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惯兄如杀兄”(六千字大章)

吴昭白会有此想法,是有一些原因在的。

他外祖家中也是书香门第,此次母亲回去探亲,郁郁不得志的他,便将自己呕心沥血写就的一篇文章让母亲带捎过去,交由外祖父过目指点——

外祖父看了他的文章之后,为他的才华所叹服,因而以家中藏书相赠,以此来相助他科举……

那些装了整整一箱子的书籍不是个小数目,据他所知,外祖家中藏书也并不丰,此番莫不是倾尽全力资助于他?

所以,他终于等到真正慧眼识珠,愿意认可他的人了吗?

吴昭白心中几分激动,面上却愈发淡然,也并不急于去看那些藏书,力行“宠辱不惊方是君子本色”此一真理美德。

吴家夫人握着茶盏,看向异想天开的儿子:“你外祖家中能有多少值得拿出手,又舍得拿出手的藏书?自家子弟且供不出来几个呢。”

不是外祖家给的书,那是哪里来的?路上书铺里买回来的?能在外面的书铺里轻易买到的,且买了这么一大堆,能是什么好书?

吴昭白从短暂的怔神之后,态度很快转变成了不屑。

紧随着,又听自家母亲道:“书虽然没有,但你外祖父看罢你的文章之后,倒是有句话要我带给你——”

面对长辈带话,吴昭白便做出聆听模样。

“……首先要戒骄戒躁,学着脚踏实地,方能有所长进。”

吴昭白面色微僵,外祖父这话,是说他浮躁自大的意思了?

吴家夫人看着儿子的神情,在心底叹了口气,觉得难堪是吧?她在娘家时听父亲当着几位兄长的面,满面愁容地点评她儿子的文章,她难道不难堪吗?

愿意将儿子这篇被夫君和公爹多次“拒之门外”的文章,特意带回娘家交给父亲过目,她可真是天底下最擅长忍辱负重的慈母了。

还好有春白在,面对父亲的考问,完全不输她那些侄子们,给她这个当娘的争回了颜面。

春白不输那些表兄们,“不输”二字,是父亲的点评,若叫她来说,岂止是不输,根本是远远胜过,只是父亲到底守旧,历来更重视男儿,为了自家子弟颜面,才只道春白只是“不输”而已。

临走时,父亲才私下与她感慨了一句,甚是惋惜地道:【若是春白与昭白互换位置,吴家此一代必然能够更上一层楼。】

总之,可惜春白不是男儿身。

对此,吴家夫人起初也是惋惜的,但此类话听得多了,却日渐生出了几分逆反心态——女儿家怎么了?人生来就只为光宗耀祖吗?她的女儿当得起一切好的品质,凭什么这些明慧可贵的品质出现在女儿家身上,就要被视为一种浪费,被相干和不相干的人一同哀叹“暴殄天物”呢?

更多的可能,吴家夫人暂时想不到,但她如今已不再会为儿女资质的差距而怨怪上天不公了。

当然,她这种心态的转变,也得益于儿子一身酸腐气太过呛人,叫她实在很难心生太多怜爱。

此刻的吴昭白,心中是有些怨气的——明知外祖父说的不是好话,母亲为何还要当众说起?他不要颜面的吗?

难堪之下,吴昭白下意识地想找点刺来挑一挑,视线一转,就选中了只顾在那里查看书籍的妹妹身上:“……春白,你何故擅自买了这么多书回来?怎么,家中的书,竟还不够你读的吗?”

祖父的藏书,对妹妹并不设限,这一点也让他意见颇大。

“这些书不是春白买回来的。”不待女儿回答,吴家夫人便道:“是方才门房说,有人送来给春白的——”

说着,也有些好奇地问女儿:“究竟是何人所送,春白可已知道了?”

吴春白已从箱中翻出了一封书信,她很快打开,旋即便现出了难得外露的欢喜之色:“是常娘子……是常娘子特意让人从江都送来的。”

吴昭白一愣——谁?那个常岁宁?

