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回 上清宗万宁宫

李玄阳自太傅去世后,回到大茅峰居住,陆英也随之回茅山。时值盛夏,山间泉边却凉爽宜人,也不失为避暑佳处。师徒二人每日在竹庵中读书修道,汲泉烹茶过得逍遥自在。

有天陆英来到上清宗万宁宫,像往年一般想找几本书来读。他今年春起,便未在山中居住,但自幼惯了来此借书,仍然轻车熟路找上万宁宫藏书台,抬脚便往里进。

谁料门口小道士竟然出手阻拦,并言道:“玄师有命,外人一概不准进入藏书台。”

陆英奇道:“我十余年来常常到此看书,与你们上清宗同山为邻,每有往来。为何今日却不许进了?许玄师说的外人定然不包括玄阳真人师徒,你怕是没听真切!”

那小道士轻蔑道:“玄师交代了,若是旁的人进去偷鸡摸狗,丢两卷善本古籍倒还是小过。若是谁胆敢放你师徒二人入内,轻则打断手脚,重则逐出门墙。陆道长还是莫为难贫道,赶紧移驾他处吧!”

陆英怒气陡生,沉着脸道:“你这小道士,切勿信口开河,离间了我两家关系。回头你们玄师责怪,我却也不会为你说话。”

小道士又笑道:“快别在这装腔作势了,我是小道士,你比我也大不了多少。不让进就是不让进,有种你打翻道爷,踩着我进去。”

陆英见他蛮不讲理,心知纠缠也无用,便欲返身离去。谁知此时藏书台中走出一人,言道:“陆华亭,听说你近来飞黄腾达,日日在宫中文学馆走动。如今不好好在京师伺候陛下,却跑到我万宁宫何干?”

陆英转身,见是上清宗受三洞五雷经箓的真人陶正景,在教中位次仅低于玄师许黄民。他上清宗道士分为五等,第五等为三五都功经箓,职比六七品;第四等为正一盟威经箓,职比四五品;第三等为五雷经箓,职比三品衔;第二等为三洞五雷经箓,职比正二品;最上等为上清大洞经箓,职比正一品,属玄师真人衔,概不外授。

陆英施礼道:“陶真人,在下只想入内借阅几本书,如往常惯例,读完立刻奉还,绝不敢有半点损毁。不知为何却被拒之门外,玄师当真有此令吗?”

陶正景也是嗜书如命之人,放不下情面直接驱赶陆英,支吾道:“近来我藏书台中丢失了一批重要道藏,是以玄师下令不许外人入内……再者你有皇家典籍可每天研习,还惦记这小小藏书台干吗?要借书自可去文学馆借阅。”

陆英笑了笑,不愿难为他这书痴,便施礼告退。走到万宁宫阶下,将要离去之时,有一人上前拦住去路。

陆英抬头看时,乃是许黄民的外甥诸葛不卞,此人与陆英年龄相仿,从小便在山中修道。其父乃是琅琊诸葛氏远宗,娶了许黄民姐姐,全家奉道,将儿子送来茅山,希望混个富贵出身。

诸葛不卞拦住陆英,阴笑道:“陆道长,陆侍郎……几天不见,官也当了,名也扬了,这是衣锦还乡来了吗?”

陆英笑道:“我这官不过闲散员外,纵有些许微名,何足挂齿!”

诸葛不卞冷哼一声,又道:“口气倒是不小!我上清宗还真没把你这个什么狗屁侍郎放在眼里,你也不用到万宁宫来臭显摆!以后再让我看到你,让你做不成侍郎做中官!”

陆英本不欲理他,却忍不住笑出了声。那诸葛不卞见他嘲笑,立刻火冒三丈,上前两步就要揪陆英衣领。岂料今日陆华亭早非吴下阿蒙,想也不想,一挥袍袖便将他摔出三五步远,

一跤跌在地上,四仰八叉躺下来。

诸葛不卞趁势倒地不起,口中大呼道:“打人啦!野道士打人啦……”

上清宗诸人本来就心内嫉妒陆英,更得了玄师吩咐不许李玄阳师徒进入万宁宫。如今陆英竟然欺负上门,打了玄师外甥,这还得了。

于是,立刻便有几十上百名大小道士手持刀枪棍棒,飞奔下阶,将他团团围住。任凭他们辱骂恫吓,陆英洒然无惧,笑意盈盈立在当地,半句话也欠奉。更把这些道士气的七窍生烟,要不是玄师严禁打斗互殴,早就上前一顿乱棍加身了。

正僵持间,许黄民身着大红道袍,内衬黄色中单,手持拂尘,迈着方步走到阶前立定。扫视了众人一眼,威严地说道:“何故喧哗?你等个个手持棍棒,意欲何为?”

