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这样读书有意义吗

古代的文人骚客,懂得用伤感的诗歌或是词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他们可以从侧面的反应社会黑暗,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现世的不满。诗词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并以此来寄托自己的内心世界。

剑川拿着语文课本,看着刘永的词《雨霖铃》,不知不觉得自己独自一人大声地读了起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韩思雨对着剑川说:“怎么你也很喜欢这首词吗?”

剑川点了点头,反问道:“你也喜欢。”

韩思雨也学着剑川的模样点了点头,说:“你要不要听一听,我对刘永的个人认识吗?”

剑川和很不客气,直接的说:“那我就洗耳恭听。”

韩思雨很深情地说:“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雨霖铃》就是他的代表作。他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剑川不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说:“这个我知道,书上的注解里面都有。你能说些我不知道的,可以吗?”

韩思雨,继续说道:“这是最基本的,你当然应该知道。”

剑川点了点头,她继续讲道“你刚才念到的这首词,是他代表作品之一。也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品。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也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剑川仔细听着,努力地在试着寻找她漏洞。她说道“他是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歌妓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剑川看着韩思雨挑着她话里的刺,说:“等等,你说刘永仕途坎坷、生活潦倒,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还有,你说他死时靠歌妓捐钱安葬。所以他的许多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韩思雨点了点头,说:“嗯,不错。民间传说,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其安葬。出殡时,东京满城名妓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谢玉英为他披麻戴重孝,两月后因痛思柳永而去世。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亦称为“群妓合金葬柳七”。

剑川想起自己刚才在关公面前耍大刀,有些惭愧地说:“你知道的还蛮多的,让我自己感到很惭愧。你说,刘永仕途坎坷,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渴望功名利禄的人吗?”

韩思雨想了一会儿,说:“从他的词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甚至有点叛逆精神。其实我个人觉得这只是失望之后的牢骚话,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鱼水》中一方面说“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另一方面却又自我安慰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因此,他在科场初次失利后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战科场。所以,我个人还是觉得他热衷功名利禄,只可惜有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剑川听着韩思雨的讲解,点了点头,表示很赞同,他又问道:“那你觉得刘永的词带有什么风

格。”

韩思雨摸了一下自己的下颚,有条有理地说:“他的风格?柳永乃北宋一大词家属“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他的词凄婉绵长,儿女情长,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

剑川虽然很仔细听她说了那么多,可是还是有点不懂,于是又问她:“那你最喜欢他的词是哪一首。”

韩思雨直接说:“我喜欢《雨霖铃》,还有《蝶恋花》。”

剑川脑袋里有几个问号,重复着语气问道:“《蝶恋花》”。

韩思雨对着剑川点了点头:“嗯,你要听听这首词吗?”

剑川用有些怀疑地语气问道:“你会背诵。”

韩思雨很深情地背诵着这首词:“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剑川送出自己的掌声,说:“你真厉害,这首词你可以完整的背诵。可我只记得最后两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韩思雨笑着说:“嗯,还好你记得最后两句,这两句是这首词经典的部分,以往的考试就考了这两句。”

剑川为自己解释道:“现在的我们只要记住他的名句就行了,在考试中就可以赢得一些分数。你这么了解他,可是在考场上又不会考它。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做一些无用功,你这么做,值得吗?。”

韩思雨:“像你们这样读书,有意义吗”?

剑川:“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情就是没意义的。”

韩思雨为自己解释道:“也对,你们只是为了在考试中考个好成绩,而喜欢一个人的词,甚至不能用喜欢这两个字来形容你们,你们只是死记他的名句。也就是说你们喜欢的不是他的词,是分数。”

剑川似乎觉得韩思雨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却又这句话来教训自己,于是他有些不服气地说:“研究刘永,那是文学家或是研究中华文学的人做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多考几分而已,你可以说我们是死记他的词也好,甚至不懂得欣赏或是不配欣赏也罢。反正他对我没有关系,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了解他。”

韩思雨从这句话中觉察到剑川有些不服气,为了让剑川心服口服,她想了了一会儿,说:“那刚才你念的词,就是这几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剑川想都没想直接说:“有些感伤,还有些感慨。”

韩思雨继续询问道:“你感伤什么,感慨些什么。”

剑川想了很久,发现没有很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此刻的感伤,直接干脆地说:“这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韩思雨替剑川解释道:“那是因为你心里有些感伤,感伤自己没有一个知心人可以说心里话,想借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哀怨,我说的对吗?”

