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宁静(五)

所以他对数学能够轻易超出现实概念,实现一些仅仅能够在想象中出现的概念很好奇,他觉得,这似乎是一个对科学与现在修行的联系的研究中,很好的切入点。而且能够实现潮出现时概念,似乎与天地的本质也不无关联,甚至也是领悟大道的途径之一。他自然会加以关注。对于华国古代的数术的研究,他同样也已经完成了大半。

道家数术的基础是《易经》,数术实际上是基于一个原理:天地有固定的数位存在,当数位全部都是充满的时候,那就不会有任何变化,实际上是相反的,天地间处处充满变化,那么就是说数位实际上是不满的,正因为不满,所以当其中一个数位转移到另一个数位,那就产生了变化,而《易经》就是用来讲解变化规律的经典。

这种理论与现在的物理学家霍金对宇宙的描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霍金认为,如果宇宙初开的时候,物质是均匀的,那么物质最基本的粒子,因为所有方向的引力都一样,那么按照经典力学的定律,就不会产生运动状态改变,只能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就不会有物质的聚合与分离,无法形成现在这种不均匀的物质宇宙。只要其中一个几乎不可计量的微小粒子不均匀,就能打破这种状态,形成比现在的核反应还快的链式反应,所以有了我们现在这个物质宇宙。

在云瑾看来,这种说法其实已经开始触及宇宙的一些本源了,虽然这些暂时只能靠猜测,无法证明,但是如果科学能够发展到那个地步,那么科学触及真理也是必然的事情。当然,现代科学还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一旦触及,可能让现代科学体系整个失去存在基础,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定义。

在发展到量子化宇宙的今天,客观世界的真实性,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那么现代科学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将失去真实性,变成一个架空的科技体系,这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前沿的基础科学,将造成致命的打击。

而在华夏数术中,将天地之数表述为:将天地之数分为五十,遁去其一,那么就失去了让其稳定的均匀状态,导致了无穷变化。按照道家理论,如果我们能弄清变化规律,寻找这个遁去的一,补全天道,那就必然穷尽了天地所有的变化,能够以此得道。这就是道家数术研究的基本原理。

正因为华国文明里,将万事万物归于一个统一的天地人存在的系统,所以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只对这个整体进行各方面的阐释,不用理会所谓的客观主观,唯心唯物。因为所有存在的事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其中一员,所以不会遇到现代科学现在遭遇到的尴尬。

华国古代的数学就从数术研究衍生出来的一门学科。从最早的河图洛书演化先天与后天八卦,九宫格,到后来的算术,以及很多几何问题。当然,做这些研究的,其实都不是专业的科学家,无非是自己有兴趣了做些研究罢了。不单止数学,其他的自然科学领域在华国的发展也一样,所以我华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并不系统。这与我们的哲学观有关。

可以说,华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其实都是为道家,为统治者服务的,间或不是,也是因为个人兴趣来了,一下弄出个让西方科学家极为震撼的成果。说个好笑的例子,让西方震惊的算盘来源于算筹,而算筹在古代却是用来算命的。一整套五十根,正合了大道五十。

云瑾现在当然不会考虑这些在古代实际应用的一些东西,而是更本质的东西,描述数术变化的《易经》,可以说是华国文明的核心了,诸子百家无论哪家都会把《易经》作为核心经典,所以云瑾又一次翻开了《易经》。

时间飞快,云瑾正重新梳理一些数术典籍的时候,在关校长的帮助下,作为一个实验记录员进入了光学实验室,这次实验将会使用高倍数的偏光光学显微镜,更有一台电子显微镜,十多年前才发明的一种隧道扫描显微镜,据说能直接观察到原子级别的微粒。

实验过程中,云瑾自然是一步一步记录实验步骤以及每个步骤得出的数据,还按照实验程序提醒其中一位进行违规操作的研究员,在整个实验近五个小时的过程中,只有他严格按照实验室墙上的操作守则,其他人多少有点不严格,不过他们在对实验没有影响的时候,一向都不去管那些操作守则,云瑾只会对那些影响实验数据的违规操作提醒。

