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离去

张谆佯装求饶:“是,是,我说错了,还要奶奶担待些。”绿丫这才放手,张谆已经摇头晃脑地道:“哎呀呀,怎么也不晓得,这才多久,你就变成母老虎了。”绿丫的手又要往张谆耳朵上放,张谆忙把嘴捂住:“我逗你玩呢,母老虎要都像你这样,我还求之不得呢。”

绿丫忍住笑,但这心里的喜悦怎么能藏得住,张谆把妻子的手握紧一些,在她耳边悄声道:“你不是和我说过,再给我生一个呢,这都多久了?”绿丫伸手去捂丈夫的嘴,手被张谆握住,灯被吹灭,夜还正长。

张有才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今日遇到的事,实在太过出于意料,到现在心都跟乱麻似的。老张婆在另一张床上坐起身,张有才急忙装睡着,但老张婆已经开口说话:“这里也住不成了,等明儿我再去寻个地方,搬了吧。”

这房子虽然便宜,一个月不到三钱银子的租金,可人太多了,况且这房东瞧着也不像是个什么聪明人。如果戚嫂子再寻上门,继续纠缠,日子久了,总会对张有才不好。老张婆想了又想,决定还是搬了算了。

“可是娘,我们已经没有银子了。”张有才沉默很久后才说话,接着又说:“娘,您放心,我分得清好坏的。”这话让老张婆心里十分欣慰,儿子没有白照顾。接着老张婆既道:“我晓得你分得清好坏,可是怎么说那女人也是你生身之母,如果真缠上了,对你不好。喜哥儿,我还有四五两银子,全拿出来,也能寻到个好一点的屋子。这事,你就别操心了。”

张有才又沉默了,老张婆瞧不见儿子的举动,可是能够明白儿子的心,又叹一声方道:“喜哥儿,我晓得你心里想的多,可人这一辈子,哪会遇不到什么事呢?”

张有才嗯了一声,老张婆听出他声音闷闷的,好似哭过,不由叹一声重新躺下:“睡吧,今儿秀儿可说的清楚,以后就当没这件事,你安生在铺子里面帮忙。”

张有才应了,把眼闭上,努力地想让自己睡着,可怎么都睡不着,好容易进入梦乡,又开始做光怪陆离的梦,还梦见戚嫂子又寻来,逼自己叫娘。张有才想挣脱,可怎么都挣脱不了,啊地大叫一声这才睁开眼,浑身已经被汗湿透了。

门被推开,透进光亮来,老张婆手里端着一碗面条走进来:“醒了?就吃了早饭去上工吧。”张有才穿了衣衫下地,抬眼瞧见老张婆的眼圈都是红的,不由对老张婆道:“娘,都是我不好,如果你没照顾我,也就……”

老张婆把面条放到桌上,坐在缺了一个腿的椅子上有些疲惫地说:“什么叫不养你,我就会好。别说这样的傻话,养你是花了不少银子,可我抱着那些银子,银子会叫我娘,会哄我开心吗?你安安稳稳地去上工,秀儿啊,绿丫啊,都是好人,她们不会待你不好的。”

张有才嗯了一声,洗漱过后就端起面条大口吃起来,还不忘夸一句:“娘做的东西最好吃了。”提起自己的手艺,老张婆就笑:“那是,我的手艺,当初可是没话说的。”

吃完面条,张有才觉得浑身又充满力量,推开门往外面走,房东已经起来,正从后面往这边走来,打算出去买些油条豆浆做早饭,见张有才出来,房东脸上不由有些讪讪之色,但还是和他打招呼:“喜哥儿啊,这么早,是去上工的。”

张有才嗯了一声就往外走,房东追上他的脚步:“哎,你也别嫌我话说的不中听,怎么说那人也是你生身之母,旁的不论,这十月怀胎总是有的。你啊,以后也该周济些。”

这里是真的再也住不成了,张有才并没回答房东的话,房东知道他没听进去的,但还是在那絮絮叨叨讲些孝父母才能得好报的故事,等来到巷口,张有才这才对房东打一拱:“大叔,我要去上工,这些故事,您留着慢慢地对您儿子讲吧。”

说完张有才就跑了,见他这样,房东的胡子忍不住翘起来:“嘿,这人怎么分不清好坏呢?”巷子口支着油条豆浆摊的小贩瞧见房东过来,已经在那招呼:“还是三根油条两碗豆浆?”

