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第 68 章

几乎在崔慕礼说完这句话的同时, 邹远道满目惊怒!

兵器架就在离他三步远的地方,上头横列他常用的几样兵器:长刀勇猛锋利,劈砍时虎虎生风, 他常骑在马上, 用它斩落敌人头颅;青铜戟融戈、矛一体, 既能勾喙又能刺击, 他擅使它刺穿敌人盔甲;还有双刃剑、八棱锏、双节棍……等等等等。

连香禾都未发现, 他双腿已恢复知觉,若此时趁崔慕礼大意,杀了此子以绝后患……

然而, 然而啊,他双手已沾满鲜血, 还要错上加错, 罪上累罪吗?

蠢蠢欲动的念头很快便消散, 邹远道自嘲想道:七百三十二条人命,够了。

崔慕礼仿佛没有察觉他的小动作, “十三年前,邹夫人在郑城生过一场大病,大夫断言,她此生难再育子嗣。”

邹远道脸上血色尽失,艰难地打断:“崔大人。”

崔慕礼没有停, “凑巧的是, 邹夫人在郑城生病的那段时间, 有位熟人也在郑城, 那人正是后来的两江总督, 时任幽州州牧的曲子铭。”

邹远道痛苦地闭上眼,“崔大人, 别再说了。”

崔慕礼有一霎静默,道:“邹将军,有些真相,到重见天日的时候了。

他声线清越,入耳妙然,却在柔软里包裹利刃,句句戳心,字字见骨,“曲子铭乃门荫入仕,精明强干,擅审时度势。他政绩斐然,极得圣上重视,年仅三十五便官拜幽州州牧。外人只道他风头无两,殊不知他暗里竟有恶癖。”

说到此处,崔慕礼深深地望向邹远道,“曲子铭,喜好亵玩人妇。”

邹远道未置一词,紧绷的下颚却出卖了浓烈情绪。他握紧轮椅,指甲几乎嵌入木质把手,才堪堪咽下汹涌恨意。

崔慕礼并未停止,“许是人群里的惊鸿一瞥,曲子铭惦记上邹夫人,派人将她偷掳了回去,一番残忍地折辱后,邹夫人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地被丢弃在乱葬岗。幸亏有名姓蔡的善心大夫路过,见她还有微弱脉搏,便将她带回家中救治。”

邹远道喉中溢出低笑,那笑说不出的讥讽,似含着极度悲意,又藏着滔天愤恨,“香禾当时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两个月的身孕啊……”

彼时他还不是宁德将军,只是军中一名普通的骑兵校尉。他与香禾成婚五载,迟迟未有喜讯。恰逢边境动乱,他率领小队进行突围,香禾则随着伤兵一起转移到最近的郑城里治疗。他们都以为这是众多分离中无甚特别的一次,却没有预料到,恶鬼竟到了郑城。

崔慕礼道:“曲子铭不知道邹夫人的身份,只当她是过往的平家女子,死便死了。但他不知道,邹夫人是您的挚爱,您不仅痛失孩子,还丧失了永远做父亲的机会。”

忆起往昔,邹远道额际青筋暴涨,咬牙切齿地道:“曲子铭他该死,他跟那帮走狗们死不足惜!”

崔慕礼脸色平静,“是,所以您陆陆续续设法杀了他们,唯独剩下曲子铭。”

邹远道冷笑,“正二品的朝廷命官,如何能像蝼蚁般死得悄无声息?曲子铭周遭高手环绕,对此有恃无恐。”

崔慕礼道:“于是您便借着曲子铭护送灾银的时机,主动请命随行,伺机进行报复。”

邹远道反问:“崔大人,你不觉得此法非常巧妙吗?有五百万两灾银的目标在,曲子铭何其渺小,即便出事也不会联想到私人恩怨上。”

崔慕礼不予置评,道:“您听说陇西郡守姚天罡爱势贪财,便以五百万两灾银为饵,与他达成协议:您助他夺得官银,而他帮您了结曲子铭。严格说起来,这是个天衣无缝的计划,但人算不如天算——您不知道姚天罡与山匪章见虎私下有勾结。”

