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暗有所指

离开襄阳五日后,御船船队过了江州,前方再行便是湖州。在与皇帝商议后,郑永下令船队暂歇,补充给养。船队船只、人员众多,为了避免堵塞水道,侵占码头泊位,他们向北进入雷池。这里湖面广阔,便于停船,又与江、湖两州相邻,两地皆是富庶之地,物产丰富,利于采购物资。

雷池为历朝江北江防重地,过去蒙元在此也立有水寨,北伐之后为大宋内河水军夺占,并在此驻兵。船队进入后,并不需修建临时码头,大船便可靠泊。按照行程他们计划在此休息两日,步军不及水军,长时间乘船,拘于狭小的船舱中也会感到疲惫和烦躁。而战马更是如此,这都需要休息调整。

御前水军进入雷池后,赵昺没有抢下下船,而是让骑兵旅先行靠泊码头,让战马下船放牧,活动活动腿脚。随后是辎重团卸载扎营所需物资,并派遣汲水船补充存水,辎重船前往附近州县采购物资。其后则是护军一旅下船,官兵上岸休整。

整个船队依序靠岸,卸载完毕后则在湖湾中下锚停泊,水手们则利用休整的间隙清理舱室、甲板,工匠对船只进行检修,为下一次出航做准备。而御舟则排在了最后,还在湖中漂荡。赵昺对此并无不适,一根鱼竿或是一本书就能让他坐半天。

雷池的位置维度较低,按照现代的划分属于亚热带气候,温度比之襄阳还要高些。赵昺换了身长衣,站在甲板上端着望远镜看着湖面上水鸟翱翔起落,这种景色在现代是难得一见的,若是被那些观鸟爱好者看到,非得乐疯了,把相机快门都得按爆。

小皇帝的怪趣味,但对于倪亮来说却是种煎熬,天上的鸟又有什么好看的,因此倍觉无聊。可又不能远离,只能在甲板上无聊的走来走去,东瞅瞅、西望望,看着都让人觉得心烦。

“倪亮,听这周边虎啸狼嚎之声,其中必藏有虎豹豺狼,要让登陆宿营的军兵们一定要小心防范,不要为野兽所伤!”赵昺放下望远镜,看着无聊的倪亮道。

“官家,不若咱们到陆上行猎,既能打些野味尝鲜,也可将野兽远逐,岂不两全其美。”倪亮听了眼睛一亮道。

“好啊,这些天鱼虾也吃的有些腻了,你带几个人去猎些野味也好!”赵昺笑笑道。这倒不是他没有环保,爱护野生动物的概念,而是这个年代野兽实在是太多了,往往形成兽害,他这么做还算是为民除害。

“官家不同去吗?”倪亮问道。

“别装了,朕若是同去,你又如何玩儿的尽兴!”赵昺揶揄道。

“嘻嘻,属下谢过陛下了!”倪亮嬉笑着,脸一红不好意思地道。

“去吧,去吧,玩儿的尽兴些!”赵昺挥挥手道。

“倪都帅,怎么这么高兴?”这时谢枋得与王应麟两人连襟登上甲板,看着倪亮笑呵呵的点起一队亲兵上了艘小船而去,问陛下道。

“这些日子,倪亮寸步不离的陪着朕,甚是辛苦,让他下船散散心!”赵昺笑笑道,“他心地纯良,别看三十多岁的人,可有时就像个孩子一样特别容易满足,你们为何没有上岸休息,或是下湖游览一番,还留在船上?”

“吾与王相皆是喜静不喜动,在一起论道、下棋也是其乐无穷。再者,岸上房屋短缺,我们上岸只能挤占官兵的驻地,实在不妥!”谢枋得道。

“吾是贪恋这御舟,虽在水上,却是比路上的屋厦还要惬意,舒适几分。待吾致仕之时,定要请陛下赐下一艘大船,余生乘舟遍游名山湖海,也是件快事!”王应麟笑着道。

“呵呵,朕记下了!”赵昺笑道,“叠山先生家眷俱在,平日也无法远行,这里距江州和湖州皆不远,若是想出游,朕可遣船出行!”

