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成道(三)

终于,晏紫经过了这十多日来种种思考与领悟,以无上智慧,斩断了种种迷惘,成就了元神。她一睁开双眼,就见到云瑾与罗美娟携手站在她面前,微笑地看着她。

她没有了之前的种种心灵负累,这时候也轻松无比,对着嫣然一笑:“云瑾,娟娟,我也成了,我们将来都不会分开了。”

罗美娟扑上来抱住她,眼红红的说:“燕子,咱开始还以为你会冲不上天阶,咱好担心呢!”

晏紫听到罗美娟的真心话,心里暖暖的,她再次展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道:“嗯,娟娟最乖了,我再也不让你担心了。”虽然放开心结,不过晏紫还是习惯性地哄哄罗美娟。

罗美娟放开她道:“讨厌,人家不是小孩子,燕子你老是这样!”

晏紫噗嗤笑了出来:“我哪里是当你小孩子,我只是当你一个小妹妹罢了!”

晏紫成功跨入天阶,对于华云宗来说,也算是大事了,现在二代弟子里,就剩下马良臣与杨晓雪夫妇仍然在地阶中品,毕竟他们入门比几个三代弟子还迟,而且之前也没有基础。

云瑾在过了几日,晏紫稳固了新生的元神后,再次开始了闭关。这次闭关将一直持续到他跳出天地,得成大道才会出关。

这次闭关他听从了云老爷子,就在华云观的大殿中闭关。

云瑾再一次开始闭关。在上次的闭关过程中,他已经穷尽了天地内的种种变化规律,并开始以元神碰触天地的尽头。

不过超出他的预想,他感觉似乎这天地没有尽头,或者说他每次觉得到了天地的尽头,但是实际上以前一到时空有些紊乱的地方,元神就不知不觉间回到天地内,根本无法想象天地尽头是什么样子!

直到上次闭关,穷尽这天地变化,方知如果仍然以天地内的种种变化来看待,那就永远无法达到这天地尽头。因为天地的尽头,已经与混沌差相仿佛,不同的是混沌有如混同归一,大道不显,而天地尽头则混沌初开,大道具象。

天地与混沌之交的景象,正应了一句话:天地初萌,阴阳未分,形质未成。但是天地内则无极演尽,太极已成,万物分明。上次他一穷尽变化,马上就隐隐碰触到这个交界。“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的心中微微感叹。

上次他在到达这个境界后,就打算休息几日恢复心神,然后继续前往这个交界,如果不是晏紫情况不好,他也不会出关。

这次闭关前,与罗美娟游玩了一段时日,他也再次梳理了上次闭关的成果,在轻松的心情下,居然感觉自己再进了一步,似乎混沌就在眼前。

一开始闭关,马上感应到这种状态,他并没有遁出元神探索,而是仔细品味着上次的那种感觉。突然他记起了自己在混沌星开辟洞府时,仿佛混沌将开之际,可不就是这样么。当时罗以宁还说了句:先天者,阴阳未分,形质未成。这可不就是先天之象么!

这混沌与天地,正是一先天,一后天,如此明了,居然让自己都被迷惑了。云瑾不由得失笑,自己也是犯了急进的错啊!好在这些时日的游玩,灵台清明,想到了关键,不然自己只怕还要糊涂一段时间。

想起《阴符经》中“人知其神之神,而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云瑾也感叹了一下自己的事物。于是他摒弃了思虑心神,元神中先天本神发生,瞬息之间,元神就达到一个很奇特的地方。

在这里,一物不存,仿佛是无穷混沌欲要开辟出一方天地,然而更多混沌涌来,将这种趋势消融,重归于混沌。这里似乎仅仅是方寸之地,然而又无法得知其大小形态。这里一法不存,但又似乎万法归一。这种奇特的感觉,正是当初第一次触摸先天的感觉。云瑾心中恍然大悟。

原来这就是天地与混沌的交界啊,如果不是元神循先天之气的指引,这交界却是无法到达。因为这个交界处并不是一个实际的物体,而是一个虚实之间概念,是大道的具象,不碰触大道,是无法接触这个交界处。所谓的天地,无非就是无量混沌中的稳定时空区域罢了。

云瑾感叹良久,元神最后感悟了一下这个交界处,念动之际,元神终于第一次离开这方天地,带着无限感慨与对大道的探求,迈出了天地。有了从天地内进入混沌与天地交界处的经验,这次就没什么难度。虽然这第一步,如同进入凝滞的胶水,举步维艰。

这是一种奇特的感觉,明明自身跳出的天地广阔无垠,但在混沌中却毫无痕迹,仿佛无可计量的微尘。他通过元神与肉身的联系,方知天地的确是在身侧,但是如果不以元神感觉,就仿佛不存在一般。这才是真正的一微尘含一世界啊!