诸葛不卞躺在地上喊道:“舅……玄师,这陆华亭当众行凶,无故私闯我万宁宫不说,还将徒儿痛殴一番,简直无法无天!”

许黄民瞥了他一眼,喝道:“腿没断就爬起来,成何体统!”

诸葛不卞赶紧一咕噜起身,颠颠地跑上台阶,立在玄师下方。

许黄民对陆英道:“陆英,本座已下严令,你师徒二人不得踏入万宁宫半步!今日姑且念你初犯,不知者不罪。但你动手打我徒弟,是何道理?”

陆英也不行礼,淡淡道:“我本来要离去,他强拦我道路,还想上前撕扯,我不过正当防备,何时动手打他了?”

许黄民厌恶地皱起眉头,冷哼一声。座下徒弟早有人上前质问道:“还敢狡辩,当我上清宗无人吗?”说着就要挥起木棒砸向陆英。

许黄民制止道:“且慢动手!本座时常教导你们,修道之人须平心静气,不可妄动干戈。在这万宁宫下怎敢轻易伤人?”

言罢,又向陆英道:“陆英,本座也不与你为难。今日你理亏在先,便向不卞赔个礼,这事就算揭过去了。往后我上清宗与你师徒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他上清宗本来想巴结王国宝,借势攀上皇室兄弟,为此不惜做出荒唐之举,称天子与会稽王皆是神仙降世。谁料当今皇帝与会稽王皆宠幸僧尼,崇信佛教,几次耗费心机都徒劳无功。

却不想陆英反而深受器重,又是封官又是伴驾,教他心中如何能平。本来太傅执政时,朝中公卿大多还重道抑佛,他与李玄阳自能和平共处。如今太傅仙逝,道门沦落,僧徒猖獗,许黄民再也不愿装和善,继续与李玄阳师徒虚与委蛇。

陆英笑道:“在下虽然人微言轻,势单力孤,但也有一身傲骨。若是错本在我,赔礼自无妨,但今日过在贵宗,我却万万弯不得腰!”

许黄民微愠道:“你说我上清宗有过?呵呵……看来今日是铁了心要压一压我教威风了,本座念你后学晚辈,原本没想难为你。既如此说,本座不得不替令师好好教训教训徒弟,省得将来给他惹出大祸来。”

众道士听玄师发话,早就蠢蠢欲动的手脚,再也忍耐不住,齐举刀枪棍棒一哄而上。看这架势,恨不得把陆英大卸八块,方消心头之恨。

陆英赤手空拳,运起含章拳意,就似疾风骇浪中漂浮的小舟,迎向四面八方打来的冰雹雨点。雨点打入大海便消失不见,冰雹落在水中,也不过激起一朵小小浪花。陆英袍袖飞舞,在众道士之间穿梭,纵有避之不及的刀棍,也能轻轻一带,便偏向他方。

刀枪从后来,陆英便顺势前趋;棍棒挡前路,陆英又导引向旁。左边一拳,大袖一裹使其从下滑过,右侧一脚,道袍一扬令之踢在身后。几十轮辗转起落,拳脚棍棒大多落在自己人身上,是以场中道士越打反而越少。倒不是被陆英所伤,而是倒在自己人棍棒之下。

许黄民见这么多徒子徒孙拿不下一个陆英,不由暗暗焦急。他自恃身份,不愿亲自出手,便自怀中取出一张道符,捻个火苗点燃,望空一抛。

那道符落在阶下,化作根根藤蔓,如龙蛇游走,缠上陆英手脚。陆英猝不及防,被藤蔓缠身,顿时僵在了原地。众道士大喜,重振精神,挺刀持枪杀向陆英。

谁知眼见陆英手脚皆缠绕了藤蔓,却数息之间将其连根拔起,玄师的密法变为了陆英的鞭梢, 被他握在手中随意挥舞。如此一来,反而比赤手空拳时更加勇悍,众道士丝毫近不得身。

上清宗道士不知,天真道人含章拳法本脱胎自驯服野草之技,区区几根藤蔓自不在话下。许黄民祭出道符,正中陆英下怀。陆英手舞藤蔓,抽、拉、截、扫、穿、旋、撩、甩各样手法随意转换,打得众道士哭爹喊娘,纷纷躲避。

许黄民面色难看,又用指尖弹出一团粉末,如紫烟笼盖,落在陆英头顶。此烟唤作镇魂清雾,虽名清雾实则紫气氤氲,虽叫镇魂却能乱人心神。陆英忙闭住呼吸,不敢吸入紫烟,但打斗一久,难免口鼻中混入少许镇魂清雾。

渐渐地,陆英感到心旌摇动,思绪乱飞,一时忆起少年时,父亲被乱兵杀死在眼前。一时又似看到朱琳琳失落贼手,生死不知,无论如何寻找,只是不见人影。他手中舞动藤蔓的力道转强,速度也越来越快,却完全分不清哪是人,哪为空。

