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忘掉

掌柜的和榛子照例说过几句之后,榛子就让掌柜的退下,对张有才道:“你来这也快有一年了,住的还习惯吗?”榛子开口问,张有才也就老实回答,都好,掌柜的待自己好,住的也习惯,娘的身子也渐渐好了。

榛子嗯了一声就道:“你一切都好,我也就放心了。有件事,按说我不该问,可是秀儿和我,交情非同寻常。我只想问,你怨她吗?”这话来的有些突然,或者说,在张有才心里,这话不该这时候由榛子问出来,他有些惊讶地看向榛子,接着才道:“娘说我不该怨,我仔细想想,也不该怨。”

榛子瞧向张有才,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脸上,找的他脸上的绒毛都能清晰可辨,这是个好孩子。并不因他有了那样的爹娘,就是坏心的种子。榛子从袖中拿出那封信:“这是你姐姐给你写的信。”

张有才想拆开,榛子阻止他:“此时不用拆开,这封信,等你回去后,和你娘好好地读读,我在这里,还有好几年呢。你也不用立即回答。”张有才应是,起身退出。

看着他的背影已经渐渐褪去孩童的稚嫩,开始长成少年,过去的岁月如水一样在榛子心里流过,很多事情,如果不在意,其实真的可以当做没发生过。

榛子肩头多了一双手,榛子并没起身,这是丈夫的手,过了好一会儿榛子才开口:“现在我觉得,能嫁了你,也是件幸事。”秦清唇边带笑,转到妻子对面坐下来:“我还以为,这句话,你早该和我说了。”

榛子笑了,笑的那样舒心:“有人和我说过,说对男子,不能很早就打开心扉,不然的话,就容易被男子背弃。”秦清的眉挑起:“那是谁告诉你的?张奶奶和石大奶奶,都不会说这样的话。”

“是当初教导我的一个老嬷嬷,后来因她不许我和绿丫来往,我就让她回去了。”榛子靠在丈夫肩上,看着天边的太阳:“她的很多话其实我记得的,不过有些话,我也不会放在心上。”

秦清握住妻子的手,感到这双手在自己手心是那么温暖,也笑了:“现在呢,为什么要和我说这句,我一直以为,你要等到我们发白齿摇,才会和我说这句。”

“因为我知道,你是不一样的,而且说出这话,我也一点不担心。”榛子看向秦清,双眼很亮:“即便明日你就背弃我,我也会后悔今日没有和你说出这话的。”

“我不会背弃你的。因为只有你,是打动了我心的姑娘。”秦清很久都没说话,只是看着妻子,过了好一会儿才握住妻子双手,把这双手放在自己唇边,轻轻亲吻,这亲吻如同蝴蝶落在花上那样轻柔,如同枯草遇到春雨一样让人欢喜。榛子闭上眼,感受心里的喜悦,舅舅如果知道,一定会很欢喜,很放心。

舅舅,我过的,比你想象中的更好,榛子和丈夫靠的更紧,紧的像再没有一点缝隙。

张有才下去,掌柜的自然也要问几句榛子留他说话说了些什么,张有才只说榛子替自己一个熟人带了信来,也就没说其它。又和掌柜的在这逛了两三日,也就收拾回去。

虽然张有才外表毫不在意,心里已心急如焚,一下了船和掌柜的说了声就拿了东西往自家飞奔。掌柜的瞧着张有才的背影,笑了一笑也就慢条斯理地叫轿子送自己回去。自己有个女儿,今年也十二了,算起来,这两也算般配,只是不晓得他在江南日子长不长。

张有才一路飞奔回家,推开门见老张婆正在那和邻居说话,忙上前叫了声娘,邻居大婶端起东西走出去:“哎,有才回来了,我也就不打扰你们了。有才,我这和你娘学怎么做京里点心呢,等学会了,你过来吃。”

张有才应了,给邻居大婶打了一拱送她出去这才坐在老张婆面前,老张婆瞧着儿子,起身到井里打水:“慌慌张张跑这么快做什么?我在这什么都好呢,你不用担心。”

张有才应了,帮着老张婆把水提起来,边洗脸边对老张婆说:“姐姐给我写了封信,东家说,要我回来和你一起看看。娘,我不晓得姐姐要说什么呢?”

