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

贾誋到露出淡淡的笑容道:……四公子现在要做的,便是化解司空大人的疑。若是司空大人不疑,那么观四公子所做就不会不安,相反还乐于见到四公子有此功绩。”,

曹植闻言,轻轻点头,贾诩所说的其实是一种心理把握。曹操若看自己不顺眼,那么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会不合他意。若是看自己顺眼,即便自己小有错处,曹操也会原谅并提点。这道理曹植自然明白,于是问道:“那植应该怎么做,才能消除父亲的疑?”,

贾诩轻笑道:“一个父亲最希望自己儿子如何?”,

曹植想也没想就答道:“孝”,

贾诩颌道:“然也,不过四公子不能久在许昌shì奉高堂,此乃一弊也。再者,寻常事孝,却难以感动司空大人公子当另想妙法。”

听到贾诩的话,曹植也是暗暗点头。孝这东西主要是靠长年累月而来的,另外便是患难间方能见真情。只不过前面一点曹植现在到了淮南,比较难做到。至于患难,曹家此时早已没有什么大难了。

想到这里,曹植忽然灵光一闪道:“若编撰一,专述孝道,不知可能搏得如此好感?”,

写写文章,这是曹植最为擅长的,若是编撰一专述孝道,那么曹植作为中的作者,就必须以身作则了。如此一来虽然没有像shì奉高堂那么直接地表达孝道,但为了名声着想,曹植也不可能做出有违孝道的事。

这是一个曲线取信曹操的办法,编撰孝道籍,必须以身作则。

这就间接向曹操说明,他也是一个孝子。既然是孝子,当不能违背父亲之言,故而有了这层枷锁曹操对曹植应该也会放心不少。

贾诩闻言也是轻轻点头道:,“四公子此法,虽不是完全尽孝道,

然就目的而言,比之shì奉在司空大人面前效果更佳。”,

曹植听得便明白贾诩的意思了。以曹操的多疑,即便你在他面前尽孝道,他亦难保不会起疑心。相反,像曹植这么做虽然没有在曹操面前尽孝道,但多了名声的牵制,反而能让曹操更加安心。

毕竟大汉是礼仪之邦,不是胡人。一旦有违孝道即便是天子,也会被骂个体无完肤,让你遗臭万年。那些文人可不管你是不是天子,总之有违圣人之道便会骂。这时代,哪个不是将名声看得比xìng命更加重要的或许这可以说成是死要面子。但不得不承认,在古代名声能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归心晏然重要,但制衡亦是一种手段。

曹植轻轻点了点头,转而说道:“植恐怕,此事还有人从中作梗。”

听到这话,贾诩轻笑一声道:“司马仲达虽然隐藏得深,不过奉孝与吾都盯紧他四公子大可放心。”

对于贾诩知道司马懿的能耐,曹植没感到太过出奇。而真正让曹植不解的,还是贾诩的态度。毕竟历史上,这只老狐狸就善自保,自始至终都没有跳出来支持过谁。而当曹操问起的时候,早就大局已定贾诩只不过是猜到了曹操的心意,给他一个理由罢了。

反倒是是现在,大局尚未明朗,这老狐狸便支持自己,让曹植颇感惊讶。

仿佛看出了曹植心中所想贾诩凝声说道:“四公子不必多疑,其实吾等五人曾经悄悄商讨过此事。实话告诉四公子,官渡之战前文若、公达、仲德都是支持大公子的,只有奉孝支持你。然大败袁本初之后仲德便转而支持四公子,公达也没有原来坚定,只有文若继续。然而那次文若自寿春返回之后,态度大变。这里面的含义,相信四公子明白。”

听到这话,曹植却是真正惊讶了,轻呼道:“连荀老师地……”,

贾诩轻轻点头道:“乱世讲的还是实力,现在天下虽已有大一统之势,然各地还有不少强势诸侯。司空大人能否完全平定,还未可知。

这里面,司空大人必然产生两个选择。若平定天下,他将选一个守成仁厚之人为君;然若未能平定天下,他将选一个能权谋手段皆出众之人为君,即便此人心xìng恶劣,但为了曹家他必须作出此等选择。”,

