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回 天降陆神仙

不知觉来到当时跟踪段冲潜入过的段垂缺府邸,去年门户森然的京兆尹、冠军将军府,如今已被拆成平地。

蒲刚心中愤恨段垂缺背义忘恩,下令将他府邸砸了个稀烂,府中下人奴仆尽皆斩首。

段垂缺子女早知父亲心意,于蒲刚战败之初,便逃离长安,往河北寻找父亲会合。此刻重游故地,不知白灵儿做回了郡主,是否过得逍遥快活。

段垂缺成功复国,以赵王之尊号令幽冀,是否志得意满。

陆英步入残垣断壁之间,听得有琴声铮然,复有一人尖声歌曰:“凤凰凤凰止阿房,一雌一雄双翱翔。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凤西飞,雀东飞,肠断朱宫复紫堤。锦袍一领军前却,凤皇凤皇不如雀。”

陆英闻歌声,耸然动容,是何人在此悲叹国事?想必乃北汉旧臣,眼见段冲尾大不掉,惆怅当年之事,而以此抒怀。

据传当年蒲刚喜爱段垂缺之妻,曾与之同乘一车游赏禁苑,中书太监赵整作歌唱道:“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

蒲刚敛容致歉,忙令段夫人下车。今日此人在段府弹琴歌唱,难道是那宦官赵整不成。陆英缓步靠近,转过废池乔木,见有一头发花白,净面无须的老者坐在大石之上。

唱罢前诗,这老者摇头苦笑,桐琴搁置在膝上,从身后拿起酒壶,独自饮了几口。他一时痴笑,一时怨叹,许久没有发现陆英站在近旁。

陆英观望他有顷,施礼言道:“老伯,何故在此歌咏悲伤?想必是朝廷大臣,心怀国事之由!”

老者愕然抬头,努力睁开醉眼,看了陆英两眼,见是一年轻道士,便笑道:“小友,你何故到此?如今四方兵戈不息,国中狼烟遍地,你不在深山林下静静修道,跑来这是非之地何为?”

陆英躬身答道:“在下云游野鹤,惯在天下闯荡。今日无事,来这废址残屋前漫步,听人言,却是那赵王段垂缺的府邸,物是人非,不由心中感叹。有幸得闻老伯雅音,故来此一晤!”

老者昂首笑道:“哈哈哈……段垂缺,赵王……圣上若是早听老臣之言,何至于此!”言罢又痛饮了两口酒,接着道:

“小友你不知,老夫本是大汉秘书侍郎、中书监,可惜刑余之人,难有丈夫气概,不能出将入相,只好做个忠臣、诤臣……老夫但见圣上有所偏颇,往往以诗歌谏言。圣上年轻时还能虚心纳谏,等到壮年,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竟连赵整的话也听不进去了……”

陆英静静听他诉说,恭立一旁不急不躁。赵整接着又道:“老夫谏诤凤凰儿不该留在宫中,圣上听我的将他放还……老夫谏止圣上不该宠幸段垂缺之妻,圣上也知错即改……老夫作酒德之歌,规劝圣上不可令大臣在庙堂过饮沉醉……

“老夫谏议圣上不该‘远徙种人留鲜卑’,可圣上听不进去了,他将氐族种姓远戍四方,留数十万鲜卑异族在国都之侧……哈哈,可怜呀,可悲呀!”

陆英劝道:“老伯,天命有常,你又何必强求?鲜卑段氏国祚未尽,故而有如今之乱……老伯忠义已至,该当放手了!”

赵整闻言残躯一震,默默放下酒壶,抚琴高歌曰:“阿得脂。阿得脂。伯劳旧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语阿谁。”

歌声袅袅,哀婉久不绝。阿得脂应是氐族语言,或为感叹之词。伯劳是一种猛禽,属于雀类,

氐人将自己比为雀,将鲜卑称作燕。之前他诗中所唱“不见雀来入燕室”即是此意。

“旧父是仇绥”却不知何意。“尾长翼短不能飞”似乎是说,氐人留恋故土,不该远徙他乡。而蒲刚将同种同族远迁,留鲜卑居住国中,一旦有缓急之事,该当同谁商量应对。

陆英听罢此歌,也久久难以平静,却听赵整言道:“小友说得对!我也该当放手了!老夫少年时就喜爱佛法,如今了无牵挂,便剃去三万烦恼丝,常伴青灯古佛度此残生罢。”

他将瑶琴用力摔在地上,撞得弦断桐折,身后酒壶也锵然坠地,粉身碎骨。

赵整起身,抱拳对陆英笑道:“小友保重!老夫先去了!”