老张婆拿着手巾在给儿子拍身上的灰,听到儿子这话动作停顿下来,接着就道:“都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觉着,你姐姐只怕想认你了。”

张有才洗好脸,从包袱里拿出那封信:“娘,原来我一直想要姐姐认我,可是现在,姐姐真认我的话,我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娘,我……”

“这也平常,你才多大?要在好人家,这会儿还在爹娘面前撒娇呢。偏又吃了些苦头,可是这多吃些苦头也好。”老张婆坐下瞧着儿子,忍不住心疼地道。

“娘,您不是说,当初姐姐吃的苦更多吗?”张有才止住老张婆的唠叨,撕开信开始看起来,看一句,给老张婆念一句。秀儿写的信也多是大白话,不需要多加解释,等听完了老张婆久久不言,接着才叹气:“我就晓得,就晓得你姐姐是个面硬心软的人,说起来,她要不是这样的人,当初也就不会吃那么多的苦头。”

屈三爷是个狼心狗肺的人,屈三娘子也不输给他,如果秀儿当初学了他们一样黑了心肠,只怕在后院里会过的好一些。想起往事,老张婆不由叹一口气,张有才笑了:“娘,姐姐这样,我也要和姐姐学,绝不怨天尤人。姐姐说,让我多在江南几年,多学点本事,我一定会听的。”

老张婆嗯了一声,摸一下儿子的脸,面上笑容欣慰,能看见儿子和秀儿姐弟相认,能瞧见儿子以后娶妻生子,这辈子,就够了。

门外传来一阵呼喝,接着方才那个邻居大婶推开门走进来,手里端着一盘点心:“张嫂子,这是我学着做的。你瞧瞧,这味儿可还正宗?说起来,这京点没有我们江南点心细致,可是也别有味道呢。”

张有才起身接过,老张婆请邻居大婶坐在自己旁边:“方才谁在外头吵呢?”邻居大婶的嘴一撇:“还有谁?陈家带回来的那个歪剌货。那年带回来的时候就已经三十好几,偏还擦脂抹粉,装的妖妖娆娆地去勾引男人,被我骂了好几回。”

陈家是住在背后一条街的,老张婆只听邻居大婶提过几次,并没见过陈家的人,听了这话就道:“怎么没见过?”

邻居大婶把手一拍:“总有七八年了,那时带回来,老陈也宠了她一段时候,为了她和陈大嫂吵过几架。那时她气焰也很嚣张,可是好日子不长,毕竟是三四十的人了,比不上那花骨朵似的,陈大嫂咬着牙把房里使唤的给了老陈,那房里使唤的才十五六岁,虽然丑些,好在新鲜。这歪剌货见老陈多了这么个人,急了,成日撒娇撒痴的,这男人啊,见了新鲜的就不想要这老的,开头还听,后来就不听。这歪剌货再有手段,也难敌三个人。等那使唤的生了儿子,这歪剌货就越发没了去处,早被剥了好衣衫,赤了脚,打发到厨下做事呢。”

老张婆哦了一声方道:“要照这样说,也好几年没见了,怎么又嚷起来?”邻居大婶嘴一撇:“这歪剌货怎么过得了这样日子,想跑呗,已经被陈家抓回去好几回了。这会儿还不死心,还想跑呢,正好我撞见了,方才就是陈家把她捉回去了。”

说着邻居大婶压低了嗓子,有些神秘地道:“歪剌货得意的时候也炫耀过,说她当初也是使过大钱的,陈家这样的人家,哪瞧在她眼里?等被打发到厨下了,听见她在那骂,才晓得她不过是个流放的女犯,是老陈拐来的,还听的骂说,陈家又没使银子买了她,为何要这样对待?可是这女人,一进了后院,生死不都操在男人手上?”

老张婆听的有些皱眉,又想起一个人来,倒叹了一声:“要这样说,陈家也不是什么好人。”邻居大婶点头:“就是这样呢,陈家现在瞧着好,可我听说,内里渐渐也破败起来,既然晓得这人来的尴尬,偏偏还这样对待,等以后事情发作,才叫糟糕。”

两人又说几句闲话,邻居大婶也就回家做饭。老张婆坐在那里自己想事,要这样听来,那人倒和屈三娘子有些像,如果真是屈三娘子,当年她何等得意,可是现在,竟落到这样境地,人这辈子,还真是不晓得要走到哪一步。

过的两日,听的陈家那个人死了,陈家也没给她办丧事,只是去报了地方,仵作来瞧过,一句体弱多病救治不及死了就完了。陈家见仵作说了这样的话,也拿了一两银子买了口薄薄的柳皮棺材,把人往里面一装,给了一个专门办丧事的人三钱银子,让他扛着棺材到化人场把人给烧了就完事,连一陌纸钱都没烧给她,只是照了俗例,把她穿过的几件破衣烂衫在巷子边烧了。

