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

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

乾隆五十一年冬。

过了冬至,北京城内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正预备着过大年。这时军机处忽然接到了福康安、李侍尧联名的急报---澎湖大败。

彰化县贼匪林爽文还没削平,这又冒出了一个中华国来,六万精锐之师尽没,大帅福康安仅以身免。闽南局势斗转急下。

还没把惊掉了的下巴合上,广东又送来了折子----一夜之间广州城失陷敌手,上至两广总督孙士毅,下至守城营的小兵一个也没跑掉,被人家中华军一锅端了。

这两道折子一前一后差了不到两个时辰,都是六百里加急,一路快马加鞭送来的。

看着这两道折子,军机处六个人就像是大晴天的被雷给劈了,全蔫了。那乾隆帝更是雷霆众怒。第二天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一等诚谋英勇公,军机处领班大臣阿桂被罚了半年的俸禄,摘了双眼花翎。

军机处排在第二位的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和官降一级,除文华殿大学士改为保和殿大学士,暂领吏部尚书,罚俸禄三年,除了双眼花翎。

军机处大臣,兵部尚书王杰,降为二品,暂领兵部尚书(汉),罚俸禄半年。

和的处罚是最重的,原因是什么朝堂上的都清楚,但乾隆还是维护他,并没有动真格的,和照样是风光无限好。他自己心中是早有准备,今天早朝做的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乾隆请罪,根本用不着王杰、朱硅、刘墉等人上前弹劾。

养心殿。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天气,大殿里却很暖和,除了熏香地笼兽炭鼎,绕殿还临时修的有火墙。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下,乾隆一件酱色湖绸夹袍。也感觉不到什么地方冷,手里把握着一道兵部调来的留档,里面记录的是乾隆四十五年各省清点时绿营地数目。桌面上还放了两摞,矮的是那两道奏折,高的是兵部的留档。皇太子琰陪坐在侧。殿外候着一大群各部要员,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六位军机处大臣了。

见各部大臣都已经到了。琰伏在乾隆耳边小声说了句什么。乾隆这才抬头看了一眼。放下留档道:“进来吧----!”

三十四人悄无声息地进了明堂。按着各自地职位排好了位次。“吾皇万岁万万岁!”多是一二品地大员。三品地没几个。

乾隆已经七十六岁了。历代地皇帝中鲜有大过他地。但说起话来仍旧条理清楚思绪敏捷。并无颠三倒四地这般毛病。此次岭南奏报之事实在出乎其预料。局势败坏如斯。老头地都气哆嗦了。须发白生生地随着颤抖。怒声呵斥着下面地臣子。“彰化县贼匪林爽文结党扰害地方。这等事在台湾已是家常便饭。本无稀奇。然这个中华国又是从何而来?东南沿海地经略大臣都是聋子瞎子不成………十年之久。理藩院都干什么去了?…………朝中重臣…………”

下面立地众位大臣是低头默语。中华国什么来历他们大半都知道。虽然被荷兰鬼摆了一道。但那个苏禄也是该死。他们多少有些辩解之言。但这个时候谁都不敢去触乾隆地霉头。

胡喷了一阵子泄泄火。乾隆仍旧是情神矍烁。没了方才那份饶舌嗦。刹那间沉静后依稀还是当年英睿稳沉地模样。乾隆脸上旋即露出微微笑容。充满自信地说道。“我大清国厚兵足。区区海外之地地十年生聚就想覆我万里江山。荒谬之极。然而你等兼有地方。松懈不进。困顿停守。兼之吏治兵制败坏。以至有今日之事。实乃万世之警讯……”

一棒子打个你半晕。再揉一揉。这事就揭过去了。这一手。乾隆帝当政五十多年早就连熟了。手底下地老臣子也多半熟悉了他地手段。他们知道。剩下地就是要找几个替罪羊抛出去。

琰机灵,见机倒了盏温茶递给乾隆,笑道:“皇阿玛,先用茶润润,我大清江山四固,岂是一弹丸之地可以颠覆的!”这句话也是顺着乾隆的意思来的。

“皇上,”和趋跄一步上前行礼,道,“一土不安皆宰相之责,台湾出了乱子,是奴才们办差不力用心不到的过错。就台湾而言实乃奴才们的过错,实在不足劳皇上忧心。按兵部的留档,台湾本镇有一万二千名常驻营兵,加上最初增援地近万人,就是两万还多,兵力上是朝廷占上风,兵器火枪弓箭火药粮食军饷更不待言,然而次次大败,实乃奴才们不用心。”

“还有就是那个中华国,着实是恶毒万分!先以林爽文等乱民引来了福大帅地六万精锐,然后破我大军于海上风浪之地,用心之险恶,隐伏之深沉,非常人可比。是以……”和顿了一顿,面色凛然的道:“皇上,福大帅之败非战不利,实乃不知敌之险恶。”