言罢再不回头,大笑离去。陆英知他释怀也替他高兴,坐在他离开的大石上浮想片刻,方漫步出段府。

段冲围了长安数日,见攻城不下,其军远来,也无余粮,便撤回阿房城,准备等秋收积蓄以后再来一战。

关中各郡派出的援军络绎来到,蒲刚皆令在长安周围废弃堡垒中戍守,烽火相望,一旦遇敌袭即各方齐援救。

过了半月,汉军与鲜卑皆派出轻兵抢收秋粮,如今谷物还不到成熟时节,但双方为了抢在前面据为己有,都趁早不趁晚。

连日在关中平原各处都有小股军队接触,但都不以杀敌为要,也未形成大的战斗。陆英与朱琳琳、毛秋晴三人常常策马出城,四处游荡,专门猎杀小队的鲜卑军。

这一日,他们又来到田野,见远处有几位农夫,正趁午时天热割谷子。为了躲避军兵,种下庄稼的主人只能偷偷来收本属于自己的谷物。

虽然这谷子还要些时日才能颗粒饱满,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若是都被军兵收了去,他们这个冬天不知要如何度过。

朱琳琳见农夫顶着炎炎日头,在田间挥汗如雨,不禁心生恻隐。口中骂道:“这些该死的鲜卑胡虏,闹得百姓不得安宁。”

毛秋晴道:“也不光是鲜卑闹得,这天下当权之人,谁能无过呢?”

朱琳琳心中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只是怕她不悦,才独言鲜卑而已。若非蒲刚养虎遗患、故示仁慈,又怎会使鲜卑死灰复燃。

若非蒲刚好大喜功,一心要平定江南,又怎会将大好河山白白葬送,二十多年励精图治付诸东流。

北汉尊儒崇礼,百姓宴安,再休养生息一两代人,统一天下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偏偏急于求成,兵败之后北方狼烟四起,再不复昔时景象。

陆英见远处农夫突然舍弃了捆扎好的谷子,没命地向三人奔来,正自纳罕。就看到坡下跟出一队骑兵,舞刀弄枪在身后追杀几名手无寸铁之人。

原来前方有一缓坡,他们在这里看不到,农夫却早得见有军兵杀来。急忙间连镰刀都扔了,只顾逃命。可这些禽兽根本不给百姓留活路,仍然追杀不止。

陆英怒气填膺,打马迎了上去。待靠近追兵,从马背一跃而起,衣袖飘飘,拂尘若剑,一个照面就杀散五六人。

其余军兵见来人武艺高绝,一袭道袍一柄拂尘,却比宝刀利剑还要令人胆寒,皆勒马逃之夭夭。获救农夫见从天而降的道长俊逸无双、仙风道骨,只当是天神下凡,跪在地上扣头不止。口称“感谢神仙保佑!”

陆英也不制止,在这令人绝望的尘世,留一点希望在百姓心中,未尝不是件功德。朱琳琳、毛秋晴二人来到不远处,见此情形皆掩口轻笑,想不到陆华亭也做了一回神仙。

陆英对几位农夫道:“你等良民不必害怕,速去收取粮食,我自会护你等平安。”

农夫们千恩万谢,又磕了几十个响头,才满怀欣喜的继续去割谷子。

北方百姓多有结堡而居的习俗,一家一姓或数家大族聚集起来,修筑坞堡壁垒,以求自保。此时除了一些较大的坞堡尚存之外,普通乡村多被鲜卑军抢掠殆尽,烧杀一空。

北方重宗族血缘,哪怕相隔十代的本家同姓, 也都兄弟相称。或许也是被逼出来的,非如此不能在乱世保住性命,更遑论光宗耀祖。

南方大族则分枝散叶,各房多独立营生,且不如北方重视嫡庶之别。出五服则只是族亲,不称从父从兄,而称族兄族叔。

就像渡江的太原王氏两支显贵,王国宝兄弟与王孝伯,血缘较疏远,便毫无同宗之亲,甚至势同水火。

这情况与南方较为稳定的社会有很大关系。相比北方,面临来自外界的威胁少得多,因而显得没那么抱团。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英每日骑马在长安郊外巡弋,但凡有欺压百姓,滥杀无辜者。也不管是鲜卑还是氐人,统统驱散打退。

百姓们口口相传,都说天降了一个陆道长,专门惩强扶弱,救助孤贫。不少人都在家供奉了牌位,早晚诚心祷告。

当然这些事情,陆英概不知情,他忙于除暴安良,已经多日未回长安城。就连夜间也要防着军士报复百姓,只草草在乡间田野歇宿。

有诗赞曰:

念起自为魔,谁人扶苦弱?

