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五章 周昭王姬瑕



在位起讫:前996—前977年。

生卒年:前1022—前977年。

出生地:镐京王宫(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沣河东)。

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沣河东)。

年号:周昭王元年(丙戌,前995)。

———————————————————————————————————————

周昭王姬瑕,姓姬,名瑕,号召王。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第四任王。他的祖父是周成王姬诵,父亲是周康王姬钊,母亲是周康王的元妃房氏。

姬瑕出生在周成王二十一年(已未,前1022),周康王在位执政时把他立为太子。

公元前996年,他的父亲周康王姬钊突然离世,他以太子资格即王位,号昭王。以丙戌年(前995)为周昭王元年。

周康王在世时虽然治国很有谋略,但教子却是无方,尽管他曾无数次地教导姬瑕要学习先贤,崇尚节俭,不要过于追求享乐。可是姬瑕这位自幼在宫中蜜罐子里长大的太子,根本就听不进父王的话。他认为:人间的富贵贫贱都是上天所安排,有钱人就应该享乐,没钱人就应该受苦,这是天经地义的,为什么要改变呢!但是父亲是严厉的,他不敢公开与父王对抗,每次父王批评他,他都很谦恭地接受,他一边听一边心里却在想,这是一只讨厌的苍蝇。先忍耐一会儿吧,他叫过一会儿就会飞走的。等到父王一走,他便长出了一口气,说了句“真是只讨厌的苍蝇”。

如今这只讨厌的苍蝇终于在他眼前永远地消逝了。他现在是天下的主人,他可以为所欲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他即位后,对朝政漠不关心,把处理国政视同儿戏。他在生活上也极为奢侈,特别讲究高品位的吃喝玩乐。在他的带动下,官场上腐败堕落的恶习大增,一些大臣贪婪无度,相互间争权夺利,拼命榨取穷人的血汗,使许多百姓被逼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穷人被迫起来反抗,暴乱的事件时有发生。

周昭王姬瑕即位后仅五年的时间,西周王朝就乱了套;君不正,臣不忠,父不仁,子不考,朝纲混乱,盗贼蜂起,繁荣安宁的西周王朝开始走向衰弱。

周昭王六年(辛卯,前990),周昭王姬瑕命郇伯前往各诸侯国巡视,郇伯是周文王的小儿子,周武王时封于郇(姬姓封国,今山西运城地区临猗县西南)。

这年冬十二月,西

周的桃树和李树竟然在寒冬里开花放叶,人们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周昭王十四年(己亥,前982)夏四月初八(辛卯)日,镐京一带突然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井中的水竟然溢出井外。紧接着宫殿和民宅及山川大地都摇晃起来。这天夜里,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徽星座,遍于四方,尽作青红色。天空竟然看不见恒星(中国古代称二十八宿为恒星)。国人十分恐慌,周昭王姬瑕也茫然不知所措。他找来太史官苏由,询问是何征兆。太史苏由是个马屁精,专会奉承和讨好周昭王,他说这是祥瑞的天象,说明有大圣人出于西方,这是我朝兴旺发达的好兆头。周昭王姬瑕信以为真,十分高兴,竟然下令大摆宴席以示庆贺。

同年秋七月,鲁国发生政变,鲁侯的弟弟姬沸发动政变,杀死了他的兄长鲁幽公姬宰,夺取了侯位,自称魏公。象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周昭王竟听之任之,既不发兵征讨,也不兴师问罪,致使国中恃强凌弱的现象屡屡发生。

周昭王十六年(辛丑,前980),地处江南的楚国人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入侵西周王朝的边境。周昭王下令出兵征讨。西周军渡过汉江南征,途中遇见了一只特大的母犀牛,领兵的将士不务正业,不去准备与敌军作战,反而捕猎起犀牛来。楚军乘西周军捕猎犀牛的混乱时机,突然发起进攻,西周军大败,许多士兵被楚人杀死。西周军退回江北,急忙派快马回京城求救,言楚军强大,我军首战失利,请天子发兵增援。周昭王也不知内情,只好增派第二路军队南征。

周昭王十九年(甲辰,前977)春,有彗星出现在紫徽星座。彗星俗称扫帚星,是不吉祥的象征,人们都认为国家将会发生重大的灾难。果然没多久,南疆快马来报,说楚国人再次兴兵攻打西周边境,已经有数座村镇被楚军占领,周昭王姬瑕勃然大怒,。

几年来连年派兵征讨,钱财花了许多,不但没有征服楚国人,反而使楚国人越来越嚣张。他怀疑那些出征的将士并没有真正为国家效力,每次出征都是应付了事,于是他决定带兵亲征,他要看看这些荆蛮(即楚人,因立国于荆山一带,故而西周人称他们为荆蛮)到底是如何的强大。

