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再打庐州

刘耀本这一次对安庆府的奇袭战可以说是再一次创造了一个刑天军军史上的奇迹,在大雨天气之中,三天时间冒雨急行三百里,突然出现在了安庆府城外,打的官府一个措手不及,根本就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便一举攻占了安庆府。

当消息传到南京的时候,已经是安庆府被刘耀本攻克的第三天之后了,丁启睿惊的是目瞪口呆,打死他他也想不到,刑天军居然会作出这样的惊世骇俗的事情,轻易的便将长江沿线非常重要的安庆府给控制在了他们手中,于是他不敢怠慢,眼看着这天天气开始放晴,丁启睿忙不迭的便赶紧派人赶往九江府,着令坐镇九江府的总兵韩、光美立即率军顺江而下,克复安庆府,逐离攻占安庆府的这支贼军,另外咬着牙将跑到滁州的黄得功起复,令其赶赴池州领池州兵将五千,同时西进攻打安庆府,配合韩、光美重新收复安庆府。

在九江府坐镇的韩、光美闻讯之后,也吓了个半死,他在九江领兵对付湖广一带的刑天军,突然之间屁股后面的安庆府丢了,这么一来刑天军便在他背后打了一个钉子,使得九江现在腹背受敌,一旦刑天军两相夹击之下,那么九江便很难保全。

得到了丁启睿的命令之后,韩、光美不敢怠慢,立即点齐了镇守九江府的一万兵马,乘船开始顺江而下,朝着安庆府扑去。

与此同时肖天健已经领兵退至了定远县,此时定远县城内的知县刚刚收拢起来了两千多万元吉和孔贞会麾下的溃兵,一听说刑天军大军又回到了定远县,于是这些溃兵当即便又跑掉了一半,剩余的也毫无斗志,肖天健仅是派兵到城下吼了一嗓子,城中守军便立即打开城门,出城投降了刑天军,知县李儒明无奈之下也只得捧印出城投降了刑天军。

这个时候已经持续下了大半个月的大雨也终于渐渐停止了下来,肖天健于是便顿兵于定远县开始进行休整,等候刘耀本那边的消息。

说实在的虽说肖天健派出了刘耀本奇袭安庆府,但是这心并没有放下,领兵撤离庐州的时候,他还一直在挂念着刘耀本的情况,直到数日之后,才有一个筋疲力尽的刘耀本的手下赶到定远县报知了肖天健,刘耀本他们一支人马奇袭成功,成功的夺取了安庆府,肖天健这才将心放在了肚子里面,同时也大喜了起来,当即下令休整重新补充物资之后的兵将,于五天之后,再攻庐州府。

随着天气放晴之后,道路迅速的恢复了通行,大批物资迅速的开始被眼下负责给主力提供物资运输的李富生和刘希尧二人督促着从凤阳府和宿州转运向了定远县,整个凤阳府到定远县的道路上,顿时便挤满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各种车辆以及运送物资的辎兵、民壮,大批物资流水一般的开始涌入到了定远县刑天军大营之中。

这一次攻打庐州,因为天不作美的原因,使得肖天健在庐州城下消耗了大批的粮秣,还有一批火药也因为受潮而报废,短期之内必须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补给才能恢复战斗力,所以这对于负责后勤保障的后勤部还有辎兵部队来说,无疑压力非常之大。

李富生和刘希尧一个坐镇宿州,一个坐镇凤阳府,天晴之后忙的是四脚朝天,几乎一个安稳觉都没有睡,日夜不停的督促调派着大批的辎兵和助战民壮,将从河南转运过来的物资再调运到定远县补充到大军之中。

同时刘宝也再一次抽调了一万多人马,从河南各地赶赴了定远县集结,这一次攻打庐州城,在刘耀本分兵之后,肖天健手中仅剩下了不到两万人马,凭着这些人马,如果想要攻下庐州并且打到南京城是不够用的,所以肖天健不得不继续增强兵力,好在北面的官军的压力这段时间顿减许多,河南的局势也逐步越来越安定了下来,使得刘宝所部的兵力得以抽调出来一部分,而阎重喜的山西军也抽调出了一批进入河南,一部分接防了陕州,一部分则也赶往南直隶参与到这一次攻打南京的大战之中,至于罗汝才那边,肖天健则派人传令给他,令其集结兵力开始朝沿长江而下,从湖广攻击南直隶,迫使丁启睿首尾难顾,同时也策应眼下攻占安庆府的刘耀本,牵制官军的兵力,减轻刘耀本的压力。