陆英脑海中一幅幅画面闪过,看到宋演上阵厮杀,马失前蹄,困于重围;看到白灵儿骑在马上,开怀大笑,身后跟着数十万鲜卑铁骑;看到桓敬道率领千船万舰,顺流直下,攻破建邺,屠灭满城百姓;看到杨子猷与戴安道在剡溪旁饮酒作诗,却被洪水冲走。

每一人每一事都令他惊惧胆寒,慢慢地好似落入无底深潭,抱朴子先生在水面上轻轻呼唤自己名字。陆英想要开口答应,却无论如何发不出声音。随着他越沉越深,抱朴子变为了师父李玄阳,只见他一跃入水,飞速沉下来,向自己伸出一只手。

第27回 皇长子大将军第41回 衣锦未还乡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84回 小儿也敢称皇帝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87回 怎知阿姐厉害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29回 鲜卑旧皇叔第188回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第100回 斗罢强敌望长安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节太守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66回 何可一日无此君第92回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37回 白马泉寺宋演擒敌第37回 白马泉寺宋演擒敌第124回 惊变第48回 半渡而击之?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节太守第175回 内外忠贞之士,往来仗义之人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142回 国子学和简静寺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72回 权柄更替第114回 乾坤大阵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与京师暗流第118回 顺平公主采邑第139回 人心浮动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76回 误会个球第177回 明月赋第185回 跨海远击黑狮岛,走脱倭奴二十三子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88回 平生奔忙只为饥第12回 北汉元象宗第35回 含章拳意第74回 咄咄怪事第59回 簪缨醉卧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117回 颠倒黑白第168回 尔虞我诈胜而败,屡败屡战成一功第11回 才离虎穴,又向龙潭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48回 半渡而击之?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175回 内外忠贞之士,往来仗义之人第35回 含章拳意第142回 国子学和简静寺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70回 潜龙勿用第118回 顺平公主采邑第130回 繁华过尽人归去第23回 可敢与我射猎?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146回 襄阳城外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177回 明月赋第48回 半渡而击之?第155回 江陵城遇旧第82回 神树之死第30回 帐中夜话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59回 簪缨醉卧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22回 长安扬波楼第156回 诸方之会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150回 意外来客第117回 颠倒黑白第146回 襄阳城外第128回 苏院长第162回 秦军夜袭失太守第118回 顺平公主采邑第175回 内外忠贞之士,往来仗义之人第77回 胡作非为第101回 黄雀还在后第101回 黄雀还在后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23回 可敢与我射猎?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个古怪人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85回 你来我往斗战忙第55回 万寿节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137回 吴郡陆氏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与京师暗流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14回 “禹山至宝”第188回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45回 云梦之泽
第27回 皇长子大将军第41回 衣锦未还乡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84回 小儿也敢称皇帝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87回 怎知阿姐厉害第43回 再遇朱琳琳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29回 鲜卑旧皇叔第188回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第100回 斗罢强敌望长安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节太守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66回 何可一日无此君第92回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37回 白马泉寺宋演擒敌第37回 白马泉寺宋演擒敌第124回 惊变第48回 半渡而击之?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节太守第175回 内外忠贞之士,往来仗义之人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142回 国子学和简静寺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72回 权柄更替第114回 乾坤大阵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与京师暗流第118回 顺平公主采邑第139回 人心浮动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76回 误会个球第177回 明月赋第185回 跨海远击黑狮岛,走脱倭奴二十三子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88回 平生奔忙只为饥第12回 北汉元象宗第35回 含章拳意第74回 咄咄怪事第59回 簪缨醉卧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117回 颠倒黑白第168回 尔虞我诈胜而败,屡败屡战成一功第11回 才离虎穴,又向龙潭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48回 半渡而击之?第56回 皇帝酒醉封官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175回 内外忠贞之士,往来仗义之人第35回 含章拳意第142回 国子学和简静寺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70回 潜龙勿用第118回 顺平公主采邑第130回 繁华过尽人归去第23回 可敢与我射猎?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146回 襄阳城外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年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177回 明月赋第48回 半渡而击之?第155回 江陵城遇旧第82回 神树之死第30回 帐中夜话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59回 簪缨醉卧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22回 长安扬波楼第156回 诸方之会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150回 意外来客第117回 颠倒黑白第146回 襄阳城外第128回 苏院长第162回 秦军夜袭失太守第118回 顺平公主采邑第175回 内外忠贞之士,往来仗义之人第77回 胡作非为第101回 黄雀还在后第101回 黄雀还在后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23回 可敢与我射猎?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个古怪人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85回 你来我往斗战忙第55回 万寿节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137回 吴郡陆氏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与京师暗流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14回 “禹山至宝”第188回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45回 云梦之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