一些大臣劝他“星孛现于紫徽,出师恐有不利。”姬瑕不听,将国事交给太子姬满,挑选精兵良将择日出征。

与周昭王一起领兵出征的还有卿士祭公和太保辛余靡。同时征调六个诸侯国的军队参战

,统称六师,每师二千五百人,六师共一万五千人,加上王师一万五千人,总计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南征。

但是,楚国人并没有被西周军所吓倒,他们组织了强大的军队聚结在汉水,以逸待劳向西周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结果西周军失利,六师惨败。慌乱中周昭王姬瑕和祭公等人夺得楚人十几只船,乘船渡江,不料这些船竟然是楚人特意为周军准备的胶粘船,船行至江心时,风大浪急,胶溶船散,周昭王姬瑕和卿士祭公及船上的所有将士都落入江中,被涛涛江水吞没。《古本竹书纪年》载:“(昭王)十九年,天大噎,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这场战争对西周的军事力量打击很大,使西周国力走向衰弱。

姬瑕二十七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古本竹书纪年》,卒于周昭王十九年(甲辰,前977),终年四十六岁,死后葬在西周昭王陵(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尊号周昭王。古书上说“仪容恭美曰昭”,故谥号昭王。

…………………………………………………………………………………………………

周康王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995(丙戌)…………元年……

前994(丁亥)…………二年……

前993(戊子)…………三年……

前992(己丑)…………四年……

前991(庚寅)…………五年……

前990(辛卯)…………六年……

前989(壬辰)…………七年……

前988(癸巳)…………八年……

前987(甲午)…………九年……

前986(乙未)…………十年……

前985(丙申)…………十一年……

前984(丁酉)…………十二年……

前983(戊戌)…………十三年……

前982(己亥)…………十四年……

前981(庚子)…………十五年……

前980(辛丑)…………十六年……

前979(壬寅)…………十七年……

前978(癸卯)…………十八年……

前977(甲辰)…………十九年……

………………………………………………………………………………………………………

(本章完)

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四章 三 那(尊卢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二章 商王子小乙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骊连氏4)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四章 荷 曲(阴康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森辈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颛顼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章 太 昊(伏羲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三章 达 河(葛天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章 泰 望(骊连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四章 三 那(尊卢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五章 节 氏(伏羲氏21)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己犬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 夏王姒履癸(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一章 秦 枪(尊卢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姜散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一章 盘 古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三章 鹏 烁(混沌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卢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八章 十八任帝山回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六章 娍 义(赫胥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二十一任帝巴加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三章 商王河亶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肖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八章 商王子南庚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一章 首任帝姜角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四章 人 皇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一章 西伯侯姬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一章 首任帝姜角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杜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斯遂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二章 新 印(大庭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三章 姯 印(大庭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四章 风 和(伏羲氏20)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印 枪(伏羲氏1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三章 黄帝仡谅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贵尤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森辈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章 炎帝姜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骊连氏4)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三章 首任帝虞舜(三)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章 商王子仲壬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章 泰 望(骊连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章 二十任帝将肃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六章 赤 禅(祝融氏1)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美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章 商王子帝乙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六章 商王子沃丁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己箐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一)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四章 黄帝姬豕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骊连氏2)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贵尤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二章 商王子小乙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姜来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四章 黄帝江阳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四章 随 象(大庭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斯绩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骊连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三章 姯 印(大庭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卷 商王朝简介
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四章 三 那(尊卢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二章 商王子小乙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骊连氏4)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四章 荷 曲(阴康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森辈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颛顼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章 太 昊(伏羲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三章 达 河(葛天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章 泰 望(骊连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四章 三 那(尊卢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五章 节 氏(伏羲氏21)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己犬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 夏王姒履癸(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一章 秦 枪(尊卢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姜散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一章 盘 古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三章 鹏 烁(混沌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卢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八章 十八任帝山回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六章 娍 义(赫胥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二十一任帝巴加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三章 商王河亶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肖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八章 商王子南庚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一章 首任帝姜角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四章 人 皇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一章 西伯侯姬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一章 首任帝姜角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杜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斯遂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二章 新 印(大庭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三章 姯 印(大庭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四章 风 和(伏羲氏20)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印 枪(伏羲氏1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三章 黄帝仡谅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贵尤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森辈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章 炎帝姜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骊连氏4)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三章 首任帝虞舜(三)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章 商王子仲壬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章 泰 望(骊连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章 二十任帝将肃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六章 赤 禅(祝融氏1)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美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章 商王子帝乙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六章 商王子沃丁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己箐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一)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四章 黄帝姬豕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骊连氏2)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贵尤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二章 商王子小乙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姜来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四章 黄帝江阳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四章 随 象(大庭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斯绩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骊连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三章 姯 印(大庭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卷 商王朝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