“姚天罡虽未吐露您的存在,却泄露了截灾银的计划。章见虎嗅到了发财的机会,便硬要插上一脚,姚天罡无奈应允,由此,一切都往失控的方向发展。山匪们残暴凶恶,自古与官兵们势不两立,从开始便打了杀人灭口的心思——待您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

邹远道失言片时,才怆然道:“本该万无一失的计划,便因姚天罡这个蠢货,而造成了弥天大过。”

“您与姚天罡的通信共有十二封,如今却只出现九封。”崔慕礼道:“我猜,那三封消失的信件里,便是您叮嘱姚天罡,只杀曲子铭,不许妄动他人性命的要求。”

邹远道并不否认,却也未承认,“事已至此,再谈其他都是废话。”

无论他的初衷如何,最终都导致了红河谷的横尸遍野,那一张张熟悉或不熟悉,年轻或沧桑的脸,随着鲜血渗入土地,永远留在了红河谷中。

自从惨案发生,他夜夜惊醒,抱恨终天。恨姚天罡的节外生枝,恨章见虎的蛇蝎歹毒,最恨的却是自己鬼迷心窍。

为了一个曲子铭,白白搭上了七百余条鲜活的人命,他们也有父母妻儿,何其无辜,何其不幸!

然事已至此,他没有回头路,只能一条道走到底。

崔慕礼道:“姚天罡与章见虎暴露后,您暗中派人联系姚天罡,以他即将出生的孩儿性命为交换,让他守住和您之间的秘密,而姚天罡自知活命无望,接受了您的提议,转而将矛头对向了章见虎。”

邹远道毫无愧疚,道:“他们二人狼狈为奸许久,结此恶果是罪有应得。”

“是,所以您全身而退,不仅如此,您伪造了姚天罡之子的夭折,并且收养了他,取名为聪儿。”

邹远道默不作声,过了会,坚持道:“聪儿是我和香禾的孩子。”

崔慕礼并不纠结于此,而是另有疑虑,“邹将军,您有没有想过,此案为何会被重提?”

邹远道表情索然,“定是姚天罡怀恨在心,死前命他仆人报复与我。”

崔慕礼道:“既然是报复,那为何隔了八年,并且恰好少了您谋事动机的那三封信?”

“其中原因,邹某并不在乎。”邹远道麻木地道:“崔大人,邹某已知无不言。”

邹远道不像崔慕礼般顾忌良多,站在他的立场,能做的,会做的只有一件事——坦白部分真相,承担起迟来的罪责,以命偿命。

崔慕礼看出他的消极,还想劝,“邹将军,律法无情,人却有情。您若积极配合调查,圣上在得知隐情后,兴许会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邹远道似听到极滑稽的笑话,哈哈大笑起来,“网开一面?从轻发落?代价是将曲子铭对香禾做得事情公之于众?崔大人,换做是你心爱的女人遭遇残害,你会以此为交换,忍辱偷生吗?”

若是阿渺……

崔慕礼脑中晃过一抹身影,还未深想,便觉心口充斥戾气。

突如其来的沉默席卷偏房。

邹远道见状,了然道:“想来你也有珍爱之人,崔大人,将心比心,你该理解我的选择。”

崔慕礼理解,但身为此案督办,他必须劝邹远道弃暗投明,“邹将军,您与罗尚书是旧识,何不试着给予信任?真相不该被掩埋,若能够大白天下——”

“没有必要。”邹远道:“崔大人,香禾至今都不知害她的人是曲子铭,她已走出阴霾,重新开始生活。而我,此案由我起,灾银被我截,袍泽们因我亡……崔大人,我自知罪无可赦,赧颜苟活,只求——只求——”

说着竟面色痛狞,大口喷涌鲜血。

“邹将军!”

崔慕礼大步上前,扶住他欲倒的身躯,两指按上他的手脉,神色陡然一变,“您中毒了?”