房东嗯了声:“有碗我要带回去吃,等会儿让我家小子把碗给你送出来。”小贩麻利地应了,给房东夹着油条:“昨儿听说可热闹了,我也没去瞧瞧,到底那个女人,是不是喜哥儿的亲娘?”

房东见有人相问,自然知无不言,都在那议论起来,老张婆出门去寻房子,听到众人在那议论,脸上顿时挂不住,偏生还有人在那招呼她:“张嫂子,你们家竟然还有这么大的事。说起来,再怎么说,那也是喜哥儿的亲娘,你们大人的恩怨就放在一边,还是要认亲娘才好。”

老张婆懒得理这些讲是非的人,闷头往另一边走去,房东呵呵一笑:“张嫂子这人你们又不是不晓得,疼喜哥儿疼的要命,再说喜哥儿这么大了,现在又能挣银子了,眼瞅着树上的果子都熟了,哪肯把这果子让人给摘去?”众人了然点头,接着又议论几声这亲生母子分离总是不好的话来。

老张婆离的虽远,但还是能听到几句,这胸口不由有些发闷,这里,真的是再也住不得了。只是这好的房子总是价高,再说哪有这样清静的院子给自己寻?

张有才一路来到铺子里,帮尚妈妈她们收拾铺子下着门板,等都闲下来了,张有才的思绪难免又飘向别处,小青见他发愣就过来逗他:“你到底在想什么?我和你说,王姑姑都说过的事,准定没事。”

张有才嗯了一声,尚妈妈已经道:“小青你别逗他,这事,别说他这么个孩子,就是再长个七八年,是个大人,遇到这样的事,难免也要想许多时候。”小青又要打趣几句,小荷从后面走进来:“小张哥,东家来了,要你去后面说话呢。”

张有才急忙站起身往后面去,小青已经问小荷:“不是昨儿张奶奶已经说定了,今儿怎么又?”

小荷瞧小青一眼方道:“你啊,别成日只晓得打趣别人,今儿来的,不是张奶奶,是秦奶奶。”秦奶奶?小青急忙捂住嘴:“这事怎么惊动了她,她不是已经六个多月,秦爷让她少出门?”

她们在这议论着,张有才已经进到后面,瞧见坐在那的榛子,张有才忙上前行礼叫东家。榛子抬眼细细往张有才脸上瞧了瞧才道:“也是我眼拙,竟没瞧出你的相貌有些眼熟。”

这一句就让张有才紧张起来,毕竟当初榛子在屈家后院,也是很吃了点苦头的,张有才急忙道:“东家,这事,我……”榛子已经伸出一支手摇了摇:“我又不是来和你寻是非的,你不用那么害怕。”

这话才算让张有才放心,榛子又瞧了瞧他:“说起来,你和秀儿,也是一个爹生的孩子,虽说你们那个爹也不是个人,可这点是不会变的。昨儿闹出这么大的事,你们原来住的地方是住不成的,去寻别的地方呢,难免也会被人说。你总是个小孩子家。”榛子说着话,张有才也只有听着的,听到最后一句,想到昨儿自己的娘那样对待自己,眼圈不由红起来。

榛子在那细细瞧着张有才的举动方道:“原本呢,我们打算让你在这待个三四年,再往那大铺子去,她既然来闹过,难保还有下回。我在江南还有产业,不如这样,你和你娘就往江南去,去铺子里做个伙计,等过个两年再回来。”

让自己离京,这是张有才没想过的,脸上不由有惊讶之色,榛子瞧着他:“这也是常事,这京里,最不缺的就是这讲是非的人。这眼瞧着要过年了,也不能让你们这会儿走,总要等到过完年,收拾收拾,你们再去江南。你要觉得我这主意好,就听了,若觉得这主意不好,就随你去,你瞧如何。”

这主意,当真还是不错的,张有才忙起身给榛子行礼:“多谢东家了,只是这盘费?”

