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洛苏看见了窦建德

第851章 洛苏看见了窦建德

洛苏望着车外的景象,颇有些感慨,当年陈涉从一个百姓,仅仅几个月就一跃成为陈王。

“所谓的王,不过是被百姓高举而起的人!”

洛苏望着那贫苦的百姓如同朝拜、宛如潮水般涌向了长白山,这座长白山不是辽东的那座,而是在齐地。

齐地自古义军蜂蛹,王薄率领着部众在齐郡等地纵横,攻击隋朝的官军。

洛玄镜握着小拳,给洛苏久坐有些酸麻的腿捶着,边问道:“老祖宗,我们要去齐郡见见这位知世郎吗?

如果反隋是大势,那真龙想必在这其中,不若将那天下有名的义军首领都见识一番。”

马车一路向东,洛苏道:“隋朝的实力还极强,现在就掀起反旗,杨广稍微下旨,大概就是陈涉的下场。

不过山东多豪杰,齐地多为乱,日后争雄天下的豪杰中,定有齐人,我们可以去看看那些豪杰之士,看看谁有一些王者之相。”

洛苏自忖以现在隋朝的实力,剿灭叛乱,简直易如反掌。

但一路东行,却未曾见到中央朝廷大规模剿匪,杨广根本就没把这些叛乱放在眼里,他依旧在准备着东征辽东的大业!

对造反的人不管不顾,这让洛玄夜很是震惊的问洛苏道:“老祖宗,这是为何啊?

民变大炽,犹如釜底烈火添柴,烧的是大隋江山,这杨广为何没有丝毫反应?

他难道不担心江山社稷倾覆吗?”

洛苏只见过杨广一次,却明白杨广为何如此,他带着淡淡的嘲讽道:“因为从汉末崩塌到隋朝建立的这段时间,天下分裂。

没有大规模的、席卷天下的农民起义。

上一次农民起义还是太平军,但太平军太过于特殊了,贵族将之归咎为阿霄过于强大,并不认为是汉廷的问题。

在分裂的天下诸国中,朝廷应对叛乱的速度极快,天下实际上是权贵的游戏。

杨广,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以及见识过的经历,都是贵族政治。

比如杨坚,就是贵族篡权夺位。

所以只有贵族才会引起他的注意,这些普通老百姓的叛乱,是不会被他放在眼里的。

这些人啊,无知不是毁灭的原因,但傲慢一定是。

不仅仅是杨广一人,我们曾经见过的李渊,也是这般认为。

这是时代所导致的局限性。

只有一场风起云涌的,让整个天下都为之色变的农民大起义,才能让天下人见到百姓的力量。

这股力量,会成为新朝的底色。”

洛玄镜听到洛苏说李渊,便说道:“老祖宗,李家那个女子,算算年纪,已经及笄几年了,是不是该让五哥去成婚了?

但当时许下婚姻时,未曾料到会和隋朝变成如今这种关系,五哥这么一个洛氏嫡子,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唐国公家,还娶了嫡女,似乎……”

毁约自然是不行的。

洛氏一诺千金,在婚约这方面,更是从来不曾毁约。

洛玄夜听着洛苏和洛玄镜在议论自己的婚事,有些不自然,而后便听到洛苏唤自己的名字。

他转过头来,便见车帘掀起,老祖宗文公一指点在自己的眉心圣痕上。

青光湛湛,圣痕隐退!

洛玄镜有些惊喜的望着圣痕消失的洛玄夜道:“五哥,圣痕真的消失了,老祖宗,既然能让圣痕消失,为什么之前我们要用布带遮掩呢?

我知道了,这一定是有代价的!”

洛玄镜比洛玄夜脑子转的快得多,又问道:“老祖宗,万一这李渊是个大隋忠臣怎么办?”

洛苏和洛玄夜同时嗤笑一声,就连洛玄夜都能看出来,李渊是个屁的忠臣,他要是忠臣,杨广能直到现在都不知道李渊遇到过洛氏嫡系?

洛玄镜这才图穷匕见,“那老祖宗你觉得李渊如果举义的话,有没有什么优势?”

