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回 你来我往斗战忙

朱琳琳与毛秋晴这些时日倒没有经历什么干戈,长安城中公侯大臣之家,皆帮着朝廷修缮城池,筹措粮草。朱琳琳也加入到守城的行列中,陪着毛秋晴带领毛府家丁仆役,城上城下地忙活。

因而陆英到毛府一看,府中只有丫鬟侍女在缝制冬衣,想是为了供给将士。陆英待着不便,就又出了街上闲逛。

陆英正行间,迎面碰上了太子蒲宏领军从城外归来,此刻到了内城,身旁只有百余名亲兵。陆英闪在路边躲避,却被太子身后的蒲巍看到。

蒲巍因为作战勇猛,继承了其父阳平公的爵位,如今常伴太子左右。蒲巍打马趋前,对太子道:

“殿下,那人是南朝道士陆英。曾有传言他与先父遇刺有关,后来还是故丞相陈公说陆英是他故友之子,臣弟才放过他。如今此人又来长安,不知有何图谋。太子殿下不可不防。”

蒲宏一听是陈景略故友之子,立时来了兴致,对陆英摆摆手,唤他上前。陆英佯作茫然,上前施一礼,呆立原地不作声。

蒲巍喝道:“陆英,你来我国都何干?难不成是鲜卑白虏的探子?”

陆英瞥了他一眼,尚未答话。

太子端坐马上言道:“听说小道长是陈丞相故人之子,幸会!小道长在长安城中何干呐?现在兵凶战危,因何从江东繁华地来关中?”

陆英答道:“小道陆英见过大人。陈丞相确实是先父故交,只是年代久远,人事淹没,早就难以追考了。

“小道云游四海,见关中战乱,百姓流离,是以来此略尽绵薄之力,希图能救助一二百姓,也是自家功德。”

蒲宏笑道:“最近城外风传,有一名姓陆的道长,专门诛杀鲜卑白虏,扶助我关中百姓,难道便是尊驾不成?”

陆英施礼道:“区区微劳,不敢当大人称许。”

蒲巍忍不住道:“这位是当朝太子殿下,休得无礼!”

陆英佯装惊诧,急忙再深施一礼,口称“太子殿下恕罪”。

太子摆摆手笑道:“不必多礼!如今举国上下,同心共抗鲜卑,连父皇都披甲亲征,我这做儿子的还摆什么谱。

“陆道长多行善举,很好!我代百姓谢过你!今日军务在身,改天再邀请陆道长饮宴畅谈。待灭了段冲小儿,本宫定要与陆道长多多交往,难得青年一辈中有此才俊!”

陆英含笑谢过,请太子殿下先行。蒲巍回头看了他一眼,本意是想借太子之手整治他,谁料竟是这般结果。

这道士命中真有贵人相扶,先是丞相,现在又是太子。徒呼奈何!上次出城请战后,阳平公府中侍卫十有八九战死,就连神树法师和元象宗的高手也损失殆尽。

那大狐一弓早不知去了何处,蒲巍如今手中无体己亲信,纵然想暗算陆英,也没那个能力。

晚间,陆英坐在曲江畔,忆起去年端阳节时,在此偶遇朱琳琳。当天她红裙映日,明艳照人,此刻想起犹怦然心动。

初冬夜风凉,吹落池畔杨柳叶。曲江波纹粼粼,水中的月光随风微荡。陆英嘴角挂着笑,浑不觉寒冷。

百年光阴漫长,总是由点滴甜蜜,掺杂在阵阵悲苦中度过。尽管每一段年纪,每一程旅途都不免许多伤痛,而静下来忆起往事之时,人都只愿去记取某一日,某一瞬的欢乐美好。

悲痛苦楚只是构成人生的阶石,决定了一个人能攀登上怎样的山峰。幸福甜美则是人在攀爬时随手捡拾的珠玉,

留待垂垂老去时,坐在峰顶独自摩挲。

曲江离南门不远,陆英坐到半夜,感觉身上微冷,就起身沿城墙漫步。月下孤影,在城墙垛口的影子间走过,忽隐忽现,便如绕城巡视一般。

忽然,陆英听得城头有打斗之声,于静夜中尤其真切。难道是西赵趁夜攻城?段冲已许久不曾来攻打长安,今夜倒是出其不意。

陆英快步行至南门,见赵军已登上城头,汉军抵挡不住。斗了约有一刻钟,赵军攻下城头,打开城门,城外两三千骑兵齐冲进来。

西赵骑兵到处纵火,焚毁民居,杀戮百姓。陆英看得怒起,挑人少的赵军处杀起,可惜一人之力有限,赵军四散城中,抢掠粮食财货,他顾得了一处,顾不了每处。

他担心赵军再攻破内城门,为祸毛府,伤了朱琳琳。于是紧赶至城门,就守在内城之外,见有散兵游骑来此,就尽数诛杀。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