此女恬不知耻地谋夺了江都刺史之位,又截下了自那些江南士族家中抄没而来的藏书,在江都令百人抄书之事无人不知,这些书莫非是……

吴昭白忍不住看过去。

吴春白边看信,边道:“常娘子说,这些皆是抄书时被筛下的涂改之本,因江都人力实在紧张,腾不出人手再次誊抄……”

“我道她怎这般好心,原来不过是错本而已!”吴昭白负手嗤笑一声:“拿错本赠人,不知道的还当是打发叫花子呢。”

“是涂本,不是错本。”吴家夫人嗔道:“那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是涂改过的呢。”

“母亲此言差矣,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所以有涂改痕迹,是因即兴而作,涂改过的才是真本!”吴昭白不屑地指向那一箱子书籍,道:“可这些本就是抄本而已,而那些抄书之人,又焉能与大家王羲之相提并论?”

吴春白不急不缓地道:“那些抄书之人不辞辛劳,数十日衣不解带,笔不离手,抄写修订,只为留下这些江南珍本典籍,以授天下读书人。此中之功,怎到了兄长口中竟这般不值一提,反倒要被兄长借往圣大家来加以贬低他们呢?”

她说着,微抬眉,似笑非笑地看向吴昭白:“兄长怕不是嫉妒他们可以被选中抄书,而兄长连一睹那些典籍的机会都没有吧?”

吴昭白脸色一僵:“……休要自以为是!”

吴春白懒得看他脸色,继续看信,边道:“这些足有五六十册之多,不是单给我一人的,但常娘子说,这些我皆可自行抄留一份……”

这些书,是要分到姚夏魏妙青她们手中的,而除了她们这群人之外,常娘子信上还托她转交给另一个人。

看着那信上所写的姓名,吴春白思索了一瞬,大致明白了常岁宁选择托她从中转交的用意所在。

“明日我便让她们来府上抄书。”吴春白笑着道:“回头我自己也多抄几份,一份给祖父,一份给父亲,一份……”

吴昭白目不斜视,轻哼一声——他可不见得会要!

下一刻,却听妹妹道:“一份给阿宪。”

吴昭白:“……”

阿宪是他儿子的乳名。

一旁的吴家少夫人连忙笑着道:“不必不必,阿宪才几岁,如今刚开蒙而已,给他也是看不懂的,不着急给他。”

“?”吴昭白眼角微抽了一下,心口也莫名抽痛。

吴家少夫人笑的通情达理。

回到居院后,吴昭白左思右想之下,仍觉得心中不是滋味,寻了机会,终于还是向妻子问道:“……方才在前厅,春白说要将那些藏书抄给阿宪一份,你为何要拒绝?”

问罢又淡声补充道:“我只是问一问。”

“……夫君不是向来瞧不上常娘子么,若将常娘子送来的书摆到咱们院子里来,那夫君心里能好受吗?”吴家少夫人善解人意地问。

吴昭白嗓子里的话一时哽住,片刻,才道:“书是无辜的……总要为阿宪思虑。”

吴家少夫人笑着宽慰道:“夫君这就多虑了,家里的书,阿宪但凡能用得着的,日后谁都不会防着他的。”

开玩笑,要防的是阿宪吗,分明是她夫君啊。

书是难得的好书,但若送给嘴臭心酸之人,那不是白白糟蹋人家常刺史一片好意吗?她若是常刺史,知晓自己送的书便宜了背地里百般瞧不上自己的人,呕都要呕死了。

至于夫君的前程什么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夫君不得志,问题是出在心性上,其次是资质,同机遇和条件没有什么关系,毕竟他从小到大,吴家已给足了他一切他所需要的。

夫君的心性若不能转变,其它都是空谈。

所以,给他台阶是不可能给的,她只会将台阶给他垒得更高,等哪一日他自己都下不来了,往下看一眼都要吓个半死,或许才有根治的可能。

话说到这个份上,吴昭白心中纵然憋闷,却也不好再往下说了。

但接下来数日,每每听说吴春白邀了一群女郎登门抄书,吴昭白都觉得心中七上八下,急躁不安,时常于房中来回踱步。

吴家外书房内,聚集了二三十名女郎,除了姚夏和魏妙青这两个混子之外,其他人都在积极认真地抄书,气氛融洽愉悦。

吴昭白再忍不了心中烦闷,唯有借酒浇愁。

待得酒劲上头,那些不满之言便再也压制不住,一股脑全都倒了出来。

“那些书给她们有何用……她们是能治国还是能利民?”

