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回 大难临头各自飞

天明时,陆英好不容易找到了上次来过的郭家堡。却远远见堡中残烟四起,堡门大开,他急忙加快脚步往前。

近时又见墙上伏着许多尸首,残兵断剑满地。陆英快步入内,竟连一个活人都没有。看情形,这郭家堡也被赵军攻破,显然已经有一两天,房舍燃起的火都快熄灭了。除去死的士卒,剩下的人不知被抓到了哪里。

陆英仔细查看一遍,并未发现沮渠蒙逊、薛勇等人尸体,心中略宽。如今他们几人不是被俘,就是突围逃走,或者来此之时,战斗已经结束。也只好折回长安,希望能遇到他们了。

于是陆英又往北行,徒步走了半日,采些果子充饥,饮几口溪水,继续往东。直至半夜,才来到长安城外。

段冲因宫殿焚毁,愤怒难平,将所俘百姓都驱赶到了城下,令他们当先攻城。既然不愿老实活着,那就去死好了。

此时夜深,百姓手脚都被绑在一起,东倒西歪躺在地上休息。陆英身穿下人衣衫,也混入人群之中,卧在地上四处查看。

在数千人中,还真让他找到了熟悉的面孔。郭家堡堡主郭亮,此刻坐在那里独自叹息,陆英暗暗欣喜,蹲身绕过去,轻声言道:“郭堡主,还认识在下吗?”

郭亮惊奇莫名,许久才道:“是陆真人?你为何也在此处?”

陆英道:“一言难尽。薛勇几人可曾去过堡中,堡主有没有见到他们?”

郭亮答道:“见是见到了,当时赵军正好来攻,薛勇在堡外远远呼唤示警,可他们人少力孤,也相救不得。我便让他们自行离去,不必枉送性命。”

陆英道:“这么说他们几人并未被俘,却不知去了何处。”

郭亮道:“陆真人不必担心,薛勇机警果敢,一定能平安无恙!”

陆英又道:“郭堡主,此处有多少百姓能听你招呼,待我寻个空当,大家一起突围如何?”

郭亮摇头道:“陆真人,我方才一直在谋划,若是我等在敌营中作内应,请圣上派兵出城,里外夹击,定能大败鲜卑。

“正愁没有个通风报信的人,陆真人既然来了,再好不过。就请真人入城一趟,将我等心声禀告圣上,等明日官军出城攻打白虏时,我带人在阵后放火,趁势杀他个人仰马翻!”

陆英道:“在下以为不可!百姓手无寸铁,纵然在敌营中为乱,也难以伤其筋骨。再者鲜卑人到处挖了陷马坑,城中轻骑无法快速袭营,人马少了无用,人马多了正好落入陷坑。如此徒然折损实力,还请堡主三思。”

郭亮道:“陆真人,我等矢志报国,何惧生死!再者,如今被鲜卑白虏折辱至此,苟延残喘地活着,何如顶天立地去死!还请真人一定替我传讯,成全我等最后的忠节。”

陆英无奈,只得点头答应。

等到后半夜,陆英趁赵军疲惫,越过阵地壕沟,潜至长安城下。天明时分,与城上守军联络,得以入城。

陆英先找到太子蒲宏,将郭亮所言悉数告知,请他转奏蒲刚。然后又来到毛府,略说过外间情形。

午后,太子派人传讯,蒲刚不忍百姓伤亡,坚决不允郭亮之计。

段冲这两天攻城甚急,总是以百姓为前驱,令其挡住城上箭矢,赵军靠近城池时,再猛登城墙。

第二天,赵军用此计终于成功登城,长安岌岌可危。汉主蒲刚披坚执锐,亲率禁卫上城杀敌。陆英也在城头助汉军守城,

但见鲜卑士卒如蚁聚,一步步扩大阵地。汉军急调四城守军来此抵御,一时间血流成河,城上城下尸积如山。

蒲刚身中数十箭,血流遍体,亏得铠甲精固,箭矢均不得深入。禁军将领窦冲、李辩也在左右,各个披创,仍自咬牙坚持。

陆英纵身跃入鲜卑军中,一手拎起一人往城下扔去。他脚步不停,抓到谁就一定要用力掼出。

鲜卑士卒见这人如此霸道,浑不像寻常武夫,手段奇高不说,还状似疯魔,都吓得魂飞魄散。跑得快的从云梯逃走,跑得慢的皆被陆英徒手甩了下去。

待扔了四五十人,城下赵军互相挤踏,也无法再登上城头,才终于将缺口堵住。早先上城的几百赵军,斗志全消,一刻功夫尽死于汉军刀下。

蒲刚心神一松,再也支撑不住,仰面倒在地上。陆英悄立城头,身旁汉军无不振臂欢呼,但他感觉空荡荡的,不知所为到底对也不对。

被他杀死的鲜卑人,也都是如段二、慕舆鹏一样的苦命人吧,今日死在异乡,定然心有不甘。助北汉守都城,坚持下去就能守住吗?

