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东征(四)

||体验更多快乐读书功能

辽军从三个方面向丸都城发起了合围的攻击,城外的抵抗部队已经于清晨返回城内,最多今天上午,辽军就会到达丸都城下……

而现在的丸都守军虽然有十万人,但是大多是步兵,在野外更本无法与拥有大批突骑兵部队的辽军相抗衡,但是如果选择死守,那么按照目前丸都城的准备情况和粮草情况,战局也是很不乐观的,而且现在丸都城由于大批难民的涌入,情况也是十分的复杂,但是,最重要的是,高句丽的各位将领们都没有战胜对面那位被他的对手慕容龙城称为‘辽东第一名将’的辽王赵炎,将无胜算,兵无战心…

不过虽然感觉胜算不大,但是美川王还是比较用心的下达了准备作战的命令,同时派出了十多批的兵马,分赴南苏城、平壤城和安市三地召集高句丽仅剩的数万兵马,由于高句丽正调王于扶兵败平城,损失了其麾下最精锐的骑兵部队,而其留守南苏城的部队只剩下一万老弱残兵,但是现在,于扶已经被俘虏,丸都城现在兵力不足,其留下的这些部队也只能北上来了,至于汉江防线,也只能忍痛放弃了……

“大王,现在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士兵,现在的城内难民非常多,其中也有着大批的青壮年,我想我们可以借此组建新的部队来补充我们现在兵力的不足”,高句丽重臣克里颤颤巍巍的站在正殿里对着美川王说道。

不过美川王虽然有投降的意思,但是还是有着基本的守成意思,所以他听从了克里的建议,很快美川王招募新兵的命令就传遍了整个丸都城,不过还不待传令的内臣返回正殿,就看见了守城将领前来报告……

一个浑身是血的将领急冲冲的跑进了正殿,声音嘶哑的吼道:“大王,大王,辽军来了,丸都城的东南面和西南面都发现了大批的辽军,末将刚才率部在城外巡逻,结果遇到了辽军胆色前锋,经过交战后,末将带的兄弟们都死在了辽军的马下,末将这才冒死赶回来报告,大王”,将领浑身鲜血,身上还有着明显的刀痕。

美川王闻言大惊,他倒没想到辽军会来的这么快,一时间有些慌了神,不过他身旁的克里倒是显得比较镇定,毕竟这为克氏老臣可是美川王登基时的辅政重臣,一生经历了多场重要的战役,经验极其丰富,看到这种情况,克里赶忙说道:“大王,现在情况危急,老臣恳请大王能够立刻亲征,到城墙上去激励士卒,那么士兵们必能以一当十、以一当百”,闻言,美川王在犹豫了一下后便是勉强的点了点头……

不过上天似乎并不满意美川王这样的做法,当美川王起身准备亲自前去部署作战的时候,又有数名士兵冲进了大殿,不过这各士兵已经奄奄一息了,艰难的抬起了头,缓缓的抬起了满是伤痕的右手,将一枚玉佩交给了美川王,美川王眼睛一转就看到了那枚自己熟悉的玉佩,尽然深深的呆住了……

美川王一下子冲到了士兵身旁,咆哮者问道:“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高强呢?高强将军呢?”,伤重的士兵一脸悲愤的看着美川王,抽搐了一下后头一歪就没有了知觉,美川王一下子就呆在了那里,久久回不过神来,因为美川王知道,镇北王高强是奉他的命令去北部边境召集兵马南下,但是现在高强没有回来,只是他身边的一个亲兵回来了,而且还是满身是血的逃回来的,那么高强……

高强,美川王之弟,高句丽丸都城最高守将,高句丽国镇北王、大将军,统领高句丽半数兵马钱粮,他和正调王于扶是美川王最信任的将领,虽然高强勇猛有余但是智谋不足,但是美川王还是将王城的守备重任交给了他的这个亲弟弟,而不是外戚于扶。