“往圣绝学,本该为吾辈读书人善用……如今却沦为一群女郎们的闺中玩乐之物!何其荒谬!”

“我就知道,绝不能让那些目光狭隘的女子身居高位,否则她们只会借机满足自己的私心,而罔顾大局!”

“长此以往,哪里还有我等男儿出头之日!”

“……哪里就只有私心,而罔顾大局了?”吴家少夫人叹道:“常刺史借这些藏书,在江都建下无二院,广收天下有资质的读书人去进学,根本不拘男女,只看资质,一视同仁。”

吴昭白立时梗着通红的脖子道:“一视同仁便是为女子谋利!”

“历来哪座书院是可以让女子和男子一同进学的?怎偏偏到了她这里,就要处处为女子开先例?这不是狭隘的私心又是什么!”

吴家少夫人再叹气:“那怎么办,不然夫君报官吧。”

“报官?我只怕日后为官者,皆是常岁宁之流了!”

吴家少夫人:“……”朝哪个方向磕头能有这等好事?

痛心疾首的吴昭白很快喝了个烂醉。

另一边,天色将昏之际,吴春白亲手将两匣子书交到一名信得过的仆从手中,给了他一个住址,让他送了过去。

宋显刚下值归家,便听门房道,有人送了两只匣子来。宋显面色不悦:“不是早就说过了,不可收受他人赠礼吗?哪家送来的?速速使人退还回去。”

门房是他自家老仆,闻言上前压低声音道:“大人放心,应当不是什么贿礼……那送东西的人说,是他家女郎让他来送的。”

宋显一怔:“女郎?哪家女郎?”

“说是姓吴,还说大人看了这封信便明白了。”门房说着,将那封信递上去。

他家大人之前一心读书,至今还未定亲呢,他当时一听这话,心里就忍不住想多了,这么一愣神儿的功夫,那送东西的人就走远了。

宋显心中坦荡,也不躲避,当即便拆了信,只见信纸之上短短两行字而已——【受常娘子相托,从中转交。无人知此事,望宽心。】

落款字迹落落大方,仅【吴春白】三字。

宋显这才令门房打开那两只匣子查看,只见其内皆是崭新的书籍。

“大人……要送回去吗?”门房试探着问。

片刻,宋显才道:“留下吧。”

门房大喜过望,眼睛亮亮地捧起两只匣子:“好嘞!”

宋显莫名其妙地看了门房一眼。

回居院的一路上,宋显都在思索着此事。

常岁宁在江都令人誊抄藏书,建无二院的消息他自然也有耳闻,但他没想到,她竟会送书给他。

他初入仕途,她大约是不想给他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才费心让吴家女郎暗中转交……她送书给他,却无意借此来绑死他的立场,只为赠书而已。

所以,那吴家女郎的信上才会有那一句“无人知此事,望宽心”。

换下官袍后,宋显便将那些书籍一册册取了出来,看得出来,常岁宁是用心挑选过的,大多很适用于初入官场的他,对他很有助益。

看着面前两摞书籍,宋显忽而觉得,她倒是像个为学生认真挑书的老师,而并不在意这个学生会将所学用于何处,去报效何人。

宋显抬手触摸那些珍贵的书籍,想到倭军突袭的战报,眼底不禁现出忧色。

依照她的性子,她定不会躲藏于将士身后,此次对战倭军,她究竟有几分把握?

……

夜色四合之际,醉酒的吴昭白朦朦胧胧醒来后,趁着残留的几分醉意,摸到了外书房来。

白日里容纳众女郎们抄书的偌大的外书房已经熄灯,吴昭白见四下无人,伸手推门,却未推开。

他再推了推,而后定睛细看,不禁气恼——岂有此理,竟然还上锁了!

正是这时,身后有光亮靠近,并着脚步声与询问声:“兄长?你怎么在这儿?”

吴昭白心口一颤,回头看去,只见是妹妹提着灯而来。

“我……我来找东西!”吴昭白将手负到身后,尽力做出坦然之色。

“兄长深夜独自一人,来此处找什么东西?”吴春白淡声问:“兄长该不会是来偷书的吧?”