陆英叹息一声,转头走向台阶。至少不能让长安城现在就被攻破,琳琳还在城中,自己总要尽点心力。既然蒲刚不许百姓里应外合,总要知会郭亮一声。

于是陆英夜间又缒出城外,好不容易找到郭亮,将蒲刚旨意转达。郭亮痛哭流涕,万分不甘。陆英解劝半晌,郭亮仍坚持要再请他传讯。陆英只好从命,入城为他请旨。

这次蒲刚应允了郭亮所求,派人出城约定信号,只等到时依令行事。到了第三日夜里,东南风忽起,城中派出七百骑兵,开南门突袭赵军大营。陆英一马当先,奔往百姓所在。

郭亮见喊杀声起,早就命人引燃粮草,一时间敌营后方火光冲天,赵军皆有惧意。待陆英来到后阵,风势突变,竟将大火都吹到了百姓之中。

数千百姓被捆绑串联在一起,此时要逃命,却轻易解脱不得。陆英心焦如焚,奈何烈焰灼人,他也无法靠近。

赵军本来已有败象,发觉己方似有天助,纷纷重整精神,将七百汉军杀得全军覆没。陆英抚膺哀叹,天意如此,徒呼奈何!这一场大火,百姓存活下来的十之一二,遍地焦土,令人窒息。

陆英返回城中,来到毛府,劝说毛秋晴道:“长安城恐怕难以坚守,应当早做打算,不如去河州投奔毛将军。”

朱琳琳也道:“姐姐,他说的对,孤城无援,破灭不远。姐姐可去毛将军那里,寻机发兵破贼。如此困居死地,真不是明智之举!”

毛秋晴道:“我父亲也曾派人来传信,要我们兄妹几人都去河州。可是如今路途断绝,遍地豺狼,绝非容易之事。”

陆英道:“赵军都在长安城外围攻,西方反而空虚,只要能出了重围,则一路坦途,再不必担心。请毛小姐赶紧准备,今天傍晚,我们就趁乱脱困。”

毛秋晴思索片刻,断然道:“好,就依陆兄!我去告知两位兄长。”

看来毛府之内,凡事都以她为首,两位兄长也听她的。

陆英又对朱琳琳说道:“琳琳,你是随毛小姐去河州,还是另有打算?”

朱琳琳道:“我还没有想好,先送秋晴姐去他父亲身边,再考虑何去何从吧。”

陆英道:“嗯,若是在河州待不习惯,可以去彭城投奔朱大将军。你们父女也许久未见了。”

朱琳琳点头称是。又问道:“你呢?不跟我们去河州吗?”

陆英答道:“我暂时还不走,汉赵交兵不论结果如何,苦的都是关中百姓。我想多留一段时间,尽量为百姓多做些事情。”

朱琳琳皱眉道:“唉!天下之大,更无一处安宁!你多保重,切不可逞强冒险!”

陆英笑道:“我可是小神仙!谁能拿我怎么样?”

朱琳琳踢他一脚,嗔道:“别跟我提什么神仙妖怪,你也是肉体凡胎,刀枪加身一样要死!”

陆英道:“放心吧!我命大,不会死的!还要留几十年的命去陪伴佳人,怎敢就死了!”

朱琳琳佯怒道:“不正经的臭道士!就知道你色胆包天,说!要陪伴哪些佳人?公主?才女?还是谁家大小姐?”

陆英撇嘴道:“除了朱大小姐,谁还瞧得上我这个臭道士呀!什么公主才女的,我又不稀罕!”

朱琳琳笑道:“可不能这么说!这府中的大小姐,就对你赞誉有加!陆大真人如今名头响亮,难保没有哪家女郎春心萌动,暗生相思。”

陆英无奈道:“毛大小姐女中豪杰,从来都不正眼瞧我,怎么会……”

朱琳琳道:“会什么?会看上你?我只说对你赞誉有加,谁说秋晴姐看上你了?你又自作多情!”

