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回 秦太子坐与论道

接下来几天,姚子衿得空总是唤陆英去弹琴、围棋、讲经,衣食用度都尽心照顾,殷勤地实在过分。

陆英有意无意提及胡僧之事,公主却总不浓不淡闲扯几句。无奈,他只能寻个空当出府上大街,想从市井间再打探一番。为了不引人注目,特意换了一身羌人常穿的长衫,扮作一个儒生模样。

上得街来,但见百姓逐渐安定,商贾集凑,店铺开张,透出一股太平气象。

姚苌父祖世代为羌族酋长,毕竟不比段冲、郝奴小人得志之辈。再加上十余万户羌族百姓迁居长安,使得原先凋零的京师重焕生机。

陆英来到一间酒肆,虽然经历兵隳后窗毁门坏,内中陈设的桌案椅凳高低不齐、新旧不一,也不知从何处东拼西凑而来。但好在拾掇得干净利落,到处不染灰尘。

陆英入内就坐,见这里有几伙南北商贩正侃侃而谈,不禁暗合心意。他要了一壶酒,简单的羊肉、鱼鲜,便一边自斟自饮一边听客人议论。

初时这些客商多谈论些物价、运输之事,言道兵戈战乱,到处行路艰难,无非是发发牢骚,讲讲营生不易。

逐渐有人将话题引到军国大事上,有从陇右来的讲王广、王统兄弟与毛兴连连征战,多被毛兴所败。

还有的说卫将军杨定军弃了蒲丕所封骠骑大将军,自称仇池公,向吴国称臣。

只有窦冲联合割据将领进攻秦国,其他陇右藩镇虽然都声称要为蒲刚报仇,却忙于内斗。

有从关东来的讲,蒲丕发布征讨檄文,兵至平阳,即将打进关中。西燕慕容永甚是畏惧蒲丕,请求借道东归,却被蒲丕拒绝,两家即将有一场好斗。

还有从吴国来的讲,燕国国主段垂领兵南下掠地,屡次击败吴军,兖州已有多地沦陷敌手。

陆英也不知这些消息有几分真假,但大略听来已知天下战火不断,不仅关中生民涂炭,整个北方也都不得安宁。

他正低头叹息饮闷酒,却听得面前有一人言道:“兄台!为何唉声叹气?若是不弃,在下陪君同饮一杯如何!”

陆英抬头看时,但见一位翩翩佳公子站在桌前,与自己年纪差不了一两岁。一袭白衫,瓜子脸丹凤眼,头上顶着一方布巾,笑盈盈望着他。

陆英笑道:“公子厚爱,张某岂敢拒却!快请坐!”边说边伸手相让,请这位公子坐在对面。

那公子大方坐定,斟了一碗酒,举向陆英笑道:“在下姚子略,兄台原来姓张!敢问台甫如何称呼?”

陆英也举起碗,答道:“在下姓张名安道,姚公子请!”

两人碰了一碰,同时饮尽碗中酒。相视一笑,似乎是多年交心的朋友般亲切。

姚子略问道:“安道兄仙乡何处?可是关中人氏?”

陆英答道:“在下本是江东人,因得罪了官府,不得已来关中避罪。岂料遇到了连年刀兵,至今方稍得安稳!”

他猜到姚子略是羌族人,又是秦国国姓,说不定是哪家公侯之子,甚至是王室宗亲。故而言辞之中加了几分谨慎,以免无意间树下强敌。

姚子略笑道:“原来安道兄是江东儒士,怪不得这般气度娴雅!在下虽是羌族胡人,却自幼仰慕中国礼教,家父也颇尊崇儒生。我也曾为北汉太子舍人,一心辅佐蒲宏殿下治平九州。可惜……

“我看这秦国皇帝毕竟得位不正,到如今仍四面烽火,国都尚不能称首善之地,何况九州四海!”

陆英忙使眼色拦阻道:“姚兄慎言!你虽是羌人,

但毕竟如今主上已经做了皇帝,不能似往日言语无忌。还是心存敬畏的好!纵使你不怕,也莫要害了张某!”

姚子略大笑道:“想不到安道兄竟谨慎若斯!你放心,这长安城中绝不至于因言获罪!方才见安道兄叹息惆怅,可是有什么心事?”

陆英听他说话,更证实所料不假。此人家世绝对显赫。恐怕他是言语试探,察看自己态度而已,因笑答道:“姚兄心细如发,这都被你看破了!在下叹息天下久经战乱,百姓度日艰难,诸侯割据,华夷争雄,故而心中烦恼。”

姚子略又道:“安道兄菩萨心肠,在下钦佩!倒令我想起一人……我还在新平时,便常听人言,长安有一位陆神仙,专做锄强扶弱之事,抚恤百姓,救助孤寡,关中百姓奉若神明。可惜在下无缘一见!不知安道兄知道这位陆真人吗?”