“你说谁偷呢!”吴昭白被这个“偷”字狠狠刺痛:“这里是吴家,我姓吴,乃父亲独子,我怎不知道有什么东西竟是需要我去偷的!吴春白,你莫要血口喷……”

吴春白打断他的话:“兄长想借书,也不是不行。”

吴昭白神情一滞,咽了下口水:“你……你说什么?”

吴春白面上笑意端庄:“这样好了,从明日起,兄长每去登泰楼赋诗一首称赞常娘子功绩,我便借给兄长一册书——兄长意下如何?”

吴昭白的脸色一阵红白交加:“士可杀不可辱……你莫要欺人太甚!”

吴春白抬眉:“看来兄长并不愿领情。”

吴昭白羞恼间,见得又有人过来,定睛一瞧,只见祖父和父亲竟然都来了,大约要来书房议事——

他立时愤懑委屈地指向妹妹:“祖父,父亲!春白无端羞辱于我,竟令我赋诗一首,来换书一册……她小小年纪,便以如此心思对待兄长,来日岂还得了!”

今日敢让他拿诗换书,来日说不定便敢叫他奏乐跳舞!

吴家老太爷看向孙女:“春白此举,的确欠妥。”

甚少得祖父撑腰的吴昭白面上更硬气了,刚要接话,又听祖父道:“你兄长一首诗换不来一枚大钱,如何换得了那些珍本?春白,须知惯兄如杀兄。”

吴昭白嘴唇一颤:“祖父……”

片刻的怔忪后,他彻底破防,忽而拔高了声音,委屈而愤怒地问出了压抑在心底太久的话:“祖父为何总是这般偏心?为何祖父眼中只有春白,而从来没有孙儿丝毫!明明孙儿才是吴家日后的顶梁柱!还是说,在祖父眼中,孙儿果真就如此不堪吗!”

“你要听实话吗?”

迎着老人严肃的目光,吴昭白嘴唇嗫嚅了一下,眼神也闪躲开:“……”突然不确定要不要听了。

但不管他要不要听,老人的声音已经传入他耳中:“那我告诉你,是。你的确不堪为吴家顶梁柱,不堪与春白相提并论。”

对上老人失望至极的目光,吴昭白神色怔住,逐渐红了眼眶。

“你总认为,我唯独偏爱春白,却轻视于你,却不知事在人为,你有今日,怪不到任何人身上去。”

“你是我吴家三代单传,自你出生起,家中便将一切最好的都给了你。起初,春白也不过是捡你剩下的书来读,得了好的文房之物,也皆是让你先挑,一切皆给予你最大的倾斜,可你又是如何回馈家中的?”

“你骄傲自大,受不得半点挫折,第一次未曾考中,便开始怨天怨地,怨春白!”

“春白是比你资质更佳,可你最不如春白的,却是心性二字——”

“且须知,春白的出色,并非是从你身上抢来的,而是她本有之物。春白如此,那位常刺史更是如此,她们不曾劫掠你分毫,她们只是凭己能拿到了你没能力拿到的东西而已。”

“你历来容不得别人称赞春白,你自认身为男儿不如胞妹,便是奇耻大辱,于是待其他出色的女子也处处贬低,自欺欺人,彻底被蒙了心!”

“今日我身为你的祖父,且言尽于此。你若再不懂得反省思过,便一辈子烂在酒里,烂在你的狭隘里,就此做一个废人罢了!”

吴家老太爷言毕,不再多看孙儿一眼,就此带着儿子和孙女离开此处。

吴昭白含泪呆在原处,片刻后,再支撑不住,靠在门板上,一点点瘫坐了下去。

吴家少夫人来寻时,正见丈夫倚门掩面哭泣。她劝丈夫回去休息,毕竟思想已经很病态了,至少保住身体吧。

“……春白,还有那常岁宁,人人都在称赞她们,她们果真就有那么好吗?”吴昭白抓住妻子的手,含泪问:“宛娘,我要听实话!”

吴家少夫人认真反问:“她们若不好,怎能叫夫君哭成这样呢?”