陆英叹息一声,道:“不要拿你秋晴姐开玩笑了,当心她收拾你!”

朱琳琳道:“秋晴姐对我多好,怎么舍得收拾我?”

这时毛秋晴快步回来,听到这话问道:“琳琳,你又胡说什么?看我舍不舍得!”作势便要打她脑袋。朱琳琳赶紧笑着跑开。

毛秋晴对陆英道:“陆兄,我已经与兄长商量好,今天下午就出发。只是要如何出城去呢?”

陆英道:“我可以叫开城门,到时候你们众人扮作我的随从,一起出城便好。只是人数越少越好……”毛秋晴点头应允。

酉正时分,陆英带着毛家人和朱琳琳,来到西城,正要请守将开门。却见后方驰来大队骑兵,为首将领正是李辩。

只听他大呼道:“奉旨讨贼,速开城门!”守门士卒不敢怠慢,急忙开城放李将军出征。

陆英心中纳闷,李辩是禁军将领,怎么会此时奉旨出城讨敌。若是袭营,当派杨定军或者蒲宏更加可靠。且此时天还未黑,也算不上偷袭。就这么大张旗鼓出去,能取得什么战果。

李辩率领三四千人冲出城外,后面还有几十辆大车,拉着大包小包,也不知何物。陆英急忙混在后队,也随之出城。

城门守军大多认识陆大真人,也不阻拦,还以为是与李辩一起奉旨出征。

待出了城,陆英本想脱离队伍,领着众人北渡渭水而走。谁知李辩大军竟然也折而向北,根本不与赵军接触。

原来他也存了逃跑的心思,竟是要抛弃蒲刚,自己保命去了。

陆英随之来到渭河南岸,见马车上下来老幼妇孺几十人,乱糟糟寻找船只渡河。他继续东行,避开这些军士。到下游去寻到一只废弃的渡船,让毛秋晴等女眷先过河,然后男子再渡。

待到过了河,继续往北,完全看不见李辩大军之时,才折向西方而行。此次只有毛家三兄妹及数名侍从,然后便是陆英与朱琳琳。一行人徒步紧走。都是年轻人腿脚轻快,徒步一夜也走出近百里。

天明时,众人皆感疲乏,陆英寻了一处树林,带他们入内暂歇。由于还在西赵控制范围内,也不敢打猎生火,只是吃些干粮充饥。

白天又走了整整一日,终于远离了长安城,赵军活动多不及此,是以陆英才放下心来。晚上,众人烤了野味吃罢,打算休息一夜再走。

坐在星空下, 篝火残焰将尽,暖风拂面,树影摇动。草地上簌簌作响,远处河流水声哗啦。

毛秋晴叹息道:“圣上困守孤城,大军在外救援不得,如今城内也众叛亲离,难道汉国真的要完了吗?”

陆英道:“段冲本不足虑,只是朝廷一开始就应对失当。若三辅之地坚壁清野,不给段冲可乘之机,他恐怕早就逃到河北去了。”

朱琳琳道:“你说得轻松!段冲刚开始时,有十余万兵马,汉军连战连败,这才让他入据阿房,哪有机会坚壁清野?”

陆英笑而不答,毛秋晴思索片刻,说道:“也许错就错在,不该把大军之权都交给蒲恢,既害了他自己,也害了汉国……”

朱琳琳也点头道:“是呀,蒲恢不是将兵之才,却统领大半主力,哪如召还镇守邺城的蒲丕,主动放弃河北!或者干脆收缩防御,将河东、西域、汉中各地兵马都调回京师,那么段冲怎敢如此放肆?”

陆英接言道:“可惜一切都晚了!汉国强盛是因主上雄才大略,汉国衰乱也是因为主上太过英雄自信。他没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直到此刻,还想着一统天下,威加四海……”

毛秋晴道:“圣上天纵奇才,二十多年太过顺风顺水,难免有点听不得劝诫。即使面对如此境地,他也没有下过一道诏旨,要求在外统兵大将放弃国土,回师救驾。也许在他心里,段冲、姚苌之辈根本就不配做他的对手!”

