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大中国

本来参谋部也有人认为,拿下南直隶诸府之后,刑天军应该集结兵力兵发江西南昌,毕竟方国安麾下还有相当的兵力,坐镇在南昌府一带,向北可以直接威胁到九江府,向西则可以比较容易威胁到武昌府,所以又参谋认为先解决掉方国安这路人马之后,先占江西,再谋浙江。

但是肖天健和李信都认为,方国安虽然手头有点实力,但是这个时候江西也仅剩下他这么一支可战之兵,刑天军不去找方国安的麻烦,方国安肯定也不敢轻易离开南昌府找刑天军的麻烦,而浙江繁华,打下浙江的话,南直隶便基本上底定,到那个时候回师攻打南昌府也不算迟。

而且南昌府的细作也传回消息,说刑天军在拿下南京之后,南昌府那边的方国安所部便已经自乱了阵脚,方国安麾下兵将都十分悲观,认为下一步刑天军就要攻打南昌府,于是大批官兵便立即当了逃兵,使得方国安这段时间为此事忙的焦头烂额,而且因为他的大军驻守南昌府,对于江西的财政压力非常大,江西布政使司已经拿不出足够的粮饷给方国安,以至于官军上下更是怨声载道,方国安眼下已经产生出了要弃守南昌府,南下到赣州一带,避开刑天军的兵锋。

有了这份情报的支持,方国安所部也就不成了什么值得担心的问题,于是肖天健和李信便将主要兵力放在了对浙江的进攻方向上。

扭过头肖天健便继续要和诸臣商议有关立国的事情,诸臣陈请肖天健入住到南京城内的皇宫之中,牛金星并且提议对南京皇宫进行一次修缮,肖天健对于入住皇宫这件事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却一口回绝了牛金星提出的修缮皇宫的提议,这会儿他有钱也不能这么浪费呀!更何况南京城中的皇宫已经相当的规模宏大了,虽然被废用多年,但是大明一直留有宦官照料,倒是也没有太过残破,这一战皇宫虽然多处受损,只需简单修整一下,即可使用。

而且肖天健认为,他妻妾不多,也不需要太大的地方住,现如今三个妻妾都在洛阳,因为临近范雨桐和蝶儿都临近生产,不已长途劳累,眼下需要在洛阳待产,待到产后孩子满月才能前来南京城,所以暂时根本不需要讲什么排场,现在就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做这件事。

牛金星又碰了一鼻子灰,于是悻悻然只得听令,倒是诸臣都认为肖天健有明君之像,知道体恤百姓,处处对自己都很是节省,今后立国肯定会成为一代明君,而他们这些从龙之人,今后只要好好干,也能成就一番事业,起码流芳千古是没有问题的,于是都很是高兴。

于是这件事也就这么放下了,但是肖天健又提出一件事,那就是从他这里,废除掉太监制度,从此之后,他决不允许再对人阉割入宫充作太监,而眼下南京城中,有不少留守太监,这些人也尽数遣散,不许再留在皇宫之中。

这件事又是在诸臣之中引起了一片哗然,有人认为这么做实在是不可理解,皇帝哪儿有不用太监伺候的?如果今后宫中留的男人都带把的话,岂不是一不小心,就会淫乱宫闱吗?

对于这一点诸臣的担心,肖天健朗然一笑道:“我肖某又非昏君,要那么多老婆作甚?现如今我已经有了三个妻妾,已经足矣,太多老婆反倒太累!难不成尔等认为我肖某还管不住自己的老婆不成?这件事是我的私事,尔等不必过问,管天管地尔等岂能管到我的家中?用不用宦官,肖某自有自己的打算,又用得着对你们交代?”

倒是这件决定,让部分诸臣很是高兴,历代都没少出现宦官当权,祸乱朝政的事情,大明一朝更是登峰造极,整个大明历史上出现了多少把持朝政的太监,远的不说,只说十几年前的魏忠贤一个人就足够了,现在肖天健废止太监制度,无疑对他们这些文武是一个很好的事情,省的他们文臣武将今后都要看宦官的脸色办事了,对他们来说也少了一大掣肘,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宦官这件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接着众人便开始商量国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国号,先期多是因为封地或者封号延续下来的,比如说宋代之前的基本上都是这种方式选立的国号,只有元朝是采用了《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

大明国号则是因为朱元璋信奉白莲教,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朱元璋也承认自己是白莲教的分支,于是建国之后,便取用了光明二字中的明为国号。