使用电子显微镜,尤其是隧道扫描显微镜,探头探针对工作环境和精细操作要求很严格,需要一个恒定电流的装置对探头进行曲率调整,每次启动都会花费很大成本,所以每次实验都会做好计划,启动后就尽快设定参数,调整电流等等,扫描或者对原子进行操作几次,观察时间,这些都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云瑾的严谨态度,让一个专门操作隧道扫描显微镜的操作员极为欣赏,在这次试验后,整个学期里,工程实验室的新材料检测等几次实验,他专门要求云瑾作为实验室的记录员,并进行操作规范的提醒,几次下来,云瑾以显微镜、元神几次对微粒子的观察比较,终于确定了自己如何对微观世界进行深入观察。

其实这与射线或者电磁波扫描的原理一样,一般人根本没有能力分辨极微小的颗粒,但是元神却可以分辨极大与极小的物体,只要他注意力集中到要观察的物体上,元神就能自动集中在所需要观察的位置,越集中,他所能观察的粒子就越小。所以他在整理数术理论至于,也为自己进行微观世界的观察慢慢完善观察计划。毕竟他跟着做了这么多次实验,也习惯于做好计划后行动。

寒假再次来临,爷爷云弘这两年都在四处云游,云瑾家里已经没人住。再说云瑾也为了在图书馆多看点书,这两年多都没有挪窝了,一直在学校。同样罗美娟这次依然陪着云瑾在京华过年。罗美娟也两年多不回家,家里只当没她这个女儿了。

罗美娟倒是时时打电话回家,她父母倒是开明,又对云弘老爷子了解,挺喜欢云瑾这个女婿,所以没说什么。罗美娟的祖父辈如今就只有一个外婆了,不过她外婆对罗美娟这么久不回家意见挺大,连带着不喜欢云瑾。

罗美娟倒是时时给外婆打电话,安慰外婆,顺便给云瑾说好话。由于她显得可爱,现在倒真的有点小孩子的性子,弄得她外婆硬是不好生气,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不过她经常打电话,倒是让外婆舒服不少。

放假后,晏紫要回家过年,罗美娟自然是千叮万嘱,一定要保重,一定要不间断修行等等。晏紫用向小孩子保证的态度,向罗美娟做了保证,她还特意与罗美娟勾勾小指头,完全把现在的罗美娟当成一个小孩子。罗美娟又好气,又好笑。

等到了晚上,云瑾对罗美娟说,开始对微观世界的观察。二人进入了空间,然后罗美娟开始自己的静功修行。

云瑾元神自此出游,这次他选择观察的是从外面带来的枯枝以及一小截已经锈蚀的钢管。首先观察枯枝,他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枯枝上,元神开始逐步深入枯枝,并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越来越小的范围。

随着关注范围越来越小,在元神的视角中枯枝越来越大,然后就见到一些明显不规则的田地一样的东西,在视线中应该是有点泛黑的赭色,看起来有一种由不规则木片拼起来的木板一样。这就是已经失去活性和水分的细胞壁,已经完全无法看到完整的细胞了。这个大概在100倍以下的显微镜下看到的世界吧。

继续深入,这时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似乎象当初进行宏观观察一样,看到很多聚合粒子,不规则排列堆在一起,比较密集,一眼望去,有点象不规则的圆球堆,只不过是部分圆球融合在一起。整个视界都是这种不规则的粒子。这个时候他回忆一些知识,大概已经观察到分子层面吧!

在他的物理知识里,现在这大概就是碳化合物的分子了,因为枯枝中分子结构散乱,所以显得比较凌乱。颜色不再是刚才那么暗了,所有的粒子团都偏亮色,有些泛白,有些泛黄,有些泛灰,还有些泛红。

他瞄准一个粒子团,继续深入观察,这时粒子不见了,整个视界里仿佛雾气一样,又有点象从远处观看密密麻麻充满白色颗粒的宇宙一样,原先大概是粒子中心的部分有一个亮度稍高的球,在整个视界中还算显眼。