洛苏一愣,轻轻用指关节敲了洛玄镜额头一下,笑道:“你可真是好妹妹,倒是时时刻刻记得你五哥。”

洛玄镜眨巴着大眼睛,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洛苏直接给李渊判了死刑道:“李渊他不行,如果条件适合,他出身高贵,割据一方或许有机会,统一天下他差远了。

仅仅没有容人之量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开国之君。

现在已经不是大周开国的时候了,不能光用亲族,况且就连大邦周,也有太公望为首的姜姓势力。

开国君主的模板是汉高皇帝,要广纳天下贤才。

隋朝那个科举制度,我准备把它改造一下,发扬光大。

李渊那个只看重阀阅和亲族的性格,如果真的走上争夺天下的道路,失败就是他大概率的结局。

除非他的亲族,也像是我大邦周建立时,天纵之姿层出不穷,有名相、有神将,那还有希望,与其关注李渊,不如关注如今山东风起云涌的义军。

这些人里面,出真龙的概率还是相当高的。

尤其是那些破落贵族出身或者帝国中下层军官出身的豪杰,这些人更容易起势。”

洛玄夜和洛玄镜受教,对他们而言,洛苏的话就是真理。

山东大地上,风起云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薄的现状让山东各地豪杰都不再忍受,实在是《无向辽东浪死歌》中那一句“与其死在辽东,砍头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太过于有煽动力,在河北以及荥阳以东,即汉代的关东土地上,似乎是一夜之间,就已经有不下十支义军崛起。

朝廷在涿郡聚集大军,结果就在河北地界上,却有义军呼啸山林,时常下山劫掠。

各地官府焦头烂额,根本就没有能力剿灭,朝廷又忙着辽东战事,无暇顾及。

于是这些义军竟然活的相当滋润,完全看不出来是在如此强大的王朝内部造反。

……

因为朝廷在涿郡聚集大军,所以洛苏一路往河北走,道路两旁有白骨森森,有尸首倒伏,无人清理,有衣衫褴褛的百姓押送着粮草赶路。

在非大灾荒的年份中,生活在帝国境内的百姓,竟然能惨到这种地步,杨广的剥削和压迫可真是让人胆寒。

“老祖宗,杨广此番集结了一百多万军队,他真的是……”

洛玄夜甚至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杨广。

这应该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百万大军!

杨广征召了左右各十二军军,合计二十四军,每军四千骑兵,八千步兵,这些是精锐部分。

那些普通的步卒没有计算在其中。

那些最精锐的攻城部队等也没有计算在其中,这支军队是古往今来,最强大的一支军队,能够踏平世上一切平原上以及草原上的国家。

但山地中的国家,不在此列,杨广的军队再强大,又不能移山填海。

一座险峻的山川就可以顶得上十万乃至于百万大军,这支让杨广自信满满的军队,在辽东那种地形中,不一定能占据优势。

洛苏的车轮滚滚,外间的百姓间嘟囔着去投奔孙安祖,那是河北之上,如今最有盛名的义军领袖之一,在沼泽湖泊中和官府对抗,时常出来劫掠,让当地官府苦不堪言。

洛苏一行人到了漳南县的地界,却见到这里不曾遭遇这些义军的抢掠,颇为整肃,洛玄镜还以为是当地的隋朝县衙治政有能。

洛苏却直接说道:“这里有人和义军有勾结,所以他们不来劫掠,官府将会察觉了。”

他话音刚落,就听到几道惨叫声,而后是几个官差从一户人家中走出,对着周围所有人厉声道:“这就是勾结盗匪的下场!”

洛苏几人跟在那几个官差之后,待周围无甚人,洛玄夜便直接上前将几人擒下来,稍一问话,这惊骇莫名的几人便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事情原委讲出。

“我们杀的是窦建德的家人,他是乡中的勇士,管理着两百人。

如今盘踞郡县中的大盗孙安祖,因为不愿意响应朝廷的号召,不愿意前往辽东,县令惩罚了他,于是他暴怒杀死了县令,落草为寇。

有传言说窦建德曾经收留他,孙安祖落草为寇的人也是窦建德为他招募。

而且每次那些义军下山来劫掠的时候,总是避开窦建德的家乡。

所以县令认为他和孙安祖有勾结,让我们来抓捕他,他的家人想要通风报信,于是我们杀死了他的家人。”

听罢这番讲述后,洛苏知道这个窦建德,肯定是和那些义军有勾结的,朝廷的二百人长,这下是不得不落草为寇了。

一个帝国的覆灭,首先就是从人心开始,当帝国的各个阶层的人都抛弃了这个帝国的时候,那就是这个帝国灭亡的时候。

现在的隋朝,因为杨广的残暴,已经失去了最基层的民心,那些数以百万计的百姓都期盼着隋朝的灭亡。

现在是窦建德这些低级的小吏开始崩溃。

那些放下手中锄头,拿起刀剑的农夫,以及窦建德这些小吏,战斗力比较低,比起强悍的隋朝军队,更是不可以道理计,这些人只不过是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而已,没有更高的志向。