现如今肖天健要立国,自然也绕不开选定国号的事情,可是众人都不清楚肖天健的籍贯所在,肖天健又对此事一直忌讳莫深,从来没有说过他的家所在,于是便有人认为,刑天军真正起兵成军是在凤阳府汧阳县一带,这两个地名之中都有阳,而且刑天军是在阳城县境内坐大的,照样有一个阳子,而阳字寓意也不错,可以取国号为阳,立国称为大阳国。

肖天健一听这个,脑子里面马上就想起了后世那个让所有中国人都恶心和痛恨到家的北方海中小国的膏药旗,当即就恶心的要死,于是利马就否定了这个阳字,大阳国一不小心就成了太阳国,虽然听着不错,但是肖天健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国旗上弄个太阳出来。

众人于是便又提议,取刑天军的刑字为国号,可是马上便又有人反对,说刑字属阴,而且多杀戮之感,刑字并不合适。

商量来商量去,有人提出既然肖天健一直提大汉民族如之何,倒不如还用汉字,大不了就称之为后汉好了,结果又被许多人给驳斥了回去。

最终肖天健不耐烦了,说道:“这件事不必再议了,国号就取中字!天地之中,我们汉人历来都喜欢自称为天下之中,中也代表和的意思,国号为中,今后就称作大中国,这比什么都好!”

众人一听,得了,这天下是他肖天健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他说国号是中,那就是中了,大中国听起来也不错,更何况中国寓意乃天下之中,也没什么不好的,于是国号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些事情让肖天健很是耗费心力,本来他还有心想要组建一个内阁出来,让一帮精明强干之人来负责统筹管理国家大事,这样的话他今后就有空偷懒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忙一些其它事情,可是回头一想,现在就弄这个,显然不太合适,内阁大臣大明就有,而且前期也却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后期却成了争权夺利的中心,朝臣们为了入阁内斗的厉害不说,还牵制了不少皇上的权力、

现如今他还没有一统天下,正需要将权力控制在他的手中,现在就搞一个内阁出来,不一定合适,所以这件事也就暂时放了下来,至于下面的人提出来要恢复宰相,肖天健也没有表态答应,这件事也就暂时这么压了下去。

这些大事暂时也就定下了,接下来就是诸臣筹备一些礼仪上的事情了,这方面的事情肖天健丢给了李进德他们负责,总之既要隆重又要节省,最终他提出一个意见,那就是在皇宫前面来一次大阅兵,以此来作为建国的仪式。

一方面这样的大阅兵的仪式可以提振士气,另一方面可以让观礼之人看看他刑天军的威猛,有利于收拢民心,暗中还有向天下人展示一下,他肖天健乃是武功天下,以武立国,为下一步一统天下打下基础。

于是诸臣虽然觉得有点唐突不合时宜,可是无奈肖天健心意已决,这件事也只有这么定了下来。

毕竟立国不是小事,而且肖天健要在南京城大阅兵,仅仅是只有刘耀本、罗立所部的兵将是不行的,其它各部官兵肯定是不会高兴,觉得打天下是他们一起干的,为什么这种荣耀都让刘耀本的近卫师和罗立的兵将给得去了,所以很有必要让各处的兵将都来参加大阅兵,共享这份荣耀。

肖天健想想也是,但是各部现在正在全国各地,都调来南京谁来守卫时下的地盘?于是他便着令各镇兵马之中,各自只抽选出五百功勋卓著的将士赴南京参加这次的建国大阅兵,这也算是给这些各镇将士的一种嘉奖,而且不会影响到各地兵力的布置,如此一来,也不会耗费太大。

于是这件事一经定下,肖天健便将这个命令传达了下去,同时他还提出来,立国之后,刑天军便不能再称为刑天军了,而是从立国之后,改称为国防军,今后以镇为单位,来由兵部统一管理,其实说白了就是有点类似后世各国的军区制度,不过这个时候取名为镇罢了。

之所以改称为国防军,肖天健说的很明白,有国就要有防,军队应当为防卫国家而设,不单单只是他肖天健一个人的私兵,而是全中国人的军队,他们的主要职责今后将是对外,要为大中国开疆裂土,令外虏不敢对大中国有半点觊觎之心,而且不能像以前那样,坐等敌人上门袭扰之后才予以反击,而是更要做到消除外患于萌芽之中,确保大中国长治久安。

所以最终刑天军立国之后改称为国防军便被定了下来,一些人不太理解,但是也只有听肖天健的吩咐,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有国便要有防,军队主要职责今后将是对外,称之为国防军也算是合适。

(今日鸣谢信离和xdf二位弟兄的打赏!你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多谢了!)