剑川心里感觉有点奇怪,没想到这个就被她看出来了,他低着头小声地说:“你懂微语言,或者是能够看透他人的内心。”

韩思雨摇了摇头说:“我不太懂网上流行的微语言,也不能看透他人的内心。你知道吗?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

在柳永以前,抒写离愁别绪的词非常多。但因为柳永是一个长期浪迹江湖的游子,对生活有着独特的体验,因而他写一对恋人的离别,就不同于传统的送别词那种红楼深院、春花秋月的狭小境界,而表现出一种烟波浩荡、楚天开阔的气象。

这首词上片写临别时恋恋不舍的情绪,下片写离别之后的孤寂伤感。所以,这首词本来就流露出一丝哀怨,所以我猜到你有些伤感而已。”

剑川睁大眼睛看着韩思雨,说:“现在我应该对你刮目相看了,我觉得你喜欢的词,不仅仅是词本身很优美,而且你还能读懂一些词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探索词人的内心世界。可惜,你不是出生在刘永的那个年代。”

韩思雨反问道:“为什么我要出生在刘永的那个年代呢?”

剑川解释道:“你出生那个年代,就可以和刘永把酒言欢,肯定会被刘永当做毕生的红颜知己。”

韩思雨噗嗤一笑地说:“你就打击我吧!再说,古代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君王或是文人雅士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果我在他的那个年代,我过得日子肯定是惨不忍睹,退一步说‘这个世界也很好,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词来发掘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是另有一份美味。”

剑川:“呵呵,也对。现在的我们只要考个好的高分就行了,管他什么词人的内心世界,像你这样的让你,世间恐怕少有。”

韩思雨:“我只是觉得他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很丰富,并且他们还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灿烂地文化宝藏。我们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学校努力读书,可是读书也不必读死书。社会不需要那些死读书的人吧。读死书即使你现在考上了一个好的大学,将来出生社会,也会被这个世界所淘汰。相反,那些没有读死书的人,或许成为社会栋梁也说不定。”

剑川:“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就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反驳你。”

韩思雨:“你不反驳我,那是你觉得我说的话,很有道理。不过我虽然喜欢探讨他们的内心世界,但你不用担心,我可没有和这个世界脱节哟。”

剑川:“呵呵,你还真有些意思。”

韩思雨:“那是,呵呵。”

剑川:“呵呵。”看了看眼前这位女生,心想好久没有和你这么说话了,也没有看见你这么灿烂地笑容,能看见你笑真好。

韩思雨:“最近你怎么很沉默。”

剑川:“有吗?”

韩思雨:“嗯,好久都没有和你说话了。感觉上次在竹林见你之后,你就变得怪怪的,能告诉我怎么回事。”

剑川:“你别想多了,真的没事。”

韩思雨有些害羞地说:“你不会以为我那次真的是在哪里等人,和某人约会吧!”

剑川迟疑地说:“难道不是吗?”

韩思雨看着他的眼睛说:“我有承认吗?”

剑川慢吞吞地说:“你不是……不是说我在这里很碍眼,暗示我离开吗?”

韩思雨倾吐一口气之后,回应发哦:“拜托,我可没有说,是你自己说的,你记起来了吗?”

剑川用手指着自己,说道:“我说的吗?”

韩思雨对着剑川点了点头,剑川继续追问道:“那你去哪里不是约会,是干什么。”

韩思雨:“难道只有约会的人,才可以去哪里吗?再说,你还不是去哪里,难道你也是去约会。”

剑川:“我还以为你……

韩思雨:“还以为我是去约会,你怕打扰我们。拜托,我怎么可能在高三这种紧要时期,谈恋爱。老师和父母都不会答应,我也不会同意自己这样做的。”

剑川:“为什么。”

韩思雨:“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你说何必去做那些无聊的事,你说对不对。”

剑川:“也……是。”

那天他们两个讨论了很多中国的文人墨客,剑川突然发现,眼前的这个女生的内心世界是那么丰富,她不仅喜欢那些词人的词,还知道他们很多事情,听她这么讲解,剑川感觉自己受益匪浅。他觉得自己想要进一步的了解她,恐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再想想昨天和鲁丽聊天的话语,再看看自己,发现自己读书似乎也有点死读书的味道,于是他决定要向旁边的同桌好好学习,借鉴她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

(本章完)