不会想着和杨广争夺帝国的统治权。

但百姓的叛乱却代表着隋朝经济的逐渐崩塌,小吏的崩塌则代表着政治秩序也开始失控了。

当收不上税、征不了兵的时候,那就是帝国真正崩塌的时候了。

洛苏在天下游历,自然不是瞎转,他是要掌握第一手资料,盘算隋朝的天下局势细微变化。

洛玄夜附耳过来道:“老祖宗,有人鬼鬼祟祟的望着我们这里。”

“带过来。”

洛玄夜得令之后,直接策马而过,手中瞬间就拔出了马槊。

那中年汉子没想到自己这么隐秘的观望,都会被发现,想要逃走发现不可能,于是持刀就想要反抗,仅仅几招就在骇然中被洛玄夜擒下。

洛玄夜提着不住扭动的他回到洛苏身边,直接按在地上,大概知道反抗不了,于是不再扭动,算是认命了。

“窦建德!”

那跪下地上的几个官差看了那汉子一眼后,惊声叫起来。

他们万万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见到此行的目标,洛苏也没忍住看了窦建德两眼,这么巧合的吗?

惊叫出窦建德的名字后,几个官差都有些心虚的低下了头,毕竟自己几人可是刚刚杀了窦建德的家人。

窦建德见到几人表情,盯着这几个官差,心已经沉了下去。 洛苏直接指着几人道:“窦建德是吧,刚才这几个官差去你家中抓你,你不在,你的家人都已经被杀了。”

洛苏的直接让几人都有些震惊。

窦建德脸色几乎瞬间涨红,疯狂的在洛玄夜手下挣脱着,洛苏一个眼神,洛玄夜手一松,窦建德直接冲了过去,手起刀落将先捅死一个。

另外几人立刻反抗起来。

窦建德怒吼着,完全不管不顾的冲上去,他成为两百人长是以骁勇著名的,打不过洛玄夜,难道还打不过这几个只知道横行乡里的官吏吗?

洛苏三人就站在旁边看戏,亲眼看着窦建德一人独战五人,仅仅受了一点伤就将五人全部手刃,鲜血流了遍地,那些官差临死前,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不甘之色。

杀死这五人后,窦建德直接跪在洛苏身前,痛哭失声道:“窦建德多谢公大恩大德,让我能手刃仇人,若公有所驰驱,建德万死不辞。”

窦建德长相颇为英武,洛苏随意问道:“你杀了官差,想必之后是不会再在隋朝做官了,听说孙安祖是伱的友人,想必你是要去投奔他了。”

窦建德眼中有些灰败的点点头。

洛苏饶有兴致的问道:“当初你劝孙安祖上山时,是如何劝他的?”

窦建德低下头道:“当初我劝他,天子不体恤民情,天下几年来损耗过度,他却依旧执意要征讨辽东,这天下将要大乱,大丈夫生在世上,应该立下功业,不应该东躲西藏不如举事,等待天下的大变。”

洛苏问道:“你说的道理是很正确的,为什么却自己不执行呢?最终酿成了今天的祸患,唉。”

窦建德闻言再次哽咽起来,心中有无数的悔恨。

实际上在这之前,孙安祖就一直叫他去上山,但他之前不愿意落草为寇,是因为在隋朝官场中还能混,现在大隋却帮他做出了决定,除了落草为寇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洛苏又问道:“你不是普通的百姓,从你的言语中,能看出你有远见卓识,那你觉得孙安祖以及纵横在河北的高士达、张金称等义军都如何呢?”

窦建德抬起头望着洛苏正色道:“说是义军,又哪里能承担的起一个义字呢?

我之所以不愿意落草为寇,也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够成就大业的人。

这一年来,他们捉到隋朝的官吏和士人后,总是毫不犹豫的杀死,然后夺走那些金银布帛,这是不对的。

我读书虽然不算多,但也知道,想要有所作为,就要多招揽有才能的人。

而这些人却都被他们推向了隋朝。

他们很快就忘记了自己出身贫苦,不能和手下的士卒同甘共苦,在山上就已经穿上了绫罗绸缎,开始高高在上,就像官军对待百姓一样的对待百姓。

唉。

皇帝因为残暴的对待百姓,而让天下大乱,他们却学习皇帝的做法,不用仁义去对待百姓,不为百姓所谋利,不让百姓能够安稳的生活。

这哪里是取得民心的道路呢?