烧这些东西的时候,老张婆出外买菜正好遇到,见陈家的人用竹竿挑着一块帕子一个荷包去烧。老张婆眼睛尖,立即认出那帕子和荷包就是当日屈三娘子的,心里倒叹了一声,当日在屈家时候,两个人都恨不得对方赶快死去,好独占屈三爷,可是现在十多年过去,才晓得那不过是些过眼烟云,当初争的你死我活,最后不过是各自分开。

想到被丢在乱葬岗的屈三爷和现在已经化成一把灰的屈三娘子,老张婆不晓得心里是怎么想的,只是叹息几声。守在旁边烧这些的是陈家娘子,听到老张婆叹息,还当是为自己家做的事不满,急忙道:“这是老张嫂子吧,也不是我家薄情,只是你不晓得她病的有多重,不赶紧烧了这些,过人可怎么办?”

老张婆收起思绪对陈家娘子道:“这病了的人这样处理也是平常事,我还要回家做饭,改日再聊。”陈家娘子应了一声,招呼赶紧快烧,免得打扰邻居。

老张婆走到自家门前,瞧着那已经要烧完的火堆,长叹一声就推开门,从此之后,所有的那些都过去了。等张有才回来,老张婆和他讲了端里,张有才倒觉得这也未免太巧了,当初那个在老张婆口里十分黑心的人,竟然是这么个下场。但老张婆从没骗过张有才,张有才感慨过后,也就写信给秀儿说了这事。

张有才这封信是和榛子给京里送年礼的时候一起到的,秀儿接到这封信,此时心绪已经不同,打开信前看见熟悉的笔迹,不由笑了笑,这才拆开信,当看到张有才说竟遇到屈三娘子,而且她也已经死去时,秀儿还微微有些发愣,接着就笑了,到了此时,还是信世间有公道的。

石大爷走进来,瞧见秀儿脸上的笑就道:“是不是舅舅来的信?他说什么了?”秀儿把信纸折好放回去才把张有才说的事和丈夫说了。石大爷哦了声方道:“其实这也不意外,能拐走人的,原本就不是什么好人,既不是什么好人,那点薄薄情意一去,自然就要百般折磨。”

秀儿点头:“你说的对,所以我们可不能信那拐走人的。”石大爷笑了,握住妻子的手没有说话,摇篮中的孩子打个哈欠,睁开一双眼瞧着面前爹娘,秀儿把儿子抱起,亲着他的小脸,从此之后,那些往事那些噩梦,就再也不会缠绕了。

过的两日,秀儿把屈三娘子的结果讲给绿丫,绿丫尚未说话,旁边的杨婆子倒叹气了:“哎,当初我去卖绿丫的时候,只觉得那人是多么地,富贵逼人,可是现在就这样化成一股青烟了。绿丫,虽说她不是个好人,可是当初要不是她肯买你,我只怕会去的更,”杨婆子说到这里停顿下来,绿丫明白地拍拍自己娘的手:“娘,我明白的,等过了年,就让人去庙里给她做场法事,好让她来生转世,能做个好人。”

杨婆子见女儿明白自己的心,心中大感欣慰的同时又小心翼翼地问:“你会不会觉得我太不应该了,毕竟她当初是那样对你。”绿丫没有说话,秀儿已经道:“人都死了,还提那些做什么?绿丫,也不用做法事,只要给她烧几张纸就够了,还有,还有那个人,也给他烧几张纸吧。”

那个人就是屈三爷,绿丫应了就对秀儿道:“他们两个,现在都没有葬身之地,烧几张纸,好歹也算他们养活了你一场。”了了这桩事,从此就再无挂牵了,秀儿对绿丫一笑,两人的手交握在那,彼此没有说话,但能明白对方的心思,过去的,就让它彻底过去,从此迎接她们的,该是温暖甜蜜的日子,是像世间每个平常姑娘的日子,和丈夫携手同行,看儿孙满堂,听家长里短。

兰花听的屈三娘子下场,也叹息几句就道:“所以我常说,人得意时候不能太过踩人。”绿丫笑着道:“晓得的,不然的话,姐夫怎么到现在还在衙门里当差呢。你弟弟说了好几回,要姐夫回来呢。”