邹远道扯唇一笑,断断续续地道:“我命微贱,早该——以死谢罪,苟活——至此,已是贪念作祟。”

崔慕礼点住他胸口几处穴位,又从袖里拿出碧绿瓷瓶,倒了颗黑色药丸喂他服下,“您坚持住,我这就喊太医来!”

邹远道却死死摁住他的手臂,“莫要白费功夫,我服得是——是百鹤醉,入腹烧心,绝无生还可能。”

源源不断的鲜血从嘴角涌出,将胸前染得一片湿红,他气声嗬嗬道:“我等这天——等了许久,崔大人,我可以告诉你一百万两灾银的下落,但你——你得答应我两件事。”

“邹将军,您——”

“崔、崔大人,听,听我说完!”

“……您说。”

“其一,隐去那三封信的存在,瞒下曲子铭的畜行,就当——当我是贪财无厌,鬼迷心窍——”邹远道咽下喉头温热,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急促道:“其二,放过香禾与聪儿,留他们一命——崔大人,我知道你定有办法!”

崔慕礼的官服同样铺满血色,“邹将军,您这是何苦?”

“男子汉大丈夫,护妻护儿,本是——本是理——所应当。”邹远道忍着穿肠烂肚之痛,费力地撑着眼皮,“答应我——咳咳咳——我才会告知灾银下落——”

这分明是威胁,崔慕礼却难生不悦,唯有满心怅惘。

崔慕礼缓缓点下头,“我答应您。”

“谢——谢谢——”邹远道露出笑容,虚弱地启唇,“认罪书在桌底暗格中,灾银便在——便在——”

崔慕礼俯首,听他气若游丝地吐字,不过半息,便沉沉地合眼睡去。

他双手无力垂落,唇角仍挂着笑,似从禁锢多年的牢笼中挣脱,尽是涣然冰释。

灯笼熄灭,室内陷入黑暗,唯有崔慕礼浅浅的呼吸声,提醒着时间流逝。

良久后,杜宏不放心地走近,警惕地敲门,“崔大人?”

崔慕礼不顾黏腻,将邹远道身躯扶正,哑声道:“收兵吧,邹远道已认罪伏诛。”

*

邹远道在认罪书中,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并一五一十描述了经过,与案情细节完全吻合。除却罗必禹与崔慕礼,无人知晓那消失的三封信,及邹远道一心想掩埋的秘密。

罗必禹听完崔慕礼的汇报后,闭上眼,一时间竟无话可说。

“蠢货。”罗必禹音调微颤,骂道:“当真是蠢货,竟想出如此法子。”

骂完以后却又是久久无声,周遭俱是落寂。

“崔家小子。”罗必禹调整好心绪,问:“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理本案?”

崔慕礼拱手,“邹将军犯下滔天罪行,是情有可原,却难辞其咎。但纵观此案,曲子铭身为罪魁祸首,同样不该因死而逃脱律法制裁。”

罗必禹道:“继续。”

“依下官之见,红河谷灾银案虽近了结,曲子铭残害良家一案却初见端倪。我等不如两案分查,先按邹将军所言,向圣上禀明部分真相,待寻回那一百万两灾银后,下官暗里搜齐曲子铭的罪行,再到御前状告曲子铭……”

重点是先了结红河谷灾银案。

罗必禹颔首,“此法可行。”

翌日,他直接将邹远道的认罪书呈给承宣帝。

承宣帝既震惊邹远道的胆大妄为,亦懊悔自己的识人不清,那时他若拒绝邹远道的请命,惨案便不会发生。

回顾邹远道平生,骁勇善战,杀敌无数,最后竟为财而亡——

承宣帝感到五味杂陈。

至此,红河谷灾银案“水落石出”:原是宁德将军邹远道财迷心窍,指使陇西郡守姚天罡,勾结匪首张天虎,上演了一出监守自盗、暗度陈仓之计。人前雄姿英发的宁德将军,背地里竟然是个利令智昏的宵小狂徒!

得知邹远道已自裁谢罪,百姓们骂声震天,更有读书人联名上书,恳请将邹远道的尸体挂于城门口,受烈日灼烤,风雨侵蚀,方解心头之恨!

