手再次敲出了三声重音,整个方阵随即便发出轰的一声停止了前进,王承平翻身上马,朝前望去,一抬手便将马鞍上的长枪摘了下来,看来前面的两军应该是已经接火了。

第15章 巡视第117章 盆满钵满第45章 山西范家第132章 胁迫投诚第142章 为何而战第57章 石桥攻防战7第182章 不算劝降第114章 旖旎风光第7章 大战四起第11章 托大第10章 转战阳城第36章 万安王府第64章 世事难料第129章 填壕第142章 缴获甚巨第42章 关宁铁骑第1章 命如草芥第22章 长枪直刺初显威第124章 恶少第21章 服软告饶第201章 石冉发威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第112章 震服第117章 未战先衰第33章 暗箭2第142章 穷酸秀才第38章 扩大战果第4章 檄文第59章 献计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198章 扶植第10章 定四川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139章 红石山第194章 双风贯耳第182章 风波平息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122章 三段击第51章 两强之战7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93章 三顺王第98章 山海关之役4第154章 纳妾第2章 蓟辽粮荒第7章 大战四起第102章 血案元凶第188章 石冉第29章 转变第62章 收复失地第211章 乘胜追击第97章 紧锣密鼓第164章 兵饷制第124章 报复第62章 城门1第124章 报复第166章 示弱第17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41章 报复第104章 襄外&安内第53章 急促射第15章 螳螂捕蝉第75章 胡安克里奥第46章 事有异常第139章 铁范铸炮第200章 建奴入寇第41章 内丘之战2第3章 警醒第218章 美洲第193章 右勾拳第75章 是否君子第32章 援军已至第203章 建奴命运的裁决第153章 北返晋南第140章 从天工开物说起第31章 舌头第226章 班底2第119章 世事难料第64章 城门3第116章 官道口兵堡第97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2章 奇袭队第84章 丧家之犬第10章 宿命?第43章 杀牛第8章 侥幸成功第67章 马贼第79章 贺人龙的反击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49章 互通有无第101章 兵败如山倒第86章 磨刀霍霍第180章 李信第34章 阉臣高起潜第226章 班底2第158章 穷追败寇第83章 参谋部第193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58章 冲突
第15章 巡视第117章 盆满钵满第45章 山西范家第132章 胁迫投诚第142章 为何而战第57章 石桥攻防战7第182章 不算劝降第114章 旖旎风光第7章 大战四起第11章 托大第10章 转战阳城第36章 万安王府第64章 世事难料第129章 填壕第142章 缴获甚巨第42章 关宁铁骑第1章 命如草芥第22章 长枪直刺初显威第124章 恶少第21章 服软告饶第201章 石冉发威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第112章 震服第117章 未战先衰第33章 暗箭2第142章 穷酸秀才第38章 扩大战果第4章 檄文第59章 献计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198章 扶植第10章 定四川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139章 红石山第194章 双风贯耳第182章 风波平息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122章 三段击第51章 两强之战7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93章 三顺王第98章 山海关之役4第154章 纳妾第2章 蓟辽粮荒第7章 大战四起第102章 血案元凶第188章 石冉第29章 转变第62章 收复失地第211章 乘胜追击第97章 紧锣密鼓第164章 兵饷制第124章 报复第62章 城门1第124章 报复第166章 示弱第17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41章 报复第104章 襄外&安内第53章 急促射第15章 螳螂捕蝉第75章 胡安克里奥第46章 事有异常第139章 铁范铸炮第200章 建奴入寇第41章 内丘之战2第3章 警醒第218章 美洲第193章 右勾拳第75章 是否君子第32章 援军已至第203章 建奴命运的裁决第153章 北返晋南第140章 从天工开物说起第31章 舌头第226章 班底2第119章 世事难料第64章 城门3第116章 官道口兵堡第97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2章 奇袭队第84章 丧家之犬第10章 宿命?第43章 杀牛第8章 侥幸成功第67章 马贼第79章 贺人龙的反击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49章 互通有无第101章 兵败如山倒第86章 磨刀霍霍第180章 李信第34章 阉臣高起潜第226章 班底2第158章 穷追败寇第83章 参谋部第193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58章 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