毕竟高强可是当年美川王的诸弟中唯一一个真心支持它的王室成员,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那些反对他的弟弟都在美川王继位后被美川王以各种理由给架空了权力,只有镇北王高强依然有着极高的地位,甚至左右着高句丽政权的兴衰。

但是现在,这位对美川王极其重要的王爷却…也难怪美川王会如此的失态了…

清晨,赵炎率领着三万辽军精锐疾驰在深秋初冬的辽东北部大地上,赵炎看着身旁精锐的辽军,心中不由得感到了一阵阵的满足,自己苦心经营的辽军终于初步显露出它惊人的实力,现在的辽军已经足以成为关外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

不过赵炎也知道,自己的实力虽然看着还不错,但是论起综合实力来,辽国的力量还明显不能与慕容鲜卑这等相提并论,特别是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现在的辽国处在四面强敌的环绕中。

而赵炎仓促进行对高句丽的战争也有着较多的经济原因,朝鲜半岛有着丰富的市场,而在半岛南部的海峡对岸,还有着倭国的存在,当赵炎能够将辽国的商品在上述两地进行贩卖的时候,辽国将会积蓄起雄厚的国力,而那时,就是赵炎辽国完成准备入主中原驱逐胡人的时刻,虽然这还有些遥远,但是赵炎坚信,没有比自己的双脚更遥远的距离了……

而且在此时的高句丽和倭国境内,还有着被赵炎视为财富的一批人,这部分人虽然没有什么惊人的战斗力,但是在赵炎看来,他们足以抵得上十万精锐突骑兵,他们就是为躲避战乱而避居高句丽和倭国的中原熟练工匠。

而赵炎的想法就是将这些濒临失传的技艺再度在辽国的文人中推行,让这些社会的精英也能够形成尚武的精神,最终使中原汉族能够在血脉中将这些尚武的精神传承到后代,使中华民族能够长期屹立于世界之巅……

目光再度回到前线,赵炎在之前命令黄梦杰南下后就开始紧急准备战争物资,盛京的援兵就带着大量的弩箭和云梯,而新任尚书仆射阳裕也在工部人员的配合下在短时间里就制造出来大量的投石车和强弩车。

其实赵炎早就命令工部制造投石车和强弩车等武器,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始终无法制造出能够由于实战的两种武器,在阳裕到达后就凭借自己对制造的了解和玄布大和尚的工程队的帮助,很快就制造出了一批合格的投石车和强弩车。

所以此次赵炎的部队就携带了一批投石车和强弩车,不过数量并不多,只有着三十部投石车和十部强弩车,不过盛京方面已经加大了生产,其后将有着新的一批两百多辆到达。赵炎南下后,以辽军都督岳布将军为前锋,率领两万精锐先行出发,并接受赵炎的命令,在到达丸都城后节制黄梦杰、钟炎两部包围丸都城,将高句丽人包围在城内……

不过岳布的运气不错,在接受命令就迅速的领军出发,但是一路上就没有遇到高句丽人有效的抵抗,不过在昨夜却遇到了一支庞大的高句丽骑兵部队……

深夜,寒风刺骨,苍茫的大地上有着一支长长的队伍在急速的行军中,蹬蹬的马蹄声和轻甲士兵脸上挂着的严肃表情给寂静的大地上增添了一丝肃杀之气,不过看着这些士兵整齐的队形和在黑夜中闪光的利刃,不由得不相信这是一支精锐的队伍……

而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方向上,也有着一支庞大的骑兵在风驰电掣般的行进着,不过看其神情,明显是在经过仓促的行军后才有的疲惫神情布满在这些年轻士兵的脸上,当先一将,满脸的胡须,但是他的双眼中却不时的闪过一丝丝的阴狠,让人感觉到一丝丝的不安,不过这人此时还不知道他即将遇到的危险……