天生陆道士,骏马轻袍褐。

仁善孤心一,修仙世上磨。

不杀强暴徒,怎去人间恶。

本卷完。

破阵子

牧水道人作

英雄本来微贱,一朝天下闻知。

看罢长安陇上月,马疾关外归行迟。

江津夜雨时。

胡汉鏖兵中夏,簪缨醉卧华池。

万里同游人到海,百年如幻泪赋辞。

飘零无旧识。

第41回 衣锦未还乡第69回 县令明日卖宠姬第190回 建邺诸人第177回 明月赋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112回 北魏立国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13回 恒山打架第91回 大狐一弓,马河内第60回 金谷兰亭之会第63回 郎君要谁侍奉?第161回 汉家骠姚将,驰突匈奴庭第153回 以一敌五,还看我家娘子第176回 误会个球第182回 华亭鹤唳第62回 土豪刁氏第73回 新建道场寺第14回 “禹山至宝”第58回 忠义,奸佞?第12回 北汉元象宗第45回 云梦之泽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130回 繁华过尽人归去第74回 咄咄怪事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85回 你来我往斗战忙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37回 白马泉寺宋演擒敌第66回 何可一日无此君第88回 平生奔忙只为饥第98回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第192回 夜会中领军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69回 痛失大界营 国运何堪提第190回 建邺诸人第93回 月下闲话第115回 翠屏峰夜话第170回 阿淼与阿鑫 绿裙和黄衫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101回 黄雀还在后第106回 当街耍把式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与京师暗流第22回 长安扬波楼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165回 功遂敌已退,得意娶娇娘第116回 何不收为己用?第45回 云梦之泽第127回 寒星剑、音声枪第41回 衣锦未还乡第164回 沙场争雄男儿事,女郎何故怒冲冠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176回 误会个球第60回 金谷兰亭之会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9回 我欲刺杀大将军第88回 平生奔忙只为饥第164回 沙场争雄男儿事,女郎何故怒冲冠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插言:真的没人喜欢看吗?第109回 你与他结为兄弟第57回 朕则崩矣 终不改号第15回 大手印第88回 平生奔忙只为饥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77回 胡作非为第184回 神女峰“宝鉴”显灵异,陆华亭夜斗苏一…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61回 汤山吟诗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2回 华亭由来,汤山别业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刚怒目第33回 胡贼敢尔第114回 乾坤大阵第183回 郁洲山岛第152回 是非之地是非人第92回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24回 昆明池贵游田猎第68回 长生教主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66回 何可一日无此君第176回 误会个球第162回 秦军夜袭失太守第177回 明月赋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78回 欲加之罪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153回 以一敌五,还看我家娘子第2回 华亭由来,汤山别业第93回 月下闲话第144回 云梦双翅虎,汉南地上蛟第61回 汤山吟诗第165回 功遂敌已退,得意娶娇娘第186回 惊闻身世第27回 皇长子大将军第162回 秦军夜袭失太守第16回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一)
第41回 衣锦未还乡第69回 县令明日卖宠姬第190回 建邺诸人第177回 明月赋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112回 北魏立国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13回 恒山打架第91回 大狐一弓,马河内第60回 金谷兰亭之会第63回 郎君要谁侍奉?第161回 汉家骠姚将,驰突匈奴庭第153回 以一敌五,还看我家娘子第176回 误会个球第182回 华亭鹤唳第62回 土豪刁氏第73回 新建道场寺第14回 “禹山至宝”第58回 忠义,奸佞?第12回 北汉元象宗第45回 云梦之泽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130回 繁华过尽人归去第74回 咄咄怪事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85回 你来我往斗战忙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37回 白马泉寺宋演擒敌第66回 何可一日无此君第88回 平生奔忙只为饥第98回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第192回 夜会中领军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69回 痛失大界营 国运何堪提第190回 建邺诸人第93回 月下闲话第115回 翠屏峰夜话第170回 阿淼与阿鑫 绿裙和黄衫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101回 黄雀还在后第106回 当街耍把式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与京师暗流第22回 长安扬波楼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165回 功遂敌已退,得意娶娇娘第116回 何不收为己用?第45回 云梦之泽第127回 寒星剑、音声枪第41回 衣锦未还乡第164回 沙场争雄男儿事,女郎何故怒冲冠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176回 误会个球第60回 金谷兰亭之会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9回 我欲刺杀大将军第88回 平生奔忙只为饥第164回 沙场争雄男儿事,女郎何故怒冲冠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插言:真的没人喜欢看吗?第109回 你与他结为兄弟第57回 朕则崩矣 终不改号第15回 大手印第88回 平生奔忙只为饥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77回 胡作非为第184回 神女峰“宝鉴”显灵异,陆华亭夜斗苏一…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61回 汤山吟诗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2回 华亭由来,汤山别业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刚怒目第33回 胡贼敢尔第114回 乾坤大阵第183回 郁洲山岛第152回 是非之地是非人第92回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24回 昆明池贵游田猎第68回 长生教主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66回 何可一日无此君第176回 误会个球第162回 秦军夜袭失太守第177回 明月赋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78回 欲加之罪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153回 以一敌五,还看我家娘子第2回 华亭由来,汤山别业第93回 月下闲话第144回 云梦双翅虎,汉南地上蛟第61回 汤山吟诗第165回 功遂敌已退,得意娶娇娘第186回 惊闻身世第27回 皇长子大将军第162回 秦军夜袭失太守第16回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