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王立松

叶倾怀倚在扶椅上,一手托着腮,一手轻轻扣着书案,她的目光却始终盯着不远处小几上的那张密报。

密报上言简意赅地呈报了三件事。

其一,颍州节度使昨夜秘密进京,在顾府留宿了一夜,今日一早又出了京。

其二,王立松今日抵京,进城前在京郊处遭到了一队黑衣人伏击,王立松被劫,但劫匪却没有伤他,而是在劫车不远处将他放了。

其三,中州军主力约十万人以演习为名向盛京移动,驻扎在盛京东面一百里处的十里坡。

这三件事看起来并无关系,但叶倾怀却觉得,它们背后似乎是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起来的。

王立松要抵京的事今日朝上已有呈报,按照之前叶倾怀与顾世海的承天门之约,明日早朝便是王立松上殿陈情的日子。

陈什么情?自然是关于他是如何入狱,又是为何错过三司会审的实情。

虽然春闱舞弊案早已以史太平革职流放作为了收场,三司会审也有刑部侍郎钱德良死前顶了包,但是这两个案子背后的主谋顾世海仍然稳坐如山。

对于顾世海而言,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言,不过是换掉了一两个不得力的属下罢了。

而王立松的证词则最可能成为直接搬倒顾世海的有力证据。

否则,顾世海也不会几次三番地针对他。

但顾世海显然不会坐以待毙。

中州军的异动就是最好的证据。

三日前,鹰卫便呈上过线报,说顾府传出一封加急密报送往中州军营。

大景实行的是文武分管制。在州府地方,刺史和节度使这一文一武的两家首脑是平起平坐的关系。

也就是说,地方的兵权是完全掌握在节度使手中的。而节度使一般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

当今,中州和颍州两州的节度使都是顾世海的门生。中州军移动到京畿周围,想必是顾世海的授意,用意便是向皇帝施压。

若是叶倾怀逼急了顾世海,他大有可能勒令京畿九门卫大开城门,以清君侧的名义迎中州军入城。

那时候,叶倾怀手中只有一支一万余人尚未整备完善的禁军,却要面对十几万人的敌军。

无异于以卵击石。

叶倾怀皱了皱眉头。

顾世海生性要强,从壬申宫变中他孤注一掷的选择就看得出来,这是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

他能做出什么来,叶倾怀还真说不好。

何况,就算她敢赌,朝臣们也不会允许她如此冒进,以国运相搏。

中州军如此大的动作,朝中无人不知。而顾世海的用意,也早已昭然若揭。

叶倾怀几乎已经能想得到,若是明日早朝时王立松点名道姓地指出顾世海以权谋私策动春闱舞弊和三司会审调包之事,朝臣们只怕会一边倒地帮着顾世海说话,甚至极有可能又把问题推回到王立松头上,说不好刚刚平反回京的王立松又要被发配雷州了。

叶倾怀攥着拳头叹了口气。如今的她,还远不到能够和顾世海正面叫板的地步。

她遥遥望着那份密报,愁眉紧锁。

看着看着,叶倾怀突然发现这份呈报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奇怪之处,她本该第一眼就注意到。

那就是关于王立松被劫那一段的描述。

王立松此次回京明面上是由雷州衙门护送,暗地里还有鹰卫跟着,能在这两拨人的眼皮子底下能把人劫走,还是在京郊动的手,除了顾世海,叶倾怀想不到还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可奇怪的是,他如此大费周章地把人劫走,最后却什么都没做,就把人给放了。

这便让叶倾怀百思不得其解了。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叶倾怀不知道的事情。

叶倾怀独自在亲贤殿中坐了大半个时辰,最后,她推门而出,对候在外面的李保全道:“李保全,明日天一亮,你就去王立松下榻的驿馆传旨,就说朕念他以高龄长途跋涉,舟车劳顿,许他休息几日再上殿陈情。然后你把他带进宫来,朕要见见他,就让他在文轩殿等朕下朝。”

李保全没有多问,应了下来。

——

次日,一下了朝叶倾怀便大步流星地赶往文轩殿。

李保全今日没有随她上朝,已早早地等在了文轩殿外。

“人呢?带进宫来了吗?”叶倾怀一见面就急匆匆地问道。

“带进来了,在里面正殿候着。”李保全一边小跑着跟在她身边一边答道。

“可遇到什么麻烦?”叶倾怀又问。

“回陛下的话,一路上都没什么阻碍,很顺畅。”

叶倾怀点点头,眼见走到了正殿门外,她停下了脚步,站在门外整了整衣冠,才往里面走去。

正殿的侧席上坐着一个老人,穿一身灰棕色的布袍,发色半白,在头顶绑成书生常用的发式,唇上和下颌的胡须也有些发白。他虽已年过花甲,但坐姿挺拔,精神矍铄,没有半分老者的颓势,也没有风尘仆仆的疲惫。

