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十一章 周厉王姬胡



在位起讫:公元前878—前841年。

生卒年:公元前893—前828年。

出生地:槐里王宫。

立都:槐里(即犬丘,今陕西兴平市东南)。

年号:周厉王元年(甲申,前877)。

———————————————————————————————————————

周厉王姬胡,姓姬,名胡,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第十任王。他的祖父是周懿王姬坚,父亲是周夷王姬燮。

姬胡于周懿王七年(戊辰,前893)出生在迁都后的西周王都槐里。据说他出生的那一天冬天特别冷,嘉凌江和汉水都冻住了,还下了很大的冰雹,打死了许多牲畜。有人说,他一出生就给天下带来了灾难。周夷王元年(前885),他的父亲立他为太子,正位东宫。

公元前878年,西周王朝第九任王周夷王去世,太子姬胡继承王位,号周厉王,以早申年(前877)为周厉王元年。

姬胡即位时虽然只有十六岁,但他身材魁梧,处事机智果断,显得十分成熟。他即位后任命虢公长父(即虢仲,姬姓)掌管军队,并下令整顿军队,让年老体弱者退伍还乡去务农,重新征召青壮年入伍当兵,加强军训,准备出兵征讨那些不服从西周王朝的诸侯和方国。

厉王元年(甲申,前877),姬胡任命荣夷公姬落为卿士,入朝辅佐朝政。荣夷公是荣国(姬姓封国,今山西运城市芮城县)国君,为周王室同宗。是年,荣夷公为厉王建夷宫。

楚侯芈熊渠在鄂邑(今湖北武汉市)自称楚王,获悉周厉王操练兵马,吓得急忙去掉王号,复称楚侯,并遣使入朝进献龟贝,以讨好周厉王。

厉王十一年(甲午,前867),淮夷(古族名、国名,分布于今淮河中下游的安徽、江苏一带)入侵西周边境。姬胡命虢公姬长父领兵征伐。由于西周军缺乏实战经验,被淮夷军队打的大败。淮夷侵占了西周东南的部分土地。

厉王十三年(丙申,前865)曹孝伯死,传位于儿子姬喜,号曹夷伯,以丁酉年(前864)为夷伯元年。

厉王二十七年(庚戌,前851),齐献公姜山去世,传位于儿子姜寿,号齐武公。齐武公以辛亥年(前850)为元年。

荣夷公姬落向周厉王建议施行国有资源专利权。对山川林木,海洋江河,矿产盐业,捕捞畋猎等产业,一律收归国家管理,私人使用必须交纳赋税,否则即以非法占有国家财产罪予以重罚。这一建议立刻遭到众多大臣和贵族的强烈反对,大夫芮良夫(姓姬,名良夫,芮国人,又称芮伯,封国在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东南)劝谏周厉王说:“荣公所倡导的专利是行不通的,众所周知,世间万物皆有利,而万物又是百姓所必需。天下万物属于天下人,如果把天下万物都收归国家,那就是国家剥夺了百姓所应有的权利。必然会引起众怒,引发天下大乱,于国于民都不利。一个普通人非法取得他人财产,人们都骂他为盗贼,如果大王强行占有属于百姓的财产,人们又该怎样去评说呢?希望大王能三思而后行。”

姬胡不听,仍命荣夷公召集大臣商议和制定征收国有资源专利的具体实施方案。

不久,专利法颁发全国,此令一出,全国各地舆论哗然。

荣夷公让周厉王把山泽物产等自然资源垄断起来,以此搜刮民财,这确实是一位很有经济头脑的商业管理人才。也许姬胡正是

看到了他的这一才能才任命他为卿。然而他的这一做法在当时的社会是行不通的,他不仅损害了诸侯和贵族的利益,也对众多平民造成很大的影响。贵族们为了降低自己的经济损失,便加大对平民和奴隶的剥削力度,使本来就很困苦的贫民生活更加贫困。