陆英淡淡笑道:“陆真人名号,张某也听过,但我以为只是沽名钓誉,博取人心罢了!若是让我见到,定要斥之以夫子之道,所谓‘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功成而弗居’。岂能以仁义之举求名求利,不是狡诈是什么!”

姚子略摇头道:“安道兄此言差矣!孔子是不赞成做善事不留名的,吕氏春秋有载,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可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辞让不取其金。

“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可知孔子主张做了善事,非但不该隐姓埋名,还得大张旗鼓接受表彰。如此才能激励后来人继续行善。所谓见贤思齐,便是此之谓也!”

陆英暗暗赞叹,此人果然熟知典籍,看来他说自幼崇儒,非是虚言。他不知姚子略是无意提起陆真人之事,还是有心试探,又轻描淡写道:“姚兄说的有理,看来是在下所学有谬!”

忽然心念一转,接着说道:“听闻当今皇帝崇信佛教,宫中多有西域高僧讲经说法。为何姚兄身为羌人子弟,却推崇那姓陆的道士?”

姚子略笑道:“皇帝虽信佛,却厌恶那些招摇撞骗的和尚。前两日,听闻南安公主荐举了一位胡僧入宫。皇帝还以为有什么真才实学,对其倍加礼遇。

“哪知相处之下,胡僧立刻露了马脚,只不过是些江湖把式,装神弄鬼地蒙骗人。昨天皇帝龙颜大怒,已经将那胡僧斩首,斥责南安公主以后再不可轻信人言!”

陆英顿感失望,看来这个传说中的胡僧,并非之前那位自己寻找的人。

又听姚子略道:“至于在下嘛!儒道佛三家都有涉猎,虽不能融汇贯通,也不偏废谁家。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在下都乐于结交。哪怕以弟子礼请教,也心甘情愿!”

陆英笑道:“子略兄如此好学重道,将来定能得皇帝青睐,出将入相,即使做个千古名臣也不过分!”

姚子略不免谦逊几句,又问道:“不知安道兄之志如何?是以才学自荐,入朝为官?还是钻研学问,著书立说?”

陆英笑道:“在下才疏学浅,哪里敢著书立说!若是有机会,还是希望能为国效力,为民造福!”

姚子略了然一笑,又道:“安道兄在长安可有门路,干脆就留在秦国,出仕为官吧!”

陆英故作神秘地说道:“实不相瞒,在下虽来长安日短,却识得南安公主殿下……若是姚兄也想为官,我可以将你引荐给公主。”

姚子略一怔,笑道:“多谢安道兄!我日后若是没有出路,一定请兄代我求公主提携!”

陆英拍胸脯应道:“好说好说!都着落在张某身上。”

两人闲扯了半天,姚子略忽然话锋一转,问道:“安道兄可知,为何蒲刚在世时,河东、河北、陇右诸藩镇皆不遣兵救援?如今却一个个匆匆登场,生怕忠臣孝子的名头被别人盖住!难道是当时力量不济,等蒲刚身死,却反而兵强马壮了?”

陆英斟酌答道:“在下一介书生,对国事知之不详……或许是因蒲刚自大,本以为段冲不足为患,并未召还诸镇之故吧!”

姚子略哂笑道:“纵使蒲刚并未下旨,难道做臣子的就眼睁睁看着主上覆亡而不顾?况且段冲在关中肆虐一年之久,蒲丕却一直苦守邺城,直到长安不保,才从河北撤往晋阳。其父一死,便急忙称帝,只是想掌握大权罢了,何曾真心替父报仇!

“再说毛兴、王统、杨定军等人,皆深荷重恩,手握重兵,如今却互斗不休,杨定军更是称兵自立,又降于吴国……我观这些人,都巴不得蒲刚早些死,好各逞异志!儿子想自己当皇帝,臣子想裂土封疆,分明早就抛弃了蒲刚!”

陆英静静听他陈说,心中也有几分默许。

姚子略又道:“蒲刚雄才大略,励精图治近三十年,并非亡国之君。为何却落得这样下场,安道兄想过吗?”

陆英摇摇头,仍然等着他自己说来。

姚子略接着言道:“我以为,蒲刚平生就败在宽严二字!宽者,他前二十年过分宽仁,敌国异族、叛臣降将都故示优容,只想以仁义虚名招徕天下豪杰,成其一统四海之志。

“严者,淝水败后,他先受朱旭之害,又遭段垂之叛,已经全然失了理智。大将偶有小败,便行诛戮。又严令约束诸子,逼迫蒲恢自尽,诛杀鲜卑旧臣数万人。

“如此宽严失当,岂能服人心?是故大臣骁将都竭力远遁,如当今皇帝与猛将张蚝,小败之后便不敢回长安,唯恐遭了蒲刚毒手!”

