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

三人一路往南,随意游赏山川河泽,经吴郡诸县,这一日到了钱塘江畔。此江又名浙江、渐水、富春江,流经钱塘县南后称作钱塘江,江面逐渐开阔,往东注于大海。陆英与朱琳琳第一次来到此地,临江远眺,不禁胸怀舒畅,中心开朗。

此时江边并无渡船,杨子猷正自奇怪,往日熙攘的渡口为何空无一人。却见上游驰来三五艘快船,船上都是持戈武士,每船七八名,船头为首立着一武官,两裆革甲裤褶戎服,腰悬环首刀。

三人颇觉诡异,此处并无战争,也未听闻有叛匪起义,何故军卒将民船都征召了去。

犹疑间,那武官身后闪出一人,开口喊道:“朱姑娘,要渡江吗?我可以渡你过去!”陆英、朱琳琳定睛看时,不是王仲玠是谁。

朱琳琳气得七窍生烟,弯腰在河滩捡了一块石子,劈头盖脸就扔了过去。陆英惊讶发现,这一掷去势快逾电光火石,稳如离弦之箭,隐隐有上乘暗器的劲道。

那王仲玠正在得意傻笑,忽然间飞石已到近前,吓得他大喊一声,一弯腰差点栽进水里。

本来就算他弯腰躲避也已来不及,但他身旁武官倏然拔刀,急急格挡,“当”的一声石子打在刀面上,火花四溅。那武官手中刀拿捏不住,应声落在船头,差点当场给王仲玠送走。

王仲玠被身旁军卒一把拉住,好容易直起身来,怒道:“姓陆的,你竟敢暗算本公子!陈屯将,那个道士擅使妖法,你等千万当心,不必跟他废话,可就地格杀!”

这姓陈的武官是当地守军屯将,名陈文霸,出身庶族,投军十数年,到如今手下指挥两队兵卒,大约一百人。为了巴结当朝幸臣王国宝,不惜私自调动军士,将渡口船只尽数征用,停靠在上游三十里处,又亲自带兵随王仲玠来此捉人。

王仲玠称有一名道士,得罪了会稽王,畏罪潜逃,还拐带了建邺朱家大小姐。陈屯将也不去分辨他所言真假,至少他身上有王国宝辅国将军的印信,还有王大人与会稽王的往来文书,必是王家公子无疑。只要傍上了会稽王这棵大树,何愁不飞黄腾达。

陈文霸恼恨地捡起环首刀,眼中怒火燃烧,瞪着陆英喝道:“杀!”

此时快船已靠近渡口,三十余名军卒嗷嗷喊着冲上岸来,五人一排横担长戈,结阵冲向陆英。陆英冷冷一笑,也不多话,上前几步,左手袍袖挥动荡开戈峰,右手中拂尘上刺下扫,第一排军卒或捂脸、或捧腹尽皆倒地不起。

陆英脚步不停,故技重施,又将二三排军卒一一放倒。后面三排兵丁见这道士果然会妖法,顾不得屯将军令,转头四散奔逃。

那陈文霸看到三十余名健卒顷刻间伤的伤散的散,不由恼羞成怒,舞动环首大刀跳上岸杀来。

陆英待他近前,拂尘扬起,先打在他手腕之上,陈文霸吃痛握不住刀,眼看着大刀脱手飞出。他倒也是个勇悍男儿,仗着冲劲继续往前,张开双臂想要将陆英抱住。

陆英拂尘空中一转,啪地打中他右脸,立时鲜血飞溅。谁知陈文霸仍然不管不顾要扑陆英。拂尘丝线拧作一股,借势缠在他颈上,陆英用力一牵,陈文霸如蛮牛般的身躯腾空而起,直直坠入钱塘江中。

王仲玠见势不好,慌忙想逃走,可惜船上只剩他一人。他自幼锦衣玉食,虽长在江南水乡之地,却哪里会摆舟。

那快船离了堤岸,春江水急,将他连人带船顺流漂下。

王仲玠感知船越来越往东去,惶惶然大喊道:

“朱小姐救我,我不会游泳!快救我,不然要漂到海里去了!朱小姐,陆道长,我不敢了!快救我!”