老刘在旁搓搓手笑了:“我哪比得上舅舅伶俐呢,除了当差,不晓得做什么,不过呢你外甥女聪明,你外甥也不是笨人,我现在把他们都送到学堂里,等以后,你外甥能识文断字,我再让他去舅舅铺子里做个伙计,等以后也当个掌柜,我们家啊,就这样和原来不一样了。”

兰花笑了:“瞧这话说的,一口一个你外甥女聪明呢,不过我玉儿确实聪明,连学堂里的先生都说,要是玉儿是个儿子,可以一直读,日后难保不是中个举人。听听,举人老爷,想都不敢想。”

“我玉儿做不了举人,做个举人娘子也好。”老刘一提起女儿就满面笑,玉儿牵着容儿正要进来,听到自己爹娘的话也不害羞,只是嘟起嘴:“可是爹娘等到过年后,就不让我去学堂了。”

“你这不知羞的孩子,还真想当举人娘子呢?这过了年就十岁了,是大姑娘了,该留头了,这么大的姑娘哪还能再去学堂和那些小子混?”兰花把女儿拉过来,点着她的额头道。

玉儿吐一下舌,拉着容儿就往外走:“我去找锦儿玩去,舅妈,还要劳烦你把我们送过去。”绿丫没说话,兰花已经又道:“瞧瞧这孩子,现在会使唤你舅妈了,绿丫,可不能惯着她这毛病。”

一直没说话的张谆笑了:“这也不叫惯她毛病,虽说离的不远,可两个小姑娘总要人送的。”说着张谆就小柳条送玉儿和容儿去寻锦儿。

兰花嘴里抱怨张谆惯着,面上却是笑着的:“今儿来,还想和你们商量下,这玉儿过了年就十岁了,该寻婆婆家了。这街坊里也有几个孩子,也和我说过,可我瞧着我闺女,那是哪都好,想等几年再寻,又怕到时寻不到好的。可要这会儿就定下,我又有些不甘心。”

兰花的不甘心,为的就是当初接生的稳婆说的,玉儿是个好福气的人,只怕能嫁个秀才,绿丫和张谆相视一笑方道:“玉儿说大不大说笑不笑的,既然兰花姐你疼她,不如就冷眼在街坊中瞧一个能读书的,这样可好。”

“我也这样想呢,可是又怕瞧中个能读书的,定下了,等以后高中悔婚,那才是坑死了我闺女。”兰花到了现在左思右想,真是什么都定不下来。绿丫还没说话,老刘就已经道:“舅舅你别听你姐姐的,我和你说,我看中的,就是周大嫂家的小儿子,那儿子你们也见过的,比玉儿大两岁,和玉儿也从小认得。况且这孩子我们从小瞧着长大的,品性也明白,嫁的又近,可是你姐姐呢,就想玉儿嫁个秀才,这秀才这么好考的?”

兰花被老刘说出这心事就瞪丈夫一眼:“那孩子好是好,可是读书还没我们玉儿聪明呢,我们玉儿难道就嫁一个这样的人过一辈子?”

“有什么不好?你嫁我是缺了你穿的还是少了我吃的,踏踏实实过日子就好,那读书种子,那是这样轻易嫁的?”老刘什么事都听兰花的,就是这事不肯听,见他们夫妻吵起来,张谆和绿丫也没去劝,反正老刘是怎么都拗不过兰花的。

果然这次也不例外,老刘还是被兰花说服,等瞧上一两年再说,等他们两口吵完,张谆才对老刘笑着道:“姐夫,你这又是何苦呢,回回吵架你都没吵过姐姐的。”

老刘咳嗽一声,见兰花脸上有得意笑容就把脸一板:“我这是让着她,让着她晓得吗?”绿丫忍不住笑出声,兰花瞧丈夫一眼也笑了,屋里笑声满溢,十分欢喜。

过了年,绿丫和秀儿去寺里给屈三爷夫妻烧纸,又找和尚念了几遍往生咒,瞧着那纸钱在盆里化成灰,绿丫和秀儿什么都没说。旁边的和尚不由觉得奇怪,别人家来烧纸,必定要在那念念有词,保佑来生投的好处,可是这二位这样的,还是头一遭见。但和尚也没说什么,毕竟天大地大,在这时候,施主最大,拿了衬钱,就再不提别的。

烧完了纸,两人又在这寺里转转,绿丫指着一个地方道:“我记得当初就是在这里,榛子和秦三公子遇到的,那时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两个会真的成亲,而且现在过的这么好。”