“都督大人,有异常的情况,在东北方向,我们的斥候发现了一批高句丽骑兵的踪迹,大约有着一万多人,看其目标,应该是丸都城方向,而且我们在他们的大纛上发现了鹰旗,只是不知道这时什么意思,不过根据我们之前的情报收集,一般的高句丽军队的大纛上是没有这图案的”,一个满脸清秀的年轻军人对着眼前的黑袍将军说道。

不过借着火光可以看到,黑袍将军身旁的大纛上有着白色的龙旗,显然是辽军赵炎的部队,因为在整个关外,使用龙旗的军队就只有赵炎的辽军,而这位黑袍将军则自然就是辽军都督岳布了,他标志性的黑袍装束已经传遍了辽东……

岳布迟疑了一下你,就立刻下令部队原地待命,随即带着众辽军将领到高地上观察东北方向正在疾驰而来的骑兵队伍,并将目光停留在了不远处的一片林子,沉吟了片刻后,岳布就命令道:“众将听令,我军一营立刻赶到林后待命,见敌军后方火起立刻冲出掩杀;我军一营埋伏于高地之上,待敌军全部冲出高地下方后立刻冲出掩杀攻敌后队,另外两营由我指挥,埋伏于高地之后,待两路伏兵杀出后冲出,务必全歼这股高句丽骑兵,我们不管他们是高句丽的什么军队,就算是高句丽的北地边军,我们也要好好的收拾它”……

不得不说,岳布猜的还有着几分准信,这支部队确实是高句丽人的北地边军,这支部队常年在边境与慕容鲜卑作战,不过在近十年来,由于美川王的南下发展战略以及高句丽对慕容鲜卑的和好政策,高句丽最精锐的士兵已经大部集中在了汉江流域。

而这支部署在汉江的精锐力量则主要对付日益强大的百济和新罗两个部族,由于对手实力太弱,这支汉江边军其实也是虚有其表,而先前被钟炎击败的高句丽军队,就是正调王苦心训练多年的精锐力量,因此现在的北地边军也已经不是十年前的边军了,所以岳布的命令已经昭示着这支锐气尽失的精锐力量的覆灭……

高句丽军队以最快的速度向高地冲来,不过在即将到达时却突然停了下来,让岳布不由得捏了一把汗,但是很快岳布又放心下来,因为岳布看到一员大将在阵前对着一位将领高声说着什么,而后,高句丽军队以最快的速度的向高地冲来,先头部队瞬间就冲过了高地,岳布双手微紧。

片刻后,所有的高句丽人就冲过了高地,岳布立刻命令举火,埋伏在高地上的五千辽军就立刻举火响应,马蹄声声震天响起,高句丽人顿时惊慌不已。低调华丽,尊享文学乐趣! 读客吧小说阅读网