元神再次深入中心,感觉上和刚才差不多,只不过白色的点更小,看起来白色颗粒更小罢了,而且整个世界中白色的微小颗粒比较均匀,中心也没有什么亮度稍高的球了。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9章 弄璋(六)第12章 新星(四)第14章 成道(五)第9章 弄璋(一)第9章 弄璋(六)第7章 烟霞(四)第9章 弄璋(一)第8章 燕尔(三)第6章 宁静(四)第4章 芥子(一)第7章 烟霞(四)第15章 星空(二)第14章 成道(二)第5章 女丹(一)第14章 成道(二)第13章 混沌(二)第2章 坐忘(六)第2章 坐忘(一)第9章 弄璋(五)第13章 混沌(五)第15章 星空(五)第5章 女丹(五)第13章 混沌(七)第12章 新星(六)第11章 华云(七)第11章 华云(二)第6章 宁静(二)第5章 女丹(四)第7章 烟霞(六)第5章 女丹(三)第2章 坐忘(五)第1章 缘起(一)第16章 时空(四)第8章 燕尔(五)第1章 缘起(二)第10章 学而(四)第8章 燕尔(五)第15章 星空(五)第13章 混沌(四)第4章 芥子(三)第12章 新星(五)第2章 坐忘(一)第15章 星空(三)第13章 混沌(七)第16章 时空(二)第10章 学而(五)第3章 同尘(四)第12章 新星(三)第2章 坐忘(二)第2章 坐忘(一)第12章 新星(六)第13章 混沌(三)第8章 燕尔(一)第15章 星空(六)第10章 学而(四)第16章 时空(一)第10章 学而(一)第9章 弄璋(二)第3章 同尘(三)第1章 缘起(三)第11章 华云(七)第14章 成道(一)第13章 混沌(五)第7章 烟霞(一)第4章 芥子(四)第11章 华云(七)第16章 时空(二)第14章 成道(六)第5章 女丹(五)第8章 燕尔(六)第11章 华云(七)第12章 新星(四)第14章 成道(六)第9章 弄璋(二)第7章 烟霞(二)第13章 混沌(七)第7章 烟霞(二)第3章 同尘(二)第12章 新星(五)第12章 新星(六)第3章 同尘(五)第16章 时空(二)第14章 成道(六)第9章 弄璋(一)第14章 成道(二)第15章 星空(六)第2章 坐忘(五)第5章 女丹(四)第12章 新星(二)第11章 华云(五)第8章 燕尔(一)第11章 华云(二)第6章 宁静(四)第15章 星空(五)第2章 坐忘(二)第16章 时空(四)第12章 新星(三)第9章 弄璋(二)第10章 学而(六)第9章 弄璋(四)
第9章 弄璋(六)第12章 新星(四)第14章 成道(五)第9章 弄璋(一)第9章 弄璋(六)第7章 烟霞(四)第9章 弄璋(一)第8章 燕尔(三)第6章 宁静(四)第4章 芥子(一)第7章 烟霞(四)第15章 星空(二)第14章 成道(二)第5章 女丹(一)第14章 成道(二)第13章 混沌(二)第2章 坐忘(六)第2章 坐忘(一)第9章 弄璋(五)第13章 混沌(五)第15章 星空(五)第5章 女丹(五)第13章 混沌(七)第12章 新星(六)第11章 华云(七)第11章 华云(二)第6章 宁静(二)第5章 女丹(四)第7章 烟霞(六)第5章 女丹(三)第2章 坐忘(五)第1章 缘起(一)第16章 时空(四)第8章 燕尔(五)第1章 缘起(二)第10章 学而(四)第8章 燕尔(五)第15章 星空(五)第13章 混沌(四)第4章 芥子(三)第12章 新星(五)第2章 坐忘(一)第15章 星空(三)第13章 混沌(七)第16章 时空(二)第10章 学而(五)第3章 同尘(四)第12章 新星(三)第2章 坐忘(二)第2章 坐忘(一)第12章 新星(六)第13章 混沌(三)第8章 燕尔(一)第15章 星空(六)第10章 学而(四)第16章 时空(一)第10章 学而(一)第9章 弄璋(二)第3章 同尘(三)第1章 缘起(三)第11章 华云(七)第14章 成道(一)第13章 混沌(五)第7章 烟霞(一)第4章 芥子(四)第11章 华云(七)第16章 时空(二)第14章 成道(六)第5章 女丹(五)第8章 燕尔(六)第11章 华云(七)第12章 新星(四)第14章 成道(六)第9章 弄璋(二)第7章 烟霞(二)第13章 混沌(七)第7章 烟霞(二)第3章 同尘(二)第12章 新星(五)第12章 新星(六)第3章 同尘(五)第16章 时空(二)第14章 成道(六)第9章 弄璋(一)第14章 成道(二)第15章 星空(六)第2章 坐忘(五)第5章 女丹(四)第12章 新星(二)第11章 华云(五)第8章 燕尔(一)第11章 华云(二)第6章 宁静(四)第15章 星空(五)第2章 坐忘(二)第16章 时空(四)第12章 新星(三)第9章 弄璋(二)第10章 学而(六)第9章 弄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