“福康安?”乾隆皱了皱眉,从内心来讲他不想下旨责罚与他,和地善解人意确实是合他心意,不过自古以来领兵之将大败既有大罚,不罚不足以振军心,“澎湖之战,虽然多是因敌之奸诈,然福康安身为领兵之将不可姑息,传我旨意,削了他的贝子地爵位,降为一等公。”说罢命道:“琰代朕拟旨,就是这个话,批给他们。这算是又一个重重抓起,轻轻放过的主角了。

这板子最终还是落在了孙士毅身上,虽然他是两广总督呢?最主要的是他已经陷入敌手了,多半是活不成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乾隆没把罪责牵连到孙氏一族,等于说是把罪过推给一个过了气的人了。和同孙士毅的关系极好,但这一点上也是胳膊扭不过大腿。

他的另一个重要盟友----常青也沾了些边,不过人家底子硬朗,也是被下旨训斥一了顿,贬到了甘肃做巡抚去了。

替罪羊找好了。剩下的就是正事了。岭南那边该怎么办?增兵氏肯定的,但是需要征调多少?从那里征调?这都是需要解决的。

两广地首脑人物被一锅端了,那就意味着没有朝廷的旨意广西兵马是不能增援广东的,江西的兵马就更不行了。不仅如此,广东各镇的兵马也只能困守地方……也就是说。广东局势必然败坏。

闽南地局势要比广东的好一点,因为闽浙总督李侍尧和大帅福康安都还活着。李侍尧可以抽调浙江绿营增援福建,而且凭着对福康安的了解,就连平日里的大仇人----和都不认为福建会有什么大问题。

趁着这个机会,和将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华国的情况讲述了一片。果然,乾隆皇帝很在意,在了解到和是从奥金涅茨得知的后。脸色刷地一下沉了下来。“南洋离罗煞国有万里之遥,人家商人都知道的事,近在咫尺的大清国却是一无所知,可笑,可笑!”

“下旨,命骁骑营都统丰升额督率骁骑、火器、前锋、健锐四营两万余南下,再调丰台大营两万兵。西山锐键营一万兵。同赴闽南。”乾隆稍皱眉头就连下了四道旨意,除了调动了驻京的五万精锐外,还调了成都将军明亮统帅川、陕兵三万余赶至广西,统一指挥西线兵马。有下旨给了江西巡抚郝硕、两江总督萨载命其抽调四万兵马由北路进攻。最后一道旨意则是交给福康安的,乾隆将东路(福建)的兵马全交给他了。

这个旨意实在让人吃味,乾隆对待福康安的宽容已经…………

养心殿,西暖阁。

“和,”乾隆说道。“京师地八旗子弟里头。你是升官最快地了。你聪明才干有的是,但有些话朕还是要交待你。有些面情上依附你的。一是看中了你手里的钱,二是瞧着朕器重你。狐假虎威只能逞于一时。不能倚为终生之靠。想挺直腰板,还是要凭真政绩的。朕看你今天做的就很好,未雨绸缪啊!”

和心中禁不住一乐,这枪炮之事还真是押对了宝,等到日后随货到京的技师来了只有,往景山炮场里一送,又是一件大功劳。“南洋逆匪猖獗,实乃奴才的罪过,其罪杀之不足惜!主子仅是责罚一二,实在让奴才羞愧不已,这等小事那还有什么值得说道地。”

“好了,这事就过去了。你还该去见见你十五爷他们。你管着财政,吏部地事也管,朕看你也留心结交文人学士,这都是好的。琰他们各处调度,有用钱用银子之处,要多分忧。”乾隆吩咐道。

“是。”和应了一声,刚要跪辞,乾隆又叫住了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和呐,这些年你为朝廷理财,也维持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一些人……朕是老了,不能事事明察,三言两语也有个风闻,然而积怨多了,难以善终啊……你是明白人,这军机处挂的一堂和气就是朕盼你们君臣一心,雍睦和熙地意思。你心中只有朕,朕自然欣慰,但以你现在正当壮年,年富力强,朕愿你长久为朝廷效力。”乾隆神气有些捉摸不定,似喜似悲,又似心事重重。

这是再明白不过的话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却盼的两朝天子一朝臣,希冀和能与琰和衷共济。其实这个心和早就上心了!在琰面前办差勤慎小心,别说琰本人,就是他身边的阿猫阿狗,向来也是有求必应甚至求一应二。

琰表面上对和也很是敬重,连一句重话都没有,但和总觉得自己和对方总是隔了一层。

说实话和现在挺后悔的,自己又不缺那几千两银子,干嘛无缘无故的得罪一个皇子呢?偏偏当年那个亲自上门求俸银,还被自己摆脸色的皇子坐上了太子的宝座。这不是自找的不自在吗?