毕竟刘耀本这次奇袭安庆府的时候,所率兵将都是轻装上阵,没有携带什么重炮,而且火铳手也仅仅是每个人带上了四五十颗纸壳弹,虽说可以在打下安庆府之后就地补充粮秣,也可以获取一些安庆府的火炮,但是火力还是不够强,而且肖天健可以预见的是刘耀本在夺占了安庆府之后,肯定很快便会面临着南直隶的官军的反扑,弄不好会有一场恶战等着他们,所以罗汝才很有必要牵制九江府的官军兵力,减轻刘耀本在安庆府的压力。

只要刘耀本守住安庆府,那么就等于是在南直隶的心脏上插入了一颗钉子,使得丁启睿无法集中起南直隶的兵力对付刑天军,这么调动之后,刑天军等于是两路同时朝着南京进兵,那么他们便可以大大的缩短解决南直隶的进程。

六月十五日的时候,肖天健的主力在定远县已经补充了相对比较充足的粮秣物资,于是在他的一声令下,大军再一次开拔,气势如虹的朝着庐州城再一次扑去。

庐州知府吴大朴这个时候也已经早已得知了安庆府被破的消息,心中哀叹刑天军的狡猾和凶悍,前些天的时候他还在心存侥幸,觉得这一次立了一个大功,短时间之内刑天军可能不会再有能力发动对庐州城的进攻了。

可是这才没有多少天的时间,便得知了刑天军再一次汹涌而至扑向了他的庐州城,于是吴大朴这一下顿时便更加紧张了起来,赶忙再一次下令庐州城全城戒严,紧闭各门,调兵遣将再一次作出了死守庐州的架势。

但是这一次肖天健可不给他机会了,而且天气放晴之后,天公也不再给刑天军填什么麻烦了,六月十七日大批刑天军人马再一次回到了他们先前建立的大蜀山大营之中,这个时候这里的大营虽然已经被官军破坏了一番,但是官军破坏的并不彻底,很快便在众军的努力之下,恢复了营盘,并且这一次刑天军的兵力又增加到了三万多人,连带着新从河南调运来的一个重炮营,使得刑天军的火力更加强悍了许多。

而刑天军在撤走的这段时间之中,也仅仅是十几天的时间,城内官军出城,便对当地的百姓进行了一番清算,杀了不少曾经帮过刑天军的百姓,结果非但没有震慑住当地周边的百姓,反倒是更加激起了民愤。

刑天军再一次的到来,使得当地百姓争先恐后的跑来帮忙,短时间之内便汇聚起来了成千上万的助战民众,将整个庐州城的西北两面给包围了起来。

肖天健这一次率兵过来之后,也不跟庐州城里面的吴大朴等一众官员和守军废话了,当即便架起了军中几乎所有的大炮,瞄准了庐州城的西城墙以及西门楼上面,开始了绵延不绝的炮轰,这次炮轰的火力强度甚至超过了上一次攻打襄阳城时候的火力强度,从十八日上午开始,这样的炮轰便几乎一刻都没有停止,炮弹像是冰雹一样的洒落在城墙上面,打得城墙上砖石乱飞,不多会儿时间,守军陈设在西城墙上的十几门各样的火炮便基本上都被掀飞到了天上,打得城墙上的守军横尸遍地,整齐的城垛仅仅一天下来,便被轰塌了过半,有些地方的城砖甚至被刑天军的重炮直接揭掉,露出了下面的夯土城墙主体结构,整个西城墙上,遍布各样的弹坑,一些流弹甚至飞入城墙之内,落在了城中,也轰塌了一些城中的房屋,整个庐州城都陷入到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守军何曾见到过这样的场面呀!一个个兵将都被大炮轰的逃下了城墙,战战兢兢的躲在城墙内的脚下,一阵阵的跟着炮弹落下的震动而瑟瑟发抖,说什么都不敢登上城墙,吴大朴甚至悬赏招募敢死之士城墙御守,但是在这样的炮击之下,敢于应募的兵将却少之又少。

这样的炮击一打就是三天时间,第二天下午,高达五层的西门楼便在重炮的齐射之下轰然倒塌了下去,连累着躲在城下的一批官兵也被瞬间垮塌下来的乱石碎砖顷刻之间掩埋在了废墟之下,一个坐镇西门的千总被轰得更是连尸身碎片都找不到了。

大批民壮便在刑天军的炮火掩护之下开始在宽阔的护城河上架设浮桥,有过了无数次攻城经验的刑天军现在干这个已经是相当的轻车熟路了,他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掩护架桥的民壮,有人负责调度民壮,有人负责在外围砍伐木材,更有人专门负责运送各种物资,这都与肖天健麾下的参谋部分不开关系,这些参谋们不但是这场攻城战的策划者,同时也成为了组织者和实施者,明确的分工也确保了各种事务的顺利开展,即便是连伙夫们都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肖天健这一次大方的拿出了不少粮食,令临时组织起来的伙夫队做饭,凡是参与助战的民壮,在完成了交予他们的任务之后,便可以到吃饭的地方拿起大碗敞开肚子吃饱,现在大明最最不缺的恐怕就是饥民了,有人给饭吃,而且管饱,甚至还可能会吃上一片油乎乎的肥肉,这对于大批饥民来说,无疑是具有巨大的诱惑力的,哪怕是为了这片香喷喷的肥肉,豁出性命都有人愿意干,于是助战民众们干起活也敢于豁出性命的去为刑天军打通攻城的通道。