赵军想起传说中的陆魔头,竟无人敢撄其锋,是以陆英一人保得半城平安。

过了大半个时辰,内城门突然大开,两员大将率领禁卫军从北城杀出。赵军只顾抢掠,本来人数仅有不到三千,变得更加分散。汉军禁卫精锐趁乱以小队袭杀散兵,南城中处处刀兵,杀得尸横遍地。

原来,段冲命车骑大将军兼尚书令高盖,帅三千骑兵偷袭长安。汉军疏于防备,更因半夜困乏,直至赵军登上城头才发出警报。仓促间被赵军打开城门,三千骑悉数入了南城。

但高盖在军队入城后,约束不住士卒,西赵军都去抢夺财物粮食,乱作一团。段冲也未增派军队来稳住阵脚,估计连赵军自己都没想到这么轻易就破城而入。

汉主蒲刚闻警,令值守的窦冲、李辩帅禁军紧急来援,在南城围剿赵军。杀到将近天明时,高盖帅军撤退,留下八百余具尸首,抢走了不少粮草。

汉军痛恨鲜卑,又因近郊被西赵掳掠一空,城中缺粮,久不见荤腥。士卒们将八百具鲜卑尸首分食而尽。

午间,陆英在遭遇兵祸的里巷间,重逢沮渠蒙逊和秃发延孤,二人昨日入宫见过了蒲刚,算是完成了使命。听闻南城被攻破,便来一探究竟。

三人略略讲述各自见闻,蒙逊笑道:“华亭兄一夜辛苦,该当我二人犒劳兄长,请兄长痛饮美酒如何?”

陆英闻言摇头笑道:“贤弟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这长安城中,连吃的都紧缺,哪里还有酿酒卖酒的……”

蒙逊望了延孤一眼,挤眉言道:“兄长尽管跟我来,美酒管够!快走,快走!”

说罢也不管陆英答不答允,拖着他便往城北而行。

二人住在鸿胪寺的馆驿之中,虽说此时礼仪粗略,但至少屋舍华丽,院馆整齐。汉国前些年鼎盛时,也多有各国来使,四方宾客于此居住。

陆英随他们进到院中,沮渠蒙逊吩咐亲卫取出昨日御赐的美酒,陆英见之恍然。虽然市场上酒肆都关门歇业,但宫中自有大量存酒,必是蒲刚龙颜大悦之下,赏赐给二位使臣的。

于是沮渠蒙逊为陆英斟满美酒,连连敬奉。觥筹交错间,陆英大略得知,此次沮渠蒙逊受平西将军吕世明之命,回京汇报战果,并请求班师救援关中。

吕世明在龟兹以钩锁战阵大破三十国联军,入据延城,威震西域。西域诸国七十万联军败于七万汉军,皆畏服汉国之强。

鄯善、疏勒、焉耆、粟特、渴槃陀、破洛那、悉居半、吐谷浑等国并遣使朝贡。吕世明令诸国上缴两汉朝廷所赐符节,换成蒲刚颁赐的符节。

时隔二百年,中国再次威服西域,连以前桀骜不驯之酋长首领,也纷纷垂首。

蒲刚虽早有听闻,亲耳听沮渠蒙逊道来,仍不禁大喜,尤其在此时内外交困的境地,吕世明之功更能振奋士气。

蒲刚下旨,封吕世明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玉门以西诸军事,安西大将军、西域校尉,进爵顺乡侯。封赏的旨意今日已经出发。

又赐沮渠蒙逊威远将军衔,秃发延孤宁远将军衔,美酒十坛,绢帛钱币若干。虽然这将军名号只是虚衔,且皆位列五品,但二位年轻人还是异常兴奋。

至于乞伏益州,蒲刚向来喜爱宽赦罪臣,即使公然造反为逆,也都原宥不论。何况边陲小部族为乱,根本不放在他眼里,是以乞伏益州被大手一挥赦免。如今仍随沮渠蒙逊在这馆中,陆英一笑置之,并未理会。

三人饮至天黑,虽然没有好菜肴,也无猪羊鱼肉,但酒逢知己,仍然喝得尽兴。陆英一夜未眠,又饮了酒,不觉昏昏欲睡,就在这馆驿中休息了下来。

秃发延孤酒量最大,还道陆英不能饮酒,偶像的高大身影未免在心中略略减损了几分。

第二日午后,阳平公蒲巍来鸿胪寺请见陆英。陆英不知何意,便出了馆外相见。

蒲巍不情愿地道:“陆道长,可教本公好找!太子殿下设宴相邀,请陆道长随我去东宫赴宴吧!”

