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万寿节

但沈归荑说的这件事叶倾怀是知道的。

陆宴尘随军北征后,每旬会给她寄来一封书信。

信的内容便是行军沿线州郡的民生情况,有时候他也会在信中写到一些他发现的当地管理问题。

不得不说,陆宴尘的敬业程度甚至让叶倾怀感到愧疚。

那些信仿佛在说:看,你竟然怀疑一个如此兢兢业业的官员,还派人暗中盯梢他。

叶倾怀的回信一直很简练,通常就是:朕阅,先生劳苦。

有时候她也会就陆宴尘发现的问题与他在信中沟通解决方法。

陆宴尘很少直接提出建议,他往往会告诉叶倾怀在哪一朝哪一地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或者哪个部门是负责这一块事务的,让她去向史料和身边的官员探寻办法。

就像他从前教她功课时一样。

他总是循循善诱地引导她自己去发现真相和结论。

虽然他如今已经离开了文轩殿,但与叶倾怀的通信笔触中还保留着他做帝师时的习惯。

客观的说,陆宴尘确实是一个称职的帝师。

他这个人唯一的不好,就是心思太深,总喜欢把什么都藏在心底。

而有了前世的经验教训,叶倾怀便不得不防着他。

若非如此,他本可以成为叶倾怀最得力的助手。

当然,这种通信并不是单向的。

不仅陆宴尘会从前线传递回来一些当地的消息,叶倾怀也会告知他一些京中的事情,比如顾海望被她羁留在了皇宫中。

毕竟,在顾党眼中,陆宴尘是彻彻底底的保皇派。如今叶倾怀因为顾海望的事情和顾世海闹得更僵了,理当告诉陆宴尘一声。他人在何青长麾下管辖,还是要有所防范。

陆宴尘这次的回信是在一个特殊的日子抵达京城的。

万寿节。叶倾怀十七岁的生辰。

作为宫中一年一度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内务府从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了准备。

虽然叶倾怀反复要求了一切从简,礼部和内廷还是交上了一份流程庞杂花费巨大的万寿节章程计划。

“现在前线在打仗,每天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流出去,为了凑军费,各部都要缩减开支。朕这时候在宫中大摆筵席,奢靡铺张,让前线的将士怎么想?又让那些耕地被征作了屯田的百姓怎么想?”叶倾怀看了眼内阁递上来的万寿节开支预算便直接扔了回去。

礼部不以为然。文新中反驳道:“正是因为现在前线打仗,才更要将这次筵席办得盛大,办得漂亮,办得远近闻名,以彰显我朝天威。现在不仅是北狄,连西戎、金川、北齐这些蛮夷小国见我军吃了一个败仗,都蠢蠢欲动起来,所以这时正是向敌人展示我朝实力之时,让他们知道我大景底子还厚得很,不是他们这些小国可以欺侮的。”

他说得激昂澎湃,叶倾怀却并不受鼓舞,她蹙着眉头问向陈远思:“底子还厚得很?陈阁老,我朝国库底子真的还厚吗?”

陈远思被仓场的事请闹过之后,已经是伤了元气,经常在朝上叫苦说国库紧张。但此时皇帝问起他来,他却不好回答,毕竟仓场的事情若是刨根究底起来陈家也跑不脱。说的难听点,国库之所以底子不厚了还是他那不争气的长子闯的祸。

是以,陈远思似答非答道:“俗话说,炮台一转,黄金万两。再雄厚的国力,也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

他这话答得十分巧妙。

一方面算是默认了皇帝对于国库充盈的质疑,一方面又把责任推到了顾海望身上。

言外之意就是,要不是因为你顾海望打了败仗搞得这场仗变成了持久战,国库也不会这么紧张。

在场的个个都是人精,谁听不出来他的话外之音?

叶倾怀已经受够了听他们互相推诿指责对方的争吵,于是她抢在顾世海前面问道:“顾阁老,文新中说大办筵席可以威慑敌人,这里你最懂战事,你怎么看?”

“兵法云: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彰显我朝天威自然可以震慑周遭敌国,令其不敢妄动。但是此举恐怕只对西戎那样的小国有用。北狄想必不会因为一场盛大的筵席就退避三舍。”顾世海答道。

他这话一说,在场的几人脸色都变了。

连叶倾怀也在心中暗忖,近来朝中有传言说文新中与顾世海闹僵了,看来并不是空穴来风。

片刻诡异的沉默后,还是陈远思先说了话。

“陛下,老臣虽对兵家之道不甚了解,不好评断筵席对于震慑敌军的威力,但是关于万寿节如何筹备一事,在老臣看来有三点顾忌是不得不考虑的。其一,去年的万寿节是按照登基大典的礼仪大办的,规制超过了年节,今年突然偃旗息鼓办得悄无声息,恐怕不仅是邻国,连百姓都会觉得大景的国运走下坡路了,这对于刚亲政一年的陛下而言,是很不利的。”

陈远思顿了顿,又道:“其二,历来万寿节都是各地进贡祝贺之时。据老臣所知,有些知府和节度使给陛下准备的贺礼已经在上京的路上了。老臣听说雷州知州苏霖近来得了曹寅的《万里江山图》真迹,要在万寿节上送给陛下。若是陛下简办寿宴,省去朝贺和赐席的章程,这些臣工便是对陛下有孝敬之心,也庆贺无门了。”

叶倾怀怔了一下。

曹寅的《万里江山图》!