云瑾自从大学毕业时元神大成以来,修行到今日,已历时59年,第一次真正抛开所有的桎梏,触摸到了天地混沌的最终奥秘。第一次,不再有天地桎梏,这种雀跃的心情,云瑾几乎无法抑制。

也不知过了多久,跳出天地后直面混沌,云瑾觉得之前在天地内的一切疑惑烟消云散。天地内的奥秘,果然在跳出天地后,无比直白地出现在元神感知中。天地与混沌的交界,那就是天地内的最终奥秘,而原先在蟠龙石中一些天地生灭的信息让他无法理解,此时也终于直白展现在眼前。

跳出天地,云瑾方觉原来混沌中没有天地内一切,譬如时间,譬如距离,天地内的一切,在混沌中都变得无可计量,就象刚才感悟天地内的一切奥秘,既用了不少时日,但混沌依然如故,仿佛没有消耗任何时间。但是混沌却又包含了天地内的一切,只不过混同归一,无可辨别罢了。

这种奇怪的体会,让云瑾初次跳出天地后有些不适,但是也正是这种一切皆无的感觉,让一切束缚与桎梏都不存在。体会了没多久,云瑾仿佛脱去了所有枷锁,心灵无比自由,比当日成就元神时回归本源的感觉更为强烈,这让他有些迷恋,也有些迷失。

当然,这也让他有些警惕自身,长久的修行,他对自身元神与肉身的掌控是无与伦比的,这种几乎迷失的自由感,元神会自然生出警惕。果然,当他完全清醒,发觉元神不再似天地内那种凝练与虚实自如,仿佛变成实体,同样,元神也有种逐步向外弥散,要消融于混沌中的感觉。

云瑾并不慌张,只是再次以自身意志,让元神返回天地与混沌交界,然后引先天之气洗练元神,元神在初次碰触混沌后,仿佛更为接近先天之气,让元神再次凝练,与之前有了不同,却是对混沌觉得更为亲近一般。凝实后,再次离开交界处,步入混沌。

先天之气洗练后,云瑾终于觉得元神出入混沌无碍。元神再次在混沌中出入,果然不再弥散消融,也不似之前那样仿佛在凝滞的胶水中前行般难以行动,却是类似于初次学习游水,虽然没什么目标,好歹也能够在水里扑腾。

就在扑腾之际,云瑾觉得,这一片天地,仿佛微尘一般,而混沌无大小远近之隔,一步跨出,即为无穷,如果没有元神与肉身的天然联系,只怕元神会迷失在这混沌中,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天地了。

在尝试了再次以先天之气洗练之后,元神出入混沌之际,果然不再似之前那样,有种弥散消融的感觉,反而随着出入混沌,越来越觉得一种回归本源,如鱼得水的感觉在心灵中滋生,仿佛这里才是自己的归所。

同样随着最初消融的感觉淡去,混沌中的无穷奥秘不再似之前那样一片迷雾,一切都很直白地展现在眼前,这种类似于初次修行得悟天地奥秘的感觉,再次让他有些欣喜,最终的奥秘,已经触手可及了。

虚空无岁月,混沌不知时,云瑾此时元神与肉身本应该在天地内与道相合,但他自从跳出天地,元神遨游混沌后,元神性质逐步转化,虽然不能说就是混沌,但是与天地未开之时的先天之气极为相似,仿佛是具有自我意志的混沌一般。

肉身也逐步被元神所影响,性质也接近那先天之气,逐步与元神相合。在遨游混沌的漫长过程中,云瑾闭关之处,他的身体也从天地中消失了一般,回归了混沌。这是因为,混沌一入天地,就会演化成天地内的一切,而同样,混沌循着自身元神与肉身的联系继续洗练肉身,这样,让肉身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既在天地内,又有混沌的性质。

这种混沌演化与肉身的变化,让他闭关的大殿内生出种种妙象,仿佛有天地在演化成型,无比神妙。随着云瑾领悟愈多,这种神妙的变化范围就愈大,慢慢从大殿内部渗出大殿,整个华云观中都可以见到,随着时间越久,变化就越玄妙,让很多天阶的门人,渐渐迷失其中。