“我既让你去江南,自然会准备好。”说着榛子就唤来人,门外走进一个丫鬟,榛子对她道:“把那二十两银子拿来,给小张哥。”丫鬟应是就把一包银子拿过来,张有才差点跳起来:“这么多银子,太多了。”

“叫你拿着你就拿着,你们两个老的老,小的小,也不能让你们两单身上路,等过了正月十五,有人要往江南去,你就跟他们一道走。”榛子眼皮都没抬地说。

张有才忙谢过榛子,拿了银子往外去,榛子这才抚一下肚皮伸个懒腰对屏风后面道:“都听到了吧,我做事,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秀儿从屏风后转出来,脸上神色还是有些复杂。榛子晓得秀儿的心事,拍着旁边的椅子让她过来坐:“明明是你的主意,偏要让我来说,你啊,也真……”

见秀儿脸上神色,榛子把别扭这两个字咽下去才道:“好了,现在事也差不多完了,我就不信那女人能追到江南去。”见秀儿还不说话,榛子把她鬓边的发拢起:“怎的,还是在想?那些事,有什么好想的?你啊,最要紧的,是好好地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旁的,什么都别管。”

“我晓得!”秀儿闷闷地说,榛子没有叹气,只是瞧着秀儿,只愿时光能够把秀儿心里的那个伤疤慢慢抹去,永远不会再来。

张有才等下了工回去和老张婆说了,老张婆正为找个合适的房子发愁,听的要去江南,过个几年再回来,心里也很欢喜,母子俩商量好了,也把这事藏在心里,一个也不告诉,只等过了正月十五,就离开京城往江南去。

时光如梭,过完年又是元宵闹花灯,张有才母子俩的东西早已收拾好,那些破烂就丢在屋里,等到众人观完花灯,两母子听的院子里毫无声息,把那些收拾好的东西都拿在手上,推开大门离开住处。

元宵之夜例不犯禁,大街上又满是灯火,两母子走在路上也不惹眼,一路走到原来的廖宅,敲开门进去,安心等着第二日一早和人离开京城。

这院子的房东自从那日帮戚嫂子说过话,戚嫂子本就是个水性杨花的人,房东也是好吃这口枣儿汤的,两人在回来路上几个眼神一对,就偷偷摸摸做了一对露水鸳鸯。戚嫂子怕老张婆母子搬了,到时不好去寻,和房东说了,要房东瞧着他们两母子,还要时刻不忘为自己说好话。

房东新j□j热,哪有不肯的。见老张婆要去寻房子,已经费了无数口舌,让老张婆别离开。这些日子见老张婆母子和原来一样,房东还当他们没有别的打算,等正月十六这一日,房东还打算再去瞧瞧老张婆母子,刚起身就听见外面人在嚷嚷,房东推门走出去,有个租客就道:“东家,你来的正好,张嫂子母子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还留了张条子。”

什么,走了?房东的眼顿时瞪大,劈手夺过纸条,见上面写了几个字,说已离开,这月房钱也放在这里。不由去扯那租客的衣衫:“房钱呢?”

那租客本还打算把那房钱瞒下的,见房东这么问就道:“房钱,哪有啊?”房东啐了他一脸的吐沫:“这上面写的清楚,房钱和纸条放在一块。”

租客本不识字的,听了这话晓得瞒不住了,只得从袖子里把那一块碎银子拿出来:“就是这个。”房东一把抢走银子,既然房钱不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至于自己情人那里,再软语温存就好,她不听,正好就可以不要她,这个把月,也有些腻了。房东打算好了,哼着不成调的曲,打算梳洗过后,再贴个招租帖子,这样便宜的房子,哪能租不出去。

戚嫂子是中午时分才晓得老张婆母子不见,惊的瞪大眼,和房东吵了几句,见房东爱搭不理,晓得这男人多半是靠不住的,毕竟房东算是戚嫂子搭上的比较有钱的主儿。戚嫂子只得重又软语相问,放出手段好好伺候了房东一回,又要了个银镯子,这才放房东离去。

等房东离去,戚嫂子有心去铺子那边寻寻,但想起尚妈妈说的话,忍不住又缩回去,只得暂且歇了这颗心,慢慢寻访就是。

“我到江南已有三个来月,此地和京城大有不同,别有一番景致,众人待我甚好。”尽管张有才晓得秀儿不会给自己回信,但还是给秀儿写了信。秀儿瞧着这信,唇边不由露出笑容,石大爷走进来,瞧见秀儿唇边的笑容,好奇地问:“你这是瞧什么呢?笑成这样?”