杨子猷开怀笑道:“你且去欣赏一番大海波涛,等到仲秋钱塘回潮之时,便能回来了。”

陆英、朱琳琳尽皆好笑,但即使想救他,也无能为力,何况如此可恶之人,救他何为!那陈文霸倒是会水,在江中挣扎了一阵,到了下游数百步处,方爬上岸来。此时他再不敢寻陆英麻烦,只盼尽快找到人来搭救王公子,将功赎过。

三人跳上一艘快船,只有陆英会划船,于是他摇起桨来,横渡钱塘江。过江之后,仍需六七十里可到会稽郡山阴城。好在此地水网纵横交通,自可泛舟而往。

会稽郡山野田泽大多为朝中高门开辟的产业,如杨家、谢家、王家等都有许多庄园田产。兰亭集会便在山阴之南,可知世族望姓多在此地悠游颐养,殖产兴利。家族中俊杰在建邺做官,子弟闲散人员则在会稽开发经济。

只因三吴之地及建邺周边是江东本土世族久居之处,衣冠南渡之族自不能与其争利,便过钱塘江,向东南临海进发。

因此地为会稽王国封地,历来任会稽内史的官员都比普通郡守要职高位显。如杨子猷之父杨逸少任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当今会稽王孙玿未做皇子时,也当过会稽内史。王皇后之父王蕴仁以镇军将军、散骑常侍出任会稽内史,终日沉醉不醒,卒于任上。

如今的会稽内史乃是故杨丞相之少子杨敬文,也即杨谧、杨子敬、杨子猷等人叔父,官拜督浙东五郡军事、左将军、会稽内史之职。

晚间弃舟登岸,杨子猷领陆英、朱琳琳在自家庄园中暂住一夜。第二日并不在山阴城中停留,直接乘舟沿浦阳江溯剡溪南下,经过崇山峻岭,看遍茂林修竹。

沿途但见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杨子猷笑道:“顾长康丹青妙手,天下兴叹,可惜如今在荆州殷仲康处,不能相见。幸而剡溪之上仍有一位隐逸高人,此人出身官宦之族,却终身不仕,年少时即以才学扬名。

“巧撰郑玄碑,挥就渔翁图,画托南都赋,词锋屈慧远,更善于鼓琴、镂刻之技。当称江左第一奇男子。”

陆英问道:“子猷兄说的可是戴安道戴先生?”

杨子猷开怀笑道:“正是安道!”

陆英又道:“早闻戴先生操行高洁,年前会稽王孙玿听说戴先生琴艺高绝,便遣人重金礼聘,请他入王府抚奏琴曲。戴先生当众砸烂心爱桐琴,言道‘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一时传为美谈。”杨子猷只会心微笑,并无答言。

陆英又笑道:“我还听说,子猷兄有一年冬夜,逢天降大雪,眠觉揽衣而起,取酒独饮,不由心中思念戴安道, 便当即令人驾舟往剡溪寻友。

“小舟在夜雪寒溪中行了一夜,天明时才看到戴家门墙,子猷兄却命回舟返归。从人不解其意,问兄原由,当时子猷兄说了一句话,令天下名士无不赞叹神往!”

杨子猷笑意更盛,朗声道:“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再见戴安道!”

朱琳琳听他二人对答,忧心道:“子猷先生,你这次可不许到门不入,兴尽而返了。这船我坐得都要吐了,可不能再折回去!”

陆英、杨子猷俱大笑不已,直到杨子猷保证,必须在此游玩几天,朱琳琳才作罢。

天将晚时,见到前方山岭之下,剡溪堤岸之旁,有一片桃林花开正艳,又有修竹百千杆,菜圃果园数十亩,林间树下白鹅信步,方塘浅池灰鸭觅食。

三人登岸,入得篱门,茅屋六七间,石凳三五个,有一位年约五十上下的男子,正在手握凿斧,雕琢一尊木像。

此人轻衣缓带,不着冠履,赤着足,坐在石凳之上,专心致志,丝毫没有察觉到有客来访。

再看那木像,是佛门观世音菩萨立像,不作男形却为女貌,面容和蔼,端庄秀丽,起承转合如流水,衣纹裙带似行云。

朱琳琳不由看得痴了,上前轻声问道:“先生,你这菩萨像雕得真美,观世音菩萨真的如此温和可亲吗?”