这哪里是成就大业的迹象呢?

只不过是真龙出世前猖狂的盗匪罢了,但我现在不得不托庇于他们,否则就连活下去都很是艰难。

我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能多活一日,便是一日。”

随着窦建德的言语,洛玄夜和洛玄镜望着窦建德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

这个窦建德只不过是隋帝国的一个小军官而已,竟然有这样的见识,这就是老祖宗说的,那些有真龙存在的阶层吗?

洛苏也没想到,自己随便一问,就找到一个颇有见识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懂得仁义的道理,这可有些不多见。

杨广若是懂一些仁义的道理,天下就不会走到现在这个地步。

他又上下打量了一下窦建德,伸手从腰间一摸,实际上却是从戒指中取出一块玉,这种玉和洛氏嫡系刻着名字的玉佩不一样,但依旧是价值不菲的宝玉。

他将玉递给窦建德,“你是个英雄豪杰,记住你今天说的,要仁义的对待百姓,这块玉赠予你,望你未来如同此玉,永远此心光明,温润光洁。

这天下的确是要乱起来了,你这样懂得仁义的人多一些,百姓大概会好过一些,有缘再见吧。”

窦建德有些愣神、呆呆的接过那枚玉,只见玉上有一只腾飞的凤凰,在背面用一种极其古老的字体似乎写着一个字。

这似乎是“洛”?

洛!

窦建德这才回过神来,他宛如被雷所劈中一般,呆呆的望着洛苏的马车远去,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然遇到了传说中的洛氏。

还得到了洛氏的赠玉!

这就像是传说故事突然降临现实,下一刻,他心中就充斥着欣喜若狂。

……

那一路远走的马车中,洛玄镜拄着脸颊问道:“老祖宗,您似乎很是看重那个窦建德?”

洛苏反问道:“你觉得窦建德不行?除了身世背景,他可比李渊强多了,如果说谁能创造更高的功业,我认为窦建德可以。”

洛玄镜娇嗔道:“人家当然能看出来窦建德比李渊强,至少在仁这方面,以及对待人才这方面,就比李渊强。

但他出身这么差,现在投奔那些弱小的义军,真的能在之后的大乱中活下来吗?

自古以来的义军,大多数都见不到胜利的曙光,就会倒在黎明的黑暗中,您既然看重窦建德,为什么不推他一把呢?

至少让他保住命。”

洛苏闻言却笑道:“阿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个要成就大业的人,一定要有强大的抗挫折能力,要能坦然的接受失败才行,我为什么看重窦建德,就是因为他出身底层,一定会遭遇失败和挫折。

这很好能在日后的大业中,让他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况且,窦建德会遇上我,你以为这仅仅是巧合吗?

这也许是天意。

他是个有大气运在身的人,否则是不会遇到我的,这样的人,不会那么轻易的死去,他一定会在天下取得一些功业。”

洛苏的语气很是平淡,但话中所透出的信息,却让洛玄夜和洛玄镜也不由悸动,即便身为洛氏子,他们也是第一次听到。

只能说,和洛·天命之子·素王老祖最爱的崽·英灵转世·苏比起来,他们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老祖宗,我们去哪里?”

洛苏一指北方,“去看看这前所未有的百万大军到底有多么雄壮,去看看杨广能不能攻下辽东。”

……

杨广的大军在各种风波下,终于还是在涿郡集结完毕了。

他望着那完全看不到尽头的大军,眼中满是意气风发,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人可以抵抗这样的大军呢?

杨广在蓟城让大军开拔,这支军队到底有多少呢?

他每日派遣一军出发,两支军队相距数十里,依此出发,如同长蛇般鱼贯前进,因为军队太多了,如果不这样走,根本就走不了。

仅仅旌旗就有千里!

从长安到洛阳的距离也不过千里啊,军队的行军长度,竟然从洛阳排到长安,这只要想想,就是脑子正常的人做不出来的事情。

杨广御驾亲征,自然有大量的随军官员,整个朝廷都被他搬过来,三省六部全部都在,仅仅朝廷官员的队伍就有将近百里。

当洛苏三人来到涿郡后,知晓了这些事,就算是不太懂军事的洛玄镜,也忍不住说道:“杨广这是在找死吗?

这么长的行军队伍,如果遇到埋伏,会死多少?”