秀儿的肚子已经八个月了,用手扶着腰站起来:“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铺子里那个姓张的小哥,榛子见他聪明,让他去江南了,这会儿给我写信呢。”

石大爷接过妻子递上的信纸瞧了瞧就道:“全是些大白话。”

“又不是做文章,要那么文雅做什么?”秀儿把信纸折好收好才对石大爷道:“说起来,榛子生的儿子已经洗三了,我也不好去瞧。”

这些都是女人的事,石大爷嗯了声:“不是女儿去了?瞧瞧,到现在都没回来,也不晓得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话没说完就听见外头传来笑声,接着锦儿掀起帘子进来,先叫声爹爹才在丫鬟的服侍下解着斗篷:“娘,姨姨生的那个弟弟好乖,比玖弟弟漂亮多了。就是姨父有些不欢喜,说怎么又是个儿子,他想要女儿呢。”

秀儿把锦儿拉过来:“瞧瞧,越来越淘气了,脸上这是从哪搞的,小花猫样的?”锦儿皱下鼻子:“小全哥淘气,拿土去扔玉姐姐,玉姐姐就扔回去,我去劝架,就成这样了。”

“怎么是你去劝架?”石大爷低头问,锦儿的头歪了歪:“因为兰花姑姑不在啊。爹爹,我和你说,姐姐们已经给我洗过脸了,可是小全哥又扔了一把土,于是我就不要她们再给我洗脸,好给绿丫姨姨告状。”

秀儿噗嗤一声笑出来,点着锦儿的鼻子:“越来越淘气,越来越爱和人告状了。”锦儿的眼圆鼓鼓地睁着:“娘,您不是说,要和人告状才不会吃亏?”

石大爷忍不住笑了:“这闺女,越来越聪明了,不过女儿我和你说,这也不能只会告状,还要会不告状。”锦儿的眼睁的更加圆鼓鼓的,石大爷把锦儿拉过来,和她说话,秀儿挺着肚子在旁瞧着,心里越来越欢喜,人生,本该就是这样的。

“听的弄璋之喜,特附上几样微物,给孩子玩。”秀儿坐在那里,瞧着摇篮里的儿子,望着张有才随信寄来的那些东西,拿起一个小泥娃娃,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笑。

锦儿走进来,她已经六岁多,还没开始留头,见秀儿笑了就走过去偎依在她身边:“娘,又是张家舅舅写来的信?”秀儿嗯了一声,把那个泥娃娃递给锦儿:“这是他寄来的,给你玩呢。”

锦儿接过泥娃娃,玩了会儿就放下:“还是给弟弟吧。这个泥娃娃,比姑妈给的好看。”石大姑奶奶的儿子已经被送到松山书院,石大姑奶奶为了儿子,也要对秀儿笑脸相迎,对锦儿也要爱屋及乌,不过总和亲侄女有些区别。秀儿也不在意,不过就是面子情,能这样已经不错。

听锦儿这样说就对锦儿摇一摇头,锦儿明白自己娘的意思,趴在娘腿上:“我晓得的,不过是在娘面前说一说。”秀儿点一下女儿的鼻子:“我们锦儿最乖了。”锦儿应了一声眼就去看摇篮里的孩子:“娘,弟弟什么时候才会说话?现在只会哭。”

“吆,我们锦儿侄女,会嫌弃弟弟了?”说曹操曹操到,石大姑奶奶的声音已经在外面响起,丫鬟都还来不及通报石大姑奶奶已经掀起帘子走进来,锦儿忙站起身,对石大姑奶奶叫声姑母。

石大姑奶奶不冷不热地说了声锦儿乖,就上前抱起摇篮里的侄儿,瞧见这个孩子,石大姑奶奶脸上的笑比方才可亲热多了,这才是石家的孩子,而不是锦儿这样的孩子,想着石大姑奶奶心里就对锦儿有些嫌弃,但瞧见秀儿,又把心里的嫌弃收起,抱着孩子坐在锦儿身边:“锦儿啊,姑母和你说,这弟弟呢,你一定要待他好。”

“瞧大姐您说的,锦儿和梧哥儿,是一个娘胎胞出来的,哪会待他不好?”秀儿怎不明白石大姑奶奶的意思,不过这世间最不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人,横竖锦儿有那么多人疼爱,也不缺这么一个。

石大姑奶奶被秀儿这么刺了一句,也就哎呀一声:“是我想左了,我说弟妹啊,我今儿来寻你,是有要紧事的。”要紧的事?锦儿还想在旁边听听,秀儿已经让人把锦儿带出去,石大姑奶奶这才开口:“弟妹啊,说起来锦儿侄女都已经七岁了,这个年纪,也该想着寻亲事了,不然再过几年寻,那好的就被寻走了。”