陆英客套道:“太子殿下竟然真请我赴宴?无功不受禄,在下惶恐呀!”

蒲巍翻个白眼道:“听说你昨夜独把城关,杀退了西赵数百骑兵,太子殿下为表谢意,特意请你赴宴。别耽搁了,快走吧!”

陆英道:“此间有我两位好友,可否带他们一同前去?”

蒲巍不耐烦道:“要带便带,也不差两张嘴。还请麻利点,别让太子殿下等急了。我已经找你半天了!”

陆英微微一笑,入内相邀蒙逊与延孤同往东宫赴宴,两位少年欣然应约。三人便随蒲巍一道往东宫行去。

太子见到陆英爽朗笑道:“哈哈,陆道长,昨日本宫不得空,与君匆匆而别。是以今天一早便让人去请,一定要找到陆道长,与本宫把酒畅谈。”

陆英施礼谢道:“见过太子殿下!殿下如此折节下交,陆英惶恐不安啊!殿下可称我草字华亭,道长之名不敢当!”

太子又笑道:“华亭,何必过谦!我朝向来优礼道人,父皇也是求贤若渴,能得华亭为我大汉国士,是本宫的幸事,也是朝廷的幸事!”

陆英不知他为何如此礼遇,到底有何所求,也只得走一步看一步。便介绍身后二人道:“殿下,这位是吕世明大将军麾下信使沮渠蒙逊,昨日入宫觐见过天王,这位是秃发部首领之子延孤,一路护送蒙逊来到长安。在下于渭北巧遇,算是一见如故的朋友!”

太子喜道:“二位英贤本宫也有所耳闻,既然随华亭一同来了,正好结识一番,快请坐!”

于是几人依次落座,东宫侍女奉上各色珍藏美酒,牛羊鸡鹅,鱼鳖之鲜应有尽有。太子连连劝觞,陆英酒到杯干,毫不拖泥带水。

蒙逊与延孤也都豪爽,在太子席上自不会有所藏私,饮到傍晚两人皆有五分醉意。

秃发延孤昨日见过陆英酒量,还担心他不胜酒力,谁知陆英饮的不比自己少,竟然越来越神采奕奕, 丝毫不见头昏口拙。

太子只聊些养生之法,天地大道,许久不曾提及昨日战事。陆英也顺着他话头答言,虽高谈阔论,妙语如珠,却只字不言军国之事。

待到夜晚,延孤与蒙逊二人都醉得目滞舌结,不知所云时,太子才说起今日正题。

太子望着陆英道:“明日,本宫奉旨征讨西赵,如今国中兵力有限,是以不得不智取之。华亭可有良策教我?”

陆英惶恐辞谢道:“殿下错爱了,在下实不知行伍,更无领军之才,恐怕误了殿下大事!”

太子笑道:“若是如此如此……华亭以为如何?”

陆英见他已有定计,今天先盛宴款待,极尽礼遇,只是让自己不得推却。无奈只得答允,依太子所谋行事。

太子大喜,与陆英畅饮了三盏。又说些闲话,陆英便起身告辞,与蒙逊和延孤回到了馆驿。

秃发延孤已醉得不省人事,被亲卫扶去歇息。沮渠蒙逊却忽然变得清醒,对陆英言道:

“兄长,太子殿下计策虽巧,只不知届时军阵之中,西赵统兵之将能否严令士卒。若是未如太子所料,恐怕兄长有所差池。还是让蒙逊随兄一起去吧!我虽然年少,但多历战阵,或可有裨益。”

陆英笑道:“贤弟有此好意,我就不推却了。明日我们一起上阵杀敌!放心,愚兄自有计较,纵使不胜,也能全身而退。”

沮渠蒙逊坚定地点头,说道:“蒙逊自然相信兄长!明日与兄并肩杀敌!”