那人正是戴安道,他头也不抬,笑回道:“佛有三十二相,何必以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见如来诸佛菩萨!你心中以为菩萨是何相,则菩萨必有此相,必是此相。”

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节太守第131回 男儿意气自横行第82回 神树之死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27回 皇长子大将军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60回 金谷兰亭之会第185回 跨海远击黑狮岛,走脱倭奴二十三子第159回 冰火一记屈指弹第113回 恒山打架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35回 含章拳意第35回 含章拳意第98回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第23回 可敢与我射猎?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51回 “谢家宝树”与寒食散第116回 何不收为己用?第35回 含章拳意第24回 昆明池贵游田猎第100回 斗罢强敌望长安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74回 咄咄怪事第63回 郎君要谁侍奉?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19回 鲜卑凤凰儿第139回 人心浮动第81回 长安大战,儿女心意第60回 金谷兰亭之会第152回 是非之地是非人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刚怒目第139回 人心浮动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29回 鲜卑旧皇叔第186回 惊闻身世第188回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第114回 乾坤大阵第129回 神仙打架第80回 关中乱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刚怒目第192回 夜会中领军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126回 红叶谷南天门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87回 阿房城空门不入 终南山力搏熊虎第183回 郁洲山岛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55回 万寿节第97回 肯为堂倌刺伪帝第117回 颠倒黑白第6回 奉命北上第176回 误会个球第91回 大狐一弓,马河内第183回 郁洲山岛第77回 胡作非为第113回 恒山打架第102回 秦太子坐与论道第109回 你与他结为兄弟第41回 衣锦未还乡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现迹第46回 吐谷浑叶奚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72回 权柄更替第97回 肯为堂倌刺伪帝第101回 黄雀还在后第71回 抚有方夏?第119回 丑娘服惊马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139回 人心浮动第171回 救人第77回 胡作非为第175回 内外忠贞之士,往来仗义之人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27回 寒星剑、音声枪第69回 县令明日卖宠姬第73回 新建道场寺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31回 马疾关外归行迟第65回 姑苏城外第162回 秦军夜袭失太守第18回 丞相陈景略第129回 神仙打架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91回 大狐一弓,马河内第50回 腊日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13回 神树老妖僧第47回 风雨欲来第98回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第142回 国子学和简静寺第158回 夜观乱战第96回 韩延顺来访第119回 丑娘服惊马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86回 太子大胜高尚书 王子再败慕容永第97回 肯为堂倌刺伪帝
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节太守第131回 男儿意气自横行第82回 神树之死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27回 皇长子大将军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60回 金谷兰亭之会第185回 跨海远击黑狮岛,走脱倭奴二十三子第159回 冰火一记屈指弹第113回 恒山打架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35回 含章拳意第35回 含章拳意第98回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第23回 可敢与我射猎?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51回 “谢家宝树”与寒食散第116回 何不收为己用?第35回 含章拳意第24回 昆明池贵游田猎第100回 斗罢强敌望长安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74回 咄咄怪事第63回 郎君要谁侍奉?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19回 鲜卑凤凰儿第139回 人心浮动第81回 长安大战,儿女心意第60回 金谷兰亭之会第152回 是非之地是非人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刚怒目第139回 人心浮动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29回 鲜卑旧皇叔第186回 惊闻身世第188回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第114回 乾坤大阵第129回 神仙打架第80回 关中乱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刚怒目第192回 夜会中领军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126回 红叶谷南天门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87回 阿房城空门不入 终南山力搏熊虎第183回 郁洲山岛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55回 万寿节第97回 肯为堂倌刺伪帝第117回 颠倒黑白第6回 奉命北上第176回 误会个球第91回 大狐一弓,马河内第183回 郁洲山岛第77回 胡作非为第113回 恒山打架第102回 秦太子坐与论道第109回 你与他结为兄弟第41回 衣锦未还乡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现迹第46回 吐谷浑叶奚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72回 权柄更替第97回 肯为堂倌刺伪帝第101回 黄雀还在后第71回 抚有方夏?第119回 丑娘服惊马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139回 人心浮动第171回 救人第77回 胡作非为第175回 内外忠贞之士,往来仗义之人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27回 寒星剑、音声枪第69回 县令明日卖宠姬第73回 新建道场寺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31回 马疾关外归行迟第65回 姑苏城外第162回 秦军夜袭失太守第18回 丞相陈景略第129回 神仙打架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91回 大狐一弓,马河内第50回 腊日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13回 神树老妖僧第47回 风雨欲来第98回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第142回 国子学和简静寺第158回 夜观乱战第96回 韩延顺来访第119回 丑娘服惊马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86回 太子大胜高尚书 王子再败慕容永第97回 肯为堂倌刺伪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