听到这里,曹植总算明白过来,历史上的自己为什么会输给曹丕了。关键不是曹丕和自己的表现,而是大势。历史上赤壁大败,导致曹操不能统一天下,曹植仁厚有余,然为人太过散漫,若为君只能守成而不能进取。相反,曹丕虽然心xìng恶劣,但为人有手段,在国与国的博弈中能保证不落下风。

不过现在却是有些不同,此时的曹植不仅能文,而且还武事亦是非凡。无论才能心xìng,都是一代英主,只是由于一直表现太突出,才被曹操有些刻意疏远罢了。

顿了一顿,贾诩又接着说道:“然而以四公子之才,文武兼资,不论能否平定天下,都是最佳人选。而且公子还有一点是司空大人最为看重的,也是司空大人即便疑心再重,亦没有对四公子怎么样的原因”,

曹植指了指自己道:“父亲最为看重的?”,

贾诩接着说道:“就是四公子不仅有对付世家的心,还有对付世家的手段”,

“世家”,提到这个,曹植瞳孔微缩。

贾诩颌道:“大公子仁厚有余,他亦清楚世家的危害。可惜他没有对付世家的手段,若由大公子继承,世家地位不会有半分动摇。”

顿了一顿,贾诩继续说道:“而二公子,则已经与世家合作,由他继位,世家必然复燃。”说到这里,贾诩指着曹植道:“只有四公子,有对付世家的手段以及魄力,司空大人亦清楚,管治天下真正的关键在于世家,他最看重四公子的亦是这一点”,

说到最后,竟然还绕回世家这个问题里,曹植既欣喜,又感到责任重大。

这时贾诩却是微叹口气,凝声道:“四公子其他的还是别想那么多了,只要消除了司空大人的疑惑,基本上地位便能稳固。另外四公子当专心在淮南做出一番成绩,特别是对世家的手段,做得越好司空大人越倚重。父与子可以说是一种延续,子继承的不仅仅是父的权位,还有便是权位所带来的责任。这方面如何选择,司空大人心中早已有数。”

细细咀嚼贾诩的这句话,曹植由衷地感jī贾诩,恭敬地拱手道:“多谢文和先生解惑。”

贾诩轻轻领道:“夜已深公子请回。”

曹植微笑道:“如此,植告辞。”

目送曹植离开之后,贾诩却是对着后面一个架拱手道:“主公。”

话音刚落”一道人影却是从架背后转了出来,看过去赫然就是曹操

曹操对贾诩点头道:“此次倒是辛苦文和了。”

贾诩连忙摇头道:“是主公用心良苦才对。”

曹操捋髯笑道:“诸子之中,最让吾满意的便是他,吾最怕的便是他等不及。如今在文和提醒下,他给自己多加了一道掣肘,吾也就放心了。”

贾诩这时却是问道:“那大公子和二公子呢?”

曹操微笑道:“子修为人敦厚,而且与子建关系颇好。子建若要保名声,当不会害他。至于子桓………”提到曹丕,曹操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最后才轻叹口气道:“诸子中,吾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他了。”

贾诩却是说道:“主公,此事顺其自然。某能感觉到公子并会冷酷无情之人,对二公子应该会有适当的处置之法。”

曹操轻轻领”随即摸了摸下巴道:“文和,今日之事切不可外传”

贾诩拱手应道:“诺。”

曹操见状,又露出淡淡的笑容自语道:“虽然吾心中已有决断,然磨砺却不可少”说到这里,曹操目光闪烁。

就在这时”一名家仆在门外叫道:“先生,外面有一位夫人求见,自称乃先生在宛城的故交”

曹操听得”眼眉一挑,给贾诩连打眼sè。贾诩却是和声问道:“让他进来。”

当那家仆去后”贾诩却是有些小心地对曹操说道:“主公……”

曹操脸上无悲无喜道:“文和且应付着她,看她有何事,吾就躲在后面。”说完,曹操再次转到架之后。

未几,外面便传来一把交媚的声音道:“文和先生,妾身深夜求见,却是打搅了。”

贾诩定了定神,凝声道:“夫人请进。”

门很快被推开,一名戴着斗笠的女子转了进来,将门带上之后,女子才掀开斗笠,赫然就是部氏。

只见部氏向贾诩恭敬地行了一礼道:“妾身见过文和先生。”对贾诩,部氏并没有露出些许放荡,反而还透着敬重之sè。

贾诩指了指旁边的位置,等部氏坐下之后才说道:“久未相见,夫人一向可好?”