能者才招小人妒啊。

领会了这重话的意思,吴昭白愣了片刻后,哭得更大声了。

此一夜,吴昭白彻夜未眠。

次日,有友人登门,邀他去诗会,他缩在床榻上未起身,令下人拒之。

下人送来饭菜,他也未曾动用,只失魂落魄地躺在床榻上,耳边回响着祖父那些锥心之言,每每想到,都要颤着嘴唇哭起来。

如此躺了三日,也未等到家中人来看一眼,祖父自然不可能来,父母也未见人影,春白那没良心的更不必提,但竟然连妻子都搬去了书房睡……还让人同他传话,说什么,反正书房他也用不上。

这一日,吴昭白透过半开的窗,看到了一颗熟悉的小脑袋在偷看,他心中一喜,刚要招手叫儿子进来,却见那小身影飞快离开了,边走边大声道——

“阿琼,我就说我阿爹没死吧!你还不信!你赌输了,快给我三颗松仁糖!你别跑!”

阿琼是吴家族中给阿宪送来的伴读。

孩童的追逐声远去,房中吴昭白干裂的嘴唇颤颤,再次流下了两行泪水。

吴春白无暇理会消沉的兄长,她近来一直在让人留意江都的战报,每日都要让人去打听消息,但迟迟未有所得。

此一日,有一则捷讯传回京师,但并非来自江都,而是自洞庭传回。

李献在洞庭打了胜仗,逼退了卞春梁大军,得以保下了洞庭要地。

圣册帝闻讯,龙颜大悦,在早朝之上令报信的士兵宣读捷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褒扬了李献一番。