ps:和做内务府大臣的时候,看不起身为十五皇子的琰,认定他坐不上大位,克扣过琰的俸银。真是自己在找死。

十九章 危局三十九章 台湾第20章 解放军的没良心炮一章 南洋五十七章 驱满二第1节 雷啊,永远的首选第2节 险些被淹死十六章 家宴一一百零六章 清廷失德七十九章 军变古北口上一百四十九章 战略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三十九章 大军要启航九十二章 民心第21章 内政十六章 曲江营十八章 无题十七章 开战四十九章 津南大捷下第20章 解放军的没良心炮第27章 接战十四章 铲除三十四章 海波不平二十二章 属国一章 军情局第25节 飞渡三载(下)二章 东方飓风二八十五章 铁血意志三章 到达一百四十八章 国防陆军五十二章 勋章二十章 解围九十八章 一统中原上一百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十六章 欧洲的第一笔买卖八十章 军变古北口下四十七章 决战津南续九十八章 一统中原上十九章 危局十二章 硬仗二章 假想一百一十七章 进军西伯利亚下一百二十三章 电报三十一章 美国十八章 接战第15章 生死之战第30章 京师(一)四十九章 辉煌胜利下四十一章 大沽登陆三十六章 开解七十八章 绝地逃亡七十九章 军变古北口上三十二章 初战二十三章 过渡九十二章 民心二十六章 马六甲二十九章 血染禁书案第31章 京师(二)一百三十六章 备战西北五十一章 大战结束二十九章 一代战神十一章 再战雷灵峰十九章 遣使二十二章 歼敌三第17节 王石死了第5章 获利一百章 一统中原下二十章 觐见四章 中州一百三十章 中日江户条约一百四十三章 鄂木斯克下六十二章 硝烟起五十四章 流年表二一百一十三章 外交赤裸的利益三十四章 兵发尤溪十一章 安定第8节 钱财四十六章 决战津南下第5节 煮盐四十五章 决战津南中第14节 晒盐之事四十二章 津京震动十八章 无题十六章 破敌二七十八章 绝地逃亡四章 议事厅三十章 过路费三十五章 现实十二章 硬仗十五章 征兵第26章 北峰顶一百三十四章 三帐哈萨克五十五章 流年表三十四章 天地会一百三十六章 备战西北二十六章 周折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八十七章 烽火七章 攻占拉瓦格二第28章 火器
十九章 危局三十九章 台湾第20章 解放军的没良心炮一章 南洋五十七章 驱满二第1节 雷啊,永远的首选第2节 险些被淹死十六章 家宴一一百零六章 清廷失德七十九章 军变古北口上一百四十九章 战略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三十九章 大军要启航九十二章 民心第21章 内政十六章 曲江营十八章 无题十七章 开战四十九章 津南大捷下第20章 解放军的没良心炮第27章 接战十四章 铲除三十四章 海波不平二十二章 属国一章 军情局第25节 飞渡三载(下)二章 东方飓风二八十五章 铁血意志三章 到达一百四十八章 国防陆军五十二章 勋章二十章 解围九十八章 一统中原上一百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十六章 欧洲的第一笔买卖八十章 军变古北口下四十七章 决战津南续九十八章 一统中原上十九章 危局十二章 硬仗二章 假想一百一十七章 进军西伯利亚下一百二十三章 电报三十一章 美国十八章 接战第15章 生死之战第30章 京师(一)四十九章 辉煌胜利下四十一章 大沽登陆三十六章 开解七十八章 绝地逃亡七十九章 军变古北口上三十二章 初战二十三章 过渡九十二章 民心二十六章 马六甲二十九章 血染禁书案第31章 京师(二)一百三十六章 备战西北五十一章 大战结束二十九章 一代战神十一章 再战雷灵峰十九章 遣使二十二章 歼敌三第17节 王石死了第5章 获利一百章 一统中原下二十章 觐见四章 中州一百三十章 中日江户条约一百四十三章 鄂木斯克下六十二章 硝烟起五十四章 流年表二一百一十三章 外交赤裸的利益三十四章 兵发尤溪十一章 安定第8节 钱财四十六章 决战津南下第5节 煮盐四十五章 决战津南中第14节 晒盐之事四十二章 津京震动十八章 无题十六章 破敌二七十八章 绝地逃亡四章 议事厅三十章 过路费三十五章 现实十二章 硬仗十五章 征兵第26章 北峰顶一百三十四章 三帐哈萨克五十五章 流年表三十四章 天地会一百三十六章 备战西北二十六章 周折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八十七章 烽火七章 攻占拉瓦格二第28章 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