推荐小说

小说所有的文字及均由书友发表上传或来自网络,希望您能喜欢小说。

第156章 大改革(一)第185章 困龙升天(六)第52章 危局(七)第180章 困龙升天(四)第227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154章 前进!前进!(三)第257章 困龙升天(十)第170章 战备(三)第175章 集 结南下(一)第194 章 中原暂定(一)第239章 困龙升天(一)第275章 燕王(二)第63章 声东击西(三)第190章 威压(三)第29章 危局(十)第265章 中原暂定(四)第186章 威压(一)第148章 东进!东进!(六)第178章 集 结南下(三)第223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230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165章 查拉河谷(三)第129章 营救行动(二)第68章 围魏救赵(五)第51章 定鼎辽东第71章 盛京风云(二)第72章 危局(十七)第15章 围点打援(二)第52章 危局(七)第189章 威压(二)第80章 墓府(五)第183章 困龙升天(五)第144章 东进!东进!(四)第82章 墓府(六)第186章 困龙升天(七)第58章 段氏鲜卑(四)第225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172章 战备(四)第211章 东进!东进!(五)第78章 裂土封疆(二)第198章 营救行动(四)第227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166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69章 危局(十六)第155章 前进!前进!(三)第146章 东进!东进!(五)第126章 威压(三)第270章 平叛(二)第206章 平叛(三)第81章 东征(一)第277章 燕王(四)第277章 燕王(四)第232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32章 危局(十三)第34章 危局(十五)第236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95章 查拉河谷(一)第126章 威压(三)第266章 中原暂定(四)第195章 中原暂定(一)第269章 平叛(二)第159章 大改革(三)第182章 困龙升天(五)第214章 东进!东进!(六)第62章 危局(十二)第7章 古老的残图(二)第79章 墓府(四)第220章 前进!前进!(三)第12章 关键时刻(一)第55章 危局(九)第111章 集结南下(二)第80章 墓府(五)第11章 后院起火第86章 墓府(八)第246章 困龙升天(四)第232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265章 中原暂定(四)第230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125章 威压(三)第119章 羊皇后(三)第102章 战备(一)第241章 困龙升天(二)第236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74章 盛京风云(五)第156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104章 战备(二)第126章 威压(三)第92章 大改革(二)第179章 困龙升天(三)第264章 中原暂定(三)第4章 河畔之战第198章 营救行动(四)第63章 危局(十三)第215章 前进!前进!(一)第182章 羊皇后(二)第281章 燕王(八)第88章 墓府(九)第36章 危局(十七)第139章 东进!东进!(一)第55章 危局(九)
第156章 大改革(一)第185章 困龙升天(六)第52章 危局(七)第180章 困龙升天(四)第227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154章 前进!前进!(三)第257章 困龙升天(十)第170章 战备(三)第175章 集 结南下(一)第194 章 中原暂定(一)第239章 困龙升天(一)第275章 燕王(二)第63章 声东击西(三)第190章 威压(三)第29章 危局(十)第265章 中原暂定(四)第186章 威压(一)第148章 东进!东进!(六)第178章 集 结南下(三)第223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230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165章 查拉河谷(三)第129章 营救行动(二)第68章 围魏救赵(五)第51章 定鼎辽东第71章 盛京风云(二)第72章 危局(十七)第15章 围点打援(二)第52章 危局(七)第189章 威压(二)第80章 墓府(五)第183章 困龙升天(五)第144章 东进!东进!(四)第82章 墓府(六)第186章 困龙升天(七)第58章 段氏鲜卑(四)第225章 羯族中的能人(三)第172章 战备(四)第211章 东进!东进!(五)第78章 裂土封疆(二)第198章 营救行动(四)第227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166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69章 危局(十六)第155章 前进!前进!(三)第146章 东进!东进!(五)第126章 威压(三)第270章 平叛(二)第206章 平叛(三)第81章 东征(一)第277章 燕王(四)第277章 燕王(四)第232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32章 危局(十三)第34章 危局(十五)第236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95章 查拉河谷(一)第126章 威压(三)第266章 中原暂定(四)第195章 中原暂定(一)第269章 平叛(二)第159章 大改革(三)第182章 困龙升天(五)第214章 东进!东进!(六)第62章 危局(十二)第7章 古老的残图(二)第79章 墓府(四)第220章 前进!前进!(三)第12章 关键时刻(一)第55章 危局(九)第111章 集结南下(二)第80章 墓府(五)第11章 后院起火第86章 墓府(八)第246章 困龙升天(四)第232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265章 中原暂定(四)第230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125章 威压(三)第119章 羊皇后(三)第102章 战备(一)第241章 困龙升天(二)第236章 襄国攻防战(五)第74章 盛京风云(五)第156章 羯族中的能人(一)第104章 战备(二)第126章 威压(三)第92章 大改革(二)第179章 困龙升天(三)第264章 中原暂定(三)第4章 河畔之战第198章 营救行动(四)第63章 危局(十三)第215章 前进!前进!(一)第182章 羊皇后(二)第281章 燕王(八)第88章 墓府(九)第36章 危局(十七)第139章 东进!东进!(一)第55章 危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