当夜俱去安歇,只等第二天出征。

第72回 权柄更替第163回 收起刀枪斗计谋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58回 忠义,奸佞?第51回 “谢家宝树”与寒食散第96回 韩延顺来访第42回 父为九州伯 我为五湖长第181回 初回陆家第71回 抚有方夏?第66回 何可一日无此君第118回 顺平公主采邑第57回 朕则崩矣 终不改号第54回 三个臭皮匠第187回 怎知阿姐厉害第4回 武冈候府戏佳人第170回 阿淼与阿鑫 绿裙和黄衫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75回 上清宗万宁宫第153回 以一敌五,还看我家娘子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153回 以一敌五,还看我家娘子第179回 夜访赵营第170回 阿淼与阿鑫 绿裙和黄衫第75回 上清宗万宁宫第137回 吴郡陆氏第71回 抚有方夏?第36回 怀县古城郭三爷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36回 怀县古城郭三爷第106回 当街耍把式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68回 长生教主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95回 知死而不辟 勇也第45回 云梦之泽第113回 恒山打架第132回 左右为难第124回 惊变第90回 夜会凤凰儿第129回 神仙打架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86回 惊闻身世第16回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一)第65回 姑苏城外第61回 汤山吟诗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个古怪人第163回 收起刀枪斗计谋第100回 斗罢强敌望长安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146回 襄阳城外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159回 冰火一记屈指弹第16回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一)第113回 恒山打架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44回 云梦双翅虎,汉南地上蛟第92回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17回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二)第34回 龙门杀贼烤锦鸡第153回 以一敌五,还看我家娘子第112回 北魏立国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84回 小儿也敢称皇帝第19回 鲜卑凤凰儿第81回 长安大战,儿女心意第68回 长生教主第148回 连破五关入佛门第6回 奉命北上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36回 怀县古城郭三爷第25回 不做道士,应也很好第14回 “禹山至宝”第126回 红叶谷南天门第47回 风雨欲来第137回 吴郡陆氏第11回 才离虎穴,又向龙潭第146回 襄阳城外第36回 怀县古城郭三爷第90回 夜会凤凰儿第192回 夜会中领军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59回 簪缨醉卧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插言:真的没人喜欢看吗?第37回 白马泉寺宋演擒敌第127回 寒星剑、音声枪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39回 人心浮动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73回 新建道场寺第77回 胡作非为第137回 吴郡陆氏
第72回 权柄更替第163回 收起刀枪斗计谋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58回 忠义,奸佞?第51回 “谢家宝树”与寒食散第96回 韩延顺来访第42回 父为九州伯 我为五湖长第181回 初回陆家第71回 抚有方夏?第66回 何可一日无此君第118回 顺平公主采邑第57回 朕则崩矣 终不改号第54回 三个臭皮匠第187回 怎知阿姐厉害第4回 武冈候府戏佳人第170回 阿淼与阿鑫 绿裙和黄衫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75回 上清宗万宁宫第153回 以一敌五,还看我家娘子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153回 以一敌五,还看我家娘子第179回 夜访赵营第170回 阿淼与阿鑫 绿裙和黄衫第75回 上清宗万宁宫第137回 吴郡陆氏第71回 抚有方夏?第36回 怀县古城郭三爷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36回 怀县古城郭三爷第106回 当街耍把式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68回 长生教主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95回 知死而不辟 勇也第45回 云梦之泽第113回 恒山打架第132回 左右为难第124回 惊变第90回 夜会凤凰儿第129回 神仙打架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86回 惊闻身世第16回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一)第65回 姑苏城外第61回 汤山吟诗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个古怪人第163回 收起刀枪斗计谋第100回 斗罢强敌望长安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146回 襄阳城外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159回 冰火一记屈指弹第16回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一)第113回 恒山打架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44回 云梦双翅虎,汉南地上蛟第92回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17回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二)第34回 龙门杀贼烤锦鸡第153回 以一敌五,还看我家娘子第112回 北魏立国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84回 小儿也敢称皇帝第19回 鲜卑凤凰儿第81回 长安大战,儿女心意第68回 长生教主第148回 连破五关入佛门第6回 奉命北上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36回 怀县古城郭三爷第25回 不做道士,应也很好第14回 “禹山至宝”第126回 红叶谷南天门第47回 风雨欲来第137回 吴郡陆氏第11回 才离虎穴,又向龙潭第146回 襄阳城外第36回 怀县古城郭三爷第90回 夜会凤凰儿第192回 夜会中领军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59回 簪缨醉卧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插言:真的没人喜欢看吗?第37回 白马泉寺宋演擒敌第127回 寒星剑、音声枪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39回 人心浮动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73回 新建道场寺第77回 胡作非为第137回 吴郡陆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