部氏轻轻领道:“承蒙先生当初指点,妾身生活尚算如意。”

贾诩又点了点头道:“那不知夫人此来有何要事?”

部氏脸上露出点点哀sè道:“妾身现在生活虽好,然而人有盛衰,妾身此来,只为相求先生指点一条自保之路。”

听到这个,贾诩眼眉挑了一条,随后凝声问道:“二公子找过夫人?”

部氏闻言,连连点头道:“先生果然神机妙算。妾身只望生活平稳,那等事,妾身不愿参与。奈何………

贾诩颌道:“夫人不必担心,吾答允过张将军,有生之年当保夫人安危。夫人可先请回,若二公子再找上,不妨先答允下来,到时再作计较。”

部氏听得大喜,盈盈下拜道:“妾身多谢先生”

贾诩连忙虚托道:“夫人不必如此,张将军当初待某不薄,他的遗愿吾不可负之。

又聊了些近况之后,部氏才告辞而去。部氏一走,曹操便立即转了出来,沉声喝道:“这个逆子,越来越不像话了”

贾诩立即说道:“主公息怒,诩以为此事主公不可干涉。”

曹操闻言,怒哼一声道:“利用女人这等卑鄙计谋都使出来,好得很啊”

这时,贾诩忽然“噗通”一下跪倒在曹操面前。曹操见得,收住了怒火,有些不解道:“文和这是何意?”

贾诩说道;“其实二公子之所以会去找张夫人,乃是诩并奉孝所谋。让司马仲达误会张夫人对四公子有敌意,继而引二公子上当”

曹操听着,眼珠子先是瞪大,随即没好气地摆手道:“奉孝胡闹就算了,怎么连文和你地……”,”,

贾诩苦笑着说道:“四公子乃是天下奇才,集定与周、汉相媲美之基业。为我华夏千秋着想,吾必须这么做”

曹操怒哼一声道:“难道文和就不怕吾…………说完曹操凌空做了个砍头的手势。

贾诩这时反而笑道:“吾还有奉孝、文若他们为何肯为主公竭力尽忠,除却与主公的交情之外,还有便是我们有共同之理想。某相信,我等之理想亦即是主公之理想。如今能实现理想之人就在眼前,我等岂能不保”

听完这话,曹操苦笑一声,继而双手将贾诩扶起道:“好了,此事吾不再追究,但下不为例。”

贾诩淡然道:“相信亦无需要下次了。”

曹操轻捋颌下短髯,而后说道:“子桓之事,有所进展汝立即禀报。

“诺”

曹操点头道:“时候不早,文和早点休息。子建那里,吾还要敲打敲打,若他再来,汝不能再多言。”

贾诩点头道:“主公放心,诩明白。”曹操这才大步离开。

这时,已经回到明德园的曹植,听完贾诩一席话之后心下夹定。也没有了来许昌之前的惴惴不安,直接安歇。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曹操却是派人来通传消息。说要带曹植入宫面圣,让他立即准备。

现在谁都不将入宫面圣当一回事,不过曹植还是细心打扮了一番,才去找曹操。他本能地感觉到,这次曹操带他入宫面圣,必有深意。@。

(未完待续)