看到叶倾怀和李保全进得门来,他立即站起了身,对叶倾怀行了一个大礼,道:“罪臣王立松参见陛下。”

他身量颇高,一站起身来比叶倾怀还高出一些来。但他对着叶倾怀鞠躬行礼时,却有一种由衷的钦佩之意在里面。

不是阿谀,也没有奉承,就是单纯的钦佩。

叶倾怀心中有些激动。

这一世前前后后折腾了这么久,在那么多人口中听到过王立松的各色言行后,今日她总算是见到了真正的王立松。

只一眼,她便能确定眼前就是如假包换的王立松。

在看到他的时候,叶倾怀脑海中便不自觉地浮现出了文心堂大门上那块王立松亲自题字的牌匾。

字如其人。

确是青松之志,君子之风。

叶倾怀连忙上前扶着他的臂膀道:“祭酒快请起,这里没有罪臣。春闱舞弊一案朕已查明,并非祭酒所为,这些日子委屈祭酒了。”

王立松却不肯直起身子,道:“老臣之罪不在乎春闱,而是身为臣子不仅不能为陛下分忧,反让陛下忧心,实乃大过。”

(本章完)

第129章 顾飞燕第162章 血光第137章 极刑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181章 皇陵第四十九章 还画第128章 大婚第十五章 明路第98章 何青长第148章 忧虑第176章 败仗第149章 筹谋第69章 番外——秦宝珠1第五十五章 东临门第112章 夜饮第187章 生死第196章 平等第九章 真相第206章 疑云第182章 梦魇第168章 舒窈第164章 肝疼第十七章 买卖第二十一章 质问第141章 觐见第四十三章 位分第170章 琴声第144章 封爵第165章 珍惜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169章 生辰第188章 要求第116章 迷局第四十三章 位分第136章 决意第106章 陶二龙第118章 案卷第110章 王立松第一章 落幕第172章 意象第160章 无眠第四十三章 位分第三十三章 放榜211.第211章 瑞雪第193章 顾海望第202章 月季第十七章 买卖第175章 请求第164章 肝疼第134章 为难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172章 意象第六章 会审215.第215章 内乱第184章 渊源第四十章 策划第五十四章 突围第110章 王立松第198章 贪墨第82章 天意第110章 王立松第130章 洞房第180章 不仁第六十四章 刀伤第182章 梦魇第172章 意象第185章 高热第五十八章 承天门第145章 军情第197章 万寿节第二十六章 守岁第四十九章 还画第176章 败仗第99章 知遇第89章 利刃第二十章 早朝第200章 镜子第二十一章 质问第115章 长命锁第89章 利刃第六十八章 少东家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207章 长夜第149章 筹谋第三十八章 重逢第205章 夜色210.第210章 返京第111章 陈情第108章 遗诏第99章 知遇第92章 辞表第八章 出宫第157章 浊水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五十八章 承天门第116章 迷局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五十九章 谋反
第129章 顾飞燕第162章 血光第137章 极刑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181章 皇陵第四十九章 还画第128章 大婚第十五章 明路第98章 何青长第148章 忧虑第176章 败仗第149章 筹谋第69章 番外——秦宝珠1第五十五章 东临门第112章 夜饮第187章 生死第196章 平等第九章 真相第206章 疑云第182章 梦魇第168章 舒窈第164章 肝疼第十七章 买卖第二十一章 质问第141章 觐见第四十三章 位分第170章 琴声第144章 封爵第165章 珍惜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169章 生辰第188章 要求第116章 迷局第四十三章 位分第136章 决意第106章 陶二龙第118章 案卷第110章 王立松第一章 落幕第172章 意象第160章 无眠第四十三章 位分第三十三章 放榜211.第211章 瑞雪第193章 顾海望第202章 月季第十七章 买卖第175章 请求第164章 肝疼第134章 为难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172章 意象第六章 会审215.第215章 内乱第184章 渊源第四十章 策划第五十四章 突围第110章 王立松第198章 贪墨第82章 天意第110章 王立松第130章 洞房第180章 不仁第六十四章 刀伤第182章 梦魇第172章 意象第185章 高热第五十八章 承天门第145章 军情第197章 万寿节第二十六章 守岁第四十九章 还画第176章 败仗第99章 知遇第89章 利刃第二十章 早朝第200章 镜子第二十一章 质问第115章 长命锁第89章 利刃第六十八章 少东家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207章 长夜第149章 筹谋第三十八章 重逢第205章 夜色210.第210章 返京第111章 陈情第108章 遗诏第99章 知遇第92章 辞表第八章 出宫第157章 浊水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五十八章 承天门第116章 迷局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五十九章 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