她的话没人回答她,因为答案显而易见,可能会全军覆灭,这毫不夸张,因为从蓟城进入辽东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穿过山脉,卢龙平冈那条道路,但是穿过大山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水源不好找,很可能走着走着,大军就没水了,到时候还需要就地挖井,万一找不到,那就基本上要全军覆灭死在山里了。

燕国当年就经常小规模军队走这条路去辽东。

另外一条则可以容纳大量的军队出入,那就是辽西走廊。

但这条路现在还没有完全通畅,在正常时节它是可以通过的,但如果下大雨或者涨潮,那辽西走廊就会被淹没。

如果军队在辽东遭遇了失败,一场大雨就会断绝通往辽东的道路,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攻击辽东国还有一条路就是水路,不过以现在的造船技术,在长江上和黄河上,还能够航行,进入了海洋,那出事就是大概率事件。

就这种情况,杨广竟然敢派遣这么多的大军去征讨辽东国,妄图用绝对的兵力去战胜辽东国,这岂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杨广当年平定江南,那是必胜的局面。

因为隋朝大军的后勤,能够源源不断的攻击,而且不可能被截断,那就是一场纯粹的拼国力的战争。

而现在,洛苏几乎可以断定,隋朝大军的粮草,一定会出问题。

洛苏来到涿郡,是想看看杨广有没有可能打下辽东。

毕竟这百万大军,是前所未有的军容,或许辽东国直接畏惧军威投降。

但杨广一个接着一个的骚操作,让洛苏几乎能够确定,隋朝真的要大败了。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近古大军惨烈,未之有也。”

这两句史书上才会记载的言语,让洛玄夜和洛玄镜听的脊背发寒,就像是传说中判官的判词一样。

“老祖宗,隋朝真的就没机会了吗?那些大将军或许英勇善战,能够大破辽东国。”

洛苏却冷着脸摇头,他回忆起了当初周厉王南征楚国的事迹,那个时候周厉王身边难道没有忠臣吗?

自己能看透一切不还是因为周厉王不听从,而不得不离开吗?

在征讨楚国时,难道就没有人劝谏过周厉王吗?

但最后周厉王还是死在了乱军,包括邦周最精锐的天子六军。

杨广,这个愚蠢而好大喜功的天子,他会听从那些随军的臣子们的劝谏吗?

他不会!

————

人从不从历史中得到好的教训,汉戾帝的好大喜功并未给隋炀帝带来丝毫的警示。

隋炀帝完全不顾忌隋帝国丛生的社会危机以及已经处处烽火的天下,极度自负、傲慢自大、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以他强有力的权力,操纵着隋帝国这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战车,冲上了辽东战争的轨道。

他如何会知道,这将是他帝国灭亡的前奏,汉帝国拥有着靖难诸侯,而隋帝国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坠入深渊!——《隋帝国兴衰史》