他三人正在感慨议论,这时东面有马蹄声渐渐响起。陆英忙踩灭烟火,又用泥沙覆盖其上。

第14回 “禹山至宝”第49回 小儿辈大破贼第108回 代国王孙年一十五第146回 襄阳城外第88回 平生奔忙只为饥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41回 衣锦未还乡第81回 长安大战,儿女心意第166回 洞房香暖帐 鸳鸯散第86回 太子大胜高尚书 王子再败慕容永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插言:真的没人喜欢看吗?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54回 三个臭皮匠第91回 大狐一弓,马河内第65回 姑苏城外第53回 难养也第32回 丈仙钓与邋遢道人第9回 我欲刺杀大将军第188回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第74回 咄咄怪事第60回 金谷兰亭之会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67回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第188回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第55回 万寿节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55回 江陵城遇旧第93回 月下闲话第119回 丑娘服惊马第128回 苏院长第137回 吴郡陆氏第27回 皇长子大将军第144回 云梦双翅虎,汉南地上蛟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164回 沙场争雄男儿事,女郎何故怒冲冠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51回 “谢家宝树”与寒食散第181回 初回陆家第148回 连破五关入佛门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节太守第6回 奉命北上第137回 吴郡陆氏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92回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128回 苏院长第154回 怀璧其罪第58回 忠义,奸佞?第42回 父为九州伯 我为五湖长第155回 江陵城遇旧第128回 苏院长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102回 秦太子坐与论道第130回 繁华过尽人归去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个古怪人第22回 长安扬波楼第50回 腊日第102回 秦太子坐与论道第161回 汉家骠姚将,驰突匈奴庭第123回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现迹第177回 明月赋第42回 父为九州伯 我为五湖长第187回 怎知阿姐厉害第177回 明月赋第165回 功遂敌已退,得意娶娇娘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单骑上象山第164回 沙场争雄男儿事,女郎何故怒冲冠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181回 初回陆家第54回 三个臭皮匠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32回 丈仙钓与邋遢道人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105回 无异门韩旭第105回 无异门韩旭第18回 丞相陈景略第74回 咄咄怪事第53回 难养也第112回 北魏立国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刚怒目第33回 胡贼敢尔第167回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第4回 武冈候府戏佳人第61回 汤山吟诗第54回 三个臭皮匠第105回 无异门韩旭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9回 我欲刺杀大将军第165回 功遂敌已退,得意娶娇娘第59回 簪缨醉卧
第14回 “禹山至宝”第49回 小儿辈大破贼第108回 代国王孙年一十五第146回 襄阳城外第88回 平生奔忙只为饥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41回 衣锦未还乡第81回 长安大战,儿女心意第166回 洞房香暖帐 鸳鸯散第86回 太子大胜高尚书 王子再败慕容永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插言:真的没人喜欢看吗?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54回 三个臭皮匠第91回 大狐一弓,马河内第65回 姑苏城外第53回 难养也第32回 丈仙钓与邋遢道人第9回 我欲刺杀大将军第188回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第74回 咄咄怪事第60回 金谷兰亭之会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167回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第188回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第55回 万寿节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55回 江陵城遇旧第93回 月下闲话第119回 丑娘服惊马第128回 苏院长第137回 吴郡陆氏第27回 皇长子大将军第144回 云梦双翅虎,汉南地上蛟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164回 沙场争雄男儿事,女郎何故怒冲冠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51回 “谢家宝树”与寒食散第181回 初回陆家第148回 连破五关入佛门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节太守第6回 奉命北上第137回 吴郡陆氏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92回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128回 苏院长第154回 怀璧其罪第58回 忠义,奸佞?第42回 父为九州伯 我为五湖长第155回 江陵城遇旧第128回 苏院长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102回 秦太子坐与论道第130回 繁华过尽人归去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个古怪人第22回 长安扬波楼第50回 腊日第102回 秦太子坐与论道第161回 汉家骠姚将,驰突匈奴庭第123回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现迹第177回 明月赋第42回 父为九州伯 我为五湖长第187回 怎知阿姐厉害第177回 明月赋第165回 功遂敌已退,得意娶娇娘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单骑上象山第164回 沙场争雄男儿事,女郎何故怒冲冠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181回 初回陆家第54回 三个臭皮匠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32回 丈仙钓与邋遢道人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105回 无异门韩旭第105回 无异门韩旭第18回 丞相陈景略第74回 咄咄怪事第53回 难养也第112回 北魏立国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刚怒目第33回 胡贼敢尔第167回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第4回 武冈候府戏佳人第61回 汤山吟诗第54回 三个臭皮匠第105回 无异门韩旭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9回 我欲刺杀大将军第165回 功遂敌已退,得意娶娇娘第59回 簪缨醉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