曹寅是叶倾怀最喜欢的画家,而《万里江山图》可以说是曹寅最有名的画之一。只是可惜这幅画的真迹遗失已久,现在宫中收录着一份此画的临摹版本,被叶倾怀宝贝地装裱起来挂在文轩殿的偏殿里。

若是能寻到此画的真迹,那绝对是有市无价的国宝。

说不动心是假的。

苏霖送上这份贺礼显然是为了投其所好。

叶倾怀也知道他为何如此大费周章地送礼示好。

先前叶倾怀召见各地按察使和布政使入京时,雷州引起了她的注意。

加上之前王立松曾向她反映过,他流放雷州路上,看到当地民生艰苦,百姓承受的赋税远超朝廷的规定,所以叶倾怀本就十分关注雷州的情况。

看到叶倾怀动容,陈远思继续道:“其三,礼部从尚书至掌固,共有两千四百五十人。他们的主要工作本就是筹办各类庆典。从陛下大婚后,礼部已经清闲了四个多月,拿了四个多月空饷。陛下让他们这样闲置下去,是有裁减礼部的计划吗?”

第184章 渊源第125章 落定190.第190章 难民第151章 兵粮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148章 忧虑第81章 劝言第115章 长命锁第106章 陶二龙第108章 遗诏第95章 进退第三十六章 失控第74章 番外——秦宝珠6第203章 蝶舞第193章 顾海望第139章 政务第五十九章 谋反第135章 状元第186章 兄妹第107章 结余第120章 刑场第194章 过招第170章 琴声第二十章 早朝第163章 攀咬第192章 红竹第148章 忧虑第六十五章 兰贵人第164章 肝疼第70章 番外——秦宝珠2第117章 钱氏第六十三章 圣旨第159章 起火第82章 天意第119章 选择第82章 天意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123章 杜正恩第89章 利刃第86章 演戏211.第211章 瑞雪第98章 何青长第79章 灵堂第158章 隐情第136章 决意第208章 失踪第五十二章 困局第九章 真相第84章 恶癖第133章 对答第112章 夜饮第104章 百姓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六十五章 兰贵人第113章 忧心第110章 王立松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六十章 对质第四十四章 往事第198章 贪墨第二十一章 质问第119章 选择第179章 秦阳第五十八章 承天门第155章 仓场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四十二章 为难第二十一章 质问第十六章 鬼市第172章 意象第四十章 策划第188章 要求第171章 醉酒第十九章 回宫第四十五章 夜谈第九章 真相第200章 镜子第127章 贡士第181章 皇陵第188章 要求211.第211章 瑞雪第78章 金牌第十章 文校第九章 真相第127章 贡士第184章 渊源第二十六章 守岁第86章 演戏第109章 右衙卫第102章 冤情第六十四章 刀伤第122章 真假第187章 生死第六十八章 少东家第193章 顾海望第159章 起火第二十三章 陈府第141章 觐见第五十五章 东临门第131章 陈菊连
第184章 渊源第125章 落定190.第190章 难民第151章 兵粮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148章 忧虑第81章 劝言第115章 长命锁第106章 陶二龙第108章 遗诏第95章 进退第三十六章 失控第74章 番外——秦宝珠6第203章 蝶舞第193章 顾海望第139章 政务第五十九章 谋反第135章 状元第186章 兄妹第107章 结余第120章 刑场第194章 过招第170章 琴声第二十章 早朝第163章 攀咬第192章 红竹第148章 忧虑第六十五章 兰贵人第164章 肝疼第70章 番外——秦宝珠2第117章 钱氏第六十三章 圣旨第159章 起火第82章 天意第119章 选择第82章 天意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123章 杜正恩第89章 利刃第86章 演戏211.第211章 瑞雪第98章 何青长第79章 灵堂第158章 隐情第136章 决意第208章 失踪第五十二章 困局第九章 真相第84章 恶癖第133章 对答第112章 夜饮第104章 百姓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六十五章 兰贵人第113章 忧心第110章 王立松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六十章 对质第四十四章 往事第198章 贪墨第二十一章 质问第119章 选择第179章 秦阳第五十八章 承天门第155章 仓场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四十二章 为难第二十一章 质问第十六章 鬼市第172章 意象第四十章 策划第188章 要求第171章 醉酒第十九章 回宫第四十五章 夜谈第九章 真相第200章 镜子第127章 贡士第181章 皇陵第188章 要求211.第211章 瑞雪第78章 金牌第十章 文校第九章 真相第127章 贡士第184章 渊源第二十六章 守岁第86章 演戏第109章 右衙卫第102章 冤情第六十四章 刀伤第122章 真假第187章 生死第六十八章 少东家第193章 顾海望第159章 起火第二十三章 陈府第141章 觐见第五十五章 东临门第131章 陈菊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