“臣谢过陛下,只是女眷出游多有不便,而这湖上风光也是不错,又何必劳师动众。就在船上与陛下为伴,煮酒烹茶也是乐事!”谢枋得谢过道。

“倪都帅对陛下是忠心不二,日夜陪驾在旁,确是辛苦。而这几天听我们两个老头子与陛下论道,恐怕也早就烦闷不已了,不愿留在船上。”王应麟捋捋胡子,看着倪亮乘舟而去笑道。

“是啊,老夫与倪都帅也相识有十年了,现在虽已位极人臣,可性情并无二致,对陛下忠心不变,真是难得啊!”谢枋得也感慨道。

“他就是太勥,当年就是因为倪壮元一句话,他便记住了。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朕几次想让他外放历练一二,却始终吊在朕身后不肯走。现在放着十万大军不顾,非要陪朕征襄阳,干个侍卫的活儿,朕也实在也拿他没有办法了。”赵昺摇头苦笑道。

“陛下应该感到庆幸,有此良将重诺,不离不弃的伴身,乃是上天之赐!”王应麟笑着符和道。其实他很明白,倪亮堪称御前第一人,而陛下也正是用其诚。有他统领十万御前护军在旁,任谁也不敢轻忽,什么阴谋诡计在绝对武力面前都不值一提,即便是他在倪亮面前也是倍感压力,担心一语不合会被斩于刀下。

“是啊,有倪都帅在御前,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谢枋得指指眼前的湖面道。

“哦,这正是此典故的出处?”赵昺听了问道。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句成语他是知道,但是因为世事变迁,地名变动也是极大的,往往同一个地名却因为疆域,或是自然变迁,往往拗之千里了。正如他刚刚离开的宜城,现下在汉江南,可在战国却是江北了。

“陛下,正是!”谢枋得点头道,“《晋书·廋亮传》有载: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便是指此地”

“嗯,东晋咸和二年历阳镇将苏峻联合寿春镇将祖约叛乱,向京都建康进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欲火速统兵去保卫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权的庚亮得知后,担心当时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陛下所言正解!”王应麟点点头,过去常听人言小皇帝不喜经史,而喜读地理笔记,看来这个传言有误,陛下对典故也是知之甚详的,笑笑又道,“东晋成帝时,庾亮任中书令,执朝政。他为了防备西部边境的敌人侵犯,推荐温峤到江州做官,以加强防务。”

“温峤上任不久,庾亮得到了历阳太守苏峻企图谋反的报告。原来苏峻纠集亡命之徒,早就蠢蠢欲动了。庾亮自作聪明,想骗苏峻离开历阳,到京都建康来做大司农。大臣们都以为这办法不妥,温峤也写信给庾亮劝阻,但庾亮不听。苏峻果然非但不愿到京都去,反而由此看出朝廷对自己起了疑心,于是造起反来,发兵攻向京都。”

“温峤得知苏峻反叛,立即号召部下将士,秣马厉兵,打算从水路进入建康,护卫都城。庾亮对于苏峻叛兵估计不足,写信给温峤说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言其担心西境的敌人更甚于苏峻叛兵,让他务必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到京都来。”

“嗯,庾亮叫温峤不过雷池一步,现在想来在战略上是错误的。”赵昺言道。

“正是。庾亮错估形势,自以为形势有利于己。结果苏峻所领叛军攻势凶猛,很快逼近建康,庾亮指挥晋军迎战,被杀得大败,而温峤有命不敢增援,导致京都失陷。”谢枋得道,“不过舆论知过能改,温峤有容人之量。”

“兵败后心怀内疚的庾亮投奔温峤。温峤并不责怪,请他守卫白石的营垒,自己则加紧操练水军,准备与苏峻叛军决一死战。苏峻派了一万步兵,从四面包围白石,拼命攻打,庾亮手下只有两千人,渐渐支持不住。庾亮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地挥刀猛冲。晋军受到激励,愈战愈勇,终于杀退了叛军。庾亮见叛军败退,大喝一声,率晋军冲出营垒,紧紧追击,斩杀数百名敌人,获得大胜。杀掉苏峻,平定叛乱,也算弥补了因“无过雷池一步”战略错误而造成的损失。”

“两人知过能改,的确是善事。但毕竟大错已成,虽已弥补,可终损失惨重。若庾亮在判明形势后,及早将苏峻铲除,而非待其做大。或是令温峤同时出兵,合力将其击败,而非让其不可越雷池一步,便无后事。”赵昺言道,“温峤其实也有过错,他在京都被困之事,因循守旧,不肯违命出援,也是导致庾亮兵败,京都失守的主因之一。”赵昺评论道。