陆英拊掌叹道:“姚兄高论,令人茅塞顿开!想必是世家子出身,高官显宦之后!不然怎能将兴亡大势看得如此透彻!方才在下还大言要替你干谒公主,真是贻笑大方了!”

他故意言语试探,看这姚子略如何接话。

姚子略仰首大笑,答道:“安道兄也莫再藏拙了!以我观之,兄台必然不是个迂阔书生。胸中锦绣暗藏,面上锋芒不露,便如此信不过姚子略吗?”

陆英也大笑道:“在下早年于南朝深受迫害,是以常心有余悸,不敢太过张扬!姚兄勿怪!”

又压低声音问道:“不知姚兄是谁家公子,难道是王孙宗室?”

姚子略微笑答道:“在下一见安道兄便觉亲切,也不瞒你。安道兄方才提起的南安……便是在下亲妹妹!”

陆英大吃一惊,实在没想到眼前竟然是一位皇子。枭雄姚苌狡诈狠毒,竟然有如此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的儿子。

陆英又端详他两眼,问道:“听闻公主长兄也才弱冠之年,难道姚兄是……太子?”

姚子略轻轻一笑,答道:“在下姚兴,字子略。”

陆英心中百味杂陈,秦国有这样的储君,当是国家之幸。但姚苌有这样的儿子,恐怕非天下臣民之福。看来秦国定然要兴旺起来,又要引出多少战火兵灾。

陆英在座中一拱手,算是对太子施过了礼。望着姚子略言道:“殿下恕罪,此处不便全礼!待日后有缘再拜见!”

姚兴见他突然间态度冷漠,心中不解,只得道:“安道兄不必如此!还当在下是一介布衣即可。在下今日结识兄台,不胜欣慰,还愿往后多多赐教,万勿因身份而生疏远!”

陆英勉强点头道:“姚兄抬爱,在下惶恐!”

姚兴见亮明身份后,终究不能再似方才那样言谈无忌,少坐一阵,即起身告辞。言道:“安道兄目前在何处居住?有空时,在下邀兄一同对饮。”

陆英道:“鄙人寄居南安公主府中,权作教师之职。”

姚兴喜道:“既然如此,再好不过!改日在下过府探望。先告辞了。”