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427章 援军到第323章 科举之议第144章 回家(下)第100章 张辽来袭第206章 许褚VS张合第369章 联姻吕布之议第507章 荆州定矣第100章 张辽来袭第248章 再临栖迟岩第246章 关羽,让你傲?第111章 放他离开第97章 大旱(上)第432章 决战!第186章 大丰收第69章 白马银枪赵子龙第458章 海船问题第125章 乱中求胜第414章 赵云与马云禄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395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8章 浪子郭嘉第42章 曹植相劝第460章 被劫了第49章 曹军退第95章 泰山第245章 蛮女夏侯娟第285章 人口问题第458章 海船问题第359章 杀出重围第204章 河北正梁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236章 曹植习武之木桩阵第438章 对话曹操第54章 栖迟岩书院第46章 事情有变第183章 突变!司马兄弟的异动!第50章 曹操的应对(上)第169章 司马懿现身第127章 战后(下)第343章 曹操应对第82章 曹植为使(下)第92章 伏击(三)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5章 对弈第253章 天子侍读第149章 印刷术第288章 突然增兵第62章 还是要行上策第359章 杀出重围第40章 化腐朽为神奇的下策第262章 识破!董承结张绣!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321章 书院辩论(下)第96章 有勇无谋第42章 曹植相劝第20章 女子第40章 化腐朽为神奇的下策第65章 先声夺人第91章 伏击(二)第476章 再爆经济战第76章 郭嘉出招第337章 政论第40章 化腐朽为神奇的下策第480章 “阔”杨修之智第373章 双雄再斗第94章 伏击(五)第479章 携美往邺城第177章 计策(上)第277章 刘备,终于来了!第299章 甄宓现身第351章 上将文丑第412章 凉州智者杨阜第165章 世家鼓噪第45章 夏侯渊到第392章 孤身往渔阳第107章 硬气第383章 田豫的计较第158章 辩荀彧(下)第423章 四庭柱之高览第201章 甄家有女第483章 阻我娶甄宓者,杀无赦!第363章 夏侯兰第386章 攻取涿县(下)第190章 献奇术(下)第8章 禁足第196章 司马懿之谋第443章 鲁肃为使第181章 两面三刀之计第309章 收得关平第163章 引导流民(上)第183章 突变!司马兄弟的异动!第473章 曹丕的打算第265章 出人意料的结局!第230章 重建颍川书院第126章 战后(上)第57章 三问(上)第376章 被识破了第254章 朝堂对杨修(上)
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427章 援军到第323章 科举之议第144章 回家(下)第100章 张辽来袭第206章 许褚VS张合第369章 联姻吕布之议第507章 荆州定矣第100章 张辽来袭第248章 再临栖迟岩第246章 关羽,让你傲?第111章 放他离开第97章 大旱(上)第432章 决战!第186章 大丰收第69章 白马银枪赵子龙第458章 海船问题第125章 乱中求胜第414章 赵云与马云禄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395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8章 浪子郭嘉第42章 曹植相劝第460章 被劫了第49章 曹军退第95章 泰山第245章 蛮女夏侯娟第285章 人口问题第458章 海船问题第359章 杀出重围第204章 河北正梁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236章 曹植习武之木桩阵第438章 对话曹操第54章 栖迟岩书院第46章 事情有变第183章 突变!司马兄弟的异动!第50章 曹操的应对(上)第169章 司马懿现身第127章 战后(下)第343章 曹操应对第82章 曹植为使(下)第92章 伏击(三)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5章 对弈第253章 天子侍读第149章 印刷术第288章 突然增兵第62章 还是要行上策第359章 杀出重围第40章 化腐朽为神奇的下策第262章 识破!董承结张绣!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321章 书院辩论(下)第96章 有勇无谋第42章 曹植相劝第20章 女子第40章 化腐朽为神奇的下策第65章 先声夺人第91章 伏击(二)第476章 再爆经济战第76章 郭嘉出招第337章 政论第40章 化腐朽为神奇的下策第480章 “阔”杨修之智第373章 双雄再斗第94章 伏击(五)第479章 携美往邺城第177章 计策(上)第277章 刘备,终于来了!第299章 甄宓现身第351章 上将文丑第412章 凉州智者杨阜第165章 世家鼓噪第45章 夏侯渊到第392章 孤身往渔阳第107章 硬气第383章 田豫的计较第158章 辩荀彧(下)第423章 四庭柱之高览第201章 甄家有女第483章 阻我娶甄宓者,杀无赦!第363章 夏侯兰第386章 攻取涿县(下)第190章 献奇术(下)第8章 禁足第196章 司马懿之谋第443章 鲁肃为使第181章 两面三刀之计第309章 收得关平第163章 引导流民(上)第183章 突变!司马兄弟的异动!第473章 曹丕的打算第265章 出人意料的结局!第230章 重建颍川书院第126章 战后(上)第57章 三问(上)第376章 被识破了第254章 朝堂对杨修(上)