第6章 宁静(五)第13章 混沌(四)第2章 坐忘(六)第8章 燕尔(七)第6章 宁静(四)第10章 学而(六)第7章 烟霞(六)第16章 时空(五)第2章 坐忘(五)第7章 烟霞(五)第13章 混沌(一)第10章 学而(四)第12章 新星(三)第3章 同尘(一)第8章 燕尔(二)第10章 学而(五)第9章 弄璋(三)第7章 烟霞(六)第12章 新星(三)第5章 女丹(五)第5章 女丹(三)第10章 学而(六)第14章 成道(六)第10章 学而(六)第5章 女丹(四)第13章 混沌(四)第10章 学而(五)第10章 学而(二)第6章 宁静(五)第16章 时空(四)第9章 弄璋(一)第8章 燕尔(二)第10章 学而(三)第1章 缘起(四)第14章 成道(三)第15章 星空(五)第12章 新星(一)第6章 宁静(六)第13章 混沌(一)第4章 芥子(三)第7章 烟霞(三)第7章 烟霞(六)第9章 弄璋(四)第15章 星空(六)第6章 宁静(五)第15章 星空(一)第11章 华云(五)第13章 混沌(六)第14章 成道(六)第11章 华云(三)第13章 混沌(七)第11章 华云(二)第2章 坐忘(四)第7章 烟霞(四)第10章 学而(六)第14章 成道(二)第11章 华云(六)第14章 成道(一)第3章 同尘(五)第14章 成道(三)第7章 烟霞(六)第15章 星空(三)第7章 烟霞(三)第4章 芥子(三)第15章 星空(六)第6章 宁静(五)第8章 燕尔(六)第7章 烟霞(五)第8章 燕尔(五)第13章 混沌(二)第6章 宁静(六)第5章 女丹(二)第13章 混沌(七)第1章 缘起(一)第10章 学而(六)第13章 混沌(二)第12章 新星(六)第10章 学而(四)第12章 新星(四)第11章 华云(七)第15章 星空(五)第8章 燕尔(七)第14章 成道(三)第16章 时空(四)第11章 华云(一)第8章 燕尔(七)第9章 弄璋(六)第10章 学而(六)第4章 芥子(二)第15章 星空(五)第10章 学而(三)第7章 烟霞(五)第12章 新星(四)第6章 宁静(一)第15章 星空(四)第7章 烟霞(三)第10章 学而(四)第11章 华云(三)第4章 芥子(二)第10章 学而(五)
第6章 宁静(五)第13章 混沌(四)第2章 坐忘(六)第8章 燕尔(七)第6章 宁静(四)第10章 学而(六)第7章 烟霞(六)第16章 时空(五)第2章 坐忘(五)第7章 烟霞(五)第13章 混沌(一)第10章 学而(四)第12章 新星(三)第3章 同尘(一)第8章 燕尔(二)第10章 学而(五)第9章 弄璋(三)第7章 烟霞(六)第12章 新星(三)第5章 女丹(五)第5章 女丹(三)第10章 学而(六)第14章 成道(六)第10章 学而(六)第5章 女丹(四)第13章 混沌(四)第10章 学而(五)第10章 学而(二)第6章 宁静(五)第16章 时空(四)第9章 弄璋(一)第8章 燕尔(二)第10章 学而(三)第1章 缘起(四)第14章 成道(三)第15章 星空(五)第12章 新星(一)第6章 宁静(六)第13章 混沌(一)第4章 芥子(三)第7章 烟霞(三)第7章 烟霞(六)第9章 弄璋(四)第15章 星空(六)第6章 宁静(五)第15章 星空(一)第11章 华云(五)第13章 混沌(六)第14章 成道(六)第11章 华云(三)第13章 混沌(七)第11章 华云(二)第2章 坐忘(四)第7章 烟霞(四)第10章 学而(六)第14章 成道(二)第11章 华云(六)第14章 成道(一)第3章 同尘(五)第14章 成道(三)第7章 烟霞(六)第15章 星空(三)第7章 烟霞(三)第4章 芥子(三)第15章 星空(六)第6章 宁静(五)第8章 燕尔(六)第7章 烟霞(五)第8章 燕尔(五)第13章 混沌(二)第6章 宁静(六)第5章 女丹(二)第13章 混沌(七)第1章 缘起(一)第10章 学而(六)第13章 混沌(二)第12章 新星(六)第10章 学而(四)第12章 新星(四)第11章 华云(七)第15章 星空(五)第8章 燕尔(七)第14章 成道(三)第16章 时空(四)第11章 华云(一)第8章 燕尔(七)第9章 弄璋(六)第10章 学而(六)第4章 芥子(二)第15章 星空(五)第10章 学而(三)第7章 烟霞(五)第12章 新星(四)第6章 宁静(一)第15章 星空(四)第7章 烟霞(三)第10章 学而(四)第11章 华云(三)第4章 芥子(二)第10章 学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