第288章 诸夏之国与诸夏之君第357章 再次掀开改革大幕第80章 《洛宫春秋》第270章 匈奴想要挨打第562章 小民从来不可欺!第520章 嘴上说不要第339章 对比第905章 爱子情深,扶位于坠第563章 杀皇帝与清君侧!第569章 苍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说的!第675章 白马?哼!定叫他有来无回!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774章 千重劫难惟此心!第683章 我糜贞既美丽又聪慧!第894章 制史!为历史破除迷雾!(4月初求月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运!第285章 汉承周室,其命维新(一)第703章 诸洛尽流散!第72章 孙武与庆忌第665章 第一次诸夏大战!第590章 忠义两肩担,无双剑向东第857章 洛氏南归!第459章 天下群起而攻之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624章 洛阳的旨意第714章 四神医第666章 马踏冀州山河动!第842章 李渊第227章 妹妹送来了无双统帅第533章 大丞相第297章 五年第386章 大型资料片开启,天命的猜测第246章 韩信表示听洛采的第893章 李洛联姻(卷末)第132章 卫鞅第648章 曹操第374章 危机来临第548章 天下云从第641章 一些人与事在风中第471章 举荐!法将死?第559章 婚姻,神佑革命!第569章 苍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说的!第174章 韩非奔洛第780章 风起西域为哪般?第855章 洛苏向北第676章 第一次大战的转折点!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514章 惊天之变!第712章 谁杀袁术?民也!第275章 我从阴山到了长安第856章 最后一击!第159章 洛载不服第227章 妹妹送来了无双统帅第345章 罪证第661章 天下渐安,诸州皆静!第415章 督查军马场,大战将起第382章 匈奴第658章 后事!第367章 皇太子彻第895章 让圣王光耀万年!(4月初求月票)第107章 洛水和议第231章 成为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730章 义之所在,兄长,我回来了第618章 天下势在人心向背之间第344章 洛阳第50章 发文天下第425章 惊变第94章 妖氛第509章 此子类我,当为尧舜第25章 新君第912章 洛苏见李氏宗子第404章 给你背心来一刀第807章 洛显之,三日三迁!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无疾第247章 箪食壶浆,喜迎汉军,优势在我第891章 洛苏宏图,国际三可汗制度!第347章 回京第83章 洛瑜使齐第719章 为大汉而战,而死第8章 商议勤王第651章 去徐州见糜贞第151章 天子托鼎,地阶唯一道具第196章 文化正统之争第748章 又一诸侯薨!第550章 关东诸侯扛不住了!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贤臣孰重?第175章 攻魏第875章 李氏的血脉天赋!第45章 天下为棋盘,诸侯为棋子第597章 勤王军合围荥阳,洛子凌扬刀诸侯第675章 白马?哼!定叫他有来无回!第471章 举荐!法将死?第504章 来取你项上人头!第205章 帝星飘摇第292章 我在红尘,不能超然第357章 再次掀开改革大幕第715章 支线剧情医圣,结束!第391章 一言退万敌第849章 黑暗之地!新的地图!桎梏破解!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临2
第288章 诸夏之国与诸夏之君第357章 再次掀开改革大幕第80章 《洛宫春秋》第270章 匈奴想要挨打第562章 小民从来不可欺!第520章 嘴上说不要第339章 对比第905章 爱子情深,扶位于坠第563章 杀皇帝与清君侧!第569章 苍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说的!第675章 白马?哼!定叫他有来无回!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774章 千重劫难惟此心!第683章 我糜贞既美丽又聪慧!第894章 制史!为历史破除迷雾!(4月初求月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运!第285章 汉承周室,其命维新(一)第703章 诸洛尽流散!第72章 孙武与庆忌第665章 第一次诸夏大战!第590章 忠义两肩担,无双剑向东第857章 洛氏南归!第459章 天下群起而攻之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624章 洛阳的旨意第714章 四神医第666章 马踏冀州山河动!第842章 李渊第227章 妹妹送来了无双统帅第533章 大丞相第297章 五年第386章 大型资料片开启,天命的猜测第246章 韩信表示听洛采的第893章 李洛联姻(卷末)第132章 卫鞅第648章 曹操第374章 危机来临第548章 天下云从第641章 一些人与事在风中第471章 举荐!法将死?第559章 婚姻,神佑革命!第569章 苍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说的!第174章 韩非奔洛第780章 风起西域为哪般?第855章 洛苏向北第676章 第一次大战的转折点!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514章 惊天之变!第712章 谁杀袁术?民也!第275章 我从阴山到了长安第856章 最后一击!第159章 洛载不服第227章 妹妹送来了无双统帅第345章 罪证第661章 天下渐安,诸州皆静!第415章 督查军马场,大战将起第382章 匈奴第658章 后事!第367章 皇太子彻第895章 让圣王光耀万年!(4月初求月票)第107章 洛水和议第231章 成为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730章 义之所在,兄长,我回来了第618章 天下势在人心向背之间第344章 洛阳第50章 发文天下第425章 惊变第94章 妖氛第509章 此子类我,当为尧舜第25章 新君第912章 洛苏见李氏宗子第404章 给你背心来一刀第807章 洛显之,三日三迁!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无疾第247章 箪食壶浆,喜迎汉军,优势在我第891章 洛苏宏图,国际三可汗制度!第347章 回京第83章 洛瑜使齐第719章 为大汉而战,而死第8章 商议勤王第651章 去徐州见糜贞第151章 天子托鼎,地阶唯一道具第196章 文化正统之争第748章 又一诸侯薨!第550章 关东诸侯扛不住了!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贤臣孰重?第175章 攻魏第875章 李氏的血脉天赋!第45章 天下为棋盘,诸侯为棋子第597章 勤王军合围荥阳,洛子凌扬刀诸侯第675章 白马?哼!定叫他有来无回!第471章 举荐!法将死?第504章 来取你项上人头!第205章 帝星飘摇第292章 我在红尘,不能超然第357章 再次掀开改革大幕第715章 支线剧情医圣,结束!第391章 一言退万敌第849章 黑暗之地!新的地图!桎梏破解!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