厉王三十年(癸丑,前848),楚侯芈熊延去世,传位于儿子芈熊勇。芈熊勇以甲寅年(前847)为元年。

厉王三十二年(乙卯,前846),周厉王姬胡重用荣夷公大肆搜刮民财,尽情奢侈享乐,引起了全社会的不满,从朝廷到地方,人们到处都在议论周厉王腐败堕落的丑恶行为。

这些流言传到宫中,姬胡听了十分气恼,处死了几名传播流言的人。

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私下的议论,姬胡便让身边的宠臣给出主意。有人向他建议说卫国(姬姓诸侯国,在殷商旧地)有一巫者巫术高超,不出屋就可以算出谁在传播流言。

姬胡立刻命人前往朝歌(卫国都城,今河南鹤壁市淇县),请来了这位神通广大的卫巫。这名卫巫真是很厉害,连续向厉王告发了数百名诽谤者,经审讯这些人果然都曾传播过流言。姬胡便下令将他们全都处死。

这样一来,吓得西周的臣民人人自危,再也不敢乱发议论。人们走在路上相互间也不敢打招呼,碰见熟人和朋友只能用眼睛表示问候。

姬胡十分高兴,对大臣们说:“我终于能制止住那些流言和诽谤了。”

卿士召公姬虎劝谏说:“不让百姓说话,就好比堵塞江河,江河被堵塞,水就会越聚越多,一旦决堤,危害也就更大。”

姬胡不听,仍在全国施行禁锢的政策,继续限制人民的言论。

厉王三十三年(丙辰,前845),卿士召公(名姬虎,又称召伯、召穆公、召伯虎,周初召康公姬奭后裔)愤而作《民劳》诗,讽刺周厉王。这首诗收录在《诗经,大雅》篇中。同年西周老臣凡伯也作了一首题为《板》的诗,诗中揭露和讽刺了周厉王统治时的腐败现象。另外民间也有人写了题为《荡》的诗,假借文王骂商汤来讽刺和挖苦周厉王。这些诗都收在《诗经》里,诗中清楚地记载了周厉王统治时期上层社会的腐败和下层人民的苦难。

厉王三十六年(已未,前842),周厉王姬胡对国中臣民的高压政策使国人忍无可忍,他们的反抗情绪终于象洪水决堤一样暴发了。许多民众在一些贵族大臣的煽动下揭竿而起,公开反叛西周王朝。他们暗中联络西北的西戎(古族名,国名,居住在今陕西宝鸡市陇县西北)人联合攻打周厉王。周厉王平时不重视军队的整治和训练,军中老少参差不齐,战斗力极差。他派出的军队根本不堪一击,被犬戎人打得抱头鼠窜,望风而逃。西戎军乘胜进攻,一路势如破竹。很快逼近了周都犬丘(即槐里)。

厉王三十七年(庚申,前841),西戎军兵临城下,姬胡这才恐慌起来。他自知无力抵抗强大的西戎和当地叛军的联合攻击了,只好率众出东门向东北逃窜,一直逃到汾水流域彘邑(今山西临汾北霍州市南霍山下),后来便定居在汾水这旁、自称“汾王”。

姬胡逃走后,西戎人攻入王都,那些没来得及逃脱的王室人员皆惨遭杀害,宫廷内外血流成河。周厉王的太子姬静逃往召穆公的宫中,被愤怒的民众发现。他们包围了召穆公的府宅,命令召穆公交出太子,否则就杀入府去。召穆公被迫含泪让自己的儿子穿上太子的衣服,冒充太子姬静把他交了

出去,结果被众民乱刀砍成了肉泥。西戎军将王室财宝抢劫一空,然后放火焚烧王宫。

卫僖侯闻周王室有难,派他的儿子共伯姬和领兵前来救援,王室宗族各诸侯国也都陆续派来援军。

共伯姬和善于用兵,他指挥各路诸侯与西戎军作战,很快驱逐了西戎的军队。

接着,共伯姬和又围剿镇压了国内的叛乱民众。

因周厉王逃亡在外,王位空缺,诸侯和大臣们一至推选共伯姬和代行王权,由周公和召公辅政,史称为“周召共和”。

姬胡十六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西周金文历谱》),于厉王三十七年(前841)弃国逃亡。亡国十四年时病死于彘邑,终年六十六岁。死后葬在西周厉王陵(地址不详)。史书上说“杀戮无辜曰厉”,故谥号“厉王”。