第三章新的地方第二十五章韩櫻雨第十一章我做你的监护人第三十一章为什么不早点遇见您第三十六章那年的我们高考第八章我们的赌约第十九章眼泪有用吗第八章我们的赌约第二十七章寒假自愿申请书第二十九章自己选的路 就坚定地走吧第八章我们的赌约第六章同桌第九章读书是为了什么第二十三章相见恨晚第七章飘雪第二十四章约定第五章相遇第二十六章寒假遥遥无期第十五章月考之后,我们又要分开第十五章月考之后,我们又要分开第二十六章寒假遥遥无期第二十八章这点疼算什么第三十一章为什么不早点遇见您第三十六章那年的我们高考第三十四章离别前夕第三十四章离别前夕第二十三章相见恨晚第二十六章寒假遥遥无期第十一章我做你的监护人第五章相遇第五章相遇第三十七章毕业季第十三章雨声第九章读书是为了什么第十九章眼泪有用吗第二章离开第十三章雨声第一章他是谁第十七章竹海第十九章眼泪有用吗第十六章似曾相识第三十六章那年的我们高考第十章我的第二班主任第十八章我有一个梦想第十六章似曾相识第二十二章也许我们都长大了第一章他是谁第三十二章你忘了我们的约定第十四章我们的忙碌是为了什么第十章我的第二班主任第十八章我有一个梦想第十章我的第二班主任第十三章雨声第三十五章离别赠语第三十六章那年的我们高考第十七章竹海第十四章我们的忙碌是为了什么第七章飘雪第二十三章相见恨晚第二十六章寒假遥遥无期第十六章似曾相识第十七章竹海第十八章我有一个梦想第十章我的第二班主任第十八章我有一个梦想第十九章眼泪有用吗第三十一章为什么不早点遇见您第二章离开第十章我的第二班主任第十一章我做你的监护人第三十章高考倒计时第三十四章离别前夕第二章离开第十五章月考之后,我们又要分开第二十五章韩櫻雨第三十一章为什么不早点遇见您第二十九章自己选的路 就坚定地走吧第九章读书是为了什么第三十五章离别赠语第三十章高考倒计时第十一章我做你的监护人第一章他是谁第十六章似曾相识第二十六章寒假遥遥无期第十二章兄弟情义第三十三章片刻的微笑第十五章月考之后,我们又要分开第二十一章这样读书有意义吗第四章我是谁第二十七章寒假自愿申请书第二十五章韩櫻雨第十六章似曾相识第二十四章约定第二十二章也许我们都长大了第四章我是谁第三十五章离别赠语第十八章我有一个梦想第二章离开
第三章新的地方第二十五章韩櫻雨第十一章我做你的监护人第三十一章为什么不早点遇见您第三十六章那年的我们高考第八章我们的赌约第十九章眼泪有用吗第八章我们的赌约第二十七章寒假自愿申请书第二十九章自己选的路 就坚定地走吧第八章我们的赌约第六章同桌第九章读书是为了什么第二十三章相见恨晚第七章飘雪第二十四章约定第五章相遇第二十六章寒假遥遥无期第十五章月考之后,我们又要分开第十五章月考之后,我们又要分开第二十六章寒假遥遥无期第二十八章这点疼算什么第三十一章为什么不早点遇见您第三十六章那年的我们高考第三十四章离别前夕第三十四章离别前夕第二十三章相见恨晚第二十六章寒假遥遥无期第十一章我做你的监护人第五章相遇第五章相遇第三十七章毕业季第十三章雨声第九章读书是为了什么第十九章眼泪有用吗第二章离开第十三章雨声第一章他是谁第十七章竹海第十九章眼泪有用吗第十六章似曾相识第三十六章那年的我们高考第十章我的第二班主任第十八章我有一个梦想第十六章似曾相识第二十二章也许我们都长大了第一章他是谁第三十二章你忘了我们的约定第十四章我们的忙碌是为了什么第十章我的第二班主任第十八章我有一个梦想第十章我的第二班主任第十三章雨声第三十五章离别赠语第三十六章那年的我们高考第十七章竹海第十四章我们的忙碌是为了什么第七章飘雪第二十三章相见恨晚第二十六章寒假遥遥无期第十六章似曾相识第十七章竹海第十八章我有一个梦想第十章我的第二班主任第十八章我有一个梦想第十九章眼泪有用吗第三十一章为什么不早点遇见您第二章离开第十章我的第二班主任第十一章我做你的监护人第三十章高考倒计时第三十四章离别前夕第二章离开第十五章月考之后,我们又要分开第二十五章韩櫻雨第三十一章为什么不早点遇见您第二十九章自己选的路 就坚定地走吧第九章读书是为了什么第三十五章离别赠语第三十章高考倒计时第十一章我做你的监护人第一章他是谁第十六章似曾相识第二十六章寒假遥遥无期第十二章兄弟情义第三十三章片刻的微笑第十五章月考之后,我们又要分开第二十一章这样读书有意义吗第四章我是谁第二十七章寒假自愿申请书第二十五章韩櫻雨第十六章似曾相识第二十四章约定第二十二章也许我们都长大了第四章我是谁第三十五章离别赠语第十八章我有一个梦想第二章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