褚太傅听在耳中,在心中哼了一声,只是暂时逼退而已,先前他学生大胜徐正业时,也没见夸成这样。

第148章 那场风雪第384章 跟娘走,不缺爹第376章 报仇的时候到了(求月票)第186章 另一个坏消息(求月票)第426章 雅,大雅啊第61章 有点过硬的八字在身上第8章 常家岁宁第8章 常家岁宁559.第553章 不该就地诛杀吗?第418章 怕鬼,但要脸(求月票)516.第512章 亲自选定的家人第496章 您想伤几成重?第400章 这是在交代后事吗?第268章 “早日归家”第428章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新年快乐)第102章 骨子里是个欠收拾的?第336章 好多钱呢(中秋快乐)第38章 大家好,今晚做笔交易吧第261章 “她不是我的,但我是她的”第153章 求圣人成全513.第509章 贫道来迟(求月票)第415章 大人功在千秋第216章 他的“僭越之心”(求月票)第387章 如日月恒长而无伤第257章 千里共同风第288章 不愧是她常妹妹第20章 她回家了第218章 陛下是否会强留?(月票清仓了)第90章 扬名之捷径(求月票)第209章 敢问圣上,臣女有错吗第278章 她自会守好(求月票)518.第514章 常节使又要赚钱了第402章 多杀几个,给咱们抬轿第46章 先太子“遗物”第48章 脑袋很圆(感谢 春花秋月85 的打赏)第483章 先人所留第482章 我的亲阿姊啊第188章 阿兄绝不失约(求月票)第30章 怕是爱惨了他第185章 谋害(求双倍月票)第440章 反骨上生了个情种第420章 备一份厚礼510.第506章 毙命第108章 以文会友,以诗为柬第322章 殿下与阎王爷孰快(求月票)第7章 难逃一疯第403章 她才是最大的杀器564.第558章 自己定下的规矩547.第541章 禁宫血光562.第556章 告罪书第174章 自此将星凋零第262章 但求一败第415章 大人功在千秋第21章 或有蹊跷第417章 见着活的金山了第424章 她好像杀人了(二更求月票)第158章 不如指望峨眉山的猴子(求月票)第79章 那是她的父皇第393章 离奇荒诞的猜想第379章 “无绝,快过来”(求月票)第89章 她想做多大的官?(过年好!)第2章 初来乍到第1章 魂归故土第221章 为敌或为棋?(渃清涵打赏加更2)第397章 从此刻起,此处由我接管第433章 以此自证,您可满意了?第53章 见女帝(二更合一)504.第500章 请陛下止损529.第524章 大人反乎?515.第511章 怎么又活了?(求月票)第95章 使坏第315章 别演了(六千字大章补更)第95章 使坏第157章 怕是出事了第221章 为敌或为棋?(渃清涵打赏加更2)第454章 新新之人,她甚爱之(求月票)第58章 观神象第46章 先太子“遗物”558.第552章 阴曹地府更适合阁下第49章 双向救赎第329章 哼!第109章 他是为她而来第188章 阿兄绝不失约(求月票)第388章 “争宠之心不宜太过”第2章 初来乍到535.第530章 师父定会救我第233章 你想换什么?第470章 何必舍强求弱?第167章 拿到了第67章 还是先别出发了(求双倍月票)第488章 祈神佑第288章 不愧是她常妹妹第92章 大郎君来看您了第233章 你想换什么?第66章 喝的是人情世故第93章 是你啊第238章 常阔非死不可第377章 一局谋划数十年的救世之棋第411章 可敢与某正面一战?565.第559章 与阿尚何其相似
第148章 那场风雪第384章 跟娘走,不缺爹第376章 报仇的时候到了(求月票)第186章 另一个坏消息(求月票)第426章 雅,大雅啊第61章 有点过硬的八字在身上第8章 常家岁宁第8章 常家岁宁559.第553章 不该就地诛杀吗?第418章 怕鬼,但要脸(求月票)516.第512章 亲自选定的家人第496章 您想伤几成重?第400章 这是在交代后事吗?第268章 “早日归家”第428章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新年快乐)第102章 骨子里是个欠收拾的?第336章 好多钱呢(中秋快乐)第38章 大家好,今晚做笔交易吧第261章 “她不是我的,但我是她的”第153章 求圣人成全513.第509章 贫道来迟(求月票)第415章 大人功在千秋第216章 他的“僭越之心”(求月票)第387章 如日月恒长而无伤第257章 千里共同风第288章 不愧是她常妹妹第20章 她回家了第218章 陛下是否会强留?(月票清仓了)第90章 扬名之捷径(求月票)第209章 敢问圣上,臣女有错吗第278章 她自会守好(求月票)518.第514章 常节使又要赚钱了第402章 多杀几个,给咱们抬轿第46章 先太子“遗物”第48章 脑袋很圆(感谢 春花秋月85 的打赏)第483章 先人所留第482章 我的亲阿姊啊第188章 阿兄绝不失约(求月票)第30章 怕是爱惨了他第185章 谋害(求双倍月票)第440章 反骨上生了个情种第420章 备一份厚礼510.第506章 毙命第108章 以文会友,以诗为柬第322章 殿下与阎王爷孰快(求月票)第7章 难逃一疯第403章 她才是最大的杀器564.第558章 自己定下的规矩547.第541章 禁宫血光562.第556章 告罪书第174章 自此将星凋零第262章 但求一败第415章 大人功在千秋第21章 或有蹊跷第417章 见着活的金山了第424章 她好像杀人了(二更求月票)第158章 不如指望峨眉山的猴子(求月票)第79章 那是她的父皇第393章 离奇荒诞的猜想第379章 “无绝,快过来”(求月票)第89章 她想做多大的官?(过年好!)第2章 初来乍到第1章 魂归故土第221章 为敌或为棋?(渃清涵打赏加更2)第397章 从此刻起,此处由我接管第433章 以此自证,您可满意了?第53章 见女帝(二更合一)504.第500章 请陛下止损529.第524章 大人反乎?515.第511章 怎么又活了?(求月票)第95章 使坏第315章 别演了(六千字大章补更)第95章 使坏第157章 怕是出事了第221章 为敌或为棋?(渃清涵打赏加更2)第454章 新新之人,她甚爱之(求月票)第58章 观神象第46章 先太子“遗物”558.第552章 阴曹地府更适合阁下第49章 双向救赎第329章 哼!第109章 他是为她而来第188章 阿兄绝不失约(求月票)第388章 “争宠之心不宜太过”第2章 初来乍到535.第530章 师父定会救我第233章 你想换什么?第470章 何必舍强求弱?第167章 拿到了第67章 还是先别出发了(求双倍月票)第488章 祈神佑第288章 不愧是她常妹妹第92章 大郎君来看您了第233章 你想换什么?第66章 喝的是人情世故第93章 是你啊第238章 常阔非死不可第377章 一局谋划数十年的救世之棋第411章 可敢与某正面一战?565.第559章 与阿尚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