比起愤怒,承宣帝更挂心那一百万两灾银的下落,据崔慕礼所言,邹远道死前说灾银被埋在雍州黑水河畔。承宣帝立即派锦衣卫前往当地搜银,此外,还需将邹远道之妻儿捉拿归案。

但事总与愿违,数日后,承宣帝得到消息,黑水河畔并无灾银下落,邹远道说了谎话。

132.第 132 章106.第 106 章42.第 42 章115.第 115 章86.第 86 章6.第 6 章62.第 62 章97.第 97 章96.第 96 章2.第 2 章132.第 132 章103.第 103 章6.第 6 章46.第 46 章142.第 142 章125.第 125 章137.第 137 章88.第 88 章(二合一)66.第 66 章14.第 14 章112.第 112 章85.第 85 章47.第 47 章126.第 126 章135.第 135 章60.第 60 章96.第 96 章77.第 77 章15.第 15 章95.第 95 章14.第 14 章38.第 38 章73.第 73 章113.第 113 章107.第 107 章46.第 46 章44.第 44 章45.第 45 章119.第 119 章11.第 11 章97.第 97 章28.第 28 章82.第 82 章91.第 91 章88.第 88 章(二合一)14.第 14 章32.第 32 章150.第150章(正文结局)68.第 68 章74.第 74 章83.第 83 章32.第 32 章150.第150章(正文结局)56.第 56 章68.第 68 章68.第 68 章56.第 56 章18.第 18 章128.第 128 章130.第 130 章131.第 131 章57.第 57 章141.第 141 章131.第 131 章138.第 138 章129.第 129 章43.第 43 章81.第 81 章93.第 93 章145.第 145 章1.第 1 章132.第 132 章89.第 89 章2.第 2 章137.第 137 章113.第 113 章116.第 116 章108.第 108 章5.第 5 章31.第 31 章111.第 111 章45.第 45 章114.第 114 章3.第 3 章16.第 16 章76.第 76 章33.第 33 章26.第 26 章5.第 5 章46.第 46 章77.第 77 章76.第 76 章131.第 131 章2.第 2 章71.第 71 章「修最后一句」71.第 71 章「修最后一句」71.第 71 章「修最后一句」100.第 100 章124.第 124 章21.第 21 章
132.第 132 章106.第 106 章42.第 42 章115.第 115 章86.第 86 章6.第 6 章62.第 62 章97.第 97 章96.第 96 章2.第 2 章132.第 132 章103.第 103 章6.第 6 章46.第 46 章142.第 142 章125.第 125 章137.第 137 章88.第 88 章(二合一)66.第 66 章14.第 14 章112.第 112 章85.第 85 章47.第 47 章126.第 126 章135.第 135 章60.第 60 章96.第 96 章77.第 77 章15.第 15 章95.第 95 章14.第 14 章38.第 38 章73.第 73 章113.第 113 章107.第 107 章46.第 46 章44.第 44 章45.第 45 章119.第 119 章11.第 11 章97.第 97 章28.第 28 章82.第 82 章91.第 91 章88.第 88 章(二合一)14.第 14 章32.第 32 章150.第150章(正文结局)68.第 68 章74.第 74 章83.第 83 章32.第 32 章150.第150章(正文结局)56.第 56 章68.第 68 章68.第 68 章56.第 56 章18.第 18 章128.第 128 章130.第 130 章131.第 131 章57.第 57 章141.第 141 章131.第 131 章138.第 138 章129.第 129 章43.第 43 章81.第 81 章93.第 93 章145.第 145 章1.第 1 章132.第 132 章89.第 89 章2.第 2 章137.第 137 章113.第 113 章116.第 116 章108.第 108 章5.第 5 章31.第 31 章111.第 111 章45.第 45 章114.第 114 章3.第 3 章16.第 16 章76.第 76 章33.第 33 章26.第 26 章5.第 5 章46.第 46 章77.第 77 章76.第 76 章131.第 131 章2.第 2 章71.第 71 章「修最后一句」71.第 71 章「修最后一句」71.第 71 章「修最后一句」100.第 100 章124.第 124 章21.第 2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