秀儿笑了:“姻缘是缘分,天差地别的两个人呢。”绿丫嗯了声和秀儿往里面走去,突然听到旁边有个焦急的声音:“褚太太,褚太太,你听我说,我们家现在也不是过不起日子,令爱也不小了,我家原先也是休妻,令爱嫁过去,也是和原配一样相待的。你又何必这样急切地回绝。”

谁家谈婚事会谈到寺院里?绿丫和秀儿相视一眼,接着秀儿压低声音道:“听这声音,像是柳太太。”柳家?绿丫差不多快要忘掉他家了,只听说他家把那大宅卖了,那些该关的铺子都关掉后,乡下还是有几百亩田地,也有两间铺子,虽没有原来那样,可维持生计还是足够的。

柳三爷若想另娶,寻不到和原来差不多的人家,可要寻个小户之女也该是轻而易举的,可是听声音,到现在都没成呢。绿丫和秀儿手拉手蹲在墙角,悄悄探头出去瞧,说话的果然是柳太太,至于和她说话的,眼生的很,并没见过,瞧这穿着,像是个能过日子的人家的主母。

柳太太并不晓得有人偷窥,只是苦涩无比,原本以为给儿子再寻一门亲,还是简单的,可等一寻起来才晓得没这么轻易,原来的那些人家,并不愿做亲,可看得上自己家的人家,儿子头一个就不愿意,说这样穷人家,寻来做什么?寻了这么两三年,好容易寻到褚家这边有个将要二十的姑娘,褚家家事也还算过得去,于是柳太太托了媒人上门,原本都快说定,谁知褚家又反悔,甚至不见柳家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啦啦啦,继续欢快地写。

第129章 缉凶第130章第83章 挑明第80章侯府第39章心动相见第78章伤疤收留伤心第108章 认母第44章诱惑第35章相求第31章主意求助第80章侯府第33章第 28 章收留第50章适应第77章寻找第59章 逢亲离别第117章 观察第78章伤疤第53章底细第127章 要债第67章路遇第55章悲伤第78章伤疤第102章 一年求助第 12 章劝说第106章四散第102章 一年名分第90章 解决第 19 章名分第115章 喜堂粗活第54章游仙风波第74章来人第102章 一年第79章试探赐银第91章成亲争吵赐银生子第129章 缉凶第62章 又骗噩耗撞见第123章 忘掉第98章 出殡第105章恳求第43章姐弟第96章灵堂第64章引诱第32章甥舅第66章受伤第123章 忘掉第125章 训诫第111章 现世报(下)第103章 圈套第62章 又骗第64章引诱第69章就计第128章第99章被告第126章 恐吓第113章 入圈第69章就计凉薄第93章布置第130章第101章 公堂第131章第46章喜事第94章伤逝第122章 普通第85章风波第58章 请教第126章 恐吓第74章来人第77章寻找第102章 一年第67章路遇第 19 章第101章 公堂第83章 挑明第88章 无题第125章 训诫风波第43章姐弟第129章 缉凶第48章贵客
第129章 缉凶第130章第83章 挑明第80章侯府第39章心动相见第78章伤疤收留伤心第108章 认母第44章诱惑第35章相求第31章主意求助第80章侯府第33章第 28 章收留第50章适应第77章寻找第59章 逢亲离别第117章 观察第78章伤疤第53章底细第127章 要债第67章路遇第55章悲伤第78章伤疤第102章 一年求助第 12 章劝说第106章四散第102章 一年名分第90章 解决第 19 章名分第115章 喜堂粗活第54章游仙风波第74章来人第102章 一年第79章试探赐银第91章成亲争吵赐银生子第129章 缉凶第62章 又骗噩耗撞见第123章 忘掉第98章 出殡第105章恳求第43章姐弟第96章灵堂第64章引诱第32章甥舅第66章受伤第123章 忘掉第125章 训诫第111章 现世报(下)第103章 圈套第62章 又骗第64章引诱第69章就计第128章第99章被告第126章 恐吓第113章 入圈第69章就计凉薄第93章布置第130章第101章 公堂第131章第46章喜事第94章伤逝第122章 普通第85章风波第58章 请教第126章 恐吓第74章来人第77章寻找第102章 一年第67章路遇第 19 章第101章 公堂第83章 挑明第88章 无题第125章 训诫风波第43章姐弟第129章 缉凶第48章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