两人听了陛下的点评,互视一眼,其中皆有疑惑之色,不免心中多想。陛下此言是否是暗示我等默守陈规,不知变通,以致多有不满了,那么也是否该‘坦荡’些呢……

第683章 恩科第1067章 欲擒故纵第068章 预想之地第1318章 自己做过第784章 向前第153章 难堪第860章 难以抉择第041章 焦虑第065章 赌第619章 拼了第089章 整编 一第300章 开花弹第018章 发财第371章 不着急第347章 东海岛之役(二)第884章 掰扯掰扯第1244章 犯了错误第1353章 摧枯拉朽第1275章 养虎为患第141章 后院之忧第359章 态度第1370章 不辨不明第505章 狗都不如第690章 闷声发展第233章 心意第135章 筹划第900章 熬到头了第1340章 我有啥法第691章 弄死他第242章 迎驾第519章 谋于内室第721章 激战第1243章 平衡矛盾第1016章 ‘地域黑’第1305章 古董犹在第628章 非我族类第1000章 共同体第447章 改良第1357章 攻难守易第1060章 秀才论兵第1128章 孤注一掷第624章 不退第131章 战船(一)第1251章 两厢对比第724章 考验第1239章 深层矛盾第091章 整编(三)第1097章 做活闲子第1369章 念念不忘第849章 好为人师第062章 破题第1379章 忧心重重第383章 火攻第827章 伤离别第1011章 独到之言第1050章 看似废话第734章 重中之重第719章 破绽第553章 分而治之第1343章 确定方位第1403章 阶层分裂第578章 安置第1111章 预判第1398章 梵音顿悟第577章 变化第1174章 金汤之城第1029章 功成身退第1251章 两厢对比第787章 调查第1177章 出人意料第1388章 九华进香第1180章 矛盾难消第349章 东海岛之役(四)第1220章 请君入瓮第882章 不能学他第1042章 怼懵了第1112章 南渡第416章 拉出来第1326章 三辞三留第520章 冒烟儿第1069章 信任与否第107章 挖宝第910章 粉饰第1054章 画蛇添足第639章 各司其职第1097章 做活闲子第1057章 不彻底第144章 安琼策(三)第1044章 集思广益第788章 态度第345章 琼州有变第1440章 随即而至第256章 对策第1031章 惊喜第117章 大发了第1037章 还以颜色第568章 反省第304章 迹象第1385章 有些意思第035章 纪律
第683章 恩科第1067章 欲擒故纵第068章 预想之地第1318章 自己做过第784章 向前第153章 难堪第860章 难以抉择第041章 焦虑第065章 赌第619章 拼了第089章 整编 一第300章 开花弹第018章 发财第371章 不着急第347章 东海岛之役(二)第884章 掰扯掰扯第1244章 犯了错误第1353章 摧枯拉朽第1275章 养虎为患第141章 后院之忧第359章 态度第1370章 不辨不明第505章 狗都不如第690章 闷声发展第233章 心意第135章 筹划第900章 熬到头了第1340章 我有啥法第691章 弄死他第242章 迎驾第519章 谋于内室第721章 激战第1243章 平衡矛盾第1016章 ‘地域黑’第1305章 古董犹在第628章 非我族类第1000章 共同体第447章 改良第1357章 攻难守易第1060章 秀才论兵第1128章 孤注一掷第624章 不退第131章 战船(一)第1251章 两厢对比第724章 考验第1239章 深层矛盾第091章 整编(三)第1097章 做活闲子第1369章 念念不忘第849章 好为人师第062章 破题第1379章 忧心重重第383章 火攻第827章 伤离别第1011章 独到之言第1050章 看似废话第734章 重中之重第719章 破绽第553章 分而治之第1343章 确定方位第1403章 阶层分裂第578章 安置第1111章 预判第1398章 梵音顿悟第577章 变化第1174章 金汤之城第1029章 功成身退第1251章 两厢对比第787章 调查第1177章 出人意料第1388章 九华进香第1180章 矛盾难消第349章 东海岛之役(四)第1220章 请君入瓮第882章 不能学他第1042章 怼懵了第1112章 南渡第416章 拉出来第1326章 三辞三留第520章 冒烟儿第1069章 信任与否第107章 挖宝第910章 粉饰第1054章 画蛇添足第639章 各司其职第1097章 做活闲子第1057章 不彻底第144章 安琼策(三)第1044章 集思广益第788章 态度第345章 琼州有变第1440章 随即而至第256章 对策第1031章 惊喜第117章 大发了第1037章 还以颜色第568章 反省第304章 迹象第1385章 有些意思第035章 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