第24章 捷足先登第80章 进展神速2第13章 谋主第117章 盆满钵满第34章 险胜第187章 男儿膝下有黄第35章 等第217章 龙币发行第158章 斗智第205章 奇兵第6章 靳夫子第61章 转怒为喜第52章 两强之战8第47章 两强之战2第116章 官道口兵堡第42章 极其无耻第155章 来而勿忘非礼也第98章 铁头的复仇第36章 陇州之战3第19章 入瓮第227章 大中国第223章 又一个督师第131章 区别对待第85章 巡视乡里第70章 再生一计第86章 意义重大第57章 石桥攻防战7第96章 纵虎第140章 杀鸡儆猴2第23章 交货第34章 阉臣高起潜第192章 讲武堂第184章 赐宴第112章 振抚民心第69章 堵路第37章 划分守地第113章 又生一计第166章 示弱第207章 克复台湾第130章 初战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236章 大阅兵3第26章 赠美第197章 猪油蒙心第32章 暗箭1第196章 只有死鞑子才是好鞑子第89章 余家坳血案第125章 时光飞逝第62章 军情第176章 诱敌追击第3章 强度黄河第43章 救人第92章 炮袭第192章 光复锦州第19章 艰难的抉择第14章 损失惨重第161章 死耗到底第1章 命如草芥第62章 整顿矿点第145章 投靠者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阳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86章 磨刀霍霍第117章 任凭处置第143章 侥幸第171章 死士第106章 春耕第121章 内讧第13章 单刀赴会2第212章 南下北进第37章 陇州之战4第134章 暂时歇兵第63章 祸水东引第2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50章 忠烈之臣第6章 诈城第99章 决战之地第131章 借头示威第144章 首尾两端第57章 重修寨墙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86章 武装游行第57章 重修寨墙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186章 多喜临门第83章 夫人外交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84章 恍如隔世第89章 挥师南下第149章 羡慕第20章 火力输出第153章 问题第197章 一拖再拖第54章 肉盾第31章 攻关受挫第29章 踏上征程第15章 巡视第36章 跟踪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11章 莫名其妙
第24章 捷足先登第80章 进展神速2第13章 谋主第117章 盆满钵满第34章 险胜第187章 男儿膝下有黄第35章 等第217章 龙币发行第158章 斗智第205章 奇兵第6章 靳夫子第61章 转怒为喜第52章 两强之战8第47章 两强之战2第116章 官道口兵堡第42章 极其无耻第155章 来而勿忘非礼也第98章 铁头的复仇第36章 陇州之战3第19章 入瓮第227章 大中国第223章 又一个督师第131章 区别对待第85章 巡视乡里第70章 再生一计第86章 意义重大第57章 石桥攻防战7第96章 纵虎第140章 杀鸡儆猴2第23章 交货第34章 阉臣高起潜第192章 讲武堂第184章 赐宴第112章 振抚民心第69章 堵路第37章 划分守地第113章 又生一计第166章 示弱第207章 克复台湾第130章 初战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236章 大阅兵3第26章 赠美第197章 猪油蒙心第32章 暗箭1第196章 只有死鞑子才是好鞑子第89章 余家坳血案第125章 时光飞逝第62章 军情第176章 诱敌追击第3章 强度黄河第43章 救人第92章 炮袭第192章 光复锦州第19章 艰难的抉择第14章 损失惨重第161章 死耗到底第1章 命如草芥第62章 整顿矿点第145章 投靠者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阳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86章 磨刀霍霍第117章 任凭处置第143章 侥幸第171章 死士第106章 春耕第121章 内讧第13章 单刀赴会2第212章 南下北进第37章 陇州之战4第134章 暂时歇兵第63章 祸水东引第2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50章 忠烈之臣第6章 诈城第99章 决战之地第131章 借头示威第144章 首尾两端第57章 重修寨墙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86章 武装游行第57章 重修寨墙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186章 多喜临门第83章 夫人外交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84章 恍如隔世第89章 挥师南下第149章 羡慕第20章 火力输出第153章 问题第197章 一拖再拖第54章 肉盾第31章 攻关受挫第29章 踏上征程第15章 巡视第36章 跟踪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11章 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