陆英拱手回礼,目送姚兴离去。世事当真奇妙,陆英仿佛与太子公主有缘,先是北汉国太子公主,又是秦国姚氏兄妹。

可惜蒲宏蒲珍已经飘零败落,姚氏兄妹此时却方兴未艾。 陆英并不想与他们过多纠葛,回到公主府收拾行囊,趁着公主不在悄悄离开。

一日,听到传闻河州牧毛兴因连连征伐王统兄弟,引起氐族众人不满,合谋将毛兴杀死,并推举新主领军。

陆英心忧朱琳琳安危,急急离了长安,往陇西而去。等他到了秦州时,才知王统、王广兄弟二人已经降了秦国,此时的秦州刺史换成了姚苌胞弟姚硕德。

王统兄弟本是匈奴人,连连败于毛兴和姚硕德,抵敌不住便纳地投降。又听闻河州毛兴的军队现在由其女婿蒲登统领,正东出陇郡,向南安郡杀来。

蒲登也是氐汉宗室,论辈分是蒲刚从孙,但岁数却比蒲刚小不了几岁,今年已四十有余。不知毛兴为何如此看重此人,临终时竟将爱女毛秋晴托付给他。

陆英心中深深替毛秋晴惋惜,父亲横死,又下嫁与自己差二三十岁的人,不知如今怎生悲苦。

南安郡属于秦州管辖,如今防守秦州的重任在姚硕德头上,他受封都督陇右诸军事,正在调遣军队支援南安。

陆英继续西行,走了两日,还未到南安郡城,于路上多见溃兵奔还。既有匈奴人,也有羌人。

再往前一边走一边打听得知,蒲登已攻陷南安,声势大振,华夷各族三万余户争相归附。

陆英来到郡中,正要询问朱琳琳与毛秋晴下落。恰遇见一队女骑士素衣素甲,跨马挽弓。

居中簇拥一人,雪肤花貌,英姿飒爽,一身玄色戎服,外罩两裆明光铠,更衬得耀人眼目,不是毛秋晴还有何人。

第128回 苏院长第60回 金谷兰亭之会第168回 尔虞我诈胜而败,屡败屡战成一功第69回 县令明日卖宠姬第169回 痛失大界营 国运何堪提第93回 月下闲话第68回 长生教主第192回 夜会中领军第111回 夜闻箫声几曲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55回 万寿节第181回 初回陆家第36回 怀县古城郭三爷第19回 鲜卑凤凰儿第14回 “禹山至宝”第21回 王公府独子寻仇第27回 皇长子大将军第181回 初回陆家第115回 翠屏峰夜话第84回 小儿也敢称皇帝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单骑上象山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刚怒目第65回 姑苏城外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63回 郎君要谁侍奉?第73回 新建道场寺第81回 长安大战,儿女心意第29回 鲜卑旧皇叔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49回 玉玺迷踪第24回 昆明池贵游田猎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4回 “禹山至宝”第101回 黄雀还在后第31回 马疾关外归行迟第75回 上清宗万宁宫第70回 潜龙勿用插言:真的没人喜欢看吗?第112回 北魏立国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42回 国子学和简静寺第80回 关中乱第187回 怎知阿姐厉害第148回 连破五关入佛门第55回 万寿节第18回 丞相陈景略第175回 内外忠贞之士,往来仗义之人插言:真的没人喜欢看吗?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128回 苏院长第29回 鲜卑旧皇叔第141回 殷仲文与石庚明第162回 秦军夜袭失太守第190回 建邺诸人第118回 顺平公主采邑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33回 胡贼敢尔第55回 万寿节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23回 可敢与我射猎?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54回 怀璧其罪第92回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25回 不做道士,应也很好第114回 乾坤大阵第46回 吐谷浑叶奚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庙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08回 代国王孙年一十五第179回 夜访赵营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24回 惊变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单骑上象山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单骑上象山第181回 初回陆家第93回 月下闲话第35回 含章拳意第9回 我欲刺杀大将军第69回 县令明日卖宠姬第76回 生存华屋处第119回 丑娘服惊马第82回 神树之死插言:真的没人喜欢看吗?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155回 江陵城遇旧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176回 误会个球第163回 收起刀枪斗计谋第16回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一)第12回 北汉元象宗第42回 父为九州伯 我为五湖长第179回 夜访赵营第19回 鲜卑凤凰儿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37回 白马泉寺宋演擒敌第55回 万寿节第12回 北汉元象宗第46回 吐谷浑叶奚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现迹
第128回 苏院长第60回 金谷兰亭之会第168回 尔虞我诈胜而败,屡败屡战成一功第69回 县令明日卖宠姬第169回 痛失大界营 国运何堪提第93回 月下闲话第68回 长生教主第192回 夜会中领军第111回 夜闻箫声几曲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55回 万寿节第181回 初回陆家第36回 怀县古城郭三爷第19回 鲜卑凤凰儿第14回 “禹山至宝”第21回 王公府独子寻仇第27回 皇长子大将军第181回 初回陆家第115回 翠屏峰夜话第84回 小儿也敢称皇帝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单骑上象山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刚怒目第65回 姑苏城外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63回 郎君要谁侍奉?第73回 新建道场寺第81回 长安大战,儿女心意第29回 鲜卑旧皇叔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49回 玉玺迷踪第24回 昆明池贵游田猎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4回 “禹山至宝”第101回 黄雀还在后第31回 马疾关外归行迟第75回 上清宗万宁宫第70回 潜龙勿用插言:真的没人喜欢看吗?第112回 北魏立国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42回 国子学和简静寺第80回 关中乱第187回 怎知阿姐厉害第148回 连破五关入佛门第55回 万寿节第18回 丞相陈景略第175回 内外忠贞之士,往来仗义之人插言:真的没人喜欢看吗?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128回 苏院长第29回 鲜卑旧皇叔第141回 殷仲文与石庚明第162回 秦军夜袭失太守第190回 建邺诸人第118回 顺平公主采邑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33回 胡贼敢尔第55回 万寿节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23回 可敢与我射猎?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54回 怀璧其罪第92回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25回 不做道士,应也很好第114回 乾坤大阵第46回 吐谷浑叶奚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庙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08回 代国王孙年一十五第179回 夜访赵营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24回 惊变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单骑上象山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单骑上象山第181回 初回陆家第93回 月下闲话第35回 含章拳意第9回 我欲刺杀大将军第69回 县令明日卖宠姬第76回 生存华屋处第119回 丑娘服惊马第82回 神树之死插言:真的没人喜欢看吗?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155回 江陵城遇旧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176回 误会个球第163回 收起刀枪斗计谋第16回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一)第12回 北汉元象宗第42回 父为九州伯 我为五湖长第179回 夜访赵营第19回 鲜卑凤凰儿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37回 白马泉寺宋演擒敌第55回 万寿节第12回 北汉元象宗第46回 吐谷浑叶奚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