…………………………………………………………………………………………………

周厉王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877(甲申)…………元年……

前876(乙酉)…………二年……

前875(丙戌)…………三年……

前874(丁亥)…………四年……

前873(戊子)…………五年……

前872(己丑)…………六年……

前871(庚寅)…………七年……

前870(辛卯)…………八年……

前869(壬辰)…………九年……

前868(癸巳)…………十年……

前867(甲午)…………十一年……

前866(乙未)…………十二年……

前865(丙申)…………十三年……

前864(丁酉)…………十四年……

前863(戊戌)…………十五年……

前862(己亥)…………十六年……

前861(庚子)…………十七年……

前860(辛丑)…………十八年……

前859(壬寅)…………十九年……

前858(癸卯)…………二十年……

前857(甲辰)…………二十一年……

前856(乙巳)…………二十二年……

前855(丙午)…………二十三年……

前854(丁未)…………二十四年……

前853(戊申)…………二十五年……

前852(己酉)…………二十六年……

前851(庚戌)…………二十七年……

前850(辛亥)…………二十八年……

前849(壬子)…………二十九年……

前848(癸丑)…………三十年……

前847(甲寅)…………三十一年……

前846(乙卯)…………三十二年……

前845(丙辰)…………三十三年……

前844(丁巳)…………三十四年……

前843(戊午)…………三十五年……

前842(己未)…………三十六年……

前841(庚申)…………三十七年……

………………………………………………………………………………………………………

(本章完)

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章 女 娲(伏羲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喾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三章 夏王姒不降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四章 随 秦(中央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栗陆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四章 茜 河(混沌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上)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肖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西周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五章 五任帝姜凯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上强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四章 随 象(大庭氏3)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己清喾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二章 黄帝姬芒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喾美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三章 黄帝姬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三章 黄帝姬蔡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三章 地 皇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四章 周康王姬钊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七章 夏王姒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八章 佘 蓄(柏皇氏4)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一章 轩辕酋长姬邦卉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二章 帝 吼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西周王朝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 夏王姒履癸(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八章 八任帝山叭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三章 姯 印(大庭氏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一卷 夏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九章 十九任帝立库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章 十任帝沟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七章 郁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二章 随 嬄(混沌氏2)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五章 黄帝姬本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上强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七章 郁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简介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一章 盘 古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七章 洛 枪(祝融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卢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章 泰 望(骊连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姜来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四章 团 伏(骊连氏5)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三章 曲 秦(中央氏4)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己畅楑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肖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上)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己畅楑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二章 伏 案(中央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五章 规 辛(昊英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五章 黄帝昌块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住元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六章 黄帝号次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八章 佘 蓄(柏皇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六章 商王子沃甲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 夏王姒履癸(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四章 团 伏(骊连氏5)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谣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二章 二任王姒启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卢氏2)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五章 五任帝姜凯
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章 女 娲(伏羲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喾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三章 夏王姒不降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四章 随 秦(中央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栗陆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四章 茜 河(混沌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上)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肖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西周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五章 五任帝姜凯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上强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四章 随 象(大庭氏3)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己清喾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二章 黄帝姬芒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喾美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三章 黄帝姬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三章 黄帝姬蔡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三章 地 皇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四章 周康王姬钊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七章 夏王姒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八章 佘 蓄(柏皇氏4)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一章 轩辕酋长姬邦卉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二章 帝 吼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西周王朝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 夏王姒履癸(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八章 八任帝山叭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三章 姯 印(大庭氏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一卷 夏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九章 十九任帝立库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章 十任帝沟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七章 郁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二章 随 嬄(混沌氏2)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五章 黄帝姬本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上强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七章 郁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简介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一章 盘 古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七章 洛 枪(祝融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卢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章 泰 望(骊连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姜来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四章 团 伏(骊连氏5)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三章 曲 秦(中央氏4)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己畅楑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肖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上)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己畅楑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二章 伏 案(中央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五章 规 辛(昊英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五章 黄帝昌块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住元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六章 黄帝号次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八章 佘 蓄(柏皇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六章 商王子沃甲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 夏王姒履癸(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四章 团 伏(骊连氏5)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谣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二章 二任王姒启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卢氏2)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五章 五任帝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