寻亲事?秀儿是真没想到女儿还这么小就要被寻亲事,哦了一声瞧向石大姑奶奶,石大姑奶奶见秀儿不反对,就道:“锦儿总是要在石家出嫁的,这要寻呢,也要寻石家故交,说起来,这……”拖油瓶三个字已经在石大姑奶奶嘴边滚,瞧瞧秀儿的神色又不敢说出来,只得道:“这回呢,也是凑巧,就是你姐夫的一个好友,家里三个儿子,说想给大儿子寻门合适亲事,瞧了好几家都瞧不上,这家子可富了,比我们家富多了,我算了算,比锦儿大三岁,也算一门好亲事,就去透了个口风,谁知他家就觉得锦儿确实不错,弟妹啊,我和你说……”

“大姐你就别说了,锦儿的婚事有我操心呢。”石大爷已经从外面走进来,瞧着石大姑奶奶有些不耐地道。

“阿弟,你这话就说的不对,女儿家的婚事,当然是做娘的操心,这万家,我们和他们打交道也十来年了。”石大姑奶奶听到弟弟反对,自然不悦。

“大姐,就是因为万家和我们打交道十来年了,我才晓得这家子是什么样的人家?孩子呢,要配个一般人也不错,可要配我锦儿,还是差了些。”石大姑奶奶听了这话,差点被气倒:“阿弟,你这说的什么话,万家那孩子,你又不是没见过。”

“正是因为见过,所以才不配我锦儿。”石大爷一步不让,石大姑奶奶还想再说,石大爷已经道:“姐姐,我晓得你是好意,可是这婚事,我会操心,你啊,就安安生生过你自己的去。”

话说到这份上,石大姑奶奶也只得再说几句淡话就离开,等石大姑奶奶一走,石大爷才道:“对不住啊,大姐她就是爱瞎操心。”秀儿嗯了一声:“居家过日子,总是难免的,这万家,到底有什么不好?”

“要说这万家做生意呢是不错的,那孩子也还算聪明,可是呢家风不好。这万老爷喜欢女色,房里有七八个妾不说了,还有通房,你想想,这样人家,我怎放心女儿嫁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家风什么的,古人挺在意的。

第114章 再嫁约定第88章 无题第69章就计威胁名分第76章大胆第44章诱惑第113章 入圈第67章路遇第128章寻人第73章目的第81章决定第61章 宴席粗活第67章路遇第 12 章第36章生活争吵第32章甥舅第39章心动第31章主意第92章重病撞见名分第60章第112章 设套第94章伤逝第54章游仙第43章姐弟第117章 观察第108章 认母可怜人第68章将计第123章 忘掉相见争吵第52章重逢赐银第50章适应赐银求助第104章 事发第60章求助第85章风波第99章被告第54章游仙第32章甥舅第44章诱惑第88章 无题调戏第112章 设套第79章试探第64章引诱第43章姐弟粗活凉薄第131章第82章 立约第62章 又骗第78章伤疤第61章 宴席第33章第78章伤疤第90章 解决第122章 普通第96章灵堂第 28 章第88章 无题第43章姐弟第125章 训诫第86章消散约定第92章重病第 19 章第48章贵客第60章第81章决定第69章就计第124章 归人第107章 母亲第63章 姓什么求助生子第56章 骗局第113章 入圈名分调戏第53章底细第115章 喜堂求助第114章 再嫁第76章大胆第 12 章第31章主意第75章腊八第117章 观察
第114章 再嫁约定第88章 无题第69章就计威胁名分第76章大胆第44章诱惑第113章 入圈第67章路遇第128章寻人第73章目的第81章决定第61章 宴席粗活第67章路遇第 12 章第36章生活争吵第32章甥舅第39章心动第31章主意第92章重病撞见名分第60章第112章 设套第94章伤逝第54章游仙第43章姐弟第117章 观察第108章 认母可怜人第68章将计第123章 忘掉相见争吵第52章重逢赐银第50章适应赐银求助第104章 事发第60章求助第85章风波第99章被告第54章游仙第32章甥舅第44章诱惑第88章 无题调戏第112章 设套第79章试探第64章引诱第43章姐弟粗活凉薄第131章第82章 立约第62章 又骗第78章伤疤第61章 宴席第33章第78章伤疤第90章 解决第122章 普通第96章灵堂第 28 章第88章 无题第43章姐弟第125章 训诫第86章消散约定第92章重病第 19 章第48章贵客第60章第81章决定第69章就计第124章 归人第107章 母亲第63章 姓什么求助生子第56章 骗局第113章 入圈名分调戏第53章底细第115章 喜堂求助第114章 再嫁第76章大胆第 12 章第31章主意第75章腊八第117章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