与此同时大批随军而来的工兵营除了部分兵将带领民众去架设浮桥之外,另有大批的兵将则在大蜀山兵营一带大量的打造各种攻城器械,准备用来攻城。

而城中的知府吴大朴也发了狠,眼看城外贼军炮火犀利,现在派人上去也是送死,于是干脆便在城内将西门和西水门还有北门都用大石条给堵死了起来,防止刑天军从城门之处攻入城中,并且他亲自带着家仆,就住在城西门内,坐镇这里的防御。

他很清楚庐州府的城池的坚固性,以及城外护城河的宽度深度,刑天军既然集中了兵力要打西门,那么只要其它地方城门不开,吊桥不放,那么刑天军便根本没有机会从其它地方攻入城中,所以他也将城中兵力都基本上集中到了城西一带布防,暂时放弃这个时候阻止刑天军在护城河上架设浮桥填埋护城河,只等刑天军攻打城墙的时候,他再率部亲自登城迎头痛击刑天军也为时不晚。

吴大朴是个比较聪明的人,也多少知道一点用兵之道,这种情况之下他作出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明智之举。

而在他看来,刑天军想要用大炮轰开五丈厚的城墙,没有十天半个月堆上几万斤火药,是基本上不太可能的事情,厚实的庐州府城墙就是他们的依仗,而刑天军恐怕也没有那么多的火药炮弹来摧垮城墙,他守住庐州城并不是没有一点希望。

炮击准备仅仅进行了三天,确实如同吴大朴想的那样,刑天军着实经不起这样高强度的消耗,三天的时间各重炮营便几乎打掉了三成以上的弹药储备,这些弹药价值多少且不论,仅仅是从河南各地的火药作坊以及匠作营运至这里的花费便相当巨大,三天时间下来,虽然他们几乎剥掉了庐州城西城墙外面的城砖,露出了城砖覆盖的夯土城墙的主体,打得城墙主体上也是坑坑洼洼,但是却还远达不到对城墙起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所以考虑到下一步继续攻打滁州和南京城,可能还需要大批的弹药,于是肖天健便下令停止了这样高强度的炮击行动,转为了零散发射,震慑庐州城守军登城杀伤填埋城壕以及架设浮桥的民众。

不过三天下来,刑天军这边收获也不小,助战的民壮越聚越多,许多人甚至是从几十里之外跋涉而来,为的就是吃上几顿饱饭,民众数量达到了三四万人,这么多人同时开工,往复运送土石以及木材,使得一段护城河终于被填平,形成了一条坚实的通道,另外还有几道浮桥也被架设了起来,基本上沟通了攻城的通道。

而守军方面在这几天的炮击之中,根本无法阻止刑天军的架桥行动和填壕的行动,只能躲在城墙里面,不敢冒头,所以说炮击行动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六月二十一日,在肖天健的一声令下,刑天军各部开始了对庐州城的正式进攻,大批兵将推动着各种就地新打造出来的攻具,几路人马齐发,朝着庐州城攻了上去。

守军这个时候也在吴大朴的督促之下,终于开始登上了残破的城墙,并且从其它三面城墙调来了几十门乱七八糟的火炮,架在了城墙上面开始发炮轰击城下的刑天军。

战事一起就打得是如火如荼,城上城下的炮声几乎片刻都没有停息,炮弹在庐州城外的天空上交错飞过,落在各自的敌人头上,刑天军的炮火明显可以压制住城上官军的炮火,而且精准度也远超过官军的大炮,时不时的会有守军的大炮中弹,被掀翻到城墙内部,打得城上官军是抱头鼠窜。

可是毕竟刑天军是强攻坚城,在官军第一天的反击之下,损失也不小,架设好的两座浮桥被官军击毁,不少攻具也被破坏,死伤兵将近二百余人,但是却未能攻上城墙。

紧接着肖天健又连续对西城墙发动了三天的猛攻,但是终因城墙太过坚实,守军尚有一定的士气,使得他们三天的强攻行动都未能取得进展,损失兵将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可见在这个时代,火器虽然已经逐步的取代冷兵器的情况下,但是却还不能彻底的在攻坚战之中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不过肖天健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庐州城此次必破无疑,一切仅仅是时间而已,他还有一个杀手锏尚在手中把握着没有祭出,一切只要等他祭出这个法宝的时候,庐州城必定会被他拿下。

倒是与此同时在安庆府的刘耀本,却正面临着一次很严峻的考验,因为九江府和池州的官军这个时候杀到了安庆府的城下。

(今天看罢打赏之后,实在是让俺内牛满面呀!很长时间没见过这么多打赏了!所以干脆来个五千字大章回报弟兄们!今天特别鸣谢feng41501、不喝西北风二位弟兄的打赏了!我晕!韩、光居然是违禁词!这让我怎么写呀!韩、光美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武将呀!)

第64章 进展第187章 兵发洛阳第122章 糊涂胜利第27章 忠烈之臣第110章 降将第211章 乘胜追击第60章 鞑子避战第111章 难兄难弟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68章 风水炮手第127章 劝降不成第55章 定心丸第164章 强攻敌营2第46章 卑鄙之极第227章 大中国第105章 奏凯入关第20章 大军压境第81章 驱降攻城第74章 胸甲第56章 不分敌我第10章 不快第36章 意外的斩获第109章 最后的疯狂第221章 定淮门第33章 暗箭2第153章 一声叹息第206章 奇兵2第76章 便宜可捞第8章 侥幸成功第81章 绑腿第79章 奴酋授首第136章 负隅顽抗第54章 换防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219章 倒戈第129章 后手第103章 祖宽之忧第56章 决胜1第184章 丁督师的反扑第193章 右勾拳第55章 直扑中军第80章 李自成的无奈第45章 山西范家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81章 两路进逼第64章 城门3第127章 劝降不成第75章 大出所料第55章 定心丸第43章 去意第75章 直逼襄阳第75章 通州会战2第1章 民政之议第4章 粮荒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41章 重编第5章 传教士第212章 再下两城第209章 险象环生第82章 保长上任第181章 夜访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战1第107章 伏兵四起第67章 步骑对阵2第186章 多喜临门第12章 断然拒绝第39章 蒙古八旗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担忧第153章 一声叹息第67章 马贼第153章 问题第74章 投名状第36章 陇州之战3第51章 石桥攻防战第96章 奋起余勇第13章 谋主第210章 大雾第195章 当头棒喝第170章 背叛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担忧第137章 陷落第82章 骑兵PK骑兵第63章 喜讯连连第45章 山西范家第132章 胁迫投诚第89章 挥师南下第58章 冲突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119章 官道口决死战2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44章 标枪第133章 朝议2第237章 大阅兵5第157章 错综复杂第117章 官道口决死战1第95章 宿敌第115章 怎么搂钱第91章 单挑第208章 酣战第98章 山海关之役4
第64章 进展第187章 兵发洛阳第122章 糊涂胜利第27章 忠烈之臣第110章 降将第211章 乘胜追击第60章 鞑子避战第111章 难兄难弟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68章 风水炮手第127章 劝降不成第55章 定心丸第164章 强攻敌营2第46章 卑鄙之极第227章 大中国第105章 奏凯入关第20章 大军压境第81章 驱降攻城第74章 胸甲第56章 不分敌我第10章 不快第36章 意外的斩获第109章 最后的疯狂第221章 定淮门第33章 暗箭2第153章 一声叹息第206章 奇兵2第76章 便宜可捞第8章 侥幸成功第81章 绑腿第79章 奴酋授首第136章 负隅顽抗第54章 换防第190章 再返北京第219章 倒戈第129章 后手第103章 祖宽之忧第56章 决胜1第184章 丁督师的反扑第193章 右勾拳第55章 直扑中军第80章 李自成的无奈第45章 山西范家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81章 两路进逼第64章 城门3第127章 劝降不成第75章 大出所料第55章 定心丸第43章 去意第75章 直逼襄阳第75章 通州会战2第1章 民政之议第4章 粮荒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41章 重编第5章 传教士第212章 再下两城第209章 险象环生第82章 保长上任第181章 夜访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战1第107章 伏兵四起第67章 步骑对阵2第186章 多喜临门第12章 断然拒绝第39章 蒙古八旗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担忧第153章 一声叹息第67章 马贼第153章 问题第74章 投名状第36章 陇州之战3第51章 石桥攻防战第96章 奋起余勇第13章 谋主第210章 大雾第195章 当头棒喝第170章 背叛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担忧第137章 陷落第82章 骑兵PK骑兵第63章 喜讯连连第45章 山西范家第132章 胁迫投诚第89章 挥师南下第58章 冲突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119章 官道口决死战2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44章 标枪第133章 朝议2第237章 大阅兵5第157章 错综复杂第117章 官道口决死战1第95章 宿敌第115章 怎么搂钱